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五年级语文期末归类复习(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25762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春五年级语文期末归类复习(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春五年级语文期末归类复习(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春五年级语文期末归类复习(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密 封线(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别姓名座号2011年春五年级语文期末归类复习(二) 一、联系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情填空。 (1)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这段话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又窄又深的小艇比作 ,把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的小艇比作 ,把 的小艇比作 。这两句话主要写了小艇的 特点,有 、 、和 。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种境界”指的是 ,“耐人寻味”的意思是 , 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说说你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 (3)“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句话中“美丽并没有改变”一是指德国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 、 ”;二是赞扬德国人民“ ”的美好境界 (4)学了人物描写一组, 的小嘎子; 的严监生; 的王熙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这篇课文出自我国著名历史小说 ,作者是 ,我还知道这部小说中的许多故事,如 “ ”、“ ”、“ ” 等。 (6)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军令状”的意思是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 (7)“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是说 的,“神机妙算”的意思是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8)通过学习草船借箭我认识了 的周瑜, 的诸葛亮, 的鲁肃; 的曹操。(9)将相和一文讲了三个小故事,这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分别为“ ”“ ”、“ ”。这三个故事有相对独立,但又紧密联系,“ ”是“ ”的发展,“ ”“ ”又是“ ”的起因。(10)将相和一文选自 ,它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 , 。”作者是 。将相和一文中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人物,其中,我最喜欢 ,因为 (11)桥一文中的老汉是个 的人,我是从 这些地方感受到的。(12)桥一文的表达很有特色,第一是构思 ,设置 ,前后 。第二是采用 的句段,来渲染 的气氛。第三是大量运用 、 等修辞手法,增强 。(13)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具体写到的“亲人”有 、 、 。我是从 这些事情中感受到他们是“亲人”的。(14)“是您带着全村的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文中的“雪中”指的是 ,“炭”指的是 。这段话表达了 (1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 ,这句话表达了 。请你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16)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在表达上有共同点,都是先用满含恳求意愿的 句开头,接着写送别的场面,中间主要是追忆令人难忘的 ;最后用 句结尾,抒发感情。(17)请你默写再见了,亲人最后三个自然段再填空: 这三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的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 ”的感情。(18)晏子使楚一文楚王 次,晏子沉着应对,晏子第一次应对的话妙在 ,第二次应对的话妙在 ,第三次应对的话妙在 。我觉得晏子是一个的 人。(19)晏子使楚一文是按 顺序写的,开头写 ,中间写 ,结尾写 ,首尾照应。(20)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 ,“乃” 。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示” ;“此” ,“未” ;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 (21)童年的发现一文中的“我”发现了 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 的孩子。(22)读了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骆驼给你留下的印象是 。这篇课文选自 写的自传体小说 。(23)请你默写牧童 (24)请你写出下面诗(词)句的意思。“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5)读了牧童一诗,诗中 、 、 、 ,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宁静。全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 , ”的生活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如“ , ”这两句诗就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26)舟过安仁一诗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诗中“ , 。”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对两个小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这首诗的作者是 。(27)清平乐村居诗人 (人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 和 。(28)“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这段话采用了 表达方法。一方面叙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 ;另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两种精神:一是 ;二是 。“表白”的意思是 ,“表白自己的心”是指爸爸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