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1806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B卷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我国古代技术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B . 棉纱织布C . 烧制陶瓷D . 冶炼金属2. (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试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幼儿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摄入多于成人的钙B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C .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D .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应尽可能多吃3. (2分)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以下四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B .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初中阶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D . 分解反应生成了多种物质,因此只要生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应该是分解反应4. (2分)(2016梅州)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NH4NO3、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水溶解B除去KCl固体中的杂质KClO3加入少量MnO2 , 加热C稀释浓硫酸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探究稀硫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A . AB . BC . CD . D5. (2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 .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C .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D .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6. (2分)下列消防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 . 用打火机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B . 电器设备起火用水扑灭C . 室内起火时马上打开门窗通风D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7. (2分)(2016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烧杯A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C . 试管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D . 烧杯内壁有 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8. (2分)在下图中,四位同学说的是关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内容,这个反应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D .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9. (2分)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种方案: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取锌与另一种金属的合金7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0.2克,则该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 ) A . 铁B . 镁C . 铝D . 铜11. (2分)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 . 高锰酸钾B . 氧气C . 水D . 氧元素12. (2分)(2016曲靖)在含有大量 Mg2+、H+、SO42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 NO3B . Ba2+C . OHD . CO3213. (2分)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异黄酮共有27个原子B . 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C . 异黄酮属于有机化合物D . 异黄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14. (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物质B . t1时,A,C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C . 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能用降温的方法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 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15. (2分)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B . 氧气与二氧化碳(加澄清石灰水,振荡)C . 蒸馏水与盐水(观察是否透明)D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MnO2 , 振荡)16. (2分)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 Zn+2HCl=ZnCl2+H2B . 2Fe+3H2SO4=Fe2(SO4)3+3H2C . Al+HCl=AlCl3+H2D . Fe2O3+H2SO4=FeSO4+H2O二、 解答题 (共9题;共67分)17. (14分)碳的单质和化合物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各题 (1)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C .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其原因是_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其原因是_(3)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转化关系图 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_图中所涉及物质碳元素的化合价有_种分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为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红将贝壳粉碎后,取样品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1.76g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8. (10分)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2)除去氧化铜中含有的少量木炭粉 19. (5分)学习生活中的化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铜能制成插头和导线,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性和_性 (2)厕所用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 (3)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素抗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提取,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说明青蒿素具有的性质是(答一条):_20. (3分)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生产高纯硅(Si)的流程图如下(整个制备过程必须达到无水、无氧气) 提示:Si+3HCl SiHCl3+H2回答下列问题:(1)三氯甲烷(SiHCl3)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在H2和SiHCl3反应的过程中若混入O2 ,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 (3)以上生产高纯硅的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 21. (4分)填写下列空格。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如下图所示,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请回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2. (4分)(2016道里区一模)如图所示是AF相互间的关系,如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E是初中阶段常见的两种氧化物,在通常情况下E为气体,A为红棕色固体,B为金属单质,C的水溶液为蓝色C、D、F又分别属于酸、碱、盐中的一种,且都含有请结合初中多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写出六种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_;(2)A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B与足量的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4)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一个即可)23. (7分)(1)如何检验B装置的气密性?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验满的方法为_,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若用F装置代替B装置,其优点是_ (4)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得甲烷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5)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易于氧气反应生成NO2 , 则应选择_装置来收集NO 24. (9分)如下图所示,把足量的硫粉放入氧气中充分燃烧。(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_。 (2)实验后,取少量集气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往试管中滴加数滴的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发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提示:石蕊溶液是将石蕊加入水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呢?【提出假设】假设1:水使紫色石蕊变红;假设2:_使紫色石蕊变红;假设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3)【设计实验】 我们可判断假设_不成立,因为石蕊溶液中含有这种物质,不能使紫色变红。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个假设是否成立,用文字描述实验步骤及填写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提供的试剂和用品有: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若干朵、干燥的二氧化硫两瓶、水)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_,假设_不成立。_,假设_成立。25. (11分)将7g粗锌(杂质不溶于水且与稀硫酸不反应),加入到盛有93.7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0.5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克; (2)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解答题 (共9题;共67分)17-1、17-2、17-3、17-4、18-1、18-2、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