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茶艺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6960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与茶艺实验报告专 业: 班级专业: 13级财务管理 学 号: M2134033 姓 名: 孙祥 课程地点: 社科楼C602 指导老师: 漆小迅 填制时间: 2014 年 5 月安徽大学商学院2013年9月一、实验名称:茶具识别及使用二、实验目的:初步了解各类茶具名称及使用方法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乌龙茶 福建武夷山;青砖茶 湖北,陕西,云南四、同组成员孙祥,宋梦玲,杨文举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压制茶、花草茶各一种;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压制茶、花草茶;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本次试验让我们了解了茶具的用法和喝什么茶用什么茶具的基本知识。应当注意喝红茶、绿茶是用直升杯和白瓷杯;乌龙茶、铁观音使用紫砂茶壶。 一、实验名称:茶叶品种的感官鉴定(一)二、实验目的:初步了解商品茶的种类及基本特征,即红茶、绿茶、白茶、花茶。对茶叶的外观及内质进行一般性审评,了解和掌握红茶、绿茶、白茶、花茶外观特点和红茶、绿茶、白茶、花茶的内质特点,并能正确区分。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安吉白茶(浙江安吉)、红花茶(西藏,全国各地)、铁观音(福建安溪)、玫瑰茶(全国各地)四、同组成员孙祥,杨文举,宋梦玲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安吉白茶、红花茶、铁观音、玫瑰茶;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安吉白茶、红花茶、铁观音、玫瑰茶;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通过本次试验我们了解到擦汗的不同种类和不同分类,了解到很多茶的知识和茶的故事,了解到各种茶的冲泡方法和流程不同,以及使用的茶具的不同 一、实验名称:茶叶品种的感官鉴定(二)二、实验目的:掌握绿茶冲泡流程;区分手工太平猴魁与机制太平猴魁;掌握涌溪火青,安吉白茶的特点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手工太平猴魁,机制太平猴魁(安徽省黄山市)、涌溪火青(安徽省泾县)、安吉白茶(浙江安吉)四、同组成员孙祥、宋梦玲、杨文举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手工太平猴魁,机制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安吉白茶;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压制茶、花草茶;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绿茶为不发酵茶,绿茶的特点是茶干色绿,清汤绿叶,具清香熟栗香还学到了绿茶的投茶方法,冲泡方法,茶具选择。在试验中,漆老师首先演示茶艺,在看完漆老师表演后,我们自己练习。学会区分手工太平猴魁和机制太平猴魁,了解涌溪火青、安吉白茶的特点。手工茶叶上面有明显的压纹,纹理很清晰的,机制茶叶薄薄的,长长的,绿绿的;手工太平猴魁茶叶,相对是味浓耐泡,同时冲泡茶形不容易散,而机制茶叶味道是淡淡的。火青外形腰圆,紧结重实,色泽墨绿,油润显毫,白毫隐伏,毫光显露,形如珠粒,落杯有声,入水即沉,回味甘甜,冲泡后形似花苞绽放,幽兰出谷,花香浓郁,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爽口甘甜,经久耐泡;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杏黄明亮有光泽。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毫色银白有光泽,冲泡后,清香高扬而持久滋味鲜爽,饮毕,唇齿留香,回味甘而生津,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朵朵可辨。 一、实验名称:茶叶品种的感官鉴定(三)二、实验目的:掌握福建白茶、敬亭绿雪、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的特点和区别;掌握福建白茶、敬亭绿雪、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的冲泡方法和流程,以及茶具选择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福建白茶(又称白牡丹,多产于福建福鼎、正和、建阳、松溪)、敬亭绿雪(安徽宣城)、黄山毛峰(安徽黄山)、西湖龙井(杭州西湖)四、同组成员孙祥,杨文举,宋梦玲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福建白茶、敬亭绿雪、黄山毛峰、西湖龙井;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福建白茶、敬亭绿雪、黄山毛峰、西湖龙井;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白牡丹叶张肥嫩,叶态伸展,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毫香浓显,清鲜纯正,滋味醇厚清甜,汤色杏黄明净。取3g的白茶投入中盖碗,用90度开水温润闻香,第一泡45秒以后每泡延续20秒,就能品到清新的口味。也可以用玻璃杯冲泡。敬亭绿雪形如雀舌,挺直饱满,茶叶肥壮,全身白毫,色泽翠绿;泡后,汤色清澈明亮,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使用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用80-90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3到10分钟,冲泡3到4次西湖龙井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汤色嫩绿鲜亮、清澈,冲泡使用陶瓷、玻璃茶具皆可,用开水温过杯,倒出水,再投放茶叶,然后,倒五分之一开水,浸润,摇香30秒左右,再用悬壶高冲法注下七分满之开水,35秒之后,即可饮用。一、实验名称:茶叶品种的感官鉴定(四)二、实验目的:掌握乌龙茶冲泡流程;区分大红袍和乌龙茶;掌握大红袍、铁观音、乌龙茶的特点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大红袍(福建武夷岩)铁观音、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闽北及广东,台湾,近年四川、湖南也少量生产)四、同组成员孙祥、宋梦玲、杨文举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大红袍、铁观音、乌龙茶;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大红袍、铁观音、乌龙茶;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乌龙茶为半发酵茶,其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青黑有光,茶汤金黄花香明显,滋味入口微苦后转甜,耐冲泡。乌龙茶有四大产区:闽南,闽北,广东和台湾。在试验中,漆老师首先演示茶艺,在看完漆老师表演后,我们自己练习。乌龙茶色泽乌黑,条索似鱼,在水中泡开,叶片似卷似曲,色泽乌青,有如乌龙入水。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铁观音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正,口味醇正。5-10克放进茶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一、实验名称:茶叶品种的感官鉴定(五)二、实验目的:掌握乌龙茶冲泡流程;区分大红袍和乌龙茶;掌握大红袍、铁观音、乌龙茶的特点三、实验器材与材料:1、电茶壶、评茶杯、评茶碗、评茶勺、清水杯、评茶盘、茶洗、废水桶2、雨花茶(江苏南京)、绞股蓝(全国各地)、金骏眉(福建)、祁门红茶(安徽祁门)、苦丁茶(海南及全国各地)、玫瑰花茶(甘肃)、沱茶(云南下关)、茯砖(湖南安化)、立顿红茶(英国立顿)四、同组成员孙祥、宋梦玲、杨文举五、实验步骤:1.干看:选取各大类茶叶样品:雨花茶、绞股蓝、金骏眉、祁门红茶、苦丁茶、玫瑰花茶、沱茶、茯砖、立顿红茶;放入评茶盘中均匀晃动之后,通过视觉、嗅觉检查各类茶的外观形状、色泽、干香、老嫩、整碎、净度及中盘茶、面张茶、下脚茶的数量等;了解并能正确区分雨花茶、绞股蓝、金骏眉、祁门红茶、苦丁茶、玫瑰花茶、沱茶、茯砖、立顿红茶、薰衣草茶;2.湿评:从各类茶中,各取2.5g放入评茶杯中,用开水均匀冲泡5分钟。将茶杯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评茶碗中,依次,先闻其杯香、看茶汤色泽、用评茶勺取茶汤放入口中品评滋味(按老师演示的方法操作)、看叶底色泽,并用手指感受茶叶的厚薄及丰满程度,评定茶叶的优劣;3.依据评审过程的感受,写出实验报告,要求写出每类茶的特点(色、香、味、形;其中色泽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香气包括干香、热香、温香、冷香等)六、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本次实验几种茶的基本特征和泡法,以及茶具的选择。雨花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紧直,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 ,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是上等佳品。绞股蓝茶主要分为条形茶、珠茶,汤色碧绿,清香四溢,微苦甘醇。金骏眉外形条索紧秀,略显绒毛,隽茂、重实;色泽为金、黄、黑相间,色润;开汤汤色为金黄色,清澈有金圈;其水、香、味似果、蜜、花等综合香型;啜一口入喉,甘甜感顿生,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沁人心脾,仿佛使人置身于森林幽谷之中;杯底冷、热、温,不同时嗅之,底香持久、变幻令人遐想,连泡12次,口感仍然饱满甘甜;叶底舒展后,芽尖鲜活,秀挺亮丽,叶色呈古铜色。选用功夫茶白瓷杯组或者透明玻璃杯,先放入3克金骏眉进行温润洗茶后,为保护细嫩的茶芽表面的绒毛及避免茶叶在杯中激烈的翻滚,应沿着白瓷盖碗或玻璃杯的杯壁细细的注入水,可保证茶汤的清澈亮丽。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使用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放在茶盘上,按1:50的比例把茶放入壶中,将开水倒入水壶中,然后将水倒入公道杯,接着倒入品茗杯中。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外形紧结,色泽裼红,有独特的陈香,滋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