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41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小学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小学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结题工作报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自2009年立项以来,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已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认识:1.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势必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对于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针对本校现状,应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科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虚心借鉴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学校继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大力培养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鉴于以上认识,开展本课题实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的模式。2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制做有关学科部分教学内容课件,丰富课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3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四、本课题研究内容:1设计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论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优化教与学过程的实践与理论,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本课题含义: “信息技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有关的现代教学理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的特点和优势。多媒体课件制作思路与方法。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用信息工具能力。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素养、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培养策略农村学校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组织管理:六、实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 课题选定、申报工作;制定方案,成立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和培训教师、实验教师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接入基础教育专网,添置设施设备2开题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划分实验小组,确定子课题,搜集、积累资料,教学实施,个案指导,信息反馈。教师全员培训。重点培训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资源下载与浏览、课件制作、常用软件应用等,使每个教师达到“五会三熟练”。制定有效教学实施方案:使教师正确把握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基本要求、方法途径。用方案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坚持不懈地抓好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改变以往的常规教学管理办法,把远教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和指导考核。学校每次教学常规检查,除了查教师教案环节是否齐全,备写是否详细等,还要看教师备写的教案是否备课件;查课、听课教者讲课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期末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中。通过强化督查指导,我校远程教育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出现了“天天有人用、节节无闲置”,由原来的消极应付“要我用”变成现在的争着抢着“我要用”的喜人局面。如今教师大部分课堂教学教学用课件,积极研究探索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应用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聚焦课堂,运用优质资源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目标落到实处。学校坚持开展各种活动,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学校多次举行“一课多教”研讨会。通过“一课多教”的展示观摩,使大家清楚地认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励大家学习现代教学方法、掌握信息技术的主动意识。3验证实验阶段成果展示:(2011年3月2011年12月)召开教学观摩会、实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抓重点学科成果个案指导。撰写实验报告,表彰实验研究成果,接受上级验收 七、 本课题采用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资料、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的查阅和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导向;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各种电教模式的特点、管理和使用要求,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2对比研究法:一是采取“一课多教”对比 ,同样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展示,让教师体会其优缺点。3调查研究法:调查各学科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改进;调查如何有效进行课题研究,调整活动安排,突显研究效果。 4、活动研究法:通过开展活动,寻求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5.实验教师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重视资料搜集、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提炼,反复验证,形成一定认识,积累一定结果。 八、研究经费:本课题研究经费、表彰奖励经费一律由学校经费自筹。课题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相关研究人员学习、考察、培训,不断添置电教设备,给每个教研组配备电脑,建立电子备课室,立专项资金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的培训所需图书、计算机等条件优先提供,所需实验经费实报,用于实验研究,对在研究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专项表彰奖励。九课题研究环境我校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保障条件:1、理论支持: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学、 心理学、 新课程改革指南、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 2.经费支持: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培训,奖励,不断添置电教硬件设施。3.硬件软件支持:2009年12月学校对原微机室27台计算机、远程教育网络教室进行检修维护添置更新,更换网卡、硬盘、内存条鼠标、键盘,购买电脑三台,打印机三台,空白光盘300张,320G移动硬盘一个,刷新桌椅,安装立式挂式空调三台,同年上级配发我校电视机、DVD各12台建成“班班通”,2011年8月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随后为教学楼教室及各部室以及教师宿舍接入基础教育宽带网,并鼓励教师个人购买电脑,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师生学习提供了保证。已购入的各种软件,互联网上丰富资源;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为课题研究实施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双层支持。 九、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最终成果: 文本类: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教学论文、制度、教学设计、优秀成果集、成果鉴定书、相关推广应用资料、表彰决定等。 电子类:优秀教学课堂录像、优秀课件。 十、几点要求: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全员思想必须高度重视,尽快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作用。 2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积累经验,定期召开会议,搞好小结。 3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实验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四篇以上研究论文,其余教师每学年撰写两篇论文,以便提高执教水平,指导教学工作。4有关奖励按学校制定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奖励。 三、提交的结题材料目录序号 四、课题组人员名单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得有效整合课题研究,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研究和总结 ,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促使了教师学习、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了教与学过,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显著。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有了显著改善。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了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育质量。我们认为,这次课题研究工作已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已基本结题 。成果鉴定须知第一条 凡参加立项课题实验的子课题,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对成果进行鉴定。第二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第一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向市课题组提出申请验收报告,并填写成果鉴定申请表。第三条 成果鉴定一般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与课题主管单位(市级课题组)共同组织。第四条 鉴定主要采取专家评议方式,包括会议评议和通讯评议。鉴定组专家须具备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般为57人。第五条 课题组负责人向鉴定组每位专家提供课题研究申请书、成果主件(研究报告)、附件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第六条 鉴定组专家应本着科学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的目标,对成果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审意见,并由鉴定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第七条 课题负责人应将成果鉴定书三份(单列)及附件电子类成果二套,一并送交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办 一、研究报告内容提示: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实施过程即实施步骤;研究结论与分析(含创新点);存在问题;参考文献。不少于8000字。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报告2009年,我们立项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已基本结题。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势必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对于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申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课题二、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各科新型教学的模式。2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制做有关学科部分教学内容课件,丰富课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3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三、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1课题申报。首先在对我校教学现状的分析调研、对课题实施条件进行初步论证的基础上,向商洛市现代教育技术及远程教育小组办公室上报了课题研究方案。2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操作的学习。课题确立后,针对我校教师实际,为了提高全体教师课题研究能力,采取订阅报刊杂志、撰写读书笔记、定期召开理论研讨会、举办专题讲座、参加有关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同时,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继续教育科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训,全部通过了现代教育技术考试,使每位教师在远教应用上要确保达到“五会三熟练”,即会计算机基本操作,会上网、能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会制作课件,把信息技术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这些都为课题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学校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及具体人员分工,并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和督促,使之规范化,努力做到课题研究与平常教学工作结合与渗透,使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加强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与水平。4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校内与校际间的课题研究交流。在课题研究中,学校定期进行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相互交流借鉴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及时调整研究方法。2011年3月、9月石门镇中心两次校举办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公开课教学活动。我校教师:张瑞萍、 董艳、姚娟、田娟、张春玲、赵妤、周晓玲、陈亚敏,分别进行了课堂展教学展示,对全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示范、引领。2011年9月选派潘静、董艳,去西安参加陕西省教育学会新世纪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期间,听取了专家学术报告、名师讲课。回校后,学习教师分别作了汇报课,达到了同课异构、名师引领、教学相长、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课题研究的质量。5加强对课题研究信息的反馈,及时改进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对教学实践的反馈调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根据反馈信息,随时改进研究工作,不断完善课堂教学6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论文与心得体会的撰写,不断提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水平。7积极进行课件制作,整理、建立各科素材库。学校抓好此项工作,同时投入大量资金,购买了课件制作软件及相应的学习软件。方便教师学习制作,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条件,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推动了学校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三年来,学校逐步健全了各科资源库,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8加强对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效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并为今后的教学研究积累经验,提供借鉴,我们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注重对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建立了课题研究专档,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四、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经过三年多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各科教学中形成了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开发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多媒体课件,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学习培训,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对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变革中去,努力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近三年来,有多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在省、市刊物发表、评奖或交流(见表一)。2初步形成了较有体系的课题研究素材库与课件资源。广大教师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并积极开发各学科教学课件,及时整理,刻录光盘,以利资源共享(见表二)。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过程的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其一,在课题研究中充分表明,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媒体,学习效果最佳。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满足了小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获得良好心理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其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演示型教学,为全体学生感知创设了情境,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了学生形成稳定清晰的表象,给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其三,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有了显著改善。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亲和力、丰富的信息量、生动形象直观的知识呈现方式,使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形成过程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展课题研究三年来,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09、2010年、2011年,在石门镇中心校组织的期末质量检测中,学校连续三年荣获第一名,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教育科研单位”;2011年小学抽考,我校荣获“洛南县小学质量抽样检测先进单位”,校长张喆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管理先进个人”。教师有9人获洛南县“教学质量先进个人”,2人被评为县级“模范教师”,宋军霞、田娟、刘娟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三年来,我校共有36人次荣获镇质量检测总评第一名,18人次荣获镇优质课赛讲一等奖;张瑞萍连续三年被市、县电教中心评为“中小学电脑绘画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9月我校教师张瑞萍被评为“商洛市教学名师”。学生的学业成绩稳中有升,变化明显。4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2009年至2011年我校学生连续三年参加“商洛市中小学生电脑绘画大赛”将军区的可喜成绩。我校学生李彬、吕碧瑶、李萌、张荣、李鑫获“电脑绘画”大赛市级一等奖;2011年5月我校学生参加县电教中心“全县中小学生网络作文大赛”,李萌、 陈璐、 王茜、刘怡清、马士林获“网络作文”一等奖。孙怡冰 张思琪等10名学生荣获商洛市教育局文明办举行的“第六届少儿书信大赛”一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极大的鼓舞了全校师生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情,相信我校广大师生的信息素质会得到更大提高。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究。信技教师张瑞萍同志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春笋语文示范课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探索信息技术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方面为全校镇师做出了示范,其录象2009年5月在商洛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展评荣获二等奖。6.为全镇范围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研究做出了示范带头作用。2009-2011年,石门镇中心校曾4次举办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示范课。张瑞萍、张斌、齐晓丽、姚娟、董艳、张春玲、田娟、赵妤、陈亚敏教师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学科为全镇教师做了示范观摩课,受到了全镇教师的一致好评。7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队伍快速成长。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有4名教师在县教学能手评选中荣获县 “教学能手”称号或课改优质课优胜者,一批年轻的教学骨干队伍正在我校形成。8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为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课题研究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现代信息技术操作水平存在的不平衡性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加强和提高。2、部分教师不能主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粉笔加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改革的热情,改革意识不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其教学软件的能力很有限,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未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和所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学校组织公开课,优质课,老师才用现代教育技术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看不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足。很多教师把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他们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以往CAI的影响,误认为整合就是“CAI + 学生活动”,是CAI的新形式。所以他们的改革仍然停留在内容、手段、和方法上,不能触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手段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学生的地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仍然是消极、被动的接受。因此,课堂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至多只能算是浅层次上的信息组合。如何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过程的模式需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我们现阶段的研究还停留在以知识为中心整合的初级阶段,如何实现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乃至全方位的整合,实现真正意义上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研究的方向。 4.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形式和流程而轻视教学成效;教学目标偏移,技术“喧宾夺主”舍课堂教学之“本”而逐技术之“末”;在新的课程环境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式组织教学,信息技术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总之,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校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今后将更进一步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使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二工作报告内容提示:课题承担单位对研究工作的认识;对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保障措施,包括组织机构、经费保证、软硬件环境的支持等;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设想。限3000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结题工作报告石门镇中心小学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自2009年立项以来,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已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现将研究工作总结如下:二、课题研究的认识:1.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物质、能源、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适应这个发展,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目前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学科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势必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对于转变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突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针对本校现状,应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科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虚心借鉴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学校继续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大力培养教师队伍,努力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鉴于以上认识,开展本课题实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法,建构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的模式。2通过本课题研究与实践,制做有关学科部分教学内容课件,丰富课件资源,实现资源共享。3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四、本课题研究内容:1设计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论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优化教与学过程的实践与理论,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2本课题含义: “信息技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3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有关的现代教学理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的特点和优势。 多媒体课件制作思路与方法。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用信息工具能力。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素养、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培养策略农村学校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探索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组织管理: 六、实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9年1月2009年12月) 课题选定、申报工作;制定方案,成立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人员、技术指导人员和培训教师、实验教师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接入基础教育专网,添置设施设备 2开题实施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召开专题会议动员,划分实验小组,确定子课题,搜集、积累资料,教学实施,个案指导,信息反馈。教师全员培训。重点培训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资源下载与浏览、课件制作、常用软件应用等,使每个教师达到“五会三熟练”。培训教师:张瑞萍 樊苗; 负责人:张瑞萍制定石门镇中心小学有效教学实施方案:使教师正确把握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核心理念、基本要求、方法途径。用方案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使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制定石门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五进三不漏”应用普及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和石门镇中心小学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学校坚持不懈地抓好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改变以往的常规教学管理办法,把远教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对教师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和指导考核。学校每次教学常规检查,除了查教师教案环节是否齐全,备写是否详细等,还要看教师备写的教案是否备课件;查课、听课教者讲课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期末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中。通过强化督查指导,我校远程教育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出现了“天天有人用、节节无闲置”,由原来的消极应付“要我用”变成现在的争着抢着“我要用”的喜人局面。如今教师大部分课堂教学教学用课件,积极研究探索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应用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把聚焦课堂,运用优质资源推进新课程实施的目标落到实处。学校坚持开展各种活动,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学校多次举行“一课多教”研讨会。通过“一课多教”的展示观摩,使大家清楚地认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激励大家学习现代教学方法、掌握信息技术的主动意识。2011年3月、9月石门镇中心两次校举办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公开课教学活动。我校教师:张瑞萍、 董艳、姚娟、田娟、张春玲、赵妤、周晓玲、陈亚敏,分别进行了课堂展教学展示,对全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示范、引领。2011年9月选派潘静、董艳,去西安参加陕西省教育学会新世纪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期间,听取了专家学术报告、名师讲课。回校后,学习教师分别作了汇报课,达到了同课异构、名师引领、教学相长、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3验证实验阶段成果展示:(2011年3月2011年12月)召开教学观摩会、实验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抓重点学科成果个案指导。撰写实验报告,表彰实验研究成果,接受上级验收 七、 本课题采用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文献资料、有关文件、领导讲话的查阅和学习,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导向;了解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各种电教模式的特点、管理和使用要求,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2对比研究法:一是采取“一课多教”对比 ,同样课程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展示,让教师体会其优缺点。3调查研究法:调查各学科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何改进;调查如何有效进行课题研究,调整活动安排,突显研究效果。4、活动研究法:通过开展活动,寻求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5.实验教师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重视资料搜集、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提炼,反复验证,形成一定认识,积累一定结果。八、研究经费:本课题研究经费、表彰奖励经费一律由学校经费自筹。课题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相关研究人员学习、考察、培训,不断添置电教设备,给每个教研组配备电脑,建立电子备课室,立专项资金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的培训所需图书、计算机等条件优先提供,所需实验经费实报,用于实验研究,对在研究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专项表彰奖励。九课题研究环境我校为课题研究的实施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保障条件:1、理论支持: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学、 心理学、 新课程改革指南、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 2.经费支持:为了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支持相关研究人员学习、培训,奖励,不断添置电教硬件设施。3.硬件软件支持:2009年12月学校对原微机室27台计算机、远程教育网络教室进行检修维护添置更新,更换网卡、硬盘、内存条鼠标、键盘,购买电脑三台,打印机三台,空白光盘300张,320G移动硬盘一个,刷新桌椅,安装立式挂式空调三台,同年上级配发我校电视机、DVD各12台建成“班班通”,2011年8月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随后为教学楼教室及各部室以及教师宿舍接入基础教育宽带网,并鼓励教师个人购买电脑,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师生学习提供了保证。已购入的各种软件,互联网上丰富资源;远程教育优质资源,为课题研究实施提供了软件和硬件双层支持。 九、课题研究最终成果 最终成果: 文本类: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教学论文、制度、教学设计、优秀成果集、成果鉴定书、相关推广应用资料、表彰决定等。 电子类:优秀教学课堂录像、优秀课件。十、几点要求:1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全员思想必须高度重视,尽快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作用。2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积累经验,定期召开会议,搞好小结。3积极撰写教研论文。实验教师,每学年至少撰写四篇以上研究论文,其余教师每学年撰写两篇论文,以便提高执教水平,指导教学工作。4有关奖励按学校制定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奖励。 三、提交的结题材料目录序号名 称 成果形式 数 量 主要承担人 1 平移和旋转(09年获商洛市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评选三等奖) 课件 1 张瑞萍 2 春笋(09年获商洛市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评选三等奖) 课堂实录 1 张瑞萍 3 课件美丽的丹顶鹤获2011年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展评一等奖 课 件 1 张瑞萍 4 三角形的分类(10年获洛南县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果评选三等奖) 教学设计 1 姚 娟 5 信息技术走进科学课的课堂新课程学术成果评选三等奖 论 文 1 张瑞萍 6 让现代教育技术为科学课插上腾飞的翅膀论文评选二等奖 论 文 1 张瑞萍 7 合理使用多媒体 打造实效语文课堂2011年获陕西省骨干教师培训论文展评一等奖 论 文 1 张瑞萍 7 第一次拥抱母亲获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研究评选三等奖 教学设计 1 孙成娥 8 WHAT TIME IS IT?获市新课程教学设计三等奖 教学设计 1 赵 妤 9 when is your birthday获陕西省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教学设计 1 吕君莉 10 如何进行“看图学文”类型课的教学陕西省教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教学论文 1 姚 娟 11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陕西省教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教学论文 1 董艳 12 理想的风筝获陕西省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教学设计 1 董艳 13 牛郎织女获商洛市新课程教学设计三等奖 教学设计 1 董艳 14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获商洛市优秀论文三等奖 教学论文 1 樊苗 15 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同步前进获陕西省教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教学论文 1 郝慧霞 16 课堂实录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获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应用成果二等奖 课堂实录 1 田娟 17 课堂实录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获陕西省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 课堂实录 1 樊苗 四、课题组人员名单序号我们申报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得有效整合课题研究,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研究和总结 ,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促使了教师学习、掌握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优化了教与学过,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显著。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有了显著改善。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促进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提高了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育质量。我们认为,这次课题研究工作已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已基本结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