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4322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A卷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0分)1. (1分)人体缺碘易引发的疾病是( ) A . 贫血B . 夜盲症C . 骨质疏松D . 甲状腺肿大2. (1分)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可以燃烧B . 无色无味C . 难溶于水D . 密度比空气小3. (1分)某学生使用天平时,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称量结果为10.6g(1g以下用的是游码)。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 10gB . 11.2gC . 9.4gD . 10.6g4. (1分)2016年5月,“感知环境,智慧环保”无锡环境监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质量提升的是( )A . 对污染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B .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C . 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D . 减少使用农家肥,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5. (1分)一定温度下,向下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B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C . 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D . 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6. (1分)“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生产常用的科学方法。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某村土壤经检测呈碱性,则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 农作物水稻茶树玉米马铃薯pH6.07.05.05.57.08.14.85.5A . 水稻B . 茶树C . 玉米D . 马铃薯7. (1分)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 . 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 . 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 . 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8. (1分)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B . 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 . 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之间有间隙9. (1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和操作A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后过滤C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碳酸钙充分溶于水后过滤A . AB . BC . CD . D10. (1分)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B . 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C . 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D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3题;共10分)11. (3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H3O)3(NH4)4(N5)6Cl,占领了超高能材料研究的国际制高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 (2)该盐含的阳离子有H3O+和_,五氮阴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 12. (4.0分)遂川县汤湖温泉,古称大鄢泉,地表最高水温达84.1,日流量2050吨,居江西省温泉之最,自然喷涌,无色透明,有着淡淡的硫磺气味,温泉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硅酸以及氟、镁等多种微量元素,主要成分为偏硅酸。同时还含有硫、锌、锂等30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对亚健康人体调理效果显著。请你根据以上文字内容,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写出一种金属离子的符号_(2)请你标出硅酸(H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3)请你写出一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_(4)请你写出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出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13. (3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1)4个硫离子_。 (2)标出翻酸(H3BO3)中硼元素的化合价_。 (3)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_。 三、 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4. (4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血红蛋白含有亚铁离子,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 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 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 (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查阅资料) 可与 溶液反应,从而溶液会显红色,且 的浓度越大,溶液红色越深;而 遇 溶液不会显红色。高锰酸钾溶液可以与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稀硝酸可以将 氧化成 。(1)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 并探究 的作用: 加入 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 。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加入新制氯水的作用是_。药品说明书中“与 (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请说明理由_。(2)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 。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经换算,用去高锰酸钾的质量为4032mg。请回答: 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_(填序号)。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本实验所用固体药品_(填“能”或“不能”)用托盘天平称量。(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海水晒盐是氯化钠的主要来源,海水中还含有 和 等物质,如图是以上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_(填化学式)。将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 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_(填化学式)。15. (3.0分)教材中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所需时间过长,为此,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改进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1)反应开始后,A装置中的现象为_,其中MnO2起_作用。 (2)B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其作用是_。 (3)4分钟后观察,只有D中铁片表面生锈,C、E中铁片依然光亮。该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有关;D中铁片生锈所需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_。 (4)防止生锈的方法很多,如_(写一种方法即可)。 16. (5.0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C、D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C是种单质,AC的化学方程式是_,B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2)若C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BD的化学方程式是_,BA的化学方程式是_四、 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7. (6.0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2)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_(填“”或“”)成立;(3)(交流讨论)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 (4)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字母序号)。 A . 氯化铜B . 硝酸银C . 硫酸钠D . 硫酸亚铁(5)(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18. (6.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打开K1 , 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溶液吸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打开K2 , 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1)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甲组的探究乙组的探究(提出问题)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做出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实验验证)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_,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_,证明猜想二成立。(2)(反思交流)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_(填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实验步骤)中的现象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请说明理由_。 (4)(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五、 计算题(6分) (共1题;共6分)19. (6分)取某稀硫酸溶液22.33g,逐滴加入30g某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过滤后得滤液50g,请计算该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共3题;共10分)11-1、11-2、12-1、12-2、12-3、12-4、12-5、13-1、13-2、13-3、三、 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3题;共12分)14-1、14-2、14-3、15-1、15-2、15-3、15-4、16-1、16-2、四、 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共2题;共12分)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8-4、五、 计算题(6分) (共1题;共6分)1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