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行动和思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0478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行动和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行动和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行动和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行动和思考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向雄海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高中自2005年开始开设校本拓展课程,不断探索校本拓展课程的实施途径。2007年湖南省实施新课程以后,我校开展新课程系列培训,并组织教师到上海、广东等课改实验区学习,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实施策略。通过近五年的探索,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创造性地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有力推动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以下结合我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谈几点认识和思考。一、校本课程目标:培养特质、发展个性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目标不同。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保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高中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些均为高中教育指明了方向。教育界早已意识到,当前的高中教育普遍存在功利性办学,围绕高考仍然是高中办学的“主旋律”,这就使得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难以得到真正落实,从而使得大多数高中走入办学的“死胡同”。校本课程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教育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发展。当前,中国高中教育“千校一面”,显露出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薄弱和办学者的功利性办学。为真正落实高中新课程,高中必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办好一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特色发展要求的高中,必须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下大气力,这需要办学者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持久信念。校本课程目标体现在每一门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上。如:课程名称知识目标发展目标生物拓展培训(生物奥赛)掌握生物奥赛所需考试的内容,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物教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面向生物工程的兴趣爱好,并影响今后的人生方向。岳麓山地质地貌考察能识别判断野外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掌握野外考察分析方法。体验小组合作乐趣,感受自身价值,激发学生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科学的精神。我们认为:现代高中要实现特色化办学,就必须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而校本课程应该为学校特色化办学目标服务。我校的校训是“学会生存 学会关心”,其基本内涵即我校学生的特质是:将“学会生存”的内涵诠释为“自信、自理、自主”,“学会关心”的内涵诠释为“爱心、责任、合作”。并紧紧围绕这六个关键词开发校本课程,倡导有效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努力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应达到的目标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和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体现。二、校本课程开发:全员参与、系统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不能仅仅定位于教师。教师、教辅人员、职工、家长、专家教授都可以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教辅人员、职工也应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者,比如实验员可以开发动手实践方面的课程,园艺工可以开设园艺方面的课程;让家长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专家教授可以为学生开设讲座,我校开设的“麓山讲坛”主要邀请专家教授为学生讲座,深受学生欢迎。校本课程从功能和目标上看,有以下几类:创新素养类、学科拓展类、兴趣特色类、综合实践类、研究学习类等。我校近几年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具体情况如下类别课程名称创新素养类数学奥赛 物理奥赛 化学奥赛 生物奥赛 信息学奥赛 电脑制作 创新作文 麓山讲坛 学科拓展类学科培优 学科辅差 英语人文与社会 多元文化与主流引领 文化经典 史记导读 文学系列讲座 数学解题研究 数学基础 递推数列 数学专题选讲 三角函数专题点拨 数学思想方法 英语情景对话与考级指导 英语剧本表演 英语写作 英语句式 听说模仿 英语中的辨析 物理解题方法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风云人物 化学基础 物理基础 应用物理化学原理与有机化学 近代著名政治强人 楚地楚人楚事 兴趣特色类古诗词欣赏与创作 音乐中的语文 Flash动画学语法 英语电影欣赏 英语词语趣谈 西方节日和文化 红楼梦赏析 中华经典与做人为文 从神话小说到科幻小说 舞台青春 物理与科技 合唱技巧 中国画之写意花鸟 羽毛球 体育欣赏 篮球 足球 定向越野 排球 篮球裁判规则 声乐表演 石膏头像素描与速写 跆拳道 瑜珈 综合实践类高中地理知识实践 中学地理课外拓展实习 汽车原理与构造 小制作小发明 如何理财 走进社区 研究性学习 红色之旅 励志之旅学生自主管理就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创新素养类课程主要面向优秀学生,为在某一学科突出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素养;学科拓展类课程主要就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及知识能力的拓展性;兴趣特色类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一所学校是否有持续发展力,是否在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是否体现教育家办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深度和力度是评价的核心指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打造拳头产品,以彰显学校特色。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历程应该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持续发展的历程,学生持续发展是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是否成功的最好证明。我校打造极具特色的“麓山讲坛”,先后聘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诗人市长”谭仲池、青年作家邓皓、湖南师大教授戴海、晨报周刊主编袁复生、传感器高级工程师周开宇、著名军事专家李德先教授等来校讲课。三、校本课程时间:时间保证、安排灵活高中学段学生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压缩国家课程时间,开设校本课程,这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就我校近几年探索的情况来看,校本课程开设时间应坚持集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集中性是指学校要安排固定的时间用来开设校本课程,我校高中坚持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开设校本课程,每周五下午第7、8节用来开设校本课程,高中三个年级都坚持这样做。灵活性是指仅仅依靠集中开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奥赛课程每周须保证8-12课时,主要利用晚上和双修日来培训;兴趣类课程还可用活动课程时间来完成,而综合实践类课程则更多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会去体验。确定校本课程开设时间还应坚持目标性、有效性、人本性原则,确保校本课程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而不是走过场、做样子。以下是一次校本课程的安排方案: 时间:2009年11月28日下午第7、8节(15:20-17:00)。 内容:邀请湖南师大戴海教授来校讲学。 主题:励志成才对象:高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全体学生,欢迎其余老师参加。 准备:(1)办公室准备屏幕:“热烈欢迎湖南师范大学戴海教授来校讲学!”、摄 影、摄像。(2)中心准备会场:话筒,字幕:“湖南师范大学戴海教授专场报告会”(3)年级组、班主任组织好学生进场,保证会场纪律。(4)高二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写听后感想类文章。 高中部教务处 2009年11月27日四、校本课程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管理校本课程选课、管理、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目前我校引入了APMS全通网上阅卷系统和亚软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创造性地将两个系统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操作上的困难,缺的良好效果。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申报校本课程。填写申报表(附表1)。第二步:制作选课单。为方便统计,学生填写选课卡(附表2),类似于高考答题卡。第三步:电脑扫描,使用APMS全通网上阅卷系统导出学生选课结果。第四步:将学生选课结果导入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制定开课计划。第五步: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附表3)。五、校本课程评价:评价引领、百花齐放1、校本课程的教师评价机制。校本课程评价要进入教师综合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的管理最终是依赖于评价和引领。教师在学校的评价和引领下自觉发展、主动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力应进入教师评价体系。每一学段校本课程教学任务完成后,学校对学生实施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总体评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见附表),学生问卷设置成为电脑扫描问卷,学生用2B铅笔填涂后直接进行电脑扫描,然后使用APMS全通网上阅卷系统导出统计结果,方便快捷,高效准确。以下是我校对校本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的部分情况:姓名课程名称人数总体评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ABCABCABCABC唐磊数学拓展23212212212203百分率91%10%91%10%91%10%87%14%章春平英语写作29236245191018101百分率79%21%0%83%17%0%66%34%0%62%34%3%胡彬红楼梦赏析31313129130百分率100%0%0%100%0%0%97%3%0%100%0%0%刘卫珍如何理财5543111381614211237171百分率78%20%9%69%29%6%76%20%18%67%31%2%以上表格中,A表示非常满意,B表示满意,C表示欠满意。统计数据反应: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学生满意率均达90%以上。为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可以实施星级评价:一星级满足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学生数、上课率、通过率、学生评价等等;二星级有完整的教案、做了演示稿、有文字材料等;三星级讲课材料都用A4纸打印、装帧好,推荐给专家评四星、五星级四星级待继续完善;五星级推荐出版校本教材。2、校本课程的学生评价机制。校本课程进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发展需要引领和导向,因而将学生校本课程学习表现和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更成为当务之急,同样,新课程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成果及社会实践活动都应该进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人人关心和关注的核心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校本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选课节次、学习表现及考核结果达到要求者给予相应学分。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学校一直致力于将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实现融合,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教学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思考探究相关性问题,校本课程学段结束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研究性学习报告。校本课程的开设完全颠覆传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研究植入校本课程的学习研究之中,从而培养学习研究学习能力、思维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六、校本课程成效:显性为先、隐形为要 几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三级管理的政策,赋予学校在课程开发和管理上更大的驰骋空间,学校的竞争将由升学的竞争转变为课程的竞争,办学特色的竞争。与时俱进地开出更多更好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支撑点。校本课程建设从成效上看,应该既追求显性成效,又要追求隐形成效,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显性成效包括校本教材、高考升学率、学生获奖,我校近几年跨越式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隐形成效包括学生、教师、学校持续发展力。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平台,为学生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提供平台,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追求校本课程的后发效应。教育上要追求“二八效应”、“三八效应”以下是一位学生学习校本课程之后的感想:我眼中的戴海老师 高0801班 余仁佩当这位老人以一身朴实的中山装,一顶褪去了颜色的中山帽出现在会场时,立即吸引了全场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他缓缓走向舞台,安详的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此时的他,不像光芒万丈的演讲家,却更像一位平易近人的老者。没错,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就是我们仰慕已久的戴海老师。称是称老师,但我们从没有过一师之缘,或者说我们资历不够还称不上是他的学生,但仅仅一次的讲座,他就真实完美的演绎了低调做人高调处事的高贵品质,令我们这些小辈受益匪浅。 低调做人是老师美好心灵的外露,是生命去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演讲一开始作为引入的不是大而空的硬道理,而是他自己曾经高二生活的经历。这样一下子,戴海老师就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与我们同等的高度,让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演讲,而是众多心灵的交流与沟通,演讲中老师不时的转过身去,用双手捂住嘴为的是不让咳嗽时的唾沫飞溅。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转身,体现的是一个人举手投足间的不凡气质。赢得无数赞誉的戴海老师和我们这些晚辈们大谈为人不能腐败,作为资深的老一辈教授,他所教过的学生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在各行各领域中位列高官。而他却终究能避开名利的纠缠在一方斗室里潜心读书造福一方百姓。为生命添资加彩。温良谦和,这种品质能使人在与人交往中以满怀亲热的情爱和大有助益的亲和力获得他人的尊重。而戴海老师就以此征服了我们,并由此深记,把自己放的低些再低些,是一条很重要的处世哲学。 而锐意与热烈便是戴海老师高调处事的集中体现了。个人演讲中可以知道,他虽谈不上怀着这样一种感情投身于争取人类幸福与解放事业中矢志献身而坚定不移,但老师能够将“天下兴亡” 一己之责。谈起当年党校学习过程时,老人激情澎湃。他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发展大业,那一脉脉深情全融汇进了那龙飞凤舞的两手之间。提起“当年勇”,老人全然沉浸其中。淋过磅礴大雨,一口气跑过一长串大街小巷再回到家中冲个热水澡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满腔热血走向天山脚下然后闯遍大江南北,是中年时候的辉煌经历。身处暮年的老人专心学术研究,致力将半身所学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他的言语扣人心弦又启人心扉,那富有诗意的心境和充满哲理的概念在老师的演讲中表露无遗。而我们从中得到的又是一种锐意的信念和做好每一件小事的决心。 我想老师的低调做人和高调处事应该来自于内心的丰富大度与对社会人生的理解把握。我对戴海老师不甚了解亦或说是认识浅陋,不过他的演讲及他本人确实给了我一次心灵的洗礼,使之重获新的生机。 这,便是我眼中的戴海老师。七、校本课程展望:抢占高地、面向未来1、提高学校校本课程的领导力。特色品牌学校的支撑力在学校特色课程,因此学校首先要提高课程领导力,引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构建学校完善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特色化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学校领导者应善于学习、不断思考、深入课堂、加强研究。2、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力。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力。通过不断教学实践,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特色课程,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收益。教师逐渐形成校本课程文本,达到出版校本教材的目标,让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工作,需要发挥集体智慧,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研讨,因而建立学习交流平台非常必要,如读书沙龙、外出考察、课改沙龙等。3、提高学生校本课程的学习力。校本课程应更好地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改变学生单一的被动学习方式,全面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迈出重大步伐。抢占高地、面向未来!这是我校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建设的承诺和雄心。 2010年5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