总结1平构色构立构.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6103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1平构色构立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总结1平构色构立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总结1平构色构立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成艺术 Constitution Art基础理论1.1 内涵 研究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创造性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态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新形态,从而培养设计师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1.2 最终目的 寻求结构的形式美。1.3 造型中的美 是在变化和统一的矛盾中寻求“既不单调又不混乱的某种紧张而调和的世界”。1.4 形式结构美 对称与均衡(视觉上的均衡,而非力学上的平衡):平移,反射,旋转,扩大等。对比与协调:对比是打破单调造成重点与高潮;协调是由统一而生成美好的形态。形体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实体的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节奏是一种机械的律动(节奏形式:重复、渐变、交替);韵律是一种和谐美感的规律,包括重复、渐变、交错、起伏、特异。比例与尺度:比例是在形体之间谋求统一、均衡的数量秩序;尺度是人对形体进行相应的衡量,不仅是对形体的绝对大小,还包括所有组成部分的划分、模数、表面处理和色彩,是形体及其局部的大小同它本身用途相适应的程度,以及其大小与周围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程度。1.5 构成的含义 “组装”之意,广义为“造型”,狭义为“组合”,而构成更强调造型的过程而非结果。1.6 纯粹形态 含义:只有表象,只能被视觉清晰和直接的把握的事物。创造过程的三种方式:模仿的心理依据是人们对空间的信赖;变形的心理依据是人们对空间的不满足感;构成的心理依据是人对空间的恐惧,为消除某种困惑和苦恼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法则来获得该现象,并从表现中得到安定的喜悦。1.7 历史发展 起源:19世纪下半叶,光学原理促使画家对外光表面进行新探索,克洛德莫奈日出印象。探索演变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转化,塞尚将所有形体解析为主体、圆球、方体、锥形等4、5个基本形体,克洛德莫奈干草堆系列、塞尚松林群岩巨松静物。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几何抽象艺术的感性表现,开创包豪斯时期,阿列克赛甘构成主义(书)。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几何抽象艺术的综合性表现,马克斯彼尔具体艺术(1935年)由一个主图形和从这个主图形所发展出来的15种不同变化的图形变化方法。1.8 构成的分类 (纯粹构成是不带有功能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等因素的造型活动。)按造型要素分为:视觉性构成 空间的构成 平面构成 图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实体构成 空虚构成 时间的构成 静的构成 动的构成机能性构成1.9 构成教育的目标 开拓构思,启发独创性。培养空间感觉和直观创造判断力。核心:探求形态本质力象的表现。提高方法:理性的指导,建立三种造型意识,图像意识(图形、图识和图理)、实体意识(立体的多面性、虚实性和量感)、空虚意识(空间的场性、渗透性和序列);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赏析优秀作品,大量的练习强化比较。发展表现艺术:由材料、工艺、构造启发构思。现代设计师的知识结构2.1 具备熟练地外语能力 及时了解国际间的最新商情,设计出和国际同步的商品。2.2 具备熟练地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初级软件:AutoCAD、3dsMAX、Rihno3D。常用软件:Pro/E、Ideas、Solidworks、Microstation。2.3 具备深厚而广泛的艺术修养 艺术类都具有相通的艺术规律。全方位关怀:工程科技、制造技术、材料发展、自然环境、人文社会、文化艺术、市场行销、消费心理、生活资讯、竞争策略、经营管理等各个范围的新知识。全方位参与:产品企划、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购买使用、售后服务。2.4 具备专业的精深创意能力 全方位的设计:充实非设计类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或艺术领域尽可能涉及设计以外的其他专业,如计算机、雕塑、广告设计、影片制作等。独立的专业理念:要有清晰的中心思想,才不至于迷失自我或被同化,要经过长久的经验积累和理论知识的研究,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2.5 动手能力和对材料学、机械加工及力学等加工方面知识的了解 设计人员亲自动手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设计构思的原意,在动手过程中,也会激发灵感、发现问题。2.6 具备优秀的文化和较强的社交能力 建立优良的企业形象,尽其社会责任。平面构成3.1含义 是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在二维平面上,按形式原理的美学法则,进行创造性分解组合的造型设计基础。3.2 发展史 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时间:十月革命前后;风格:采用拼贴的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字体;代表:李西茨基,康定斯基,嘉堡,马克夏加尔,马列维奇。荷兰“风格派”运动。时间:1917-1931;风格:绝对抽象原则,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完全蒙德里安式的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理性的抽象化特点;代表:蒙德里安。 意大利未来主义运动。时间:二十世纪初;风格:违反正规排版方式,文字作为图形元素有节奏的自由组合,打破纵横分割布局在理性中寻找变化,极具设计的现代感;代表:书法语法阿波里纳马里理蒂。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时间:1919;风格:融合饿、荷加以发展完善,工艺技术与艺术和谐统一,适应低层次工业化的简约主义;代表:沃尔特格罗培斯。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趋向和主张,而非流派。提倡多元化设计,多种形式共存;复古怀旧追求手工感;新的重装饰特征;绿色环保。3.3 观察方法 把每个要素看成形状和意义的标记,培养敏锐程度;多种角度观察(平视、仰视、俯视);认识形态:归纳与演绎,平面构成原理分析法(把对原理的理解和对实际的观察与分析结合),几何分析法(将一形态概括为几何形或多个几何形的组合),功能含义联想法,形态构成联想法;观察尺度:宏观、常观、微观、特观(独创的观察尺度,间接观察、微观摄影、改变观察主体的尺度)。3.4 形态要素 点:点的形状,规则点(圆形点、方形点)、不规则点;基本特性,聚集;点的构成形式,等点构成、差点构成、网点构成;点的线化;点的面化。线:线的形状,直线(水平线舒缓沉稳、垂直线庄严肃穆、斜线灵活刺激、几何直线形安定简洁坚固),曲线(几何曲线理智柔和、蛇形线节奏韵律感轻松跳跃、螺旋线强烈上升感舒缓幽默、自由曲线诗般美感热情丰富、徒手曲线无秩序感有人情味);基本特征,视觉导向;线的构成形式,等线构成(秩序美)、差线构成(疏密、粗细、长短自由变化),线的面化,线的感情特征,远近感和方向性性格;面:面的形状,几何规则形、自由不规则形;分割、组合;位置关系(布尔运算:分离、接触、结合、盲迭、重迭、透迭、减缺、差迭)。3.5 骨骼分割 数理型:重复型,等量型,等形型,等差比例,等比比例,黄金比例,调和数列(1、1/2、1/3、1/4、1/n),斐波那契数列(1、2、3、5、8、p、q、(p+q)。自由型3.6 构成分类 骨骼构成:决定形的构成和连接方式,空间分布和框架的编排称为骨骼。重复构成:同一个单形连续的有规律的使用,基本型方向、位置、色彩可变化。近似构成:彼此之间相似但不相同,同组同类、同形异构、异形同构、异形异构、相加相减、填色变动。渐变构成:单形逐渐的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形态、大小、间隔、明暗、方向、位置、色彩的渐变。特异(变异)构成: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个别要素突出打破规律性。 发射(辐射)构成:由放射中心出发做向四周辐射构成的图形,离心,向心,同心,移心,多心。广义对称:移动,镜射,旋转。位移构成:单形通过某种方式和轨迹移动。对比构成:依据单形的大小、虚实、疏密、形状、空间、色彩、肌理等对比因素进行构成。密集(结集)构成:众多的单形在某地方密集,在其他地方疏散。分割重组(打散)构成:分解后重新组合。空间构成:合理空间构成,矛盾空间构成。肌理构成:渲染,干擦,水染,压印,刮擦,抗水,吹色,喷洒,摄影,计算机软件制作。3.7 对比原则 序列对比:有秩序的形式美感。不规则对比:刺激视觉的愉悦感,格式塔心理美学。3.8 统一机制 图与底统一机制的表现(鲁宾之杯)。张力和简化统一机制的表现(视觉上的简化意味着减弱非同质性刺激物的内在张力)。3.9 构图设计 心理(知觉)力场平衡:外界的刺激使大脑视皮层中的生理力的分布达到可以相互抵消的状态时,眼睛(视觉心理感受)才能体验到平衡,要找视觉式样支撑点。“部分”构图组合原则:自由解构有相同特征的“部分”,形状相似,亮度或色彩相似,位置的相似,方向相似,运动速度的相似等。空间限定布局:封闭式布局,开放式布局,反画面限制的布局(中心内容在画面以外,使画外的空间具有实在意义),以虚拟第一人称的视觉角度构成的布局(造成观赏者的虚拟印象,引起向往)。构图结构:扩散性构图,集聚性构图。构图原理:对比,平衡,节奏,色调,背景,抽象与单纯,韵律。3.10 与音乐 旋律与视觉氛围:音乐的旋律,体现全部或主要思想,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叫做旋律。旋律将所有的音乐要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构成的视觉氛围,各种元素共同形成的一种状态,以及给人的一种整体感受。节奏与视觉次序:音乐的节奏,是音乐的“进行”,包括了音乐中的重音、节拍和速度,是音乐的有规律的运动;构成的视觉次序,即根据主题的需要,设计信息传递的先后顺序,引导观看者观看作品时的视觉走向,创造有次序感的信息分布。力度与视觉对比:音乐的力度,音响的强弱程度;构成的视觉对比,视觉元素之间的对比程度。织体与视觉肌理:音乐的织体,是单一旋律还是多个旋律交织;构成的视觉肌理,是单一视觉元素还是多个视觉元素交叠。3.11 与数学 几何学: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运用。对称。布尔运算:交集、并集、差集。比例。分割。3.12 与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指任何一种被分离组织整体,认为知觉是一个整体,由整体知觉直接产生,如“同构”、“重构”。心理场: 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所体验到的世界,就是心理生活空间,包括个体同他的心理环境(他感知到的环境)。和谐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其整体性给观众的整体印象在同意的感觉中求得应有的丰富变化。需要论:指人对生理、环境、社会的某种需求。设计应有效传达市场需求信息。无意识(潜意识):指意识不到的生理过程,精神分析派认为任何心理现象首先都是潜意识。色彩构成4.1 含义 是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形式原理的美学法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单元及美的色彩关系。4.2 发展史 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分解出太阳光谱。1930年,莱布朗发表了红、黄、蓝三原色学说。1831年,布鲁斯发表了颜色的三原色,奠定了现代色彩配合的基础。1856年,赫尔姆霍兹发表视觉三色学说,认为视网膜(含有感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锥细胞含有红绿蓝三种感色元素。1874年,赫林发表心理四色学说,认为人的视觉过程会产生黑与白、红与绿、黄与蓝三对视觉元素。1915年,孟赛尔创立了孟氏色彩体系孟赛尔色立体。1921年,奥斯特瓦尔德创立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1964年,日本创立日本色彩研究配色体系(PCCS色体系),以色彩调和为目的。4.3 色彩原理 物理:可见光(电磁波),波长在380mm780mm之间,光的传播有直射、反射、透射、散射、折射五种方式;光源色,照射物体的光线颜色;物体色,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经光源色的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固有色,常光下物体给人固有的色彩印象;色温,根据发光面颜色估计其实际温度的物理量,等于辐射同样光谱成分黑体的物理量。(光源越红色温越低,光源越蓝,色温越高)生理:视觉生理构造:视网膜上感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接受反射物体的光线,在视网膜上转换成电荷,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枕叶视觉神经中枢,产生色感。色彩生理反应:胀缩感、进退感、冷暖感、轻重感、兴奋与沉静感等。4.4 色彩分类 无彩色系:黑、白及黑白相融而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只有明度,无色相、纯度。有彩色系: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都具有色相、明度、纯度。4.5 色彩属性 色相(Hue):色调、波长,指色彩所呈现出的面貌。明度(Value):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使用的明度标准为九级。纯度(Chroma):彩度、饱和度,色彩的纯净程度。4.6 色彩混合 三原色: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品红、柠檬黄、湖蓝。加法混合:色光的混合,投光加色法(舞台照明)。减法混合:颜料的混合,叠色(水彩或彩色玻璃纸)、混色(水粉)。中性混合:继时加色法(旋转混合);并置加色法(空间混合),如点彩。4.7 色彩体系 色相环:牛顿色相环、色立体色环、伊顿色环、韦氏色环。色立体:孟赛尔色立体,中央轴为无彩色系从下至上为从黑至白的11个等级(010级),其表面为最纯色相环由10个色相(红R黄Y绿G蓝B紫P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组成,每色相又分为10个等级,逢5为正色,中心轴到表面为纯度变换。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将无彩色轴分为8个梯级,用含白量、含黑量表示色彩,利用空间混合原理,高速旋转复制各种需要的色标。日本色彩研究所色立体,以色彩调和为目的,将无彩色分为5种色调,将有彩色分为12种色调。4.8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以24色相环为例):邻近色相(色相差1),间隔15度以内,红与橙红等;类似色相(23),相隔3060度左右,红与橙等;中差色相(47),间隔90度左右,红与黄等;对比色相(812),间隔120度左右的三色对比,品红黄青、橙红黄绿蓝等;互补色相(12),相距180度左右,红蓝绿、黄蓝紫等。同类色对比,间隔15度以内;类似色对比,30度左右;邻近色对比,6090度;对比色对比,120度;互补色对比,180度。明度对比:低调色(03度),中调色(46),高调色(710);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对比共十种。纯度对比:高彩、中彩、低彩、艳灰对比四种。冷暖对比:利用冷暖差别形成的对比。面积对比:各种色彩在构图中占据量的对比。同时对比: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并置在一起所引起的视觉变化。连续对比:在连续的时间条件下,不同颜色刺激之间的对比。4.9 色彩调和 类似调和:同一调和,当有某种属性完全相同时,变化其他属性,分为单性同一调和、双性同一调和;近似调和,有某种属性近似,变换其他属性,分为近似明度、纯度、色相调和。秩序调和:渐变调和;重复调和。面积调和:每一种颜色所占比例对于色彩关系的协调关系。原色和间色的和谐色域比例为黄:橙:红:紫:蓝:绿=3:4:6:9:8:6。主色调调和:色彩形成的气氛和总的倾向性,让各种色彩唱一个“调子”。间隔调和:在对比色或互补色间插入与各方都不发生关系的无彩色系或金银光泽色(做底色或轮廓线)。相互混合调和:将两种色混合后产生另一种色做中间过渡色。4.10 色彩情感 情感表现: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空间感、清洁感、情趣感、共感觉(听觉、嗅觉、味觉)。心理效应:红色。A联想:太阳、火焰、热血、花卉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希望,幼稚、原始、暴力、危险、卑俗;B色光效果:波长最长,穿透力强,感知度高,容易引起注意、兴奋、激动、紧张、疲劳,在视网膜上成像位置最深,红色光传导热能;C混色效果:可作广泛变化,又不破坏红色特性;D配色效果:a.柠檬黄色底,深色的、被控制的;b.深粉红色底,平静和熄灭热度的;c.橙色底,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d.绿蓝色底,炽热燃烧的;e.黄绿色底,冒失的、鲁莽的、激烈的;f.黑色底,最大的、不可征服的。黄色。A联想:轻快、光辉、透明、辉煌、功名,轻薄、不稳定、变化无常;B色光效果:波长居中,光感最强,尖锐感、扩张感、缺乏深度感;C混色效果:丝毫不的触碰,易失去光度;D配色效果:a.同暗色调对比时,辉煌的、鼓舞人的;b.红色底,欣喜的、喧闹的;c.浅粉红色底,绿味、无发光力;d.橙色底,金色阳光;e.绿色底,协调;f.蓝色底,不和谐;g.红紫色底,坚硬冷静的;h.黑色底,明亮积极的;i.白色底,暗淡无光。蓝色。A联想:寒色,沉静、冷淡、理智、高深、透明、现代感,刻板、冷漠、悲哀、恐惧,不够成熟(浅蓝),沉着、稳定(深蓝),深邃、暧昧(群青),大度、庄重(藏青),民族(靛蓝、普兰);B色光效果:比紫色光略长,穿透空气时折射角度大,辐射的直线距离短,视网膜成像的位置最浅,消极、收缩、内在,阴影感,幽暗;C混色效果:恐惧、痛苦、死亡,漠然;D配色效果:a.红橙色底,冷淡、发光;b.黄色底,缺乏光辉;c.绿色底,偏向红色;d.淡紫红色底,退缩、空虚、无能;e.黑色底,明亮。橙色。A联想:灯光、霞光、水果等,温暖、响亮、华丽、炽热、甜蜜,疑惑、嫉妒、伪诈;B色光效果:波长仅次于红光,加速血液循环,兴奋、不安定;C混色效果:活泼光辉的,加白后苍白无力,加黑后干瘪模糊;D配色效果:在蓝色中才能发挥出光辉。绿色。A联想:植物,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消除疲劳;B色光效果:波长为中间位置反应最平静;C混色效果:黄绿色清新、青春,蓝绿色端庄,灰绿色悲伤、衰退;D配色效果,对比变化。紫色。A联想: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孤寂、消极,深紫灰死亡,蓝紫优雅神秘;B色光效果:波长最短,分辨力弱感到疲劳,不导热,不照明,印象深刻的、沉闷的;C混色效果:暗化迷信,淡化沉醉;D配色效果:大面积出现时有恐怖感,明亮的紫色动人心神。4.11 色彩管理 国际色彩联盟(ICC);RGB模式(红(Red)绿(Green)蓝(Blue);CMYK模式(青(D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黑(Black);CIELAB模式(转换模式)。立体构成5.1 含义 是使用各种基本材料将点、线、面、块等形态要素,按照形式原理的美学法则,进行创造性的重构解构的学科。5.2 发展史 俄罗斯构成主义。十月革命前后,代表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荷兰风格派。成立于1917年,核心人物为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主要成员有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梵东格洛,建筑师欧德、利特维尔德等。艺术主张反对个性,纯粹抽象。法国立体主义。始于1908年,代表人物毕加索和布拉克。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为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包豪斯造型艺术学院。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成立,任教师为约翰伊顿、密斯凡德罗、莫霍利纳吉、冯杜斯伯格、保罗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马歇布鲁尔等。其构成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教学框架。5.3 空间 表现形式:量块,物质的量;空间,空虚的容积。内空间与外空间:内空间,形体结构的内容;外空间,形体存在的外部。空间的生成:界面,三要素为基面垂直面顶面;围合。空间的组织:并列型、序列型、主从型、综合型。功能对空间的限定:量,要求空间具有一定的尺度和容量以容纳人类或物品;形,要求空间具有一定的形态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质,界面与围合产生的空间必须具有保护功能,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5.4 基本要素 形态要素点。线。面。体,指物体的空间形态,按虚实关系划分为实体、虚体、灰空间;按形态特点划分为规则体、不规则体、有机体、无机体。量是由体所赋予的物理和心理上的特征。材料要素自然材料:木材,温和、亲近、自然、舒适;石材(花岗岩、大理石),坚硬、牢固、浑大。工业材料:纸材料,经济、古朴、柔软;金属材料,理性、锋利、现代、冰冷;塑料,轻巧、随意、细腻;玻璃,透明、开放、易碎;纤维,亲切、温暖、柔软;石膏,量感、稳定、力量。空间要素,空间感,空间的深度感。表现形式:利用透视、渐变、重叠或遮挡、阴影和明暗。形式要素,形式美法则。5.5 构成形式 集中、并置、重复、围合、变形、旋转、碰撞、叠加、延伸、压缩、割裂、错位、弯曲、扭动、波动、褶皱。5.6 半立体构成 又名二点五维构成,设计手法有折叠、切割、粘接、拉伸,分为具象构成和抽象构成。5.7 线材构成 硬质线材构成:线框构成、线层构成、累积构成、网架构成(节点有滑节铰节刚节)。软质线材构成线群结构、编结结构、自垂结构。5.8 面材构成 接合方法:平接、插接、榫接。柱式构成:柱端变化、柱面变化、柱棱变化。几何多面体构成:柏拉图式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阿基米德式多面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面型构成,棱角外凸但不全等,等边十四面体(正方形六个、正三角八个)、等边二十六面体、等边三十二面体(正八角形六个、正方形十二个、正六角形八个)等。面的堆叠、嵌合、框型组合、曲面壳体。5.9 块材构成 聚积,集中式、线型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切割分割,等量分割、等形分割、比例分割、自由分割;削减,减缺、穿孔;位移,移动、滑动。变形规则变形;不规则变形(卷曲、扭转、折叠、挤压、生长、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