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922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四小学 虞莉莉 在当前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学校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儿童时期是思维最活跃、最不受约束的时期,这时期的学生绘画最能表现儿童个性、体现儿童情感、表达儿童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见到学生直抒胸臆、个性鲜明、想象奇特的作品。在批阅着大量的学生作品时,发现他们的思维如出一辙,手法惊人的相似。比如画太阳,很多学生都先画好一个圆圆的圈,然后在其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直线,最后都在圆圈里涂上红颜色;再如,很多学生喜欢在纸的下半部分或纸的边框画一条直线表示地面,把所要画的内容如房子、人、树等不论大小、远近、主次全画在基线上,还喜欢加上太阳、小鸟和几片形状相似的云彩,再涂上蓝蓝的底色,似乎孩子的眼中永远是这样的蓝天。又如一些学生照着样子能把书中的人物、动物描绘得惟妙惟肖,而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却往往握着笔半天无从下手。面对着一幅幅表现手法单一、成人化、公式化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担忧,发人深思:是不是我们的儿童不会创造,不会想象?责任当然不在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社会因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儿童善于模仿,这种观念的存在促使学生一味地临摹,形成了思维定势,养成投机取巧、懒于观察的思维惰性。(二)、教学问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有的教师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卖来画册,如儿童简笔画、卡通画之类的书,作品形式单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有时家长和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奖,而强加给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这种纯粹为学生获奖而“创造”的作品又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思维创造?这种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的影响,导致了儿童创造力减弱,想象力枯萎。(三)、儿童生活环境单一。目前的孩子大多是“优厚的生活待遇,狭小的活动空间”,成天关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里,假日的大部分时间被作业、各种培训班所占据,余下的一点自由时间又大都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为伴了,而家长们又成天忙于生计,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带孩子出去走走。于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更少了,使得他们的童年失去了斑斓的色彩,现实生活的机械性、单调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那么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在绘画中变得流畅、积极、有主题和富有创造性呢?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小孩子有动手机会,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晴,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大社会中去”。在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引领下,在平时课内外的美术教学中,我们以此为目标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放飞心灵、诱发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学生是创造的主体,教师应创设自由、民主、合作、相互尊重的气氛,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不能以“干净整齐、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我从不随意的批评学生的绘画方法是错误的,就是遇到确实需要改变方法的我也是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一起探讨,不妨试试另一种方法也许会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我特别注意及时表扬在他们的直觉引导下另辟蹊径的学生,尽管他们的作品表现得还不是很充分,但只要它有所创新,立刻就会受到我的肯定和鼓励。有一次在描绘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表现热爱劳动、赞美劳动的画面时,一些学生依然表现的是火热的太阳下满头大汗的劳动者脸上挂着微笑辛勤劳动的样子。而有一个学生问我,在热辣辣的太阳下劳动农民伯伯怎么会开心呢?我能不能画个蓝色的太阳,给他降降温?立刻有学生笑他世界上又没有蓝色的太阳,但我立刻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了他,于是一幅充满温情的画出现了。在以后的课堂中我都鼓励他自由发挥,这个学生的作品体现出了更明显的特色,表现出了更有意味的事物,如结满各种水果的果树、小猫用鱼骨头种出了能长鱼的树、在交通拥挤的时候能飞着上学的小朋友、有趣的青蛙音乐会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细心呵护学生每一丝创造的火花,给他们一个自由遨翔的空间。 二、设疑激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绘画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就无所谓“创新”,只有学生对所呈现的美术作品,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不光学习本身成为一种享受,更表现出了学生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一旦从中得到快乐,兴趣一旦向更高更广的深层次拓进,他就产生一种为增加快乐或获得更高级的体验而追求艺术知识与技能的渴望,因此,作为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1)示范法: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范画的能动性、可视性,教师的范画能引起学生由衷的赞叹,剪纸课上用剪刀刷刷几下就剪出一个生动的形象,国画课上挥毫泼墨,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从直观上诱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与激情,使课堂教学既生动又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清晰直观的感受后涌起强烈的表现和创造的欲望。(2)趣味法:利用做游戏、唱儿歌、猜谜语、讲故事等多种方法,把一些知识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使学生学中有乐,不知不觉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会变的颜色时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变个魔术,学生非常好奇,我拿出分别装有蓝色和黄色颜料水的试管,让学生看清楚了,然后把蓝色水缓缓地到入装有黄色颜料水的试管中一晃立刻变成了绿色,学生边拍手边惊奇地喊了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调试:红+黄=?,红+蓝=?,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又学会了调色的方法。(3)激励法:每次上新课之前欣赏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课外定期展出优秀的课堂作业,橱窗里办个小画展,作品下方贴上写有作者姓名、班级、年龄的标签,还可组织校内竞赛,辅导学生作品参加各类少儿绘画大赛,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兴趣更浓了。 三、积累素材,创造新形象。往往在辅导学生创作时有学生总感觉没什么可以画,有的学生等着老师叫画什么,怎么画,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开启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只能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想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教师应创造有利于学生观察了解周围各种事物的条件,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开阔他们的眼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思路,分析对象的特征,指导他们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哪些地方最精彩,最吸引人,要反复,从而使学生更细致,更深刻,更具个性地去认识事物。具体的做法有:如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听音乐,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阅读报刊书籍,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画展,讲解大师的作品,到郊外观察大自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并作些写生、速记、默写等。我提倡学生用“日记画”的方式来写日记,用线条、形象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同时附以简短的文字,学生的日记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童趣,让学生积累起大量的题材、形象,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画得轻松愉快,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 四、打破定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当课堂上发现一些学生在照本临摹时,我总是耐心地教育他们,你临摹得再好再像那也是别人的作品,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如果不能在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永远重复别人。在教学中,对能力稍弱的学生我适当降低要求,能参考书中的范画作一定的改变,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打破思维定势,创新立意,不断地更新自己,创作出个性鲜明的作品。(1)变换绘画的方式和材料,使学生在表现中得到新的启示。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者,一张纸、一块布、一堆沙、几粒石子,甚至一根木棍,它们都会成为儿童创造的材料,引发儿童的创造兴趣。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来创造的快乐大胆尝试更多的画种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尽可能多接受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熏陶,全方位拓展儿童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真正提高儿童创造作品的能力。我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要求他们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材料中完成创造新的美的造型,展开想象的翅膀,考虑用它做什么最合适,最有创新意义,这种材料的开拓和设计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他们不断地发现新的可能利用的材料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创造的天地。学生有的用彩色包装带以线条的形式构画图形,编织壁挂,有的收集碎布块,根据布料的不同质地、颜色、花纹构成画面,有的巧用易拉罐制作小动物,有的则以彩色玻璃片粘成画,画面荧光闪烁,富有美感,还有的在废旧玻璃瓶上用橡皮泥进行装饰。同时还教给他们学会各种适合孩子们运用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儿童画、版画、线描画,在绘画创作中,寻找最佳的构图及最合适的绘画形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2)用基本形的变化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在上新课之前,有时我会安排一些基本形的添加、变形的练习,如出示一种基本形(圆形、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等),让学生添加几笔变成一种新的形象。在进行圆形练习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各种球类、水果、动物、脸蛋、眼镜、闹钟又如正方形,对它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机等,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并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3)用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没有一种艺术可以像音乐那样迅速地激起人的情感,并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浩淼的想象空间,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我一直坚持运用音乐进行教学,适时地播放一段音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和触动儿童幼小的心灵,他们的思想情感不断地起伏变化。如学生在画拔萝卜时听着拔萝卜那欢快的音乐,仿佛自己也进入了故事中成为当中的一个,在音乐中孩子们的心灵一次次得到了美的熏陶,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力地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激起他们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出心中的感受。(4)启发教学,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的启发诱导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关键性的几句问话可以打开学生局限的思路,绽放出点点思维的火花。如在教学我心中的少年宫时,我从建址、外形、作用、使用者等几各方面来启发学生,于是学生的心中出现了非常丰富和极富创造力的少年宫,如有建在太空的、海里的、大树上的、甚至云朵上、月亮上;有飞船形的、苹果形的、迷宫形的、花朵形的、各种动物形的;有可以和外星人一起玩耍、可以画画、唱歌、跳舞、可以游泳、打球的;有小朋友的少年宫、有昆虫的少年宫,有所有生命的少年宫又如在教学拔萝卜一课时,讲完故事,我问了一句,假如这么多的人和动物来帮忙,大萝卜还是拔不动,那该怎么办呢?这下,孩子们可着急了,我让他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的答案让人大开眼界:有请大象伯伯用鼻子来卷的、有请太阳公公、白云姐姐一起来帮忙的、有大吊车来吊的、甚至有自己跑进去帮忙的、有让老鼠在下面钻洞的等等,于是这些可爱的想法在他们的画纸上体现出来了,出现了一幅幅意趣盎然的画,主题也更明确了。但如果把学生的想象总局限于口头的启发诱导,拼命让学生去想,有时候也只是启而不发。我总是在上课之前搜集大量的资料,用感性的图片、音乐、故事等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美术兴趣小组一次有关海洋主题的绘画教学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有关海洋方面的资料,如各种鱼、虾、蟹、海螺等的不同形象,带学生到码头参观各种渔船渔具,渔人补网的情景,再让他们选取印象最深的事物入画,我抓住学生作品中的闪光处加以引导,剔除多余、重复之处,让学生积极地创造革新。当一幅幅充满情趣又洋溢着浓浓的“海味”的作品呈现在我的面前时,我真的感受到学生那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美丽的鱼公主、鱼乐、我是出色的渔老大、赶海、渔家娃、美丽的鱼、鱼娃娃冲浪很多作品还在市、区组织的比赛中获了奖。(5)、巧用电脑技术,激发创新精神。用计算机作为学生美术学习的载体,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高段的设计课,学生可以利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等进行艺术创作,摆脱了纸张、铅笔、颜料、调色盒等烦琐的绘画工具的限制。一有构思,就可以在电脑里尝试表现,随意挥洒,修改也极为方便,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学生不会因技巧笨拙而丧失对美术的学习信心,而且还会因可以运用高科技作画而倍感自豪。教师还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让学生欣赏,对他们来说有一种新鲜感和成就感,还可以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将作品上传进行展示。如在五年级神奇的机器人教学中学生创作出了各种内容的富有创新精神和现象力的作品。 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具有个性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我们美术教师神圣而艰巨的职责。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创造教育首先是行动的教育,“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自由广阔的空间,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法表现生活。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让我们循着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足迹,以民主宽容的教学情怀,做一个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培养者,以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美术创新教学这片蔚蓝而广阔的天空中与学生一起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