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翼.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1337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添翼 天心区幼幼学校 夏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方式一个重要特点是为教与学提供一个交互式的环境, 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和交流, 从而完成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而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的优势有哪些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我觉得有如下几点: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优化教学手段情境指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现代汉语词典)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它对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而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的,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选择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希望学生能带着一种高涨而积极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重教轻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弊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学习被动。 因此,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语文教材是用丰富的语言文字和相应的插图来展现课文内容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并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教学中如果在适当的时候,选放一则故事、一幅幻灯,播放一段录像或一首音乐。以 “声”激趣,以“画”激趣,以“境”激趣,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结合课文内容,适时放一放描绘海滩和海岛美景的幻灯及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有静有动,有声有形又有色,学生时而当“导游”,时而又当“潜水员”探索海底的秘密,使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海滩上到处是贝壳,还有大海龟;海岛上绿树成林;大海深处,无数的鱼儿穿梭不停,美丽的珊瑚千姿百态,仿佛听到了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思想高度集中,情绪十分高涨。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老师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的手段。 二、化难为易,减轻负担,提升教学的质量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应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最佳时间进行教学,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教学媒体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课文重点之处,老师认真讲解,仔细分析,学生拼命记笔记,背笔记。为了应付考试检查,有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大量地背作文,抄作文,其结果是,学生负担有增无减,所学知识只会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运用。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见识少,他们是凭借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采用 “听音想画说话”“听音说话想理”,“看像听音想境”,“听音读文悟意”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即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看幻灯投影故事的主要情节,想象故事开头,续编故事;看配音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等等。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又有助于扩散学生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教学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先用动画把学生带入观潮的情境,体会潮水的汹涌澎湃;接着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听课文的朗读;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潮水的壮观;最后请听配乐诵读课文。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如在三年级的习作中,学生较难把景物的特征表述清楚,于是我用拍摄的白沙古井的照片作了个小课件,引导谈话:“白沙古井是我们熟悉的,毛主席曾经这样描述过它:“白沙沙水水无沙。”现在,老师想为白沙古井制作几张明信片,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白沙古井,请同学们帮我用文字描绘出它的美。”同学们看了画面,纷纷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回忆,抓住主要特点加以描述,然后,利用多媒体展台大家一起评析谁写得好,再把他写的内容作为解说词。就这样,制成了一幅图文并茂的明信片,教师再配上优美的轻音乐,让同学们一起欣赏品味。大家纷纷说:“没想到,常去的白沙古井竟然有这么美。”我因势利导,让大家继续看其它几幅画面的解说词,比较谁写得最好,同学们兴趣高涨。最后,写作文时,我略加指导,让学生按游览的顺序,选择一两处景点作为重点详写。这样,一篇篇条理清楚,生动具体,详略得当的作文便诞生了。多媒体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了个性,提高了作文能力。这样的习作课,学生愿上、乐上,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三、面向全体,及时反馈,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因为通过反馈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在反馈中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增强自信心。如在上面的游览白沙古井后,在写作训练课上再播放古井的幻灯片,启发学生写片断,然后,用实物投影或幻灯投影及时反馈交流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评析。通过交流、评析、修改、对比,学生收获不小,尤其是中差生,找到了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修改的目标,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听、说、读、写及观察、思维能力。诚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毕竟只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绝不能代替学生真实的文本读写,正如看电视剧不能代替读原著一样。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于学生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我们应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使用的量和度,要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作用呢? 一、配乐、配音、配字幕、配图片、配动画的朗读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适宜于多媒体的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多媒体所提供的环境中,不但有利于学生正确朗读,形成语感,增进对文章的理解,还可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朗读才能的缺陷。例如,教学桂林山水,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一面欣赏桂林的山水,一面听多媒体的朗读,效果自然比教师范读或单纯的听录音朗读要好得多。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朗读时,可以有多种形式。在听读时,可以配乐、配音、配图片、配动画、配字幕;在朗读时,可以只配乐、配字幕、配图片、配动画;在辅助背诵时,可以只配乐、配图和配动画。 运用多媒体朗读可有效地防止语文课堂中那种繁琐的讲析,本来,这类作品就是比较重感悟,要多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与欣赏。 二、演示说明性文字中比较难懂的原理与程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明性文章,例如赵州桥、蝙蝠和雷达等等,由于学生缺乏对这类知识的了解,教学中仅靠语言的传授既枯燥又难懂,往往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可轻易的突破这些难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语言的分析与品味上。教学赵州桥,将赵州桥的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说明赵州桥的特征,再体会课文中的“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中“两边”、“各”等词的准确性,很显然比起空让学生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学生的理解要更深入,记忆要更持久些。教学蝙蝠和雷达时则可以把几次试验的过程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让学生边读边填写,这样对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三、显示相关的背景材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要提供许多背景材料,多媒体可以大容量、高速、省时地提供背景材料,而且提供的时机比较自由灵活。例如,阅读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前人评论等等,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很方便的提供给学生。教学观潮时,第一句话就是“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为什么说“ 自古以来”呢?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前人对钱塘江大潮的描述,有庄子、范仲淹等等,这样学生既长了见识,拓宽了知识面,又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四、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具有直观形象性、情知对称性、智能暗示性、意象相似性等特征。根据教学内容所形成的情境,可分为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直接情境是由现实生活提供的直接形象为主体的情境,所构成的“境象”主要是非符号性的非象征性的实际物体,学生反映的“境象”的心理过程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的功能,学生得到的感觉是直接感受。 间接情境是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供的材料创造的间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它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教具所模拟的某种形象;一是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所描绘的某种形象。 多媒体为创设间接的教学情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通过提供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构建情景交融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把要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的知识,变为无意注意而轻松获得,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上所说的巨大的功效,但是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字,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些简单地把文字材料转化成声音画面势必弱化语文教材的作用。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方法不能流于形式。”所以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的研究使用这种工具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策略,才能发挥这种教学工具的巨大作用,使其真正为语文教学添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