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考场试题两套汇编一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121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考场试题两套汇编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考场试题两套汇编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考场试题两套汇编一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考场试题两套汇编一附答案解析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仿真模拟考场一附答案解析5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S32Fe56Cu64Br80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6四川省雅安中学3月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和过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均变质失效B“低碳经济”就是要提倡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C煤的干馏可以得到苯、甲苯等烃,不能得到衍生物D只用淀粉溶液即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知识。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水反应,A正确;低碳经济应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错误;煤干馏可以得到烃的衍生物,如煤焦油中含有酚类物质,C错误;碘盐中加的是碘酸钾,D错误。答案:A2(2016河北省唐山一中二模)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CH2F2的电子式:C苯分子的比例模型:D16O2与18O2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A错误;氟原子的外围电子应该表示出来,B错误;C正确;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C3(2016安徽省淮北市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A某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NH3是碱B硝酸银溶液中加足量NaCl溶液,再加KI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Ksp (AgCl) Ksp(AgI) C2 mL 2% CuSO4中加46滴2% NaOH溶液,振荡后加入0.5 mL X溶液,加热煮沸未出现砖红色沉淀X不含有醛基D等体积pH均为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相同时间内,HA收集到氢气多HA是强酸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氨气不是碱,A错误;溶度积越小,越易生成沉淀,B正确;醛基的检验应该在碱性环境下进行,故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碱应该过量,C错误;强酸与锌反应的速率不断减慢且其浓度小于弱酸,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氢气少,D错误。答案:B4(2016重庆一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0H14O5B该有机物分子中的三个苯环不可能共平面C该有机物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D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5 mol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0H14O5,A正确;三个苯环之间由一个烷基C相连,不可能共面,B正确;该有机物有苯环、酚羟基、酯基,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水解等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该有机物含有2个酚羟基、2个酯基(含1个酚酯基),故1 mol该有机物可消耗5 mol NaOH,D正确。答案:C5(2016湖南省长沙、浏阳、宁乡三(市)县5月模拟)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2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时,Na向负极移动C电流由电极1经外电路流向电极2D电极1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H36OH6e=N26H2O解析:本题考查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该电池中氧气得到电子,所在电极2为正极,则电极1为负极,电极1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D正确;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B错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外电路中),C错误。答案:D6(2016广西省九校3月联考)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如果分子中含有3个CH3、2个CH2和1个,则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9B6C5D4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该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则为己烷,分子中含有3个CH3、2个CH2和1个,即结构中只能含有1个支链甲基,不会含有乙基,故其结构可以是:CH3 CH(CH3)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3,中有5种氢原子,中有4种氢原子,则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9种。答案:A7(2016辽宁省大连市一模)常温下,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pH4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B用CH3COOH溶液滴定等浓度的NaOH溶液至pH7,V(CH3COOH溶液)V(NaOH溶液)C向0.2 mol/L的盐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H3H2O溶液:c(Cl)c(H)c( NH3H2O)D在含0.1 mol NaHSO4溶液中:c(H)c(SO)c(OH)解析: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加水稀释,pH增大,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A错误;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醋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要使pH7,则醋酸应稍过量,B错误;二者反应后溶液为11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虽然水解,但程度很小,铵根离子的浓度远大于一水合氨,由电荷守恒知C错误;由电荷守恒c(Na)c(H)2c(SO)c(OH)和物料守恒c(Na)c(SO)知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必考题(共43分)8(2016河南省三门峡市第二次联考)(14分)亚硝酸钠(NaNO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室温下,2NONa2O2=2NaNO2;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酸性条件下,NO或NO都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X,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控制B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则X为_,上述操作的作用是_。(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3)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D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和_。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则E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6)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 g Na2O2完全转化成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g。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相关知识。(1)NO易被氧化,故需要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可使用氮气或其他不反应的惰性气体;(2)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氮与装置B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硝酸铜、水;(5)因为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二者均可以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故含有的杂质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装置E的作用是干燥净化一氧化氮,避免杂质产物的生成;(6)根据C4HNO3CO24NO22H2O,有3NO2H2O=HNO3NO;2NONa2O2=2NaNO2,有C4NO2NONa2O2NaNO2,所以3.12 g过氧化钠完全转化为亚硝酸钠,需要木炭的质量为(12)g0.72 g。答案:(1)氮气(或稀有气体)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2)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3)C4HNO3CO24NO22H2O(4)3MnO5NO4H=3Mn25NO2H2O(5)NaOH碱石灰(6)0.729(2016湖南省郴州市第三次质检)(14分)溴化钙是一种溴化物,用于石油钻井,也用于制造溴化铵及光敏纸、灭火剂、制冷剂等。制备CaBr22H2O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与液溴的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_。(2)滤渣的成分可能是_。(3)试剂M是_,加入M的目的是_。(4)操作的步骤为蒸发浓缩、_、洗涤、干燥。(5)将氨气通入石灰乳,加入溴,于65进行反应也可制得溴化钙,此反应中还会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制得的CaBr22H2O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纯度:称取5.00 g样品溶于水,滴入足量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烘干、冷却、称量。得到2.00 g固体,则CaBr22H2O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基本实验操作。铁与溴单质反应生成溴化亚铁,加过量的氢氧化钙,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过滤后滤液中主要是溴化钙及氢氧化钙,在滤液中加氢溴酸中和多余的氢氧化钙,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1)溴单质受热易挥发;(6)设样品中CaBr22H2O的质量为x g,CaBr22H2ONa2CO3CaCO3236 100x g 2.00 gx g4.72 g,则CaBr22H2O的质量分数为100%94.4%。答案:(1)防止液溴挥发(2)FeFe(OH)3(3)HBr除去过量的Ca(OH)2(4)冷却结晶、过滤(5)2NH33Ca(OH)23Br2=3CaBr26H2ON2(6)94.4%10(2016山西省山大附中第6次月考)(15分).碘钨灯具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一定温度下,在碘钨灯灯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沉积在灯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如下的可逆反应:W(s)I2(g)WI2(g)为模拟上述反应,在实验室中准确称取0.508 g碘、0.736 g金属钨放置于50.0 mL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如图1为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I(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反应从开始到t1(t13 mim)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_mol/(Lmin)。(3)在450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4)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AI2与WI2的浓度相等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增加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化.图2中甲为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同学想在乙中实现铁上镀铜,则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已知: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283.0 kJmol1和1365.5 kJmol1。反应2CO(g)4H2(g)CH3CH2OH(l)H2O(l)的H_。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1)由图可知升温WI2的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正向放热;(2)从反应开始到t1时间内,结合图象,生成WI2(g)的物质的量为1.8103 mol,所以碘单质的物质的量减少1.8103 mol,代入公式v有v(I2)1.20102 molL1min1; (3)K9;(4)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一定相等,A错误;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v逆v正,B正确;由于反应物中有固体,只有在平衡状态,密度不变,C正确;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D错误;.由题意知a处为负极:CH3OH6e8OH=CO6H2O;.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O(g)O2(g)=CO2(g)H283.0 kJmol1,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285.82 kJmol1,CH3CH2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3CH2OH(l)3O2(g)=2CO2(g)3H2O(l)H1365.5 kJmol1,由盖斯定律2()有:2CO(g)4H2(g)CH3CH2OH(l)H2O(l)H343.7 kJ/mol。答案:.(1)放热(2)1.2102(3)9(4)BC.CH3OH6e8OH=CO6H2O.343.7 kJ/mol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第一题计分)11(2016甘肃省兰州市4月联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粗铜精炼后的阳极泥中含有Cu、Au(金)和PbSO4等杂质,湿法处理阳极泥进行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所示:(1)电解精炼含铜、金、铅的粗铜时,电解液应该用_溶液作电解液,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和Cu2e=Cu2。(2)焙烧阳极泥时,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焙烧后的阳极泥中除含金、PbSO4外,还有_(填化学式)。(3)完成操作的主要步骤:_,过滤,洗涤,干燥。(4)写出用SO2还原A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5)为了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资源,工业上将滤液1并入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操作,请指出流程图中另一处类似的做法:_。(6)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_已知298 K时,Ksp(PbCO3)1.461013,Ksp(PbSO4)1.82108。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工艺流程的相关知识。(1)电解精炼时,电解液应该用所需精炼的金属对应的盐,电解精炼的粗铜作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其中单质铜和比铜活泼的金属都会溶解,因此粗铜中的铜和铅会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要使焙烧效率提高,合理措施是把得到的阳极泥充分地粉碎,增大接触面积,或把反应后的气体再次逆流焙烧,这样可以预热反应气体且减少能耗。由题干可知,用于焙烧的阳极泥的成分为Cu、Au(金)和PbSO4等,所以在焙烧过程中铜被氧化为CuO,而Au(金)和PbSO4较稳定不发生反应。(3)操作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该步骤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滤液1是在结晶硫酸铜时剩下的滤液,还含有少量的未析出的硫酸铜,因此可并入前面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循环。类似此处的做法应该是流程中得到的滤液2,滤液2是在硝酸铅溶液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铅沉淀并过滤走硫酸铅后剩下的溶液,溶液中H没有发生反应,因此还有大量的硝酸溶液,所以可以把此滤液当成硝酸加入前面的碱浸渣中溶解碱浸渣;(6)通过比较两种沉淀的溶度积,可以看出碳酸铅比硫酸铅更加难溶,因此往硫酸铅中加入碳酸钠,发生的是沉淀溶解转化的反应。答案:(1) CuSO4Pb2eSO=PbSO4(2)将阳极泥粉碎,逆流焙烧等CuO(3)蒸发浓缩,降温结晶(4)3SO22AuCl6H2O=2Au3SO8Cl12H(5)用滤液2溶解碱浸渣(或并入硝酸中溶解碱浸渣)(6)PbSO4(s)CO(aq)PbCO3(s)SO(aq)12(2016贵州省贵阳一中适应性考试)【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只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2)下列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键和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c两种晶体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e立方相氮化硼的晶体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 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的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中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时需要的条件应是_。(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 mol NH4BF4含有_mol配位键。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1)B是元素周期表中5号元素;(2)立方相氮化硼只含有键,a错误;六方相氮化硼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该作用力小(类似石墨),质地软,b正确;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c正确;立方相氮化硼属于原子晶体,d错误;由均摊法可知,立方相氮化硼的晶胞中含有4个B原子、4个N原子,e正确;(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3个氮原子形成3个键,无孤电子对,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其结构与石墨相似,但六方相氮化硼晶体的层状结构中没有自动移动的电子,故不导电;(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与相邻4个氮原子形成4个键(其中有1个配位键),故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根据矿物存在条件,可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5)NH4BF4(氟硼酸铵)含有NH、BF离子,1个NH离子中含有1个配位键,1个BF离子中也含有1个配位键,故1 mol NH4BF4含有2 mol配位键。答案:(1)1s22s22p1(2)bce(3)平面三角形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4)sp3高温、高压(5)213(2016江西省赣州市3月模似)【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扁桃酸是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工业上扁桃酸可以由烃A经过以下步骤合成得到:ABCD (扁桃酸)OH已知:A是苯的同系物,碳氢的质量比为212RCNRCOOHRNO2RNH2RNH2ROH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扁桃酸中含氧官能团名称:_。(2)、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3)C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环扁桃酸酯是一种疗效明显的血管扩张剂,可由扁桃酸和3,3,5三甲基环己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扁桃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溶液遇到Fe3显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五个吸收峰(6)结合题目所给信息,设计一条以苯乙氰()为原料合成扁桃酸的同分异构体对羟基苯乙酸()的合理路线:_。提示:有机试剂任选,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为AB目标产物。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合成,涉及结构简式、官能团类型、反应类型、反应方程式、合成路线的设计等知识。A是苯的同系物,碳氢的质量比为212,故A的分子式为C7H8,由扁桃酸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A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C与HCN生成D:,D水解生成扁桃酸。(4)扁桃酸中含有羧基,可与3,3,5三甲基环己醇发生酯化反应;(5)该同分异构体含有酚羟基、醛基、酯基、五种氢原子,可写出其结构简式;(6)苯乙氰合成对羟基苯乙酸,需要在对位上引进一个羟基,氰基要变成羧基,结合题中已知所给的反应,可写出合成路线。答案:(1) 羟基、羧基(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3) 2Cu(OH)2NaOHCu2O3H2O2017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习题仿真模拟考场二附答案解析5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i28S32Fe56Cu64Br80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6湖南省五市十校3月模拟)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CSO2和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都可使蛋白质变性,A正确;含有苯环的烃是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B正确;NO、NO2都不是酸性氧化物,C错误;汽车尾气含CO、NO、颗粒物等,形成雾霾天气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其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因此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D正确。答案:C2(2016宁夏银川一中第5次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生成28 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B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0.1N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D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计算。根据价态归中规律,每生成4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5NA,则生成28 g 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A正确;pH13的NaOH溶液中,溶液中c(OH)0.1 mo1/L,c(H)1013 mol/L,则水电离出来的c(OH)c(H)1013 mol/L,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1013NA,B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则1 mol O2被消耗时电路中有4NA的电子通过,C错误;根据3Fe4H2O(g)Fe3O44H2,则0.2 mol Fe参与反应生成 mol H2,D错误。答案:A3(2016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期末考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HNO3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NO2能溶于浓硝酸C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D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事实与原理的分析判断。Cl2与还原性I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不是氯气与淀粉直接反应,A错误;少量红棕色的NO2溶于浓硝酸呈黄色,B正确;溶液中还可能存在Ag、SO等,C错误;铜片常温下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而不是发生钝化反应,D错误。答案:B4(2016河南省许昌、平顶山、新乡三市第4次调研)分子式为C7H6O2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数目有()A2种B3种C4种 D5种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符合分子式为C7H6O2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物质有苯甲酸、甲酸苯酯、3种羟醛结构的物质(酚羟基与醛基处于邻、间、对三种位置),共5种,故选D。答案:D5(2016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期末考试)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n只能是2或3,可知该元素是氮元素或氯元素,N能形成NH3,Cl不能形成碱,A错误;N可形成盐NaNO3,Cl可形成NaClO3,B正确;N、Cl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是奇数,C正确;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如Mg形成Mg3N2、MgCl2或非金属元素如H形成化合物NH3、HCl,D正确。答案:A6(2016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三模)表面介导电池(SMCS)是一种新型充电电池,可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仅需几分钟,该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氧化石墨烯作正极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C充电时,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Li从阴极迁移到阳极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新型电源考查电化学知识。根据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金属锂和氧化石墨烯知,放电时金属锂作负极,氧化石墨烯作正极,A、B正确;充电时是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阳离子移向阴极,C正确,D错误。答案:D7(2016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3月模拟)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 mL浓度为0.5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 mL时,c(NH) c(CH3COO)C先增大再减小D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解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的分析判断。醋酸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加氨水后生成盐,促进水的电离,当醋酸全部反应后,再滴加氨水时水的电离又受到抑制,A错误;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与氨水混合时恰好生成醋酸铵,根据两者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推知醋酸铵呈中性,由电荷守恒确定B正确;,K(NH3H2O)为常数,滴加氨水的过程中,c(OH)增大,故一直减小,C错误;由于滴加氨水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c(CH3COOH)与c(CH3COO)之和不断减小,D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必考题(共43分)8(20l5甘肃省天水市第一次质检)(14分)乙醛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备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水沸点/20.8117.9290197.2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 _。(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目的是_,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应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写出一种即可)_。(4)若想检验试管C中是否含有产物乙酸,在下列所提供的药品或用品中,可以使用的是_(填字母)。apH试纸 b碳酸氢钠粉末c红色石蕊试纸 d银氨溶液解析:本题考查以乙醛为原料进行乙酸的制备、有机物的分离与检验等知识。(2)第一阶段时,乙醛氧化成乙酸,温度计用于控制反应温度,所以温度计下端应浸入试管A的反应液体中。第二阶段时要将生成的乙酸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来,温度计的作用是控制馏分的温度,故温度计位置在试管A的支管口处;(3)烧杯N的作用类似于水浴加热,可使试管A内的反应液均匀受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乙酸变成蒸气进入试管C;由于第二阶段时要将乙酸蒸馏出来,所以B中液体的沸点应超过117.9 ,可选用乙二醇或甘油;(4)乙醛溶液显中性,乙酸溶液显酸性,可利用这一原理来检验有无乙酸生成;加入少量碳酸氢钠粉末有气体产生,则说明试管C中含有产物乙酸;pH试纸可检验是否有乙酸生成;红色石蕊试纸是用来检验碱性气体氨气的,银氨溶液是用来检验醛基的,两者均不选。答案:(1)2CH3CHOO22CH3COOH(2)试管A的反应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6080 试管A的支管口处(3)乙二醇或甘油(写一个即可)(4)ab9(2016内蒙古包头一中期末考试)(14分)二氧化锗被广泛用于制作高纯金属锗、锗化合物、化工催化剂及医药工业,某工厂用褐煤烟灰(主要成分为C、GeO2,还有少量Al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GeO2,其流程如图所示:已知:GeO2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是以酸性为主的两性氧化物,溶于强碱溶液生成锗酸盐,溶于浓盐酸生成GeCl4(GeCl4的沸点是83.1)。(1)用水浸取焙烧物2小时的目的是_,操作“X”的名称为_,该操作除了冷凝管、铁架台、牛角管、锥形瓶、石棉网、酒精灯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2)写出焙烧时二氧化锗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酸化”至溶液中盐酸浓度为5.3 molL1时有利于生成GeCl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滤液“酸化”时酸度不够,溶液会出现明显的浑浊,原因是_。(4)GeO2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SiO2。取样品w g,测得其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该样品中GeO2的物质的量为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解析:本题以二氧化锗的制备流程为载体考查工艺流程的分析与解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产量的计算等知识。(1)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延长反应时间或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等均可提高浸出率;结合题中CeCl4的沸点可分析出操作“X”为蒸馏,要控制沸点为83.1 ,还需要蒸馏烧瓶和温度计;(2)根据GeO2溶于强碱生成锗酸盐(4价)写出化学方程式;(3)联想已学的两性物质氢氧化铝的转化写出方程式;滤液“酸化”时酸度不够会生成H2GeO3沉淀;(4)由GeO2、SiO2的化学式,利用“氧守恒”知w gGeO2、SiO2的混合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 mol,设w g样品中GeO2、Si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由题意有xy,105x60yw,联立可解出x。答案:(1)为了提高含锗化合物的浸出率蒸馏蒸馏烧瓶、温度计(2)2NaOHGeO2Na2GeO3H2O(3)Na2GeO36HCl=GeCl42NaCl3H2O生成了H2GeO3(或GeO2或GeO2nH2O)沉淀(4)(或n)10(2016甘肃省天水一中一模)(15分)甲醇合成反应为CO(g)2H2(g)CH3OH(g)。工业上用天然气为原料,分为两阶段:.制备合成气:用天然气和水制取原料气的方程式为_。原料气中常添加CO2以解决合成气中H2过量CO不足的问题,请用方程式解释原因:_。为了使合成气配比最佳,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_。.合成甲醇:(1)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实验室在1 L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合成实验。将1 mol CO和2 mol H2通入容器中,分别恒温在300 和500进行反应,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中甲醇的浓度如下: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300 0.400.600.750.840.900.90500 0.600.750.780.800.800.80(2)在300 反应开始10分钟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500 平衡常数K_。(4)在另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1.2 mol CO和2.0 mol H2,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容器内压强为起始的一半。计算该条件下H2转化率为_。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常数、转化率等知识。.甲烷与水反应生成CO、H2,CO2与H2反应可生成水、CO。由CO(g)2H2(g)CH3OH(g)可知,理论上一氧化碳与氢气按n(CO)n(H2)12进行反应,由反应CH4(g)H2O(g)CO(g)3H2(g)可知1 mol甲烷生成1 mol CO与3 mol H2,H2过量1 mol,过量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根据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可知1 mol H2需 mol二氧化碳,所以理论上原料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体积比为1 mol mol31。.(1)由反应过程中物质能量变化图可知,1 mol CO(g)与2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1 mol CH3OH(g)放出热量为(ba)kJ,所以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ba)kJ/mol;(2)由表可知10 min内,甲醇的浓度变化为0.40 mol/L,所以v(CH3OH)0.40 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H2)2v(CH3OH)20.040 mol/(Lmin)0.080 mol/(Lmin);(3)由表可知500,反应40 min时,反应达平衡状态,甲醇的平衡浓度为0.80 mol/L,CO的起始浓度为1 mol/L、H2的起始浓度为2 mol/L,所以: CO(g)2H2(g)CH3OH(g)开始(mol/L): 1 2 变化(mol/L): 0.80 1.60 0.80平衡(mol/L): 0.20 0.40 0.80所以500平衡常数K25;(4)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2 mol2 mol)0.51.6 mol,设转化的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CO(g)2H2(g)CH3OH(g)n1 2 2x 2x 1.6 mol故x0.8 mol,所以氢气的转化率为100%80%。答案:.CH4H2O(g)CO3H2CO2H2COH2O31.(1)CO(g)2H2(g)CH3OH(g)H(ab)kJ/mol或H(ba)kJ/mol(2)0.080 mol/(Lmin)(3)25(4) 80%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第一题计分)11(2016云南省部分名校2月统考)【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甲酸钠广泛用作催化剂、稳定合成剂、印染行业的还原剂,还可用于生产保险粉、草酸和甲酸。甲酸钠用电石炉废气(75%90% CO,以及少量CO2、H2S、N2、CH4等)合成,其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图:(1)上述工艺用碱液洗涤的目的是_,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 (写两个化学方程式)。(2)上述合成工艺中采用循环喷射吸收合成,其目的是_;最后尾气主要成分是_。(3)甲酸钠高温时分解制取草酸钠(Na2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_。(4)在甲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可得到重要的工业产品保险粉(Na2S2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某厂测知合成塔中甲酸钠生产产率为40%,要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COONa溶液1吨,需要CO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解析:本题结合工艺流程考查操作目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计算等知识。(1)用碱液洗涤的目的显然是除去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2)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在160200 和2 MPa压力下反应生成甲酸钠,反应是NaOHCO=HCOONa,因此合成工艺中采用循环喷射吸收合成,其目的是使尾气中的CO被充分吸收,因此最后尾气的成分是N2和CH4;(3)甲酸钠高温时分解制取草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的化合价由23,因此化合价降低的是H,即生成氢气;(4)根据题意HCOO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之比是12;(5)NaOHCO = HCOONa22.4 68V40% 1065%,V4.12104 L。答案:(1)除去其中的CO2、H2S等酸性气体CO22NaOH=Na2CO3H2O、H2S2NaOH=Na2S2H2O(2)使尾气中的CO被充分吸收N2和CH4(3)2HCOONaNa2C2O4H2(4)HCOO2SO2OH=S2OCO2H2O(5)4.12104 L12(2016湖北省八市3月联考)【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位于同一周期,已知A原子核外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容纳的电子数目相同。C与E同主族,且C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同的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C、D、E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填元素符号),X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2)B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呈_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 _。(3)A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如图1),则1mol A的这种单质中键的数目为_。(4)X元素对应的单质在形成晶体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堆积方式。则这种堆积模型的配位数为_,如果X的原子半径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计算此单质的密度表达式为_g/cm3(不必化简)。解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第一电离能、杂化轨道、共价键以及晶胞结构与计算。已知A原子核外有3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容纳的电子数目相同,则A核外电子数为6个,即A为碳元素。C与E同主族,且C的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即C的单质是氮气或氧气。由于A、B、C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只能是氧元素,则B是氮元素,E是硫元素。又因为A、B、C、D位于同一周期,则D是氟元素,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6个运动状态完全不相同的电子,所以X是铁元素。(1)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O、F、S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则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F。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2)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一对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呈三角锥形,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3)A的一种单质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则含有碳原子的个数是7201260。假设含有x个单键、y个双键,则根据分子构型为一个32面体,其中有12个五元环,20个六元环可知xy90。根据碳原子的价电子数是4,可知x2y,解得x60、y30。单键都是键,双键是由1个键和1个键组成的,则1 mol A的这种单质中键的数目为30NA;(4)根据晶体的堆积方式可判断这种堆积模型的配位数为8;晶胞中铁原子数是812;假设晶胞的边长是b cm,立方体的体对角线是4a cm,所以有b,则此单质的密度 g/cm3。答案:(1)F(3)3d64s2(2)三角锥ap3(3)30NA(4)813(2016宁夏银川一中六模)【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6.0 g化合物E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和3.6 g H2O;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E的分子式为_。(2)A为一元取代芳烃,B中含有一个甲基。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3)由B生成D、由C生成D的反应条件分别是_、_。(4)由A生成B、由D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5)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的是_(填结构简式)。解析: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6.0 g E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0.2 mol,分子中N(C)2,N(H)4,故N(O)2,所以E的分子式为C2H4O2。A为一取代芳香烃,由分子式可知为苯的同系物,故A为,A与Cl2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而B中含一个甲基,则B为,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C为,方程为:;C与E发生反应生成F,结合F的分子式可知应是酯化反应,则E为CH3COOH,F为,B、C转化都得到D,D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G,则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C发生消去反应也生成D,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故D为,G为,在G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一硝化的产物只有一种,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所以对称性高,可以含有2个相同的取代基,且处于对位,为。答案:(1)C2H4O2(3)NaOH醇溶液,加热浓H4SO4,加热(4)取代反应加成反应(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