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2566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的工作现状,研究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工作引向深入,近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项调查。一、当前我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工作的基本状况 (一)、刑释解教安置帮教工作及时制定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落实党的相关要求,积极推广分散式安置,落实安置帮扶政策。1、建立健全刑释解戒人员各项工作机制健全监所、公安机关与镇(街)综治中心和安帮办(司法所)的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认真做好信息核查反馈工作,服刑人员信息核实反馈率要达到100%。严格按照必接标准,执行必接程序,强化与2323区必接中队的对接与联系。确保“九类”必接对象无一遗漏。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刑释解戒人员信息台帐,成立接送、帮教、管控工作小组,制定接送、帮教、管控工作方案,努力实现“出监(所)接茬无缝对接、安置帮教无一遗漏、异地流动有效管控”。目前必接率在90%以上。2、突出安置帮教基地优势开展刑释解戒人员安置工作积极依托“阳光工程”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建设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譬如南关镇的阳光工程基地,有效帮助刑释解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依托“阳光工程”加大对 三无人员”的安置,按照自愿原则,就近安置在过渡性基地,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通过落实优惠政策、资金倾斜等方式鼓励辖区内企业、集体及个体经营者吸收接纳刑释解戒人员。3、落实各项的帮扶政策进行法制教育结合市场用工情况,选择刑释解戒人员的培训项目,并将其纳入各级劳动技能培训总体规划。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拓宽培训项目,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保障水平,做好刑释解戒人员就业工作。按规定落实国家、地方对刑释解戒人员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同时做好刑释解戒人员救助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给与最低生活保障;对不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解决其临时生活困难问题。(二) 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管理工作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和管理上,我们严格按照市司法局规定的程序执行。认真贯彻刑法、刑诉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在落实管严相济刑事政策、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1.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构。继续坚持不懈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把社区矫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定期召开社区矫正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特别是政法各部门要建立有效联系、相互支持、密切协作的联动机制,有效发挥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范围,对符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对成效显著的要给予表彰;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应急机制,坚持在敏感时期开展对重点监管对象进行监管排查。做好社区矫正人员衔接工作。严格按照“见人见档”标准,把牢入口关。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漏管和重新犯罪。2、加强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照法律规定,依法开展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要细化工作流程,规范社区矫正社会调查、入矫宣告等各工作环节,确保刑罚执行工作的有效规范;二是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工作档案。各所按照 号文件要求,完成所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执法档案和工作档案的规范装订工作;三是规范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各司法所依托村居的图书室,建立社区教育学习点,为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发放学习手册,定期批阅学习内容。依托敬老院等公益事业场所建立社区服务站点,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实行轮班制开展社区公益服务;四是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建设。继续抓好社区服刑人员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五是强化基层装备建设。加大对基层司法所的装备建设,利用中央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的装备经费为基层司法所配备工作所需的执法记录仪、录音笔、照相机以及作训服、防刺服、警棍等一些基本防护用具,定期开展警用器具使用培训,防范社区服刑人员恶意伤警事件的发生。3、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多方协调,解决基层一线社区矫正工作者力量偏弱的问题。不断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社区矫正队伍素质建设。认真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专题业务培训和技能学习。重点强化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责任风险意识,要以依法办事、勇于担当、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社区矫正工作,克服松懈麻痹、敷衍应付思想,努力在积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主动防范和合法规避执法风险。(三)实现社区矫正向安置帮教的无缝对接。一是解除矫正与签订帮教协议同步。矫正期满之日,即由司法所长向解矫人员当面宣读社区矫正期满宣告书,在办理解矫手续同时,安排安置帮教小组与解矫对象签订帮教协议书,直接纳入安置帮教体系管理。二是个人档案材料移交同步。解矫后,矫正对象身份转变,原有的一套基本材料随之移交,重新建立归正人员一人一卡一档,经过社区矫正后,这部分人员底子清、情况明,建档工作非常顺畅。三是矫正帮教人员衔接同步。建立同一人矫正、同一人帮教的工作机制,实行社区矫正教育管理与安置帮教责任包办制度,降低帮扶成本,提高帮扶效果。四是管控教育与帮扶救济同步。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有相互借鉴之处,“管控、教育、帮扶、感化”是两者在管理上共通的四部曲,有效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司法所工作压力大在实际工作中,司法所不但承担着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任务,还要承担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繁重的工作,同时还要肩负乡镇党委、政府分派的其它中心工作任务。目前,乡区司法所一般是多块牌子、一套班子,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司法所难以承受。(二)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基层基础建设薄弱,司法行政机关安帮工作经费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安帮工作的开展。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的办公用品、宣传资料、表彰奖励、调查研究和技能培训等都需要必要的经费,对刚刑满释放又面临生活困难的,和在帮教过程中生活面临着困境需要帮扶的释解人员,没有专项经费,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扶。三、下一步工作建议(一)发挥主体优势,调动社会力量1、发挥司法所的主体作用。目前,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以乡区司法所为主体开展的。为增强司法所做好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两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是要把两项工作列入司法所重点考核内容;二是要分层次培训,提高司法员业务水平;三是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不断改善司法所办公条件;四是要配备足够的工作人手。2、发挥村、区领导小组作用。在乡区、各村成立两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区、村、组三级组织网络经常化模式。同时对小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工作程序、要求和方法等,既有效开展工作,又能收到较好宣传效果,保证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有序、顺利开展。3、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具有法学高素质的社会志愿者,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矫正对象和回归人员予以帮教,对社区开展两项工作理论进行研讨等。广泛发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两项工作,为矫正对象和回归人员提供社会辅导、心理矫正、帮助教育、技能培训和临时救助等各项服务。畅通生活补贴和困难救济申领渠道,努力解决好特殊人群及其子女就业、就学、就医、居住、生活等困难。(二)建立工作制度,保证措施到位为确保社区矫正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力争做到“三个建立”。制定出台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对帮教工作的性质、档案管理和检查考评等分别做出明确规定。每年初,区党委、区政府与各村、各部门及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将两项工作列为一票否决内容;把“无重新违法犯罪”作为主要考核目标对所各村进行考评;各村、企事业帮教组织与社区矫正对象及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协议书,明确帮教小组、帮教人员和帮教对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实行奖惩兑现,从而形成区、村、组三级工作责任制,保证全区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工作层层有责任,帮教对象个个有人管、有人帮局面。(三)切实解决难题,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各部门要鼓励刑释解教人员在社区服务业的岗位就业,特别是政府开发的面向区居民生活服务、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绿化、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二是加大职业培训,打破刑释解教人员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瓶颈。劳动行政部门给予优惠政策,使刑释解教人员能够享受到一次免费烹饪、电工等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努力做到培训和考证相结合,培训和用工相结合,有的放矢进行职业培训。三是强化就业指导。从实际出发,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转变就业理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四是创办安置基地。司法行政机关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共同扶持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基地,重点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基地人员必须做到对刑释人员不另眼看待,工资没有二致,待遇一视同仁,生活上主动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