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9231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大开放本科《汉语修辞学》期末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汉语修辞学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修辞学的初步建立期,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既是文学理论的巨著,又是修辞理论的力作。2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3宋代陈騤的 (文则)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著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5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 6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 (凝固性) 的特点。7整句和散句是从 (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8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9(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10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 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11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 的方法、手段。12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了解他) 。13(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14语境就是指我们平时说话或写文章所具有的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一定的 (题旨),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以及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15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走投无路的地方,忽然(海市蜃楼)似地出现一个 (柳暗花明)的村子。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 “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修饰文辞)。2“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这里用了(比拟)的辞格。 3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足下留青)比较富有艺术性。4.“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部分代整体)。5.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属于(直接、扩大夸张)。6.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属于(谐音双关)。7.下列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整句。8.“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这是火和钢的自白”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属于(宽对 正对)。 9.从句子的前后照应、句式的整齐美观角度考虑,下面比较好的一句是(继承下去吧,我们后代的子孙!这里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耕耘下去吧,未来世界的主人!这是一笔永恒的财产千秋万古长新。)。 10. 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流氓欺乡下佬,洋人打中国人,教育厅长冲小学生,都是善于克敌豪杰。)。三、分析题(共20分)(一)下列句子划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句式?试分析其修辞效果。当长江、嫩江、松花江等上千里大堤经历一次次特大洪峰的冲击仍巍巍矗立,当武汉、九江、哈尔滨等临江重镇送走一次次洪峰仍安然无恙,当京广、京九等交通大动脉在暴风雨一次次袭击下仍畅通无阻,当沿江数百万群众从洪峰的围困中一次次脱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这要归功于我们有一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英雄军队和武警官兵。在与洪魔鏖战的日日夜夜,他们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顽强精神,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堤坝,它巍然屹立在亿万人民心中。答:划线的部分运用了叠用句式,作句子的状语,形式整齐,笔墨酣畅,热情地歌颂了人民军队在抗洪救灾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表达了广大群众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二)按要求变换句式。 1早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三轮车、穿着朴素、腰间系着工作裙、待人和气、随时带着微笑的卖牛奶的女青年。 (改为短句) 改为:早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卖牛奶的女青年。她骑着三轮车,穿着朴素,腰间系着工作裙,待人和气,随时带着微笑。2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不再丑,痛苦也变成欢乐,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改为整句)改为: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格。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答:该题使用对偶中套比喻的修辞方式。 2听着、听着,听着那悲伤的歌声,蓦然,一股的心酸,像波浪,在我心海里汹涌澎湃,我感觉,天上的星星似乎要落泪了,远方的涛声似乎在哭泣了。答:(1)使用比喻中的明喻,本体为“心酸”,喻词“像”,喻体为“波浪”;(2)第二个分句宾语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体现了对偶辞格的特征;(3)把“星星”和“涛声”当作会“落泪”和“哭泣”的人来写,是拟人;(4)最后对偶套拟人。由于该题综合运用明喻、对偶和拟人等三种辞格,使情感得到充分的抒发,颇具感染力。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成语活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 答:成语活用的方式:(1)易字。所谓易字就是更换原来成语中的某一成分,产生新的变体,表达一种新的意思。通过易字所形成的变体的意思,也能让人马上明白。(2)谐音。所谓谐音就是更换原来成语中的某一成分,被更换的成分和原来的成语的这部分字音相同或相近。(3)拆用。将成语原形拆开运用,在中间加入其它词语,使整句话的意思和原来的成语有区别。(4)易序。改变成语原形成分的顺序,使变体的意思和原来成语的意思不同,在特定的语境下,起到新颖别致的修辞效果。(5)易色。这里的“色”不是指颜色,而是指词的感情色彩。(6)别指。别指实际上是一种借用。是借用某一成语原形,来改指另一事物。2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准确朴实(2)简洁有力(3)新鲜活泼(4)生动形象3设问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区别:(1)设问句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思考,反问句主要是表示强烈的语气或情感;(2)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3)设问句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句末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举例(略)4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使用比喻一定要出现喻体,使用比拟不出现拟体,被比拟的事物和用以比拟的事物已经融为一体。举例(略)五、改错题(20分) 改正下面的病句,并说明理由。 1用人不应求全而责备,因小过而废之。2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万人空巷。3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了,孩子从家里走出来了,问题从这里冒出来了。4今天的比赛中,白牙齿越战越勇,比分一路领先,顺利地获得了冠军。5 运动健儿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活跃在运动场上。6“五一”假日期间,去港旅客大大增加,使该地商家生意增加了三四成。7队长一枪就把坏蛋毙死在湖边,顿时湖面上飘起一缕缕的鲜血。 8基层干部常常忙于被动地应付写总结作汇报。9他慷慨大方,朋友有事相求,他一诺千金。10这伙人对人民犯下了不可磨灭的罪行。参考答案:1 “求全而责备”改为 “求全责备”。因成语中不能插入别的成分。2 “万人空巷”改为“空无一人”。意义用反了。3 排比句的各项不仅结构相同相似,还要意思相关,语气一致。这几句意思毫无联系,显得不伦不类。4用“白牙齿”借代缺乏代表性,因为“白牙齿”是正常人牙齿的共性。 5“热锅上的蚂蚁”带有贬义,比喻运动健儿不合适。6 “销售额”、“营业额”等可以增加三四成,但“生意增加了三四成”这样的说法似乎不合语言规则。7既然坏蛋死在湖边,何来“湖面上”的“缕缕鲜血”。8 “被动”与“应付”语意重叠。9 “一诺千金”用法欠妥。并与“慷慨大方”无直接的因果联系。10 “不可磨灭”改为“不可饶恕”。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妥。试卷代号:7993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修辞学 试题 2008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2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3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作为修辞主体作者的思想品德 、生活积累、(知识素养)分不开的。4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 、(巧妙配合) 。 5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 的特点。 6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7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顺装句),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倒装句) 。 8(双音节化)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9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10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格式化)的方法、手段。11 “大家都了解他”变成否定句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不了解他) 。12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13“作为交换,四岁的悠悠也将充当北京动物园的上门女婿。”包含的修辞格是(拟人 (或比拟)。14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份,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仿词可分为 (相类)仿词和(相反)仿词两类。 15根据形式的不同,引用可以分为三类,“黄老说,巴金是个十分重友谊、重情义的人。”属于(意引)。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1“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2“夜深入静,万籁俱寂,一片明净的灯光热情而温柔地抚着我”是(拟人)。3.国际歌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中的“毒蛇猛兽”属于(借喻)。4.“孟蓓气得直瞪对面的辛小亮。谁让她天生一副笑模样呢,像生气,又像笑。”其中的“像像”属于(表不确定)。5.“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部分代整体) 。6.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属于(直接、扩大夸张)。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道是无晴却有晴”属于(谐音双关)。8.下列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整句。9.“这是血和泪的控诉,这是火和钢的自白”,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属于(宽对 正对)。10下列句子(粮食堆得山似的)是比喻。 三、分析题(共20分)(一)指出下列一段话在语音上的修辞特色。 运用了双声词、叠韵词、摹声词、叠字、四字格等,使表达节奏鲜明、铿锵悦耳,具有声律美,而且具体真实,形象生动。山溪时不时发出各式各样的韵律,丁丁冬冬,哗哗啦啦,有的低沉委婉,有的缠绵细密,有的高昂激奋,就像一支多声部的乐曲,撒落在这绿盈盈的山间谷底。答:第一个复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火。第二个复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使用明喻,本体她喻词像喻体树叶。第三个复句中使用借喻的修辞方式,直接以喻体夏天代替本体青春,以喻体晚霞代替本体剩下的岁月。整个句子显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的,如闻其声。(二)按要求变换句式。 1北京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完成的侠女十三妹是一部根据清代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有关章节改编的讲侠客除暴扶弱的动人故事的影片。(改为短句) 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去年拍摄完成的侠女十三妹是一部讲侠客除暴扶弱的动人故事的影片,它是根据清代长篇小说儿女英雄传中的有关章节改编的。 2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不再丑,痛苦也变成欢乐,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改为整句)改为: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让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欢乐,把生活变得像座花园一样。(三)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格,并分析修辞效果1她爱起人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像一团火,把人烧毁。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是暗下来了。2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日出两句既是引用,又是比喻,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是比拟。整个句子显得形象自然,富有文采,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具有极浓的抒情气氛。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境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语境对语言表达的作用。语境就是语言的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境、对象、场合、时间、话语的具体环境。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的制约作用。举例(略)2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准确朴实;(2)简洁有力(3)新鲜活泼;(4)生动形象3设问句和反问句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区别:(1)设问句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思考,反问句主要是表示强烈的语气或情感;(2)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3)设问句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句末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举例(略)4举例说明比喻和比拟的区别。使用比喻一定要出现喻体,使用比拟不出现拟体,被比拟的事物和用以比拟的事物已经融为一体。举例(略)五、改错题(20分) 改正下面的病句,并说明理由。1小王的思维活动是敏速的。 敏速是生造词,语义不清,应改为敏捷或敏锐。 2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丰盛细致的感情。语义不切合。应把高明改为高深、丰盛改为丰富。高明与高深都有程度高的意思,但高明一般指见解或技能,高深用于知识的掌握。丰盛与丰富都有多的意思,但丰盛只用于物质方面,丰富适用范围广,指人的感情可用丰富,不能用丰盛。3不久,他们来到青松矗立,翠竹挺拔,百花怒放,四处飘香,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 句子臃肿,理路不清。可改为:不久,他们来到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周围青松矗立,翠竹挺拔,鲜花怒放。4这几天大家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万人空巷。万人空巷改为空无一人。意义用反了。5我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放在天天能面面相觑的床头。把面面相觑改为看见。面面相觑是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用此不合适。6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把效尤改为模仿。效尤属贬义词。7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把珠圆玉润改为恰到好处。珠圆玉润是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8他坐得更端正,俨然是一位凯旋归来的将军。凯旋有归来的意思,不简练,删去归来。9太阳从东方升起了,汽车从车库开出来了,孩子从家里走出来了,问题从这里冒出来了。 排比句的各项不仅结构相同相似,还要意思相关,语气一致。这几句意思毫无联系,显得不论不类。10当小号奏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战土们最熟悉的歌曲时,全场都情不自禁地随着介绍人的要求唱起歌来了,那场面真是感人啊! 前后照应不周,自相矛盾。情不自禁地与随着介绍人的要求是自相矛盾的,故宜删一留一。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2、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3、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4、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句式,跟文章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句子的(上下文)有密切关系。5、修辞既然是一门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就必然应以(语言要素本身)为主要研究对象。6、同义词用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性)、构词能力和(语法功能)上。7、在汉语里,时态助词、表示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关的概念。8、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和容量大。9、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10、比喻的运用原则是:第一要(贴切);第二要(注意创新)。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及表达效果。(1)、“一九七六年,十月初的一个夜晚,已经有了秋凉萧条的意思。蟋蟀在一个角隅悲伤地啼哭!”。拟人,以蟋蟀啼哭来暗喻“四人帮”横行时黑暗的现实,表达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5分)(2)、“玉秀一看到他那装腔作势的酸溜溜的样子,就感到恶心。”(徐迟:地质之光)摹状辞格。摹写那种萎靡狼狈与令人厌恶的情态给人们的感觉。(5分)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战士们把敌人的碉堡炸毁了。(改成被动句) 敌人的碉堡被战士们炸毁了(2)、“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在财东马房里睡觉的少年,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改成整句)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做“困难”。(5分)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黑云堆成了一整片,象一块黑铁,渐渐地往地面上沉:似乎已经盖到了屋脊上,再过一会儿就得把屋子压扁。”作者调动了一系列的词语,把黑云的具体形象及其特征,完整而又清楚地使人感到倾盆大雨的减压(5分)(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传统的修辞方式包括哪两大类?要点:一是从内容方面着眼的包括比喻、借代、比拟、摹状、对比、映村、夸张、婉言、双关、反语、引用、警策等(5分);二是从语言形式方面着眼包括对偶、排比、叠用、蝉联、回环等(5分)2、构成警策性语句的方式常见的有哪三类?要点:判断式;描述式;抒情式3、简述什么是短句和长句及其各自的特点。要点:短句指字数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指字数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4分);短句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结构简明、节奏紧凑、语音的停顿与意义的段落相一致,比较适合表达强烈的、激昂的感情。(3分);长句的特点是结构复杂、层次多、容量大,可以用来精确的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一般用于书面语(3分)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的内部规律,即它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系统和规则。2、修辞与逻辑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看,两者既有(对应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对立)的一面。3、汉语的句式从语言形式的角度,可以分成长和(短)、整和(散)等句式。4、(准确)、(贴切)是选词炼字的基本要求。5、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又可归成平、仄两类。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8、丰富词汇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熟悉人民群众的口语);一是(从书本上学习,从阅读中学习)。9、书面语体可粗分为事务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四种类型。10、比拟就是(拟人)和(拟物)两种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上的统称。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并分其修辞效果。(1)、“从寒冷的波罗的海上吹来了白色的风,冬来了,我们离开欧洲,回到亲爱的祖国。”(5分)双关、象征等修辞格,“白色”修辞“风”,既描写了风雪交加的景色,又象征了反动派的势力,使诗句色彩鲜明,富于形象性。(2)、“一伙人,一天拥到他家里,赖着不走,胡说了一个下午,逼迫他。他们抽了不知多少包香烟,熏得那客厅的上半层云雾缭绕,乌云密布,好像随时都可以发出闪电和雷霆一样。(徐迟:在湍流的蜗旋中)”(5分)比喻、夸张、双关和衬托等辞格,“云雾缭绕,乌云密布”比喻抽香烟时所喷出的烟雾含有夸张的味道,而且语带双关兼指当时的政治形势,这个“景”又衬托了周培元威武不能屈的斗争精神。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空前民族英雄,他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也是最热忱的”。(变成散句)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民族英雄。(2)、他反对我的提议。(改成否定句)他不同意我的提议。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前几天真是悲喜交集,刚过了国历的九一八,就是夏历的中秋赏月,还有海宁观潮。”(鲁迅中秋二愿)悲喜交集原指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这里纯粹取其字面意义,悲指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喜指当时上层统治者中秋赏阅海宁观潮寻欢作乐。这种悲喜碰巧交集在一起,巧妙地活用这个成语加以对比,有力地揭露和嘲讽了那帮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家伙。(5分)(2)、“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正传)“立志”一词用于表现阿Q在抢劫供状上花押的场合,是大词小用或者证词反用了,但更有力地表现了阿Q的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死到临头而不知,还要争强好胜,并把圆画得圆当作终生大志来立,多么可笑复可悲。(5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双关的修辞作用。要点:用意表达泫外之音,意外之意,或借题发挥,把内容表达地更加含蓄,意境更加深远,引起读者深入思考、丰富的联想从而增加语言淡然里生动性。2、简述设问和反诘的异同。要点:同:都是问句的形式,都表达某种肯定的见解或叙述已知的事情,是无疑而问; 异:设问可引起读者注意、思考然后予以解答,可领起下文,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贯通、条例清楚、层次分明,可以振起文气使文章波澜起伏。反诘的表达丰收一般不要求回答。一是内部结构不同;二是作用不同;三是在文中所处的位置不同。3、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要点:一是做定语,表所属,相当于他们的或那个(4分);二是做宾语相当于他们(2分);三是虚指,作为动宾结构中间的衬字,起加强语气、调整音节的作用。(4分)四、论述题(20分)试举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逻辑的关系的。要点: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逻辑学是研究人们的思维形式和规律,因语言和逻辑有密切关系,所以修辞与逻辑有密切关系(4分);由于修辞的需要,语言的表达可以在形式上突破思维规律的某些限制。有些修辞丰收很难按逻辑尺度去衡量(3分);防止歧义和误解是修辞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4分);修辞应注意要防止片面追求辞藻华丽或不恰当丰收运用修辞而忽略了语言的准确性以致造成不合逻辑的现象(4分);在修辞中应注意句子或一般文章内部逻辑关系失当(4分);二者既对立统一又相依相辅(1分)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2、同义词情味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所带的 (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风格上。3、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4、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5、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8、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9、虚词通过修辞、(连接)和(附着)三种主要方式,把各类实词、词组或句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10、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他们所表现的语气、(情味)、(风格)等修辞色彩往往不同,各有其适用的场合。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1)、“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比拟、夸张;形象说明了天气的炎热。(2)、“我提心吊胆-很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去揭开床毯,可脑子里却担心那床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5分)比喻,书法海拔的情感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写的十分具体。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他成绩不坏。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暗喻使晚霞与天空都显得更加艳丽动人。(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要点:作定语;作宾语;虚指,作为动宾结构中间的字,起加强语气、调整音节的作用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要点: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成对的经常并举、对待位置的词;3、夸张的修辞作用是什么?应怎样恰当应用?要点:表达用意表达泫外之音,意外之意,或借题发挥,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联想受到突出形象的过去效果;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夸张要掌握分寸;夸张要充分、鲜明;四、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汉语修辞学模拟试题(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汉语的句式从结构的角度,可以分成独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句式。2、同义词情味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的附加意义所带的 (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风格上。3、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4、修辞学就是指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5、同义的语言形式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6、语言里的专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7、修辞的变异形式大致可分为三个范畴,即逻辑范畴、(风格范畴)和(语法范畴)。8、在汉语里,时态的语气词、(时间副词)和(时间词)都可以表示跟时间相干的概念。9、虚词通过修辞、(连接)和(附着)三种主要方式,把各类实词、词组或句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10、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但他们所表现的语气、(情味)、(风格)等修辞色彩往往不同,各有其适用的场合。二、综合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分析下列句子中辞格运用的情况。(1)、“六月十五日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象着了火。”(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比拟、夸张;形象说明了天气的炎热。(5分)(2)、“我提心吊胆-很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去揭开床毯,可脑子里却担心那床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5分)比喻,书法海拔的情感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写的十分具体。2、将下列句子调整句式(1)、“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改成整句)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又进了三步。”(2)、他成绩很好。(改成否定句)他成绩不坏。3、指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的特点和表达效果。(1)、“秋天的黄昏,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暗喻使晚霞与天空都显得更加艳丽动人。(2)、“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散,意见分歧。”四字格成串排列,形式整齐,语言连贯、节奏紧,集中地揭示和分析问题。(5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要点:作定语;作宾语;虚指,作为动宾结构中间的字,起加强语气、调整音节的作用2、简述反义词的类型。要点: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成对的经常并举、对待位置的词;3、夸张的修辞作用是什么?应怎样恰当应用?要点:表达用意表达泫外之音,意外之意,或借题发挥,加深人们的印象、引起联想受到突出形象的过去效果;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夸张要掌握分寸;夸张要充分、鲜明;4、论述题(20分)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修辞和语言要素的关系的。要点: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使组成双声叠韵的词语和对仗、押韵的句式使语言具有音乐感;二者关系密切,汉语的词汇丰富,都以广阔的用武之地;修辞与语法的关系,不同句式综合应用的表达效果是修辞的重要任务;后者是前者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一、填空题1中国第一部修辞学专著是文则。2“辞达”与“言文”的结合是孔子修辞学说的重要内容。他的论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开创性。3标志中国现代修辞学建立的著作是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4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5我们要学好修辞,一定要学好语音、词汇、 语法等有关知识,这样才有牢固的基础。6人们如果巧妙地利用语境的某种特殊条件进行修辞活动,就能使语言焕发出夺目的光彩。7语境即语言环境宏观的语境指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微观的语境指语言本身的具体环境,即说话写文章时特定的对象,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一定的题旨。8“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9“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诗中。10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 、简洁有力 、新鲜活泼、生动形象。11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12成语原形指的是某一事物,变体借用来改指某一事物,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 别指。13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14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别指。15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联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16“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作者是宋代的陆游。17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18“水质污染,鱼虾绝产,生物植物罕见昔日白洋淀今安在?”这个反问句表示 感叹。19“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双否的句式。20设问句是自问自答 ,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21整句和散句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22四句一组的诗,第一、第三句一韵,第二、第四句一韵,这种押韵方式叫 交韵。23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24叠音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叠音是汉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25大体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26“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2+2+2+1”式。27现代汉语中平声指阴平 、阳平 ,仄声指上声和去声。 28“家书抵万金”的平仄情况是平平仄仄平29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 。30“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 排韵。31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 、巧妙。32“人穷志不穷”的修辞格为拈连。33“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顶真。34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这种修辞方法叫仿词。3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年轻人交友要慎重。做到既善交友,又交善友。二、单项选择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于(B )。 A、论语 B、左传 C、文赋 D、文心雕龙2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是以(B)的出版为标志的。 A、文心雕龙 B、修辞学发凡 C、语法修辞讲语 D、修辞概要3解放后,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专著是(B)。 A、修辞学发凡 B、语法修辞讲话 C、现代汉语修辞学 D、修辞概要 4西晋陆机的文赋把文章分为(D)文体。 A、五种B、八种 C、九种 D、十种5主张“言必近真”,提出“拨浮华,采真实”,倡导“文约而事丰”的专著是(C)。 A、文赋B、文心雕龙C、史通D、文则6提出消极修辞应该做到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将积极修辞分为辞格和辞趣的专著是(D)。 A、文心雕龙B、语法修辞讲话C、修辞概要D、修辞学发凡7“推敲”这一典故出自唐代诗人(A)的诗中。 A、贾岛B、韩愈C、李白D、杜甫8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有艺术性的是(D)。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B、请勿践踏草坪C、请爱护草坪D、足下留青9易乾卦文言中提出了“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其中,“修辞”的意思是(C)。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D、说话10针对某些调查组,在茶叶上市时节以调查为名到茶农处“吃喝带”的现象,某报刊以“茶农怕来调茶组”为标题写了一篇报道。这一标题是利用语境因素中的(D)来提高表达效果的。 A、题旨情趣B、场合C、时间 D、话语的具体环境11“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选自(A)。 A、刘勰文心雕龙B、陆机文赋 B、陈骙文则D、陈望道修辞学发凡12“百里改诗”的典故是说(B)。 A、贾岛B、任蕃C、李白D、郑谷13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数枝”改为“一枝”的诗人,被后人称为“一字师”。他是(C)。 A、贾岛B、齐己C、郑谷D、杜甫14文学被称为语言艺术,更讲究语言的(D)。 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15“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李渔在这里强调了语言的(C)。 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16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一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写了他建在山上的小屋。这里“空中楼阁”的选用,使成语修辞(B)。 A、意蕴深厚B、新鲜别致C、文字精炼D、风趣诙谐17有一则新闻珠漂队骑“虎”难下,报道珠江漂流队在贵州广西被困于虎滩一带,这里作者运用了成语活用方式中的(B)。A、易字B、别指C、易色D、谐音18人民日报曾以杞人胜天报道河南杞县大旱时,当地人民满怀必胜信念与大旱斗争的事。该题目是成语活用的例子,其修辞作用是(B)。A、文字简洁B、内涵丰富C、色彩多样D、富于趣味19澳门回归日,北京日报以题为全球华人情锁今晨澳门作了报道。这里“锁”的运用是作者选择词语锤炼方式中的(A)。A、精心挑选B、修饰点染C、巧妙配合D、文字简洁20随着电报业的发展,“加急电报”将不复存在。某报以“加急电报谢幕”为题加以报道。使用“谢幕”这个词最大的特点是(C)。A、准确朴实B、简洁有力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21“香浮鼻观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作者是(A)。 A、宋代陆游B、唐朝刘知己 C、清代魏际瑞D、南朝刘勰22下列各句都是对偶句。属于正对的是(B)。 A、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23下列各句属于叠用的是(C)。 A、“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鲁迅作文秘诀) B、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姜卿心存善良) C、群鼠已经扑上来。有的撕鞋袜,有的啃脚趾,有的缘裤上蹿,咬腿肚子咬膝盖。(刘征鼠辈的变异) D、更有甚者,干脆拉帮结伙,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夺官抢权。(蒋元明要做事,不要做官)24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对长句子和短句的理解正确的是(D)。 A、长句的表达效果优于短句。B、复句比单句长,所以复句是长句,单句是短句。 C、长句多用于口语,短句多用于书面语言。D、句子的短和长是相对的,它们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简单还是复杂。25“水质污染,鱼虾绝产,生物植物罕见昔日白洋淀今安在?”这个反问句表示(B)。 A、愤怒B、感叹C、责难D、讽刺26下列句子后括号中的话是对倒装句修辞效果的说明。不正确的是(D )。 A、四时皆美虎山丘(谓语前置,突出了谓语,并使句子形成“4+3”的音节结构,具有节律美) B、信寄走了,已经。(状语后置,表示强调状语) C、繁漪哦,十八年了,在这个家里,你看,好老了吗?(补语移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D、老北京见面就说:吃了吗您?(主语后置,表示强调主语)27“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A)。 A、状语后置,使假设复句的从句和主句之间意义联系更紧密,并强调了状语。 B、主从复句分句倒装,强调了表条件的分句。 C、主从复句分句倒装,使假设复句的从句和主句之间意义联系更紧密。 D、主从复句中主句前置,强调了主句。28下面对“书面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关联词语相对口语句较少。B、整齐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C、语气词相对口语句较多。D、简略的句子相对口语句较多。29下列对反问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A、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B、反问句都是有疑而问的。 C、反问句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D、反问句句末只能用问号。30下列肯定句和否定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语气说的。 B、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C、一般来说,否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肯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D、带有反问语气的否定句,类似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31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B)。A、单音节化B、双音节化C、三音节化D、四音节化32“南水北调”这个词是(B)。A、述宾结构B、主谓结构C、偏正结构D、并列结构33“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这段解说词的押韵方式是(D)。 A、阴韵B、抱韵C、交韵D、排韵34下列对声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B、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 C、古诗中平仄安排可概括为:同句中相互交替,对句中彼此相同。 D、新诗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律。35下列对语音段落和语法结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四字音节的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停顿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例外。 B、一般的句子中,存在着语法结构关系和语音顿歇不一致的地方。 C、句子不可能完全是两字一顿,也存在着一字一顿,三字一顿乃至更多音节一顿的情况。 D、句子中每一个“顿歇”,每一个节拍的时值大体相当,只是音节松紧的程度不一样。36下列对三音节语音段落在现代汉语中地位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C)。 A、占主导地位。B、比四音节语音段落运用广泛。C、起调节作用。D、有被双音节和四音节取代的趋势。37“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语音段落是(C)。 A、“2+2+1+2”式B、“4+1+2”式C、“2+2+2+1”式D、“4+3”式38下列对双声和叠韵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B、双声和叠韵是汉语传统的语音修辞手段。 C、古诗和现代诗都很重视双声和叠韵的运用。D、散文中的双声和叠韵也常见。39“家书抵万金”的平仄情况是(A)。 A、平平仄仄平 B、平仄平仄平 C、仄仄平平仄 D、仄平平仄仄40“缺医少药”的构成语素为(A)。 A、单音词B、双音词C、四音词D、都不是41在中国最早提出修辞格概念的是(C)。 A、孔子B、刘勰C、唐钺D、陈望道4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把修辞格分为(A)。A、38种B、27种C、24种D、184种4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B)。A、孔子B、墨子C、孟子D、荀子44“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风樯”指“帆船”,属于(B)。 A、具体代抽象 B、部分代整体C、专称代泛称D、特征代本体45“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C)。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46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属于(B)。 A、直接、缩小夸张 B、直接、扩大夸张C、间接、扩大夸张D、间接、缩小夸张47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道是晴无却有晴”属于(B)。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48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是(B)。 A、比喻“三年”B、借指“三年”C、借指“三个季节”D、比喻“三个季节”49“人穷志不穷”的修辞格为(C)。A、仿词B、回文C、拈连D、借代50“利剑腰斩罪恶厦门特大走私案查处始末”中,“利剑腰斩罪恶”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格,对这项修辞格的运用解释最正确的是(B)。 A、把物当成人,显得风趣幽默。 B、将自己的褒贬爱憎寄托在被比拟物上,使要表达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C、抽象的东西被当成具体的东西,说理更容易让人理解。D、没有生命的东西被当成有生命的东西,说理更容易被人接受。三、多项选择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A C D)。A、语音B、修辞C、词汇D、语法2下列属于语言环境的是(A D)。 A、社会、时代B、逻辑C、思想品德D、对象3解放后我国出版的修辞学专著有(A C D)。 A、现代汉语修辞学 B、修辞学发凡C、语法修辞学讲话 D、修辞学概要4下列各句分别是藤野先生、包身工的原稿和定稿中的句子。其中定稿中的句子是(B C)。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B、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C、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息的例子是不能开的。 D、可是在这种工房里面,生病躺着休养的例子是不能开的。5下列四句是某文章的标题,从修辞角度上看,你认为有毛病的是(ABC)。 A、“当家菜”让位 万户齐欣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B、“当家菜”让位 万户齐欢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C、“当家菜”让位 老百姓欣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 D、“当家菜”让位 老百姓欢喜 大白菜成了“末代皇帝”6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是(ABCD)。 A、准确朴实、简洁有力 C、新鲜活泼D、生动形象7下列各句都有成语活用的现象,活用方式为“易色”的是(AC )。 A、此人的字龙飞风舞,只能半认半猜。B、不占不贪,理得心安。 C、为了考取研究生,已居高官的他仍执着追求,迎难而上,这种自讨苦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珠江漂流队骑“虎”难下。8下列各句中都有成语活用现象,活用方式是“别指”的有(BC)。 A、这出戏与原作虽貌离却神合。B、白洋淀农民望“洋”兴叹。 C、元旦将至,商场天天人山人海,对此,一家新闻单位以商家开始度日如年进行了报道。 D、我校新建了一栋教工宿舍楼后,教师人人安居乐教。9下列句子在语言的锤炼方面做得不够的是(BCD)。 A、铜臭染污了灵魂。 B、病房只住着一个被烈火烧伤的重伤员。这时,小分队的同志们已经有些累了,但谁也没有显出松懈。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在这一个观众面前表演起来。 C、在我们成长的每个脚印中都有您关注的目光。 D、南京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揭露了当年日寇大屠杀的罪行。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会被篡改的,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10下列各句在成语运用中不够恰当的是(ABC) A、她这个人清高自负,对那些衣着豪华、佩金戴银、显得美轮美奂的“贵妇人”总是看不顺眼。 B、那个黄头发的青年见魏不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