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设备安装规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0219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TN设备安装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TN设备安装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TN设备安装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TN 设备安装规范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传输中心 二 0 一一年十二月 技术标准和要求 3 1 1 走线架安装要求 3 1 1 1 走线架型材及配件应色泽均匀一致 无孔 坑及划痕等外部损伤 端头截面与型材体垂 直 表面光滑 无毛边 毛刺 3 1 1 2 水平走线架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施工图规定 主 付走道左右位置偏差小于 50mm 列 走线架应成一条直线 偏差不大于 30mm 走线架水平偏差 2mm M 3 1 1 3 垂直走线架位置应与上下楼孔或走线路由相适应 穿墙走道位置与墙洞相适应 垂直偏 差 0 1 3 1 1 4 连固铁件应安装牢固 平直 无明显的弯曲 走线架横撑距离均匀 间隔 300 mm 30mm 如有特殊要求 按设计图纸施工 3 1 1 5 列间撑铁 吊挂位置要适当 吊挂与走线架应同一直线上 吊杆高度 垂度应与走线架 水平位置相适应 各列的列间撑铁要在同一直线上 两端对墙加固 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3 1 1 6 立柱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稳固 与地面垂直 允许的偏差垂直度为 0 1 同一侧立柱应在同一直线上 3 1 1 7 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走线架时 在墙上埋设的支撑架应牢固可靠 沿水平方向间隔距离 均匀 安装后的走线道应整齐 不得有起伏不平的歪斜现象 3 1 1 8 光 电缆走线架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 应加装子口保护 放绑线料完毕后应有盖板 封住洞口 采用阻燃材料 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3 1 2 塑料槽道安装要求 3 1 2 1 所安装的塑料槽道应色泽均匀一致 整洁干净 槽道及盖板完整 无孔洞 划痕等外部 损伤 端头截面与槽道垂直 表面光滑 无毛边 毛刺 3 1 2 2 塑料槽道的安装应平实牢固 塑料槽道与走线架连接处 槽道内 应装垫片 每节槽道 长度 2000mm 的加固点应不少于三处 塑料槽道在走线架上的安装应成一条直线 安装后的塑 料槽道应整齐 不得有起伏不平的歪斜现象 3 1 2 3 塑料槽道间缝隙紧密 均匀 对塑料槽道直接与走线架横撑相接处的槽道 将塑料槽道 接缝留在横撑上方 3 1 2 4 塑料槽道出线口应与设备出线口相对应 同一功能的塑料槽道 光纤槽道及电源线槽道 出线孔尽量选择在一侧出线 塑料槽道出线开口应整齐光滑 无毛边 毛刺 开口四个边沿保 持完整 3 1 3 机架安装要求 3 1 3 1 机架指传输设备机柜 综合机柜 ODF DDF 等 3 1 3 2 机架安装位置符合工程设计文件 机架固定可靠 上 下加固采用厂家配套固定材料 无设备厂商配套安装材料需施工单位自备膨胀螺栓 12mm 及上加固材料 固定性能符合工程 设计文件的抗震要求 3 1 3 3 支架 机墩 与地面 支架与机柜间固定的螺栓应全部正确安装紧固 绝缘垫 大平垫 弹垫 螺母 螺栓 的安装顺序正确 且支架 支脚 的安装孔与膨胀螺栓配合应良好 3 1 3 4 支架 机墩 与机柜有绝缘配件时 机柜与支架间应达到绝缘要求 3 1 3 5 机柜的配件 结构附件等安装按设备厂商督导要求正确安装 3 1 3 6 机柜垂直偏差度应小于机柜高度的 0 1 3 1 3 7 主走道侧各行机柜应对齐成直线 误差应小于 5mm 整行机架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排 列紧密整齐 机架间隙不得大于 3mm 列内机架应相互靠拢 列内机面平齐 3 1 3 8 机架各部件不能有油漆脱落 碰伤 污迹等影响设备外观现象 否则应进行补漆 清洁 处理 设备各部件不能存在变形影响设备外观 3 1 3 9 传输设备机柜所有进出线孔应封闭 缝隙宽度不大于 1 8cm 使用布袋式的袋口应绑扎 紧固 现场也可采取整齐美观 绝缘 阻燃的材料进行可靠封闭 3 1 3 10 防静电手腕及拔纤钳应插入传输设备机柜上的相应位置 3 1 3 11 机架里面应整洁干净 不应有多余的线扣 螺钉等杂物 3 1 3 12 架内设备安装位置的原则 综合架内由上至下安装设备依次为架顶电源盘 ODF 子框 一般留两个 48 芯子框 子框内要求有绕纤盘 传输设备 2M 电缆端子板 在郊区光缆单独 立 ODF 柜的 可不留 ODF 子框位置 3 1 3 13 在综合架内安装设备应端正 水平 与机架体固定可靠 设备一般要正面向前 特殊 情况下 如综合架后方空间较小 不便施工及日后维护操作的可将设备正面调整向后 3 1 3 14 DDF 上的端子板 同轴电缆座应安装端正 牢固 不得有松动现象 3 1 3 15 综合架内端子板安装要求 端子板安装位置在综合架偏下部 一般要正面向前 特殊情况下 如综合架后方空间 较小 不便施工及日后维护操作的可将设备正面调整向后 端子板与综合架的固定用 U 型槽钢及钢滑块连接 U 型槽钢在综合架内安装固定可靠 且水平 滑块在固定前 U 型槽钢内可滑动 固定后牢固不松动 端子板固定于滑块 一般安装于 U 型槽钢左侧 右侧留有一块端子板位置 如原固定端子板的 U 型槽钢 有安装端子板的位置 可利用旧 U 型槽钢安装端子板 端子板的上方留有维护跳线的空间 3 1 3 16 DDF 架上的子框应安装端正 整齐 牢固 ODF 架上法兰盘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牢 固 方向一致 3 1 4 信号缆线布放要求 3 1 4 1 信号电缆走线路由与工程设计文件相符 便于维护扩容 3 1 4 2 信号电缆不应有破损 断裂 中间接头 3 1 4 3 信号电缆插头干净无损坏 现场制作的插头正确规范 插头连接正确可靠 3 1 4 4 信号电缆每线都应做导通测试 3 1 4 5 信号电缆不能布放于传输设备的散热网孔上 3 1 4 6 电缆绑扎间距均匀 松紧适度 线扣整齐 扎好后应将多余部分齐根剪掉 不留尖刺 3 1 4 7 信号电缆在机柜内的走线路由正确 机柜外布线要求 电缆布放时应顺直 不交叉 用槽道时 电缆不得溢出槽道 拐弯适度 无死弯 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应绑扎 用 走线梯时 应固定在走线梯横梁上 绑扎整齐 如果走线架与机柜顶的间距大于 0 8M 时 应在机架上方架设线梯以减小因电缆自重而产生的应力 在地板下叠加布放时 最高不能超过防静电地板下净高度的 3 4 未使用槽道布放时 应整齐美观 拐弯均匀圆滑 3 1 4 8 电缆下线要整齐 顺直 正面看应垂直 侧面看应重叠平行 电缆出线顺序正确 整齐 无交叉扭绞 3 1 4 9 电缆下弯应均匀圆滑 起讫点以外部分应顺直 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或 厚度的 10 倍 超过 10 根电缆的电缆堆 曲率半径应不小于 60mm 3 1 4 10 DDF 架侧的同轴头采用焊接方式端接 同轴头的焊点要光滑 饱满 牢固 不能有 假焊现象 3 1 4 11 电缆芯线采用绕接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芯线绕接时 必须使用绕线枪 不得用手钳代替 芯线为 0 4 0 5mm 时应绕 6 8 圈 线芯为 0 6 1 0mm 时应绕 4 6 圈 绕接应紧密 不得有叠绕 绕接芯线应丛端子跟部开始 不接触端子的部分不宜露铜 芯线不得有损伤 3 1 5 光跳纤布放要求 3 1 5 1 光跳线应布放在光纤保护槽 或管 内 应顺直 无明显扭绞和交叉 光跳线在光纤保护 槽内不得出现迂回 调头现象 3 1 5 2 光跳纤在机柜外至塑料槽道间布放时 须加保护软管 保护软管两端要进入机柜及槽道 3 1 5 3 尾纤在两个机柜间调纤时 若无光纤槽道可用 须加硬管保护 硬管两端需入机柜 硬 套管切口应光滑 并要用绝缘胶布等做防割处理 3 1 5 4 光跳纤在槽道内布放应预留好机柜内光跳纤长度 一次性布放完成 避免来回拖拽 光 跳纤绑扎不应过紧 光跳纤在线扣环中可抽动为宜 布放后不应有其它电缆或物品压在光跳纤 槽道或硬管上面 3 1 5 5 传输设备机柜内光跳纤长度保留合适后 过长光跳纤应整齐盘绕于 ODF 柜的盘纤柱上 光跳纤不宜过短或过长 长度以可绕 ODF 柜的盘纤柱上半圈至两圈为宜 富余光跳纤需留在盘 纤柱侧 不能垂落于光跳纤走线区内 富余光跳纤不得放置于光纤保护槽内 光跳纤走线转弯 处应圆滑 尽量采用大弯曲半径 避免死弯 尾纤盘绕的曲率半径不小于 40mm 3 1 5 6 保持光纤头的清洁 未使用的光纤头和单板光口应用保护帽 塞 做好保护 光纤用专用 清洁工具清洁 3 1 5 7 光跳纤从槽道出口进出设备或 ODF 时 光纤束应与光纤槽道垂直 与传输设备或 ODF 立面平行 不得出现斜拉 飞线 人字型出纤等布放方式 3 1 5 8 在综合架内布放尾纤时 尾纤走综合架侧壁 用缠绕软管保护 并用活扣扎带绑扎均匀 不宜过紧 经过绑扎后的尾纤应该顺直 不应该有明显的扭绞 3 1 5 9 光跳纤在 ODF 内的布放方式要符合 ODF 内光跳纤布放规范 3 1 5 10 光跳线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衰耗应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 3 1 5 11 背靠背 或相邻 ODF 架间跳纤时 布放路由须经过光纤槽道 不得在 ODF 架顶或架 底直接布放 3 1 5 12 光跳线中间不得有接头现象 即用连接器连接两条短光纤代替长光纤 或进行光纤接头 类型转换 3 1 6 电源线 地线布放要求 3 1 6 1 设备的电源线 地线线径符合设备配电要求 对于接入点 综合架架顶电源盘至开关电 源柜及地线排采用 16mm2单芯电缆 3 1 6 2 电源线 地线电缆走线路由与工程设计文件相符 便于维护扩容 设备的电源线 地线 连接正确可靠 3 1 6 3 电源线 地线一定要采用整段铜芯材料 中间不能有接头 3 1 6 4 地线 电源线连接至一次电源或列头柜时 余长要剪除 不能盘绕 3 1 6 5 电源线在列头柜内布放要求 布线应顺直 排列整齐 拐弯均匀 不交叉 应用成品塑料扎带在每根横铁上进行绑 扎 要绑扎整齐 均匀 结扣应放在隐蔽处 电源线的端头固定 铜线鼻子安装在螺母侧 列头柜工作地螺栓指向列头柜外侧 保 护地螺栓指向列头柜内侧 在铜鼻子与螺母之间加装垫片和弹簧圈 拧紧螺母 新安装列头柜的地线排电源线的引入采用从上方引入 原列头柜引线方式与原来保持 一致 新装列头柜的保护地线排予以更换孔距符合铜鼻子尺寸 列头柜结构保持一 致 新立列头柜中左侧布放主用电源线 右侧布放备用电源线 原列头柜的走线方式与原 走线方式保持一致 合理布放 3 1 6 6 电源线引入直流开关电源柜时 电源线应从槽道或走线架上成束 主备用 的垂直进入开 关电源柜 在距离所接端子 20cm 处分束 分别引入所接端子 电源线应顺直无扭曲 电源线 在走线架到平面附近作相应弯曲处理 拐弯均匀 不交叉 3 1 6 7 电源线 地线与信号电缆分开布放 机柜外电源线 地线与信号电缆分开布放间距大于 3CM 3 1 6 8 电源线 地线颜色 48V 电源线采用蓝色电缆 GND BGND 地线采用黑 红 色电缆 PGND 保护地线采用黄绿色电缆 3 1 6 9 电源线 地线在走线架上走线应平直 绑扎整齐 在走线槽中电源线布放应顺直 无明 显扭绞和交叉 电源线 地线走线转弯处应圆滑 3 1 6 10 电源线的端头处理 选用与电源线线径相符铜鼻子用专用工具进行压接牢固 直流电 源线及保护地线压接后应分别用红 兰 黑颜色的热缩管套上接头端子 端接处不能漏铜 平 垫 弹垫安装正确 对于接入点 若架顶电源端子为顶丝连接固定装置 需在电源线端头加焊 或加装细铜管压实 以增加端头连接的牢固性 3 1 6 11 配线设备 DDF 架体应可靠接地 架间可靠互连 汇聚点 DDF 保护地线采用 16mm2 黄绿色单芯电缆 3 1 6 12 电源线 地线标签填写正确 粘贴位置整齐 朝向一致 出电源柜的电源线标签粘贴 在距端头约 10cm 处 出传输设备的电源线标签粘贴在距端头约 3cm 处 标签根据北京移动有 关标签标识办法要求统一制作 列头柜配电开关标示明确 3 1 6 13 对于接入点 电源柜及架顶电源盘端子的占用按北京移动传输中心 城域网接入层各 站点传输设备电源引入方式方案 3 1 6 14 对于接入点 原综合架电源盘无负极端子间连接的 需增加母排将负极端子连接 3 1 6 15 对于接入点 保护地线可由地线排引入到综合架顶保护地线排或综合架内汇流条 若 综合架无保护地排 且综合架内无地线汇流条的 须在架顶电源盘加装保护地线排 3 1 7 标签 标识要求 3 1 7 1 参照 北京移动城域传送网传输设备安装工程设备标识办法 光跳线标签制作规范 执行 3 1 7 2 标签 标识要求内容清晰明了 材质持久耐用 3 1 7 3 标签 标识在粘贴时要求朝向一致 整齐美观 3 1 7 4 对于骨干 汇聚节点 光纤标识要使用 EPSON ELW 9000K 等标签机制作 3 2 考评方式 根据施工单位在日常工程建设中的协调和进度管理方面的表现 建设单位会在定期召开的 工程例会上进行考评 3 3 通信机房施工安全 消防安全保障 管理规定 根据北京移动公司的有关规定 为确保我公司通信机房 包括电力机房 以下简称机房 设备 及施工安全 现要求施工单位遵守以下施工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 3 1 凡进入我公司机房进行施工的单位 必须提前向机房提供施工人员名单 如实介绍人员情 况 并指定一名专门负责人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 3 3 2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我公司有关规章制度 未经机房人员允许 不得动用机房工具 车辆 器材及其他设备等 3 3 3 施工现场的治安 消防工作由施工方全权负责 机房人员对施工现场负有监督 检查及暂 时停止施工的权利 凡在施工中发生治安 火灾 人身安全事故由施工方承担安全责任 3 3 4 施工方在机房施工 严格遵守用火 用电规定 动用明火要到安全部门办理 明火作业许可 证 方可操作 3 3 5 必须经机房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在运行的设备上安装 接线 改造 倒闸等 具体工作时要 有机房人员现场监督 3 3 6 凡是在机房电缆竖井或走线孔洞内施工的单位 工程完毕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原样将竖井 或走线孔洞封堵好 并经机房人员验收合格后方算工程结束 3 3 7 施工单位需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材料要码放整齐 易燃杂务要及时清理 施工余料应在 工程结束后清运干净 不得常时间挤占机房空间做仓库之用 3 3 8 在本次施工期间内不影响现有网络设备 如果施工过程中对现有网络造成影响 进入施工 方需承担全部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