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5123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六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二 新知探究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白分之几?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4 合作交流:方法一:(545)45 方法二: 50 45 111 545 11110011 11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5 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三 总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把两者用减法运算。四练习提高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二)教材第25-26-27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能理解“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二探索新知出示题目:1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40”这句话的?你能通过画线段图进行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吗?2 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3。师生共同合作交流方法一: 方法二:80 40 32 80 (140) 80 32 112 (千米) 80 1。4 112 (千米)方法一:先求出增加部分的具体量,然后加上已知的标准量即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方法二:先求出比单位“1” 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用单位“1” 的具体数量乘这个百分数。4尝试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第25页“试一试”师重点指导“打折”的意思。三练习提高:学生完成第26页第1。2。3。4。题四总结:(略)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材第28、29页教学目标:1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百分数方面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三)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获取信息出示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1、 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2、 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3、 教师提出问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4、 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5、 展示解答过程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65% X 35% X = 210 30% X = 210 X = 7006、如果2005年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评价三练习提高完成练一练的第1至5题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本课呈现的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生活中百分数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提出的“各项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了解百分数与生活的关系。从数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学生己有了百分数的知识基础,对于解答这题我让学生自己讨论,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百分数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同时,在讨论交流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从表中发现数据的变化,并从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对列出等量关系,用方程来解答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到位,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材第30、31页教学目标: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关系。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体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利息、利息税、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有关储蓄中的数学问题。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情况。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的意义。本金:利率:利息: 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利息税: 计算利息税的公式:利息税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20税后利息: 计算税后利息的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120)归纳:只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的含义,才能正确解决有关储蓄方面的实际问题。3。出示题目:笑笑和淘气各有300元钱存入银行。笑笑存一年期整存整取,淘气存的是三年期的,到期后他们各得到利息多少?2004年银行存期及年利率如下表: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一年 225三年 324五年 360(1)利用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实际计算一下笑笑和淘气分别得到多少的利息。(2)利用计算利息税的公式:利息税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20 算一算笑笑和淘气分别应交多少的利息税。师简单介绍利息税的来历及利息税的用途。(3)讨论:你可以用几种方法求出笑笑和淘气各得到多少的税后利息?交流归纳: 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120)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80税后利息利息(120)税后利息利息804尝试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第31页“试一试”中的第1、2题。三练习提高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及“算一算”中的题目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事情。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习合理理财,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本节课中概念较多,在教学时,我比较注意在教授解题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中,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出“怎样处理这些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使学生从中了解储蓄的意义。学生己有了储蓄的知识基础,对于存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计算利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评论(2)|404664651128 |四级采纳率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