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安全年会西安科技大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596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安全年会西安科技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安全年会西安科技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安全年会西安科技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资料汇编l 国务院学位办函21126号l 国务院学位办通知201127号0l 一级学科简介(征求意见稿)l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l 二级学科目录(提交审核稿)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处2011年10月征求意见说明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要求,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正在组织制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简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二级学科目录。 现将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培养单位,请各培养单位将修订意见电子版于2010年10月23日前返回申世飞和主笔老师:l 一级学科简介征求意见稿(主笔:吴超)l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主笔:李树刚)l 二级学科目录提交审核稿(主笔:宋守信)联系办法:吴 超: wuchaomail.csu.edu.cn李树刚: lisgxust.edu.cn宋守信: zhanglbcup.edu.cn申世飞: shensftsinghua.edu.cn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范维澄清华大学成员:李树刚西安科技大学张来斌中国石油大学宋守信北京交通大学金龙哲北京科技大学秘书长:申世飞清华大学秘书处: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邮编:100084电话/传真:010-62792857目 录1. 关于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的函42. 关于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写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通知73.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征求意见稿) 94.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175. 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目录(提交审核稿)33关于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的函 学位办201126号各学科评议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的有关决议,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印发后,需要统计编制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以下简称“二级学科目录”)。经研究,委托学科评议组承担二级学科目录的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编制二级学科目录的目的二级学科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口径,其自主设置是学科设置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这一改革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教授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学科交叉,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特色的形成。统计编制二级学科目录的目的是:规范统计口径,为国家开展人才培养统计工作提供依据,为学位授予单位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引导学位授予单位做好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工作,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编制要求(一)编入目录的二级学科,必须符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附件一)所规定的二级学科设置基本条件。(二)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附件二)的一级学科,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附件三)和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工作的几点意见(学位200247号)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附件四)基础上,进行二级学科目录编制工作。(三)编入目录的二级学科,宜宽不宜窄,应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有一定数量的学位授予单位设置了相关内涵的二级学科,且开展了博士生培养工作。(四)二级学科目录要体现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及时将社会需求不大的二级学科退出二级学科目录。(五)同一二级学科,一般不在不同一级学科下重复设置。(六)编制二级学科目录,要与一级学科简介编写工作统筹考虑。(七)要处理好二级学科目录的继承性、适应性和前瞻性,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各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的数量,其增减数一般控制在原有二级学科数的40%以内。三、工作安排二级学科目录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制论证,分工情况见各学科评议组任务分工表(附件八),汇总工作由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负责。(一)2011年6月底之前,各学科评议组根据本学科的学科内涵、人才培养和需求情况,组织同行专家论证,提出本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目录初稿,并按照二级学科简介编写提纲(附件七)的要求,完成各二级学科简介的编写。(二)2011年7月,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对各学科评议组提交的二级学科目录初稿进行汇总,研究提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草案),反馈各学科评议组。(三)2011年8月,各学科评议组论证修改后,完成二级学科目录的编制工作。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小组根据学科评议组的意见,研究提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目录(送审稿),报教育部审批后印发。请各学科评议组高度重视二级学科目录编制工作,发挥同行专家的积极性,广泛听取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相关用人单位的意见,根据本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知识体系和人才需求情况,合理界定学科范围,科学确定二级学科名称。关于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写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通知 学位办201127号各学科评议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配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实施,决定委托学科评议组编写一级学科简介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学位基本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一级学科简介和学位基本要求按一级学科编写,适用于学术型和学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在编写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一级学科简介是对一级学科的科学界定和客观描述,主要针对学科本身。它是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学位基本要求是根据各学科特点,确定各学科博士、硕士两级学位授予的基本要求,主要针对学位授予者。它是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质量检查和评估的重要依据,是学位授予单位制定各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和学位授予标准的参考依据。二、一级学科简介请按一级学科简介编写提纲及其编写说明(见附件一)的要求编写,学位基本要求请按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编写提纲及其编写说明(见附件二)的要求编写。三、各学科评议组的编写工作由召集人负责,秘书负责协助召集人做好编写工作的组织实施。各学科评议组的具体编写分工见和编写分工表(附件三)。四、各学科评议组可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制订编写计划,采取符合本学科特点的方式,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编写时要广泛听取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相关用人单位意见。五、为保证编写工作的顺利完成,对各学科评议组的工作,我办将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各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所在单位,应大力支持学科评议组的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各学科评议组成员所在单位,应对学科评议组成员的工作给予支持。六、各学科评议组应于2011年8月底前,完成所承担学科的一级学科简介和学位基本要求初稿。9月底前,征求相关学位授予单位意见。11月底前,根据征求意见修改,完成编写工作。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 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人民安康的基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持续的安全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新中国诞生之后的劳动保护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1年开始了安全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86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类本、硕、博三级学位教育。在1992年11月1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确立了安全工程师职称制度,2002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6年安全工程获批成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公共安全为重点规划领域。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主要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截止2011年,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130多所,拥有安全类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多所、硕士生学位教育的高校50多所,拥有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的高校50多所。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二、学科内涵1.研究对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学科,其内容包括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以及两者之间的交融三个方面,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安全科学”是从人类免受外界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安全的条件为着眼点,对整个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是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人身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设备、财产等免受危害,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工程”是指在具体的安全存在领域中,运用的种种安全技术、装备及其综合集成和教育、管理等手段,以保障人们安全健康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安全工程的实践,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早期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使人身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以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和范畴的总称。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社会文化、公共卫生、行政管理、检验检疫、消防、土木、矿业、交通、运输、航空、机电、食品、生物、农业、林业、能源等种种行业和事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与上述学科有所交叉。2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可从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两个层次简述如下:(1)安全科学通常是从揭示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客观规律进行研究,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研究安全现象本质规律知识体系的基础理论为宗旨;安全科学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大量观察、系统实验及规律总结,在经验体系基础上的演绎和归纳;安全科学的思想基础是安全系统思想。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系统工程学、灾害学、安全社会科学等。(2)安全工程通常是从解决承灾体(人、物、系统等)免受外界和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实践问题进行研究,以应用安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具体安全问题、提供安全保障的设施、系统和工程技术为宗旨;安全工程的研究方法包括: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灾害、事故、职业危害等的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预防和控制风险与减少事故损失的方法、设施及社会工程等;其思想基础是系统安全思想。核心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如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卫生学、行业安全工程应用理论、消防工程、爆炸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程、防尘防毒工程技术、噪声与振动控制、个体防护工程等。三、学科范围“安全科学与工程”设在工学门类中,授予工学学位。本学科范围重点针对自然灾害、人因灾难事故、职业安全健康、社会安全领域,主要交叉领域为:行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社会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核安全、检验检疫、环境与健康卫生等。本学科可设“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五个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 1. 安全科学安全科学的研究,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身心与相关设备、财产以及事物免受危害等,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科学的研究方向如:安全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公共安全理论与方法,灾害物理,灾害化学,灾害毒理,安全信息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伦理学,安全教育学,安全科学学,安全史学,产业风险评价理论与管理方法等。2.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身体及其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技术的研究方向如:安全防护技术和装备,安全人机工程,灾害探测与控制工程,安全评价技术,安全信息技术,安全检测技术,火灾与爆炸,矿山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建筑安全工程,城市公共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于防护工程,个体防护等。3.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系统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论、运筹学、概率论、决策论、数理统计、控制论以及安全科学理论等知识,来研究安全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的学科。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向如:安全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安全系统规划与设计、安全系统流程分析与建模仿真,安全信息工程,安全系统评价,安全人机工程,行业安全系统工程等。4.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人的安全和健康,保证财产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应急管理是为应急的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救援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提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方向如:宏观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微观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风险管理与评价,安全心理学与安全行为科学,应急决策与指挥,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监察和审计,应急心理行为,应急预案设计,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规划,公共安全监测监控,公共安全预测预警等。5.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健康学科是认识职业安全健康机制和规律,掌握环境毒理与环境效应与职业危害之间的关系,为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科学评价、危害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支持。职业安全健康的研究方向如: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健康毒理学,职业病统计学,作业环境管理学,职业卫生管理学,职业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孕育、发展机理,职业健康危害的预防、控制、综合决策,安全卫生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等。本学科也可按照宽口径培养方式不设二级学科。安全领域中,科学、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培养安全领域人才和提高安全科技水平的趋势,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结合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等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四、培养目标“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理论、安全工程技术、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及其相结合的学科,可以涵盖多层次、多行业的安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内容和目标。1本科学士的培养目标本科毕业生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安全与卫生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评估与咨询、监察、管理和应急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与工科有关的各种基础课外,毕业生要求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四个层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英语具有听、说、写的能力和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发展动态。2.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与安全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与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本专业毕业的人才主要从事安全技术研发,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安全监察和管理、安全应急工程,职业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与工科有关的各种基础课外,毕业生要求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坚实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如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经济学;安全检测技术、职业卫生及工程、工业通风与空调、风险评价技术;危险因素控制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安全工程的计算机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与技术,以及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设计方法;某一行业危险特征与工艺的关键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条件;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等与安全管理配套的理论知识;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预案的撰写;国家关于安全工程生产、设计、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和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 博士的培养目标博士毕业研究生应该拥有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宽广的安全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创造性从事与安全科学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与重大工程安全设计及管理工作。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口语表达能力。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工矿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高层次的安全和卫生技术的开发与设计、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工作。五、相关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综合性学科,与其他涉及安全问题的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并集中表征了安全的共性属性。与本学科交叉的主要学科有:相关学科主要有:应用经济学(0202)、法学(0301)、社会学(0303)、 数学(0701)、物理学(0702)、化学(0703)、生物学(0704)、系统科学(0711)、统计学(0712)、力学(0801)、机械工程(0802)、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土木工程(0814)、水利工程(0815)、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交通运输工程(0823)、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 、核科学与技术(0827)、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生物医学工程(0831)、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公共管理(1204)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第一部分 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人民安康的基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发展与稳定提供持续的安全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主要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灾难事故、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学科,其内容包括安全科学和安全工程以及两者之间的交融三个方面,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安全科学是从人类免受外界危险、有害因素伤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安全的条件为着眼点,对整个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安全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是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人身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设备、财产等免受危害,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工程是指在具体的安全存在领域中,运用的种种安全技术、装备及其综合集成和教育、管理等手段,以保障人们安全健康的方法、手段和设施。安全工程的实践,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早期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使人身安全健康得到保障,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工程技术与管理以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专业和范畴的总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等。科学、技术、工程与管理相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培养安全领域人才和提高安全科技水平的总趋势,是应对我国依然严峻的公共安全局面和复杂安全问题,真正适应和满足我国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的需要。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800字)第二部分 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具备现代数学、力学、灾害物理化学、安全系统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及相关领域安全基础科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及安全认识论与方法论。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善于发现问题并进行创新研究,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能够撰写学术论文,能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学科学术型或学术应用型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知识结构,纵向要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横向要注意拓宽相关研究领域和行业的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要求,为学位论文的创造性研究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在研究工作中,发挥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知识的核心作用,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学科发展中最新的学术动态的三个层次结构,实现整体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有机统一,并以国际视野和高度敏锐的眼光,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个人自身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随时补充和吸收有用的、新的现代知识信息。本学科博士学位知识结构视学术型和学术应用型而各有则重。本学科博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特色与优势及主要研究方向,合理设置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修满的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和实践环节,优化本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方案。二、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 学术素养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作风和热爱生命的人文关怀精神,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缜密的思维逻辑和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优良学术潜力和创新特质。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学风严谨,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继承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已有成果,勤于钻研,博采众长,并能提出创造性观点,全面揭示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中安全科学的客观规律。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 学术道德应具备献身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及人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诚信的科研工作者。应具备工程思维,掌握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善于发现系统中事故或灾害信息并运用于工程实践中。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出精品力作,推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服务社会安全,保障生产安全。三、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 获取知识能力具有收集和跟踪国际学术前沿信息和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了解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动态,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应用实验研究、模拟计算、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等手段,探究安全学科知识的来源,进行研究方法的推导,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2. 学术鉴别能力应具有对“研究问题、研究过程、已有成果”等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研究问题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内容应准确,即以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与不同学科的专家合作开展研究,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解决学术问题,揭示客观世界的安全科学规律。研究过程态度严谨,思维严密,推理合乎逻辑。从大量的科技文献资料出发,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研究方向,提炼科学问题,再对课题进行系统地多方面实验研究、模拟计算、理论推导或工程实践,从大量的实验数据、模拟数据、理论分析和现场证明中分析综合,得出正确的结论。已有成果应建立在充分、翔实的事实归纳与总结之上,通过理性思维,高度概括研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使之升华为理论,理性思维水平越高,结论的理论价值就越高。研究理论能反映客观世界安全科学的本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实践验证,经得起逻辑推理。3. 科学研究能力应掌握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新动态、新趋势,具备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的能力,针对具体的安全科学问题,查阅相关科技资料文献,发现存在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并验证。应具备开展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坚持科学精神,设计研究方案(包括实验方案、计算方案和实践方案),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分析现代工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环境、设备、工艺和操作的危险因素。应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学术团队或在团队平台上分工协作,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应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在相关行业或领域的某一方向独立开展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开发及工程管理等。4. 学术创新能力应具有战略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等的能力,应在所从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思考,尝试在研究主题定位上寻求创新,对任何现实的安全问题本质进行透视或探讨对策;采取不同的视点或角度,因学科交叉或不同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不同研究思路,从而使创新理论框架成为可能。从提高论据可靠性和科学性出发,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开展创造性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包括: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现有成果,积极参加学术争鸣、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立论依据。5. 学术交流能力应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参加针对规定课题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等活动,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安全科学问题的办法,获得新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术创新。6. 其他能力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和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行业前瞻预判能力,深刻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提倡组成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开展博士生培养及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 选题与综述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料,通过预研,在规定的时期内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做出论文工作计划。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一般在100篇以上,其中外文科技文献资料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本学科前沿,在安全科学理论(学术型)或工程技术与管理(学术应用型)上能做出创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或较大工程实践价值或潜在的技术创造价值。选题报告应在教研室(研究所)或课题组公开进行,由教研室(研究所)进行审查。选题报告提出后,经教研室(研究所)审查通过,应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填写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交所在单位存档,按此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针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研究行业的安全科学专题,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炼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及其科学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2. 规范性要求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在学最长年限为6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20周,要求修满16学分以上。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制为5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在学最长年限为8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约为6070周。硕博连读生应修满45学分以上,其中博士生阶段16学分以上,硕士生阶段29学分以上。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位基本要求和培养单位确定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每学年末,组织研究生对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考核和评定。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集中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要求论文工作时间(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至答辩申请日)不少于2年。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一般字数610万字;应将学位论文核心内容或摘要用英文或其它外文表述。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或工程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或应用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体现出博士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现代工程技术解决较复杂安全问题的能力,具备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原则上不超过25字,一般不设副标题。(2)摘要与关键词: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参照相应的国家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3)论文正文: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观点明确,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充分;论文撰写应该文字简练、通顺,图表规范、明晰,公式严密、准确。论文主体应包括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理论推导、硬件与软件和设计计算等;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等。论文主体各章后一般应有一节“本章小结”。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撰写。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 (含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必要时,应有附录,交待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的分析与计算、实验与验证、推理与归纳等的翔实数据或程序。(4) 参考文献:一般应是博士生直接阅读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应用最新的文献;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原则上按出现的次序列出;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严格遵循标准出版物规范。(5)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取的专利及奖励等。(6)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对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对研究课题给予资助者表示感谢。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3. 成果创新性要求应在安全科学或工程技术与管理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反映在博士论文核心内容的各个部分,包括主题定位上的创新、理论构架上的创新、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工程实践上的创新等。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第一次用书面文字形式把新信息的主要部分记录下来;继续前人做出的独创性工作;提出独创性的方法、视角或结果;在证明他人的观点中表现出独创性;进行前人尚未做过的实证性研究工作;使用已有材料做出新的解释;在本国首次做出他人曾在其他国家得出的实验成果;将某一方法应用于新的研究领域;为一个老的研究问题提供新证据;应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注视本学科中他人尚未涉及的新的研究领域;以一种前人没有使用过的方式提供知识等。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SCI、EI、SSCI、CSCD、CSSCD等检索刊源或核心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发表的论文应以培养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生为第二作者。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制定的答辩规定与学位授予细则。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掌握安全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熟悉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具有科研创新意识和解决安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基础理论课课程设置:工程数学,力学,传热学、灾害物理化学,燃烧与爆炸学,计算机模拟等。专业课课程设置:安全科学原理,安全工程学,公共安全理论,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学、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安全监测监控、行业安全工程技术、实验知识与实验技能等。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 学术素养应具有从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工作的才智、涵养和创新能力,具备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了解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进展与新动向,勤于钻研,博采众长,努力创新,了解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或承担专门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质量、环保及安全意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勤于学习、勇于创新,富有合作精神。2. 学术道德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诚信的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方法和规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出精品力作,推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服务社会安全,保障生产安全。三、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学术能力1. 获取知识能力应通过学习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阅读科技文献、参与实验和学术团体交流等途径,有效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2. 科学研究能力应针对具体的安全科学技术与管理问题,查阅相关科技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前沿动态,能够发现存在的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解决,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3. 实践能力应具有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安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应用安全科学与工程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技术开发,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实验技能,善于与他人和学术团队合作。4. 学术交流能力应参加相关课题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采用讨论、展示等方式,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5. 其他能力获本学科学术型或学术应用型硕士学位应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背景下,具有相应的创新科研能力要求;应有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 规范性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3年,其中课程学习应在40周以上,要求修满32学分以上;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硕士生分两阶段完成学业,在学最长年限为4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位基本要求和培养单位确定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每学年结束前,组织研究生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和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总结、考核和评定。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大量科技文献,了解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选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一般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硕士生的选题报告可在教研室(研究所)公开进行,由教研室(研究所)或导师组织有关专家参加讨论,对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研究生选题报告通过后,应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并交研究生助理存档。研究生应制定详细的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执行。硕士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硕士学位论文字数一般在35万字。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可将学位论文核心内容或摘要用英文或其它外文表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培养单位应制定出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可根据培养类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摘要与关键词、论文正文、论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件等相关要求。2. 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地课题应当有新见解或创新性,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硕士生学位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可由教研室(研究所)或导师组织,具体检查论文进展情况、是否按计划执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案。硕士生必须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被确定接收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方可申请授予学位。发表的论文应以培养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未达到要求者,可准予毕业,但必须等达到以上要求后才能申请授予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聘请23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位副教授、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做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委员会(或分委员会)。会议应当有记录。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第四部分 编写成员范维澄 清华大学李树刚 西安科技大学张来斌 中国石油大学宋守信 北京交通大学金龙哲 北京科技大学申世飞 清华大学吴 超 中南大学杨书宏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目录(提交审核稿)方案一:设置二级学科(研究方向)安全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目录代码中文名称英文名称08工学Engineering0837安全科学与工程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083701安全科学Safety Science083702安全技术Safety Technology083703安全系统工程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083704安全与应急管理Safe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083705职业安全健康Occupation Safety and Health 方案二:不设二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也可按照宽口径培养方式不设二级学科。安全领域中,科学、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培养安全领域人才和提高安全科技水平的趋势,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结合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等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中文)名称:安全科学 (英文)名称: Safety Science一、学科概况安全科学学科是通过对危险危害因素的孕育发展、作用影响和控制管理等一般规律的研究,建立反映安全现象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为安全学科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安全科学学科培养掌握安全知识体系的安全科学研究与应用人才。二、理论基础安全科学学科以安全原理为基础,综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公共安全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工效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形成其理论基础。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统计、实验、仿真、演绎和归纳等。三、 研究范围安全科学学科研究安全基本规律、知识体系和一般方法。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危险危害因素的孕育、发展及其作用的一般规律,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安全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安全工效的理论与方法、安全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等。四、相关学科相关学科主要有:应用经济学(0202)、法学(0301)、社会学(0303)、 数学(0701)、物理学(0702)、化学(0703)、生物学(0704)、系统科学(0711)、统计学(0712)、力学(08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公共管理(1204)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中文)名称:安全技术 (英文)名称: Safety Technology 一、学科概况安全技术学科是为了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系统破坏,应用安全科学原理,研究解决安全问题的工程技术、装备、设施、系统和过程的学科。安全技术学科培养掌握安全知识与技术的安全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二、 理论基础安全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公共安全学、防灾减灾工程学、工程热物理、数理统计、工效学、运筹学、概率论、系统工程学、职业卫生工程学等。基本研究方法为系统科学的实践方法。三、研究范围安全技术学科基于灾害事故规律,寻求控制风险、预防灾害事故发生和减少灾害事故损失的技术解决方案。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安全检测监测、安全预测、安全控制、安全评价、安全防护、质量监督及检验检疫及行业安全技术等。四、相关学科 相关学科有:机械工程(0802)、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807)、电气工程(0808)、土木工程(0814)、水利工程(0815)、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矿业工程(08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交通运输工程(0823)、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核科学与技术(0827)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中文)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英文)名称:Safety System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安全系统工程学科是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安全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等问题的学科,旨在将多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措施,统筹应用于安全系统的设计、管理与控制。安全系统工程学科培养复合型安全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二、理论基础安全系统工程学科综合系统论、运筹学、概率论、决策论、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可靠性工程、公共安全学、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等。基本研究方法包括系统流程分析,建模仿真,数据挖掘,系统评价等。四、 研究范围安全系统工程研究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预防、监测、预测、预警与应急等技术及其集成,预防和控制风险与减少灾害事故的损失的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安全系统设计、安全系统评价、安全人机工程、安全信息工程、个体防护工程及行业安全工程等。四、相关学科相关学科主要有:数学(0701)、系统科学(0711)、统计学(0712)、力学(08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公共管理(1204)、应用经济学(0202)、法学(0301)、社会学(0303)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中文)名称:安全与应急管理 (英文)名称: Safe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一、学科概况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是通过研究安全与应急的计划、组织、决策、处置等管理问题,将管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相结合,为安全与应急的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救援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提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培养具有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二、理论基础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工程学、公共安全学、运筹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急管理、监理学、制度学、工程管理学、作业环境管理学、食品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管理学、生物安全工程学。基本研究方法为工程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相结合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三、研究范围安全与应急管理管理学科研究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增进安全与应急管理效能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方向和内容包括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应急决策与指挥、应急处置与救援以及安全与应急监察、安全与应急审计、安全与应急经济、安全与应急心理行为、安全与应急法律与标准等。四、相关学科相关学科主要有:应用经济学(0202)、法学(0301)、社会学(0303)、 数学(0701)、系统科学(0711)、统计学(07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公共管理(1204)等。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中文)名称:职业安全健康 (英文)名称: Occupation Safety and Health一、学科概况职业安全健康学科是认识职业安全健康规律和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