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5026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孟子二章 (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二章 (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垓下之围 (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 (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苏武传 (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 (相抵挡,,对等/差不多;合适;很)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对年长者的尊称/岳父)8、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苏武传 (高级官吏/尊贵的人)9、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责备/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1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雄的风流余韵,有功绩又有文采/男女之间的放荡行为)11、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代的一种坐具/供人睡觉的家具)12、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自作主张/不受拘束)13、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爱/值得怜悯)14、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处置,处理/对犯错误的人给予处罚)1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多劝告/表感谢)16、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诸子说水 (达到,到了/表示另提一事)17、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诸子说水 (小缝隙/脸上的光彩)18、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 米之在大仓乎?秋水 (黄河流域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19、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邵公谏厉王弭谤 (多少,几个/几何学)20、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向东向西/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2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 (先例,旧事/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2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于是写了/表原因)2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骤然冲出/超过一般;鼓出来)24、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容貌/色彩) 2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年龄大/同辈或同伙众排第一的人)2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 (先前/朝前方)2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即使/虽然)2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指金属制的刀剑等/黄金)2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渡,越过/断绝;穷尽;独一无二)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存身,藏身/托付;把理想放在)3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求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的东西/表因果的连词)3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无论/没有)3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一般人/大家)3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的方面学习/初等教育学校)36、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病梅馆记 (才智能力/认识理解事物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7、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藩之也。种树郭橐驼传 (果树结果/承接上文而含转折的副词)38、传其事以为官戒 种树郭橐驼传 (把作为/认为)3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拐杖/伏着老人)40、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归去来兮辞(内亲外戚/与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4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因清闲而烦闷;言行无意义而使人讨厌)(重赏征求,重金收买/买)42、既成礼,明日造朝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第二天/下一天)4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泛指一般属官/投身到;处理)44、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促织 (童生,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男孩子)4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吝惜/喜爱)(用来招集、招请/表结果)4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社会人事的应酬/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4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胸怀抱负/胸前;心中存有)48、至于今,盖三十馀年矣。记旧本韩文后 (到/表另提一事)49、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刚才,先前/从来,一向)50、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 (处处,到处/副词,表情况经常发生)5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十分之一的省称/基数词)5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非同寻常/很,极)5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叹惜,感慨/悲伤;怜悯)54、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这个/表判断的动词)55、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 (心惊/心中产生某种念头)5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往/适合)57、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石钟山记 (中间是空的/天空中)5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原列传 (扭转形势,回到原先状态/一次又一次,重复)5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婉言道歉/推辞)60、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盟约/限制)61、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年/下一年)62、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超过/只,仅仅;表转折)6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扬言/宣告,声明)6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不能行走/不可以;能力不够)6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备成)6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申诉,申诉苦衷/说给人,使人知道)67、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新序二则(诸侯国之间遣使问候/聘请)(拜访/经过)68、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新序二则 (即使这样/表转折关系)69、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新序二则 (婴儿/男孩子(对父母而言)70、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指穿普通衣服改装出行/小,轻)二、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注意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注意读音的停顿)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 (单,可以/凭借)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垓下之围 (单,地方/方圆)3、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单,走一趟/是)4、断头置墙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双,脸色,神态)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 (双,抬头仰视的样子)6、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邵公谏厉王弭谤 (单,发表/议论)7、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岗烈士事略 (单,把作为)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单,广泛地/学习)9、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劝学 (单,因为/心思)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单,跟从/并且)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单,不一定)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记 (单,明白/道理)13、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学记 (双,声音平和舒缓)14、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双,交互相通,互相参考)15、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 (单,足够/用光)1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单,那事情的真相)17、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诸子喻山 (单,不能/完全)18、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游雁荡记 (双,面貌)19、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指给看)20、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双,嫔妃)21、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单,上前/进献)22、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谏太宗十思疏 (单,为什么/一定)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