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4825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阳光大学生支教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支教的意义的调查一、 内容摘要 目前大学生支教在社会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说是这是大学生爱出风头、爱表现,把公益当成资本,把慈善当做作秀的行为。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西部阳光4+4团队赴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支教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社会上的其他支教活动进行了比较和深入分析,调查从当地的学生、家长、老师、村干部以及去年支教队员、当地来的其他支教队出发,还有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个支教团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希望找出许多人对大学生支教存在争议的原因,以及大学生支教中存在的利与弊,并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使我们的支教体系越来越完善。二、 关键词支教 争议 利与弊 解决方法 体系完善三、 调查背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近些年这样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像星星之火在校园燎原。每个假期,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一所所中小学支教。他们饱含着点燃梦想、播种理想的激情,带来了大山外的新鲜空气。但是由于支教时间太短,难以从本质上提高当地教育水平,而要建长效机制,又面临资金匮乏、难以和当地长期合作等诸多机制限制,不少支教地“后继无人”。支教的成果如何继续?怎样突破大学生支教“雨过地皮湿”的困境?10天、20天、30天,甚至几天的支教活动,究竟能给当地的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好处?是改变一生的梦想,是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或者,跟平时单调重复的日子相比,这十几天仅仅是由于那些来自遥远城市的大学生们的到来,才略显不同而已?此外,有些支教队伍目的不纯,或者能力较低,也极易引起地方的反感。也有研究者指出:短期支教的期限太短,一方面容易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当地教师的信任,常不能被委以重任,难以深入教学一线,也难以使当地的教育水平产生本质上的提高。以先进教育理念与山区教育结合的理想往往落空,使当地人产生大学生支教“热得快,冷得快”的普遍印象。此外,有些大学把支教作为形式工程,辅导员们鼓励学生支教的最强口号是:让你的简历更精彩。公益沦落为工具和符号,大家都在标榜,献爱心去支教。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进行支教活动的同时,对我们支教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查。我们去当地的每一个家庭了解他们对于我们支教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于我们支教的建议。我们在课余时间和学校的学生、老师还有当地的村干部进行访谈,询问他们是如何认识我们的支教活动,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哪些地方比较满意,哪些地方不太满意,还需要改进。我们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还对上一期的支教队员的支教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四、 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黑潭乡八村学生、家长、老师、村干部、上一期的支教队员以及我们这个支教团体2、 调查方式:以访谈为主,还有注意观察、记录、及时总结,大家一起交流3、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0日2012年8月3日五、 正文(1)大学生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气氛越来越浓烈,象星星之火在校园燎原。每个假期,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去支教,每一个假期全国有数以千计的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一所所中小学支教。并且现在有些大学把支教作为形式工程,辅导员们鼓励学生支教的最强口号是:让你的简历更精彩。所以大家开始说“公益沦落为工具和符号,大家都在标榜,献爱心去支教。”所以这就引发了有些人对于支教的怀疑,这是一支意图纯良的支教队伍吗?我不否认,现在社会上的确是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出发前唯恐天下无人不知,回来后高歌颂德感叹成长。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许多善良的大学生,的确是怀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支教的。下面我就以我们支教的真实情况和我的切身感受来讲一下吧。我们这只队伍由11名大学生组成,我们来自北京的各个高校。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大学,操着不同的方言,但是初次见面,大家都觉得很亲切,因为大家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西部志愿者。为了这次活动,大家准备了有一两个月,从面试到一次又一次的培训,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来我们11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队伍。刚刚来到当地,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地的路,通往支教地点的路,严格来说已经不算是公路了,坑坑洼洼的路面,加上这里又经常下雨,坑里挤满了水,大家坐在车上提心吊胆,有好几次大家都是下车,等车开上去后再上车。后来大家到达目的地后,住宿条件更是令我们吃惊,房屋是那种用泥土砌得老房子,后来听支书说这还是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一户人家,不过大家还是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家很快收拾了一下,然后就讨论第二天开学的事宜。我们本以为我们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简单的。可是当开学那天,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从那些家长的眼神中,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因为80多个学生就是80多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就意味着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学校的80多名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学生在家里就全靠爷爷、奶奶照顾,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教学难度很大。开学第一周,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想法设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时候,我才明白,有些工作你看起来极其容易,可是当你慢慢接触去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看似简单的事情,要做好,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支教一个月,我发现对于那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我们不单是教会孩子们一定要认真好好地学习,更主要的是教孩子们开心,教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教孩子们懂得表达自己,表达爱和感恩。其实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付出与无私的爱,学会如何面对孩子,学会不因贫贱富裕、聪慧愚笨而宽容平等的接受孩子,学会平静的伸出手,学会从孩子天真稚嫩的脸上看见美好的未来和世界的和平,从孩子身上学习我们已经渐渐失去的真实、纯洁。我们发现跟孩子们沟通的方式不在于理念,更在于体验和寓教于乐,跟他们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要用缓慢的语速,引导的语言,参与式的体验让他们慢慢的放开自己,学会表达。可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对社会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的孩子们,他们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十分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态度很多都会处于一种比较消极的状态。因此我们就把支教的重心放在如何去改变这些贫困山区孩子内心的消极思想,而我们的最终目的,则应该是给山区孩子带去希望,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燃起他们心中对理想,人生价值追求的热火。所以,我觉得以后我们支教的重点更多地应该放在心理技能的培训,去探讨如何改变贫困山区贫困学生的贫困的思想,而我们的最终目的,自然就是寻求一种方式,给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带去一种动力,带去一种让他们能够站起来,追求自己理想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从整个支教中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在与那些孩子的相处中,我发现,帮助他人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要用真心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只是出于对别人的同情而去帮助他,那将比帮助他更可恶,因为你就伤害了他的自尊。还有团队的协作很重要,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但是在一个团队中大家一起合作,每一个人就必须克服自己的惰性,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并且,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重要的是可以多经历人生,在不一样的经历中思考,思考后再去尝试新的旅程,然后学会慢慢思考、体会到价值和自由的真正含义,慢慢学会以一颗成熟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坎坷。 还有通过支教,我想说的事,我们来支教并不是因为孩子们穷,我们想来看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想来体验一下穷的日子到底是怎样过的,来支教是想告诉那些在抱怨的人,为什么一直抱怨而不去尝试改变;来支教是想告诉自己,虽然我们能做的和改变的事情很少,虽然每一个志愿者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像是沧海一粟,但是如果有无数颗这样的沧海一粟呢,那不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海了。(2)学生由于当地的师资力量薄弱,所以孩子的阅读水平低。我们就发起了新教育实验,首先要做的就是拯救阅读,特别是儿童的阅读。其实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它把人类的一些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整合成适合儿童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它不能代替儿童的精神成长。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年龄发展的优秀作品。儿童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在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儿童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缺失就可能永远也补不回来。比如小学低段的绘本阅读,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因此,我们希望把孩子们的目光透过形形色色的练习册,看到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希望孩子们的童年能够伴随着这些阶梯书浸润在爱、责任、友情、自我等人类文化的伟大母题中,从而在学校教育的母乳喂养之外,能够享受到另外一种结构合理的精神之乳。我们希望这些童书能够帮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和孩子们拥有共同的密码,拥有共同的语言,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在我们和孩子们充分讨论这些童书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获得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山里的孩子很淳朴,对老师的尊敬是建立在敬畏之上的,他们从来都不轻易与老师交谈。他们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关怀和情感上的温暖,他们往往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同时又很自卑,你越是关心她,她越觉得你是在可怜他,同情她,自尊心不允许他这样来接受你,因为我们是老师,他们是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过分关心就意味着同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谁都不想自己是可怜虫被人同情。后来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其实很简单,你平时怎样待她就怎么做,淡一点,当他认识到你是在真心实意关心她,而不是在可怜她,她才会心甘情愿的接受你。还有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大都有一种抵触情绪,管的严格了,学生会反感,管理松懈了,又怕他们不努力学习。但是我又总希望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有出息,都能通过知识改变父辈们那样的命运。也许是我对他们的希望太大,所以有时会感到失望,后来我发现是我对他们的要求太高了。家访的时候我才了解到这边的孩子都是早上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学校,然后8点上早课。由于家离学校远,中午就不回家,学校没有食堂,直接在学校吃一些早上带的零食,下午五点钟放学后就回家帮家里的爷爷奶奶干活、做饭,回家复习,大家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他们的成绩怎么可能会像我预期的那样好呢。因此这边孩子的命运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十六七岁时出去打工,这个村很少出过大学生。这使我切身体会到是先有经济再有教育的,而不是先有教育再有经济的。没有经济的发展,便始终解决不了山里教育的问题。孩子们对大山外面的城市充满了渴望,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北京的各个高校的大学生。记得临分别时,大家一致要求看一下我们大学的照片,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照片给他们瞧,他们不住地惊叹欢呼。我希望这些照片可以在他们的心中种植下一个个奋斗的梦想,更希望这些梦想可以开花结果。(3)当地的村民、支书、老师 大学生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偏远地区,把五彩缤纷的梦想种进孩子们的心里,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可是也有不少隐患,对城里去的支教大学生,很多当地校长心里都犯嘀咕:有的支教“小老师”好心地想让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于是在上课时组织做游戏;有人索性扔掉课本,即兴发挥;也有人上课讲到兴头上,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结果,大学生们走了,我们学生的心也散了,上课时会要求老师带着出去走走看看。”还有的大学生在上课时,给孩子发奖品;有的带去电脑,用上了多媒体手段这些教学条件和能力,支教者有,当地学校和老师没有。“他们一走,当课堂恢复到老样子,孩子们心理落差很大。”还有就是许多来自北方的队员不太习惯南方潮湿的气候,所以就会出现“湿疹”等一些水土不服现象,并且由于南北方语言差异也很大,所以就会出现与受教学生、当地村民沟通不畅等情况,所以当地的群众建议应该多分配一些当地大学生回到自己的家乡,甚至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支教活动。这样就可以用家乡话与孩子们沟通,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种亲切感,很容易与孩子们交流,也容易得到家乡乡亲们和教师们的认可。还有一个主要的隐患是支教时间太短,孩子们还没有习惯好新鲜感的落差,志愿者和孩子们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还来不及进一步了解,支教任务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友善博学的支教队,都会很有好感,这种互相关爱的关系一旦产生,志愿者的离开肯定会导致集体痛哭。这些乡村的孩子们,心智还在发育当中,能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这样伤痛的离别么,对于我们这些享受支教过程的志愿者都觉得很不舍,更何况那些纯真的孩童。他们肯定会更难过,更难复原到先前的状态。六、 调查感言 大家都说支教时间短暂,是一个很大的弊端,我想说的是,改变一个生命,时间的长度不一定可靠。许多时候,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真的能够创造奇迹,这就是“永恒瞬间”的价值。还有是否能在短期支教中创造“永恒瞬间”,最重要的不是专业、不是技巧,而是爱和真诚。我们是这个世界上最平凡的一名,知道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是我们的心是沸腾的,我们的身上有一股青春的朝气,可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