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创建依法治镇工作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4572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龙镇创建依法治镇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石龙镇创建依法治镇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石龙镇创建依法治镇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五大”创建平台 开创法治镇工作新局面石龙镇创建法治镇工作汇报材料石龙镇创建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欢迎你们莅临广东省中心镇东莞市石龙镇指导工作。首先,我谨代表镇委、镇政府向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为了让大家对石龙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石龙的基本情况。石龙位于东莞北部,东江下游北干流和南支流交汇处,北距广州69公里,南临深圳78公里,广深铁路在石龙设站。全镇土地面积11.30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清末民初,石龙镇商风鼎盛,曾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镇”。2008年,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6亿元。今年我镇GDP预计同比增长9%。1至11月,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4.94亿元,同比下降8.10%(受金融危机影响所致);镇本级财政收入4.40亿元,同比增长9.32%。全镇各项存款余额111.17亿元,与去年底相比增长16.81%。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亿元,同比增长13.58。目前,石龙镇每平方公里完成工业产值13亿元,创造税收7000多万元。并被评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第19位。在2009年第十三届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与社区国际竞赛决赛中,石龙镇勇夺国际宜居城镇组别第一名,成为全球最适宜居住城镇之一。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卫生镇、国家文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根据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调研内容,下面由我来详实汇报石龙镇创建依法治镇的工作情况。一、主要做法(一)打造组织机构平台,不断夯实法治镇创建工作基础。领导重视是抓好工作的关键。我们坚持创建法治镇工作领导不动摇。一是搭建组织架构。及时对原来的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由镇委书记冼周恩任组长,党政、纪检、宣传、司法等8个办公室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人大办,同时,抽调4名同志负责统筹搞好有关材料、报表的收集、整理、汇总、撰写等工作。人大、纪检、司法等各职能部门也在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村、社区建立起自己的业务网络,业务范围覆盖全镇。二是抓好动员部署。及时制定方案,并以镇委、镇政府的名义下发石龙镇创建法治镇工作实施方案。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村(社区)也成立组织机构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3月4日,我镇召开创建法治镇工作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具体工作。镇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冼周恩、镇委副书记、镇长黄贵洪、镇委副书记周年友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负责人等120人参加了动员大会。同时,各村(社区)也相继组织本单位召开了动员会。(二)打造宣传网络平台,不断营造创建法治镇良好氛围。在试点工作开始后,我镇迅速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创建法治镇活动,确保人人皆知,共同参与。目前,我镇共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活动48场次,组织法制文艺演出32场次,针对普法重点对象举办的法律讲座共704场次,编印镇(街)普法资料约28万份,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约48万份,播放普法公益广告5760次,建立村(居)法制宣传栏48个,建立电视台/电台法制专栏10个,建立镇和各部门政务公开法制网页共29个,年度普法专项经费约28万元,受教育群众约93万人次。一是“法律六进”为宣传平台。在机关单位、村、社区、学校、企业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座谈会;结合纪念日和新法出台进行普法,开展“安全生产月”、“综治宣传月”、“法治宣传周”等特色法律咨询活动;通过送法上门、普法到人,向广大市民发放“五五”普法系列读本、东莞普法报、法律援助、信访方面等有关法制学习资料近6万份,将东莞市司法局印制的大型普法挂图分别送到社区、村、企业园区展示。二是以电子网络为宣传平台。石龙镇是全国信息化城镇,针对广大群众爱上网,上网多的特点,充分利用Etown网站,开辟石龙普法专栏,及时刊登试点信息、工作简报、工作进展,方便群众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动态、学习交流。三是以“月讲越开心”为宣传平台。开展“月讲越开心”市民讲堂活动,在中山公园、三协公司厂区等地点以趣味情景剧和有奖问答环节与群众互动的方式进行普法,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并且被市普法办作为创新普法形式进行推广。四是以城镇论坛为宣传平台。石龙镇城镇论坛是全市最早办起的增强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栏目,深受全镇广大群众的喜欢。在创建法治活动中,我镇先后举办6期“城镇法制论坛”,就一些热点、焦点涉及法治的问题,邀请法律专家、教授进行解释帮助,起到较好宣传效果。通过一系列长期、大规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活动,全镇各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的法治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增强。今年4月,我镇在创建法治镇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引起了省法治之路、市焦点关注摄制组的注意,他们先后走进石龙镇,就石龙镇创建法治镇的工作情况进行采访。(三)打造培训教育平台,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知法用法能力。开展创建法治镇活动以来,我镇通过举办法制培训班,学法用法报告会等形式,不断提高镇机关干部、执法人员、基层干部、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业务技能、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一是加强行政人员培训。加强镇机关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法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将法律知识纳入公务员培训中,着重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工作。全面落实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切实增强执法人员执法为民的理念、法治观念,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邀请法官授课,进一步增强村、社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在2008年市政府组织“万名市民评机关”活动中,市民对石龙政府效能满意率达98.65%,满意度排名32个镇区之首;在由人民网主办、200多万名网友参与投票的评选活动中,我镇以排名第一成为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乡镇之一。二是加强广大党员群众教育。抓好分层次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分层次、分领域实施“三大学习工程”,分别是:“龙头学习工程”即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坚学习工程”即镇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基础学习工程”即全镇所有党员理论学习。我们始终把提升市民法律素养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坚持发挥学校法制教育阵地作用,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师资、教材、课时的四落实,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同时,继续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关工委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作用,切实抓好校园和社会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四)打造创新实践平台,不断推进法治创建新模式。石龙镇坚持以创新为导向,通过创新机制、形式、内容、标准等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亮点、新经验,进一步推动法治城市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创新社区安置帮教实践平台。石龙镇司法行政部门联动村、居委会、派出所设立安置帮教工作平台,对安置帮教的回归人员签订安置帮教责任书,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专人负责管理。截止2009年12月,我镇共接收矫正对象7人,其中缓刑4人,假释1人,剥夺政治权利2人;刑释解教人员157人,其中刑释人员76人,解教人员81人;共衔接157人,帮教157人,帮教率和建档率均为100%。同时,发挥综治工作站作用,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治安防控、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人民调解、信访、帮教“五位一体”工作,切实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和谐。五月中旬,东莞电视台记者专程深入石龙社区,就开展人民调解、帮扶刑释解教人员工作等做了重点采访报道。二是创新诉调对接机制实践平台。“诉调对接,司法确认”是东莞市在全国率先推行创新型的工作模式,使当事人在对簿公堂之前能“化干戈为玉帛”,节省行政资源,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地解决纠纷。石龙镇作为试点单位,于2008年10月15日成立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室,从人、财、物和管理上都保障到位。诉调对接机制的设立和进一步加强,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民事纠纷,维护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成立至今,工作室共受理案件284宗,成功调解224宗,司法确认141宗,接待当事人来电1599人次,接待当事人来访2342人次,调处案件涉及金额14326.89万元。三是构建司法保障服务平台。我镇相关部门联动石龙法庭在新维村、西湖村成立社区法官工作室,在基层开展便民为民司法服务,综合村调解组织和综治等力量,解决群众纠纷和社会矛盾,同时宣传法制知识,为社区提供司法保障。(五)打造长效制度平台,不断推进法治创建工程发展。我们在法治镇创建活动中,既注重眼前成效,又注重长远发展,不断建立健全法治镇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人大监督机制。先后聘请10多名人大代表为执法监督员,7名人大代表担任特邀廉政监督员,并建立邀请代表旁听案件庭审制度和征求代表意见制度,在四月份组织人大代表到石龙法庭参加案件旁听。这样就形成了以人大监督为主,内部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为辅的监督体系,有效地提高人大代表的法制观念和职能作用,同时也对执法部门和行政部门阳光执法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建立纪检、信访监督机制。我镇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从多方面入手,以基层单位和部门为切入点,狠抓关键部门和关键职位,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全镇10个村(社区)设立了“职务预防接待站”,纪检监察干部定期到接待站协助接访,收集群众意见,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全镇形成了上下连贯、纵横交错的举报网络。做好信访工作是解决广大群众涉法问题的首站。在创建法治镇试点活动中,我们建立健全信访监督机制。先后建立定案、定领导、定责任单位、定办案人员、定办结时间的“五定”信访包案责任制;建立镇、村(社区)、分局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竭力控制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活用镇内律师事务所资源,设立每月的15日为“法律援助日”,邀请专业律师在信访接待场所现场接待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自实施以来,已有20多名群众受益。二、问题和建议近年来,在法治镇创建的实践和探索中,我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清醒看到,与法治镇创建的目标任务相比,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单位之间发展不够平衡;少数部门运用法律调节经济关系、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发挥不够;法治建设基层基础相对薄弱;法制教育氛围不够浓厚,公民学法守法、依法办事、诚实守信的自觉意识有待进一步养成;一些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等。结合法治镇创建工作实际,提出几点建议。(一)要着力丰富和完善创建裁体。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政法办和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的职能优势,强化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切实推动基层法治镇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延伸触角、拓展领域、提升质效。不断推广“执法告知”、“执法评议”和“法治为民点题服务”等基层法治建设经验,开展基层执法评议活动,促进基层执法部门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二)要着力落实法治惠民举措。要深化法治实事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贴近民生开展法治惠民活动,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把法律实施作为重要手段,努力使实事工程真正成为服务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东莞法治建设的人民满意工程。(三)要着力抓好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抓好“五五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抓好法制宣讲员培训,广泛开展法治宣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氛围。要广泛开展法治广场宣传、法律宣传“六进”等活动,探索 “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有关载体优化等实践。(四)要着力健全法治监督机制。积极开展执法督查活动,把法律监督、层级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权力运行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事项的监督,加大对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行为的查处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