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3.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12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胜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胜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胜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胜区关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研报告东胜区委组织部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组(2009年10月30日)近年来,东胜区立足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在实现“四个一”的工作目标上下功夫(即:健全一个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党组织体系、培养一支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创新一系列能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党组织活动模式、搭建一系列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初步构建起“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一、主要做法东胜区在统筹城乡党建具体实践中,紧紧围绕城市核心区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党建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构建城乡共建的党组织设置体系。为适应城乡一体化需求,打破地域界限、条块分割、建制束缚和行政壁垒,努力探索建立更加灵活、更富实效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村居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居企联建、村与机关联建、产业链条建、依托园区建等方式,促进城乡党建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新格局。按照城乡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格舍壕矿区移民区建立了“村村联建”型党组织,在格舍壕生态移民区和新园社区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派驻党支部书记,其它入住党员任支委的“村居联建”型党支部。在保留原有党组织和党员隶属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城郊羊场壕、大庙梁等7个村通过与社区联建党组织形式,让农民共同参与小区建设,党员过上正常组织生活,形成了“村级化管理、社区化服务”的党建新模式。吉劳庆社区与神东公司成立了“居企联建”的党总支,实现了资源共享、事务共办、设施共建、治安共保、文明共创的目标。围绕“党建集结产业,产业激活党建”的发展思路,在柴登村活畜交易市场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形式,在产业链条上建立党组织。在装备制造基地、四大物流园区和食品园区分别设立党组织,将党建工作融合到产业发展中,通过党组织的凝聚协调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促进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构建城乡共管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东胜区不断健全完善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把城乡党务干部、党员培训纳入全区党员干部培训规划中。每年投入200万元经费,组织基层党务干部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同时,创造性开展了党代表任期制工作,通过组织城乡党代表培训、调研、考察、述职等方式,全面提高党代表的履职能力。结合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对党员干部普遍进行了党的理论、城乡统筹、城市文化、文明礼仪等知识的教育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本领。以“数字东胜”建设为契机,依托“东胜党建网”,延伸扩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功能,开展“网上组织生活”,为党员开发制作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节目,使城乡党员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党员管理方式,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实现从单向被动管理向双向互动管理转变。 三是构建城乡共享的党员活动阵地体系。东胜区把村、社区阵地建设作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重心,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在新开发的小区、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移民区全部配套建设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高标准综合服务中心。由规划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土地、房管等部门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确保阵地落实到位。几年来,财政投入近亿元维修了6处村活动阵地,新建14处村活动阵地和38处社区活动阵地。2009年,投资8000万元新建了吉劳庆、新园、曙光、铁西、赛罕5个大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吉劳庆和新园社区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目前,东胜区社区活动阵地总建筑面积达75000平方米,其中1000平方米以上的共有12处。依托活动阵地,借助“数字东胜市民卡”工程,在全市率先实现服务信息化、网络化,为城乡居民提供便利的医疗、社保、公共交通、金融消费、水电气讯等公共服务。为政府服务居民搭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全面实现城乡阵地资源共享。四是构建城乡共联的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东胜区以“四个联系”和“双联双服务”活动为载体,积极拓宽各级各类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四大班子领导、机关党员深入到基层,全面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帮助基层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制定长远规划,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科学发展。在农村,围绕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生态移民区、矿区移民区建设,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办实事等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村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移民培训、土地流转等工作,切实解决转移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问题,帮助其开拓致富思路,迈上致富之路,全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社区,进一步丰富 “党员志愿者”、“党员示范岗”、“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内容,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真正使党员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和带头人,使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五是构建城乡共育的基层干部人才体系。建立城乡干部“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先后有16名村后备干部和37名社区后备干部经培养成熟担任领导职务。选聘63名大学生“村官”到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生态移民区、矿区移民区和社区一线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工作力量;推行社区党支部书记由街道副科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的工作方法,真正将街道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开展了“镇干部进机关”、“农村干部进社区”挂职锻炼活动,推动城市管理理念向农村社区延伸。通过以上方式,实现了培养干部和加强基层工作的“双赢”,也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六是构建城乡共助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党内政治激励、生活关怀、困难帮扶机制,增强党的凝聚力。东胜区将社区聘用干部和村干部的工资提高到1500元和800元,将表现突出的社区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有效的调动了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建立城乡帮扶慰问制度,区直机关党员与村、社区贫困党员结对帮扶,实现城乡党员互助。把贫困党员帮扶纳入全区社会救助体系,使党内帮扶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形成困难党员社会大救助的格局。出台东胜区无业困难老党员补贴方案,为70岁以上城乡无业困难老党员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建立了党员爱心扶助基金,筹集基金近17万元。先后对31名城乡特困党员进行了资助。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形成了上级党组织关心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广大党员的生动局面。二、工作体会通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实践,从中得到三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线”与“面”相结合。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是“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党建格局,必须把统筹党建的各项工作有机融入到城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这样才能找准坐标系,才能找到有力的抓手。要增强党建先行意识,统筹抓好农村、社区、经济园区、产业协会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有效整合党建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必须坚持“统”与“分”相结合。统筹城乡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内涵十分丰富。既要统筹协调、有机结合,推进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更加注意加强分类指导,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创新方式方法,以各领域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提升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的整体水平。在“统”“分”结合中,要把推进统筹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内容,着力强化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改变过去各自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三是必须坚持“近”与“远”相结合。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协调的动态过程。既要立足当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性特征,善于抓住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类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发挥城市、企业党组织的比较优势,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服务农村基层上取得实效;又要着眼长远,敏锐把握影响推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谋划制定工作规划,增强工作前瞻性、系统性。要注意把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固化为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一)存在问题1、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党组织,影响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目前,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按行政区划或地域关系设置,并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纳入各自的条块范围。这种城市、农村、企事业单位相互区隔的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极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2、党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增大了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难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趋广泛,流动方式呈现多样化,党员流动也日益频繁。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外出党员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成为“隐形党员”。另一方面,党员流动性日益增大,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和跨地域发展党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3、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意识不强,难以适应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要求。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抓党建工作作为“副业”来抓,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不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不能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问题多、困难大、条件差的领域如何推进党建工作束手无策。(二)原因分析1、现行体制局限。近几年来,党的建设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尚未完全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党的建设统筹发展。2、思维定势局限。由于受传统思维影响,思想不够解放,工作创新力度不够,仍按行政单位管理体制开展工作,资源区域开放度不高,城乡资源整合利用度不够大。3、统筹手段局限。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统筹手段和方法,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互融互促、整体提升,还存在着方式单一现象,没有更好地运用网络互动手段、信息技术、城乡基层党建互联共建去解决城乡实际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进一步扩大城乡联动的组织设置范围。为适应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扩大城乡联动的组织设置范围。为适应“双转移”工作的需要,应加大在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产供销环节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的广泛覆盖。要加强以镇、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村(居)党支部为重点,以党小组为支点、以党员为主体、以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体系网络建设。要着力构筑以镇、街党建联席委员会、村(居)党建联席会议为平台,辖区内的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共同参与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格局。(二)优化配置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资源。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实现城乡基层党建资源共享。一要统筹规划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按照“五个有”的要求,对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管理,使活动场所成为基层党组织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活动、文体娱乐的综合阵地。二要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建立健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及网络建设后,要抓好队伍建设和培训,完善有关工作机制,管好用好远程教育系统。(三)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要及时接转进城务工、经商、居住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将其纳入社区或“两新”组织党组织管理。探索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党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让流动党员更多地参与流入地党组织活动。积极探索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新方法,利用城乡结对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动态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岗位管理、动态管理,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模式,形成立体式、全覆盖、运转有序的党员管理工作格局。(四)深化城乡互动的党内关怀激励帮扶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党内关怀的各项制度建设。开展经常性的党内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为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排忧解难。通过党费支持、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等途径,支持建立城乡党员互助机制,为困难党员提供救助帮扶。课题负责人:谈盟源课题组成员:李聿刚 苏利强 萨日娜 李 晖 王彦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