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0133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8 碳单质及其氧化物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甲醛(CH2O)是新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打开人造板所制作的橱窗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硅藻泥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吸附甲醛,净化空气。纳米级TiO2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在光照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上述材料归纳出甲醛的化学性质: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碳净化的原理相似C . 纳米级TiO2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促使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D . 吸附、转化、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的方法,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2. (2分)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 . 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 . 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3. (2分)某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物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木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B . 用汽油清洗衣物上的油污C . 用肥皂水降低生活用水的硬度D . 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4. (2分)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 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C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 高层楼房失火时,要乘电梯迅速撤离5. (2分)“黑块块、烧就红,投入宝瓶仙气中,银光耀眼白光闪,无影无踪瓶中空;一杯钙泉入宝瓶,化作牛奶无人用。”以上描述的实验现象是指下列哪种物质发生的变化( )A . 木炭B . 蜡烛C . 铁D . 磷6. (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B . 干冰能用来人工降雨,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石灰石和浓盐酸D . 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7. (2分)“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 )A .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8. (2分)关于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 能确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 . 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木炭的燃烧越剧烈D . 说明所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都不相同9. (2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 证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C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D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0. (2分)株洲晚报2013年2月28日报道:“因厨房窗户紧闭,4名年轻人深夜煤气中毒,幸好被及时抢救,均脱离危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成分是CO2B . 在煤炉旁放一盆冷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C . 为了便于及时发现煤气泄漏,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D . 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为了防止冷空气进入,应关闭门窗11. (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是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氧化钙水C浓硫酸水D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A . AB . BC . CD . D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2. (3分)十九大报告对于“精准扶贫”做出了总体安排。脱贫先治水,让贫困地区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是脱贫的基本要求。 (1)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性。 (2)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3. (3分)请选择序号填空: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金刚石 甲烷 (1)有剧毒的是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 (3)将_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 (4)“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14. (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一些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 , 应选用的制取并收集的装置是_。(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15. (5分)每年三月中旬,九龙坡金凤镇九凤村种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满野金黄,温暖馨香。 (1)用分子观点解释能够闻到油菜花香的原因是_。 (2)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锌、铁,这里的钙、锌、铁指的是_(“元素”“原子”或“单质”) (3)油菜种植需要磷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_(填字母序号) A . NH4NO3B . (NH4)2HPO4C . Ca(H2PO4)2D . KNO3(4)选取优良种子,是油菜籽丰收的基本保证。农业上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取种子。现要用氯化钠来配制150kg这种溶液,需要水_kg。 16. (6分)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1)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浓硫酸既可以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常温下,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2NH3+3CuO 3Cu+N2+3H2O;H2+CuO Cu+H2O。(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A、B实验装置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证明有H2。(2)(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并说明理由_。 (3)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只生成MgO和HCl。(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结论)x:z_;若所得灰白色固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3,则所得灰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4)(反思与评价)有同学认为不需要任何数据,就可以求出x:z的值,请你说出理由_。 四、 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17. (8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报纸报道了多起卫生间清洗时,因混合“洁厕灵”与“84消毒液”引起中毒事件。氯气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压缩,常用来给自来水消毒。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 (1)请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条)物理性质_;化学性质_。 (2)氯气的用途_; (3)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4)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_; (5)氯气“易压缩”说明分子_。 18. (6分)某工厂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废水中含有氨水 (1)大量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可能会导致_(填序号);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2)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色,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水源,请你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_; (3)将废水和废气进行一系列反应后,生成一种常用化肥硫酸铵,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硫酸铵(NH4)2SO4是一种_肥(填“氮”、“磷”或“钾”)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2-1、12-2、13-1、13-2、13-3、13-4、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6-1、16-2、16-3、16-4、四、 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17-1、17-2、17-3、17-4、17-5、18-1、18-2、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