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师手册.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653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师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师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师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滨区中小学校本研修教 师 手 册任教学校 汉滨高级中学 教师姓名 符宝琴 专业职称 中学历史一级 任教学科 历 史 年 度 2011 2012 安康市汉滨区教学研究室 制个人校本研修材料目录一、个人信息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1、读书笔记2、校本培训记录3、公开课教学设计4、教学反思5、听评课记录6、教学论文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五、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六、评估意见校本研修教师手册填写须知1、本手册为每位教师每学年一本,由教师个人填写,每年6月底由学校初审后交中心校审核,填写评估意见。2、时限为上年的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3、文档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宋体,用A4纸打印(可双面打印)。4、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手册中所有内容都要围绕研修主题来完成,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5、所填内容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一、个人信息 姓 名符宝琴性 别女(照片)职 称中学一级学科历史联系电话18292510522邮箱地址734217384qq.com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研修主题高中生批判思维的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研究问题提出缘由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现阶段历史教育的现实问题还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运用充分的事实和理性的分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关注的核心是证据与判断之间的关系,即史料与观点的关系。如何改变历史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状况,推动教师教学水平、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和历史观念的更新,促进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且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同行提供教育理论的参考和教学实践操作的借鉴;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如何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精神与能力培养的现状;寻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课堂设计模式,激发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兴趣,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如何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运用事实依据,以包容、理解、尊重的胸襟,平等的态度,表达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健全的人格;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何把历史教学批判思维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综上一系列问题成为成为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进步的瓶颈。研究目标1. 探求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存在的问题。2. 确立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标。3. 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4. 探索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内容1.中学生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的研究。2.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3.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的研究4.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史料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通过课例,初步分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学生、教师的个别访谈拟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调查问卷,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可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史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选择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践,探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反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然后再实践。即“方案实践改进方案再实践”的模式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2.调查法(1)通过问卷、对话、测试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2)调查研究学生不能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缘由。(3)调查了解教师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成败之处,找准研究的切入口和研究的有效途径。(4)调查了解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产生的评价及处理、引导方法。3.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学习名师对课堂设计的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本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通过对课标的学习理解,结合教学实际,确立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4.案例研究法。通过案例解读,分析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变化数据,从具体的案例中总结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般规律。5.经验总结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并进行检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式方法,在本校中进行实践、论证。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1月)。学习有关的理论,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请教专家,完成课题方案的撰写、申报工作。起草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具体操作: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有关的理论,定位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开展有关的观摩课,研究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步骤,与同学科老师一起开研讨会交流。总结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史料教学模式。请教专家,撰写课题方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方案立项。2、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月,通过学习有关的理论、文献,结合教学课例以及问卷调查,分析常态课堂设计中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引导学生分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欠缺的原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指导培养。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 2012年1月-2012年4月,阅读研究业内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成功课例,结合调查报告,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课堂设计方案,而后选择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践。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有关的示范课、交流课,介绍分析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培养的方法、经验,并给予理论指导。撰写阶段研究状况分析报告。教师之间互助学习,互相指导、借鉴,加强培训,进行教学案例解读,总结在史料教学中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的规律。定期做好研究计划。3、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对本课题的研究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概括、反思,形成总结报告。完成时间2012年6月15日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1)读书笔记之一读书时间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书目名称 “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文章题目历史教学的新视野作者刘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作者主要观点: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但涉及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学段,而且涉及基础教育的所有课程及各个环节。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的研制、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等方面,都提出了应对社会变化的新理念。课程改革理念赋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职责,不应局限在狭义的教学改革环节,它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历史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之中。从历史教学目标。的定位,到历史教材的编写,从历史教学方法的改进,到历史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都可以展露中学历史教师的智慧风采。读书心得体会: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每一名教师都自觉的或者不自觉地投入进来,学习课改,践行课改,这是历史赋予老师的使命同时也是每一名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应该随着教改的指挥棒而趋时更新。只有终生学习,才能教好书育好人。读书笔记之二读书时间2011年 12月至 2012 年 3 月书目名称历史教学设计文章题目历史教学设计作者何成刚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主要观点: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重在探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分类以及历史教学设计的原则、要素、流程;第二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影响历史教学设计的各种要素,诸如“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史学理论”“课程资源”“学业评价”“史料教学”等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三篇重在探讨基于丰富多彩的价值取向指引下,不同历史教学设计的共性与个性;第四篇重在归纳与述评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在理念与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读书心得体会:本书编者从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两条线组构了本书的篇章,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在理论方面,较少议论理论的意义与价值,着重于理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学案例不只是单独呈现案例本身,而是将案例放到一定的理论框架中去解释、叙述。在本书中,大量以叙事手法呈现的教学案例,希望能帮助一线历史教师在阅读中学会写作,为老师们写下自己的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提供一些范本。同时,书中所举案例是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历史教师的案头佳作,具有一定典型性,可读性强。(2)校本培训之一培训题目如何选取教学目标培训时间2011年11月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教科研室主任王老师培训课时3课时培训主要内容一、教学目标确定前分析:了解学生;剖析自己二、初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初步方案三、对教学目标的调整:增进、删减四、课堂实录后的研讨:课堂围绕教学目标神聚而形散五、再次修改:教学目标应该富有弹性培训反思通过培训,我反思我在备课中往往找不到北,没有方向感。这是典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它导致的教学准备过程迷茫甚至随意。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赵亚夫教授曾谈到:“教学目标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一线且不能马虎。当然,从教学过程看,它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神,目标繁复如同赘尺,虽又形制然是不能有价值的规矩。”可见,目标之于课堂就如灵魂之于人,它是课堂教学的纲。校本培训之二培训题目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几个维度培训时间2012年3月培训地点会议室主讲教师教科研室主任姚老师培训课时3课时培训主要内容一、 学生需要是第一要素二、 教师储备制约教学目标的实施三、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目标之母四、课堂教学目标宁缺毋滥五、三维教学目标的表述技巧六、教学目标要富有弹性培训反思通过培训,我意识到教学活动实施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是确定教学目标的核心。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应调研学生的需要;教师应加强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拓展;不搞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多学习课改理论,以课改理论为指挥棒;三维教学目标准确定位表述;教学目标要有弹性,不能过死过严。总之,确定教学目标应综合多种要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的维度,对增进我们的学习,改进我们的工作都有重要意义。(3)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一执教年级高一学科历史教学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公开课范围学科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记住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时间、标志、蒸汽机,汽船,火车等发明的史实。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兴起,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观察图片、假设情景、问题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理解工业革命的含义,了解其进程,感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史实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感受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让学生感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的利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进程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鸦片战争中的中英战船有何不同?(蒸汽机作为动力)(2)蒸汽机是谁何时发明创造的?环节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自主学习,初步掌握:(1)工业革命于何时何国开始?标志是什么?(2)工业革命何时先后在哪些国家完成?标志是什么?(3)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4)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什么时代?环节三合作学习深入领悟 1、假设情景,如果你生活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刚走出大学校门,想创办工厂,思考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准备呢?(分析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原因)2、走进博物馆革命先锋: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革命主力: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蒸汽采煤机史蒂芬孙的火车和富尔顿的汽船问题: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的优缺点各是什么?工业革命含义是什么?指工业什么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革?蒸汽机作为动力运用到哪些行业?环节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 1、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2、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四、板书设计: 领域发明者机器时间备注 棉纺织领域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1765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1769克隆普顿骡机1779纱又细又结实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1785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动力领域瓦特万能蒸汽机(动力大,不受自然条件限制)1785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推动了机器普及和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领域富尔顿(美)轮船(汽船)1807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18141825年英建第一条铁路五、小结与作业(略)个人反思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主动的搜集查找相关材料,并在获取、利用有效信息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年龄限制,生活经验较欠缺,可能在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时有些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需要多搜集些相关资料,设计简单的示意图加强理解。同伴建议本课内容较多,要想通过一节课讲清楚,建议采用多媒体,把大容量的知识内容尽可能的直观化和模块化。改进措施1、 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 进行课前的预习指导3、 落实课后的复习巩固公开课教学设计之二执教年级高二学科历史教学内容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范围学科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讲解和练习点拨,学生能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通过目标、内容明确的自习和习题的强化、拓展、提高,学生能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标志、旗帜、阵地、代表人物(作品)、前后期的分界线与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性质)、意义、局限); 3.通过学生自习+教师点拨(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能深入理解知识点、锻炼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应试能力。 二、教学工具:【ppt课件】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齐声朗读正文,展示复习目标(考点: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P(4043)。考点解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旗帜、阵地、代表人物(作品);前后期的分界线与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性质)、意义、局限。) 2.背景: (1)展示自习目标: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概括P40大字部分,划在课本中,2分钟)。 (2)展示答案,要求补充课本所无的内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进一步传入;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知识分子要改造国民性。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教师点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指民主、科学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以“尊孔复古”为借口,孔教成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补充:孔子思想与孔教之不同),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对手。总结:新旧思潮的冲突。做题,点拨为何先进知识分子要改造国民性,强调材料型选择题要先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强调: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束缚,从而掀起思想文化上的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性质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一致的。做题,一道巩固;另一道辨析:可使用排除法,A选项“孔子的思想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过于片面,其实也有符合时代的一面(如教育理念等)。 3.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展示自习目标: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概括P4142大字部分,4分钟) (2)展示答案,逐一做题或点拨: 兴起标志:题目强调时间。与辛亥革命的时间比较。刊物前后名称之不同,看图说话。 旗帜口号:强调民主科学的概念和英文写法,以及“德赛二先生”名称之由来。 运动基地:北大。说明这场运动的四大代表人物在北大的职务,加深印象。 主要阵地:在总结完四大代表人物的作品后强调这些作品均刊发于新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课堂调节“向四个人物的相片深深凝视30秒,记住特征”。 内容:要求齐读前期“四提倡四反对”。解释新道德(有别于自由民主、男女平等等新道德的旧道德,如三纲五常)、新文学概念(主要指使用白话文)。要求学生在课本蓝色方框中找出四个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以及这些作品中反映了“四提倡四反对”中的那些内容。胡适部分的题目,点拨:新文学的功能;鲁迅部分的题目:鲁迅的特点反对旧道德,新文学典范。 后期内容:通过提问1917年十月革命,强调前后期分隔时间为1918。展示图文,强调“两文一刊”以及“先驱”地位。提问:为什么李大钊会从宣扬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总结: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进、认同各种主义,其根本目的是“救国救民、民主富强”(板书)。 地位:要求齐读。第一题:强调A与B的差别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题:解释每一个选项所代表的派别封建地主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 意义:联系以上所学和板书,强调动摇、启发、探索、传播、有利于;通过题目辨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为以后的五四运动的复习铺垫。讲解: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和学生因一战和巴黎和会而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失望,十月革命后传入的马克思主义在五四运动中得到了传播。 不足:通过题目明确知识点。提问:你觉得我们对待东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学生所学,总结: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中国的近代化 题目呈现,联系之前讲过的近代化中各个派别,利用表格梳理呈现近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和特点,使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有整体的把握。 5.要求学生 利用剩余时间熟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性质、意义(约5分钟)。个人反思1.本课基本能按照学校“三个精致”的方针设计流程。本课目标呈现、学生自学、教师讲解三个环节落实到位,复习目标明确、知识精炼、教学方法精致有效(学练讲结合),效率高(还能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2.待改进之处:“先进知识分子”的概念还需明确;讲解背景时应着重强调新旧思潮的冲突;讲解题目时可再适当强化解题方法的指导。同伴建议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相对较少,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是不利的。同时也把知识局限的过严过死。改进措施1、 相应增加历史材料,提出问题,引发思考2、 鼓励学生多角度看问题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4)教学反思之一反思题目改进我们的教学之一交流范围学科组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改进。一加强史料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通过这个活动课,使学生明白对辛亥革命评价有多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评价都要有依据。教学反思之二反思题目改进我们的教学之二交流范围学科组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与时俱进,践行教育培养人。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我们使用的旧教材体现的是片面的、教条的旧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关注课程观念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理念陈旧。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新时代要求和高考推动,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例如,我们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有必要融入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中国近现代史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与冲突,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二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同学认为是美国强权政治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素材,让学生在感知丰富、具体的史实过程中,其人文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5)听课评课记录之一执教者卜鑫学科历史教学内容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与成就上课时间2012.03.06上课地点高二14班执教年级高二教学流程课程标准:很明确告诉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阐释“两弹一星”的概念根据课本,学习指导,快速完成表格初识新中国的科技两弹一星成就地位载人航天( )( )杂交水稻( )( )请学生到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框架换角度:以一代代领导人的角度看科技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看科技:从军事、国防角度看科技:被迫自卫,美苏威胁,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和平第二代领导人:必须发展高科技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代领导人看科技:吃饭靠“二平”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感悟科学家的品质评价与建议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指针,也是教师执教的方向。建议根据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本节教材内容枯燥,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进学生兴趣,完成教学计划。听课评课记录之二执教者刘杨学科历史教学内容蒙昧中的觉醒-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上课时间2012.03.13上课地点高一14班执教年级高一教学流程导入:“轴心时代”出现人类导师,中国:孔子,西方有哪些,如何引领人类发展?人文精神内涵,历史上经历几个阶段:起源:智者运动;发展于宗教改革;成熟于启蒙运动先进行知识梳理智者运动背景、代表人物、主张苏格拉底背景、内容、意义传授记忆方法数字记忆:一条主线两个人物三个观点关键字记忆:中心觉醒探究一普罗泰戈拉:探索中的自我觉醒史料研读探索中:探索中的自我发现知德合一比较两位导师内容、目的、影响有何不同?评价与建议本节课学生参与性很高,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历史课枯燥无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不自觉地记住很多知识,而且这样记住的东西往往印象比较深刻。我觉得这是我最应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建议增加教辅素材及课外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本节内容。听课评课记录之三执教者尹仁方学科历史教学内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上课时间2012.03.27上课地点高一18班执教年级高二教学流程考点说明:五四、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新三民主义展示基础知识并思考:1919-1927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一、基础知识比较:(一)、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1、 领导阶级2、运动主力3、反帝要求4、群众基础5、斗争结果(二)、比较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1、 领导阶级2、指导思想3、群众基础4、革命成果(三)、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1、民族主义2、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4、新内容二、重点回顾与解析三、总结:中国各阶级救国纲领做典型题目:选择题、材料题评价与建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课堂设计上还是重难点的把握上,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老师所讲知识线索清晰,在讲解历史问题时,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听课评课记录之四执教者尹仁方学科历史讲座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历史教学问题设计上课时间2012.04.10上课地点会议室执教年级学科组教学流程一、历史与现实1、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2、现实中又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非“智者”?恐惧意识缺乏批判意识和思维,盲从、武断和轻信。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历史教育的问题。历史教学只关注寻找正确答案,但实际上历史是人事,而人事是复杂的。3.批判性思想的价值不能简单认为是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是连在一起的。它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二关于批判性思维1、对各种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2、批判性思维的特征3、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特征 4、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评价与建议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我的课堂控制能力还不够,所以大部分上课时间都是我在讲,学生在听,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而忽略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发现,去寻找,去领悟。批判思维的培养与历史教学息息相关,注重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历史问题的解决,完成历史新课程改革任务和落实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听课评课记录之五执教者卜鑫学科历史教学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上课时间2012.04.24上课地点高二14班执教年级高二教学流程一、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目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时间:1894年9月,旧历甲午年。 地点:黄海大东沟英雄:邓世昌(致远舰) 结果: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二、马关条约签订时间:1895年4月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影响:马关条约大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的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有关马关条约的纠纷 俄国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自己向辽东扩张侵略势力。于是法德两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清政府赔款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1895年,日军在台湾基隆以东海底登陆。台湾巡抚逃往厦门。台湾人民组织义军,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黑旗军配合,先后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评价与建议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反侵略战争,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讲述本节课应注意把本节课纳入近代中各民族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同时认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和特点。(6)教学论文论文题目简析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成果状态发表 获奖 交流国 省 市 区 镇 校关键词 人物评价 基本标准 重要前提 方法内容摘要中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造就了不计其数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或大或小都在历史上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起了不同的影响作用。那我们该如何来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历史教师,必须以客观的、全面的眼光去评价历史人物。下面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简析一下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客观上所起的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还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1、严格的历史性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时代特色、历史条件也会不断变化,评价历史人物就要充分参考这些变化条件,避免犯以下一些错误。1)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去要求历史上的人物。例如,在19世纪末期的情况下,就不能认为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当时维新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比较先进的,而如果到了20世纪初期康有为、梁启超还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就应当否定他们这种主张了。2)对历史人物不切实际的进行拔高、颂扬,而忽视其局限性。3)把历史人物和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以上这些都是错误的,要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评价,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2、科学的阶级性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可以说经历了三种阶级社会形态: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人物必然相应的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分析。这就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注意历史人物属于哪个阶级,为哪个阶级服务,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能一刀切。例如,认为地主阶级在任何时期都是反动的,都阻碍社会的进步,这种绝对化的观点就不对了。要避免犯这种错误,必须认清两点(1)地主阶级是不变的,但个人是可以改变的。例如,朱元璋刚开始起义反元时,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利益,但是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就发生了转变,开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他的评价也应分时期进行。论文正文(2)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相反的政治道路。同为地主阶级代表的岳飞和秦会,对金国的态度上,一个主战,一个主和,道路就截然相反。3、充分的全面性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的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例如,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时是不一致的,不能简单的根据主观动机的好坏对一个人表示肯定或否定,更为重要的是要看客观效果如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隋朝的隋炀帝杨广为了游玩,耗费巨资开凿了大运河,却促进了南北的交通,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这样,对隋炀帝的评价,就要客观的去分析。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分时期评价人具有可变性,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要实事求是的加以变化。北洋军阀时期有一个人叫杨度,他辛亥革命前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鼓吹君主制。晚年时他的政治思想又发生了变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曾经设法营救被捕的李大钊,1929年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这样一个思想立场不断发生变化的人物,就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而应该实事求是分期评价。2、 分角度评价对一个人的评价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等,一个人不一定在每个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对他们进行评价时也就有必要分方面进行。北宋时期有个皇帝宋徽宗对国家管理这一正业做的一塌糊涂,但他却对书画收藏十分热衷,当皇帝不能算为民造福的好皇帝,但却可以堪称有造诣的艺术家。类似于宋徽宗,明朝又出了一位明熹宗,同样不理政事,却嗜好做一个木匠,乐此不疲。类似这样的人物是应当被基本否定的,因为他们的主要职责没有担负好,但他们一些小的成就也不容忽视。总之,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在这里只谈及了一小部分。但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客观、全面、公正、严谨,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变的。历史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更多的历史人物会出现,对他们的评价也会更加的完善。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报告标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研究报告内容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就是运用充分的事实和理性的分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关注的核心是证据与判断之间的关系,即史料与观点的关系。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包括各种典籍、图表、实物等,是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史料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相关史料、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认识,形成自己判断的一种探究式教学方式。史料教学中,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己对大量的史料分析以及与他人价值判断的交互作用后,去感受、认识与判断的。教学设计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又明确地指向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学设计要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操作规范,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同时,它也是关于教学的说明。因此教学设计不仅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策略等等进行设计,更注重说明为什么这么设计。 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研究,就是通过一系列典型的史料教学的实践,来探求如何运用史料学习的方式,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问题:1. 确立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标2. 探求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存在的问题。3. 探索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4. 探索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研究的目的意义:(一)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精神与能力培养的现状;寻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课堂设计模式。激发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兴趣,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二)运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运用事实依据,以包容、理解、尊重的胸襟,平等的态度,表达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价报告内容值观。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健全的人格;还为落实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求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三)能够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有利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四)能够有效改变历史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状况,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和历史观念的更新。(五)通过本课题研究,不仅会促进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且研究的成果,能够为同行提供教育理论的参考和教学实践操作的借鉴。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内容:1.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目标的研究。2.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3.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的研究4.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史料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方法:通过课例,初步分析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中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学生教师的个别访谈拟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分析调查问卷,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可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史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选择实验班级,进行教学实践,探讨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史料教学设计原则及过程。反思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然后再实践。即“方案实践改进方案再实践”的模式及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2.调查法(1)通过问卷、对话、测试等形式调查了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2)调查研究学生不能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原由。(3)调查了解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成败之处,找准研究的切入口和研究的有效途径。(4)调查了解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产生的评价及处理、引导方法。3.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查阅相关文献,学习先进的理论及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用先进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堂教学;学习名师对课堂设计的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本方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通过对课标的学习理解,结合教学实际,确立史料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4.案例研究法。通过案例解读,分析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教与学的行为变化数据,从具体的案例中总结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般规律。5.经验总结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并进行检验、比较,找出最好的方式方法,在本校中进行实践、论证。将课题研究的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报告内容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计划:(1)准备阶段:学习有关的理论,查阅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请教专家,完成课题方案的撰写、申报工作。起草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对实施方案进行论证。(2)实施阶段: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定期做好研究计划:对本课题的研究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概括、反思,形成总结报告。(3)总结阶段:对本课题的研究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概括、反思,形成总结报告,请专家论证,向领导、专家、同行汇报,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论文。总之,一年来我对中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课题进行研究,通过研修我获益良多,我得出结论,要想教好书,就得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五、个人校本研修成果个人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序号成果形式成果题目级别时间1公开课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校级2012.32公开课展示新文化运动校级2012.43教学论文简析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校级2012.44教学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之一校级2102.45教学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之二校级2012.5六、评估意见学校评估意见教科研负责人:学校盖章: 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26 - 2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