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沪科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2890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沪科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届沪科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届沪科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沪科版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试卷C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原子应该有( )A . 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B . 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C . 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D . 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2. (3分)如图是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该化学反应的类型属于( ) A . 置换反应B . 分解反应C . 化合反应D . 复分解反应3. (3分)对如图几种出血情况的判断和止血方法的运用完全正确的是( ) A . 甲是静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B . 甲是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C . 乙是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D . 丙是静脉出血,用创可贴止血4. (3分)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B . 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C . 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D . 嘴型厚短的鸟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5. (3分)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 A . 1250帕B . 2500帕C . 5000帕D . 12500帕6. (3分)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预期结果A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质量变小B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可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C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几小时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滴加碘液照光处呈碘液的颜色,遮光处呈蓝色D观察小金鱼尾鳍时,为清楚看到红细胞,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呈单行通过A . AB . BC . CD . D7. (3分)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B . 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C . 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D .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8. (3分)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发生里氏6.7级地震,相关部门迅速进行搜救工作,对其中一些现象的操作或解释合理的是( )A . 救援时,有位A 型血伤员需要输血,输入少量AB型血会出现凝集反应B . 长时间未摄入水分的伤员,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量会减小C . 被掩埋的伤员可能因为肺内气压变小而逐渐窒息D . 对有严重细菌感染的伤员可以适当采用动脉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9. (3分)关于家庭电路中一些元件和工具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 . 控制电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B . 在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C . 三线插头中间较长的铜片应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D . 熔丝(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替代10. (3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反应:2P+O2 P2O5B .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C . 最终进人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D . 实验时可在燃烧匙中燃烧木炭,代替红磷11. (3分)用6N的水平拉力拉着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小车的动能逐渐变大。当拉力逐渐减小为2N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将( ) A . 逐渐变大B . 逐渐变小C . 先变大后变小D . 先变小后不变12. (3分)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水槽中盛有质量相等和温度相同的纯水,现将阻值为R1、R2的电阻丝(R1R2)分别按图中的四种方式连接放入水槽,并接入相同电源。通电相同时间后,水温最低的是( )A . B . C . D . 13. (3分)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苹果切面变色 B . 细胞呼吸作用 C . 森林火灾 D . 倒碳酸饮料冒泡 14. (3分)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 A . F甲小于F乙B . 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C .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D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15. (3分)如图所示电路中,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A,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36V。小丽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为212B . 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3C . 实验中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245VD .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3751125W16. (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某纯净物质不是化合物就一定是单质B . 不同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不同C . 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变一定不是化学变化D . 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7. (3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由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 , 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 , 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 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p1p2B . p1p2C . m1m2D . m1m218. (3分)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则( ) A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B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甲F乙;机械效率:甲F乙;机械效率:甲乙19. (3分)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A . B . C . D . 20. (3分)将 40 克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钡溶液与 20 克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混合后,再加入下列物质:AgNO3 Ba(NO3)2 NaOH Na2SO4 , 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共6题;共26分)21. (4分)非洲曾爆发过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该疫情由埃博拉病毒引起。埃博拉病毒可使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等)患上埃博拉病毒出血热,因此我国一些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今年五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利比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成功控制住了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请回答: (1)埃博拉病毒属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这一传染病的_。 (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我国动物园暂停引进来自疫区的猴子这一措施属于_。 22. (4分)茶山杨梅又称丁岙杨梅,是中国四大精品杨梅之一,位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镇,茶山杨梅果大肉多核小,果色紫黑而有光泽。 (1)图中所示的一颗颗杨梅是由花结构中的_发育而来。 (2)茶山梅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杨梅树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 23. (4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 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 . Al2(SO4)3溶液B . FeSO4溶液C . CuSO4溶液(4)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不)_。 24. (4分)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会造成大气污染;D是一种无色无味可溶于水的气体,将燃烧的B放入C或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填写化学式)A是_,B是_,C是_,D是_。25. (4分)电磁炉以其高效、节能、卫生、安全成为新一代智能灶具。一只1500W的电磁炉正常工作时,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lkg的水从20加热到刚沸腾时,需要4min。水从20加热到刚沸腾时吸收的热量是_J,电磁炉的效率是_。c水4.2103J/(kg)26. (6分)高空抛物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有数据表明:一个蛋从4楼抛下来就会让人起肿包;从8楼抛下来就可以让人头皮破裂;从18楼高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亡。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大,所能做的功就越多。当一枚60g鸡蛋从60米高楼落下时_能转化为动能,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等影响,其落到地面时由于重力做功获得的动能是_焦。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共6题;共42分)27. (6分)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猜想与假设:_。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实验步骤: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_;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_。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判断的理由是_。28. (6分)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 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_。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_。(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沸。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_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锅粉末进行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9. (10.0分)完成科学实验通常要选用必要的仪器并合理的组装,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的名称:_; (2)实验室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 , 为方便控制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选填序号); (3)NH4Cl 溶液与 NaNO2 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_;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0. (6分)学习了“电生磁”和“电动机”的知识之后,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猜想:“既然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两根互相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是否会发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作用?”他们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图1 图2(1)平行放置的两根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特点是:当两根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同时,两根导线相互_;当两根导线的电流方向相反时,两根导线相互_。 (2)分析图_,可探究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3)如图2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开关S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A . 不会变形B . 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 . 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D . 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31. (6分)一个额定电压是 3.8 伏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约为 20 欧, 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 6伏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 1 个、规格分别为“10 欧 1 安”和“50 欧 0.5安”的滑动变阻器 2 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了图所示电路,他应选 用规格为_的滑动变阻器。 (2)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8伏,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瓦。 (3)实验后同组的小刚说用电压表的 0-3 伏档也可以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认为小刚应该对电路要怎样的调整?_。 32. (8.0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木炭还原CuO的探究实验,生成物是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他们查阅资料后得知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猜测反应物比例不同,产物也会不同。生成物中有CO2、CO和Cu,固体还可能有Cu2O,Cu2O能和常见的酸(HNO3除外)反应生成Cu2+和Cu,微量的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为此,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 (1)该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木炭还原CuO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 (2)为验证产生的气体是CO2和CO的混合物,将混合气体进行如下操作: 实验中观察到_现象,则证明是CO2和CO的混合气体。(3)探究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向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反应后,静置实验现象与结论现象:_;结论:红色固体中有Cu2O化学反应方程式_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共5题;共32分)33. (6分)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家标准,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为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水平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项目参数最高车速(千米/小时)25整车质量(千克)40电动自行车最大功率(瓦)400(1)车轮上刻花纹的目的是_; (2)小金在水平地面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50厘米2 , 则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帕? (3)小金在水平公路上骑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10千米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4)若小金骑行过程中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输出,匀速行驶时的车速为多少? 34. (6分)小华组装了一台直流电动机模型,她将电动机模型接入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3V并保持不变,线圈电阻R=05,接通电路后,电动机正常转动,电流表读数I=08A,已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关系如图(b)所示,不计摩擦。求: (1)电动机正常转动1min消耗的电能W和线圈产生的热量Q;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 (3)电动机能量转换效率。 35. (6分)如图甲,电磁继电器和热敏电阻R1等组成了恒温箱控制电路,R1处于恒温箱内,电源电压U=6V,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图乙为热敏电阻的R1-t图象,且已知在50150范围内,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R1t=常数;电阻R2是可变电阻,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4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此时可变电阻R2=0时,恒温箱可保持60恒温,图中的“交流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它的额定功率是1500W。 (1)6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是多少? (2)应该把恒温箱的加热器接在A、B端还是C、D端? (3)根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每天加热50次,每次加热10min,恒温箱每天消耗电能多少kwh。 (4)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100,可变电阻R2的阻值应调为多少? 36. (8.0分)某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八个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的试管是_。(填试管序号) (2)若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则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变为无色。由 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 (3)若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且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则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后某试管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CO3 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这支试管可能是_。 37. (6分)杭州某中学的小胡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 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_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_;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_。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_;双腿酸胀的原因是_。 (4)有人说小胡胆囊所分泌的胆汁能帮助消化奶油面包中的脂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 第 21 页 共 2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共2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 (共6题;共26分)21-1、21-2、22-1、22-2、23-1、23-2、23-3、23-4、24-1、25-1、26-1、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 (共6题;共42分)27-1、28-1、28-2、28-3、29-1、29-2、29-3、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 (共5题;共32分)33-1、33-2、33-3、33-4、34-1、34-2、34-3、35-1、35-2、35-3、35-4、36-1、36-2、36-3、36-4、37-1、37-2、37-3、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