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的一点体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6829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的一点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的一点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的一点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语文课的出路:回归传统的一点体会对于这份文献,我比较注意的是以下这一段文字:社会上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教育就是语文教育,但实际上两者却大异其趣。传统教育,注重人的道德品行、人格操守培养,秉持“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的理念来教育学生,以期最终“化民成俗”,建设一个有利于“建国君民”的社会;现代语文教育注重的是学好语言文字,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个工具来学习各种人文科目和自然科目,参与社会生活。简单地说,传统教育重在“传道”,而现代语文教育重在“传器”。 传统教育有一套沿袭两千多年的主干教材,这套教材代表了中国的主流文化,所以学生从幼儿到成人都接触到系统的文化。而现代语文教育的教材却时时翻新,忽而“姓”政治,忽而“姓”文学;忽而重名文,忽而又讲实用,始终“居”无定所。 传统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是指导兼督导,学生的主要功课是朗读和背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过数年,不但对中国文化能入其门墙,初涉堂奥,而且自然“习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而现代语文教育,老师充当主角,学生是配角,课堂上,老师占用大部分时间,滔滔而讲,学生枯坐堂下,恹恹而听。课下,老师疲于备课批作业,学生题海苦渡,教学双方如牛负重,怨教怨学“蔚然成风”。 传统教育以科举考试为驱动力,考题要求学子站在文化的角度解决与修身治国有关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文化。现代语文教育也以考试为动力,偏重于操作层面的表达能力考核,所出题型大多是文字的片断,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的细枝末节,这既严重阻碍了语感的形成,又远离了文化。 以上所述是两者区别的荦荦大者。最后的结果是明显不过的,传统教育下的受教者语文功底扎实,常常是未到成年,写字、作文、思想已相当可观,传统文化也得以继承。现代语文教育的受教者,则虚掷年华,十数年过后依然是“大多数不过关”(吕叔湘语)。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非常生疏、淡漠。换言之,他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产生过认同心理,更别说亲近感、眷念感,由此弱化了他们的国家意识。因此很大一部分精英学生负笈海外后,便毫不犹疑地选择留居异域。这和过去的留学生是有明显区别的。传统文化缺位的语文教育对此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 这段文字比较全面的对照了“传统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区别,我以为这应该成为我们反思,多少年来,我们都“认认真真”做了些什么?!我想:对于“文言文”这样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的文字,尚且可以运用上面提到的那些“传统教育”方法教得如此有效,而我们现在教的、和学生生活如此密切的“现代文”的读写,却非要“教师滔滔不绝”“细化再细化的文本讲读”才能解决问题么? 所以,研究传统、扬弃传统、回归传统,或许就是语文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有感怎样解释职业?据现代汉语词典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怎样理解职业精神?参见上图,不用我多说了。怎样理解职业化?香港经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陈育辉先生在嘉木职业化,首先要忠诚自己一文中把职业化解释的最为精练“职业化,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我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三者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职业意识。职业意识在职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那到底什么是职业化? “简单的讲,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老师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教书育人,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所以老师们目前缺少的不应该是职业精神,而是职业化。苏。里奇说:“通常情况下,教师如果缺乏适当的工作技巧,在同青少年打交道的时候,一般都会听凭自己的情绪主宰师生关系,而不会使用一种更加成熟的职业化的态度去处理相关问题,无法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大量的实践表明,一个时刻保持冷静、坚定、公正的教师更有希望获得成功,在教学工作中也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回顾自己的工作,觉得苏.里奇的说法很有道理。冷静、坚定、公正的态度更有助于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举个例子。上学期开学不久的一个周末,我在七班上课,快下课的时候,我在给同学们布置作业,让大家认真记录,并记清楚作业要求。班里一名平时比较任性的男同学频频回头说话。第一次,我提醒了他;第二次,我罚他站在座位上:第三次,我把他罚到教室后面站着。他情绪很激动,我们两个甚至吵了起来!周日在家,我做了反省,那节课之前我已经连着上了三节课了,很累,情绪就不太好,否则不会出现这种状况。转回来的周一,早晨升起仪式结束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很冷静的交给他一张纸、一支笔,让他“写一写那天的情况”。一会儿写完了,内容主要是解释那天因为是周末,要回家了,心里兴奋,尤其临近下课时,更兴奋,所以没管住自己而回头说话。然后是向老师道歉,表示“以后再也不这样了”。我呢,也很冷静地告诉他:“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希望这种事情以后不要再发生。”冷静的态度代替了情绪化,教育效果有天壤之别。再一想,我们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不也是由于工作中的情绪化带来的吗?是谁偷走了我们教师的幸福感?是我们自己不够职业化的工作态度吧!读周彬的叩问课堂有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一书,感觉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快乐的、诗意的、激情的、机智的、活力的情绪。周老师以轻松、流畅的笔调从人文科学、现实生活、教育实践等几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较高层次的叩问。莫把课堂当秀场、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均以一种口语化的平易风格娓娓道来,好像在与读者促膝而谈,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因此我也会每每产生很深的感触: 一,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 书中的第一辑莫把课堂当秀场中明确指出,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这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观点。我们往往要求教师要给与学生纯洁无私的,高尚永恒的爱,把是否爱学生作为衡量师德的一部分。可事实上,很多教师的确很爱学生,也为学生付出了很多,可学生并不领情。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教师的付出根本毫不在乎,更谈不上爱老师,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可是看看那些歌星、影星们,他们根本就不认识那些疯狂爱着他们的“粉丝”们,更别说为他们付出自己的爱了,反而是“粉丝”们为他们的付出使他们赢得了市场与知名度。所以,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并不是要老师爱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爱老师。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爱能换回学生对老师的成倍的爱戴,师生关系充满爱意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要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爱换回学生对教师的爱的比率,需要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简单的感情投入。 二,没有天生的差生与好生。 第二辑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中,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学生,去审视教师和课堂,周老师认为没有天生的差生与好生,只有天生的差异,好生与差生只是老师的一种观念。而差生的调皮只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因为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找不到学习的快乐,体会不到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反抗老师就成了证明自我存在价值的方式。所以,敬爱的老师们,请赶快抛弃那种狭隘,还学生一个平等的环境吧。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让学生爱上课堂呢?这是令我们感到头疼的一个话题。周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学生才于课堂越深,学生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学生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深,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而我觉得这两种可能说的都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要求老师们懂得在课堂上的“进退之道”。就如周老师在第三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中所说的一样,如果老师利用自己学科知识上的优势而占据课堂这个空间,那学生永远只能仰视自己的教师,将自己的教师当成一名无法企及的演员,从而在这条路上不思“进”取,也就无法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无满足感和成就感可言。所以教师要从课堂的主人“退”居幕后,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创造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成为课堂的核心。只有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有学生前“进”的空间。当然,教师在课堂中“退”的前提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给自己一个非行明确的地位,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方式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前“进”,只有教师进退适度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才使学生喜欢的课堂。 读完着本书,我觉得这不仅是对课堂的全面扣问,更是对教师心灵的老师扣问。我们真应该用爱心和真心,与每一个孩子架起一座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用爱心去交流,用真心来对话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晴朗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