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9221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2008-2009学年期末考试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60小题满分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满分40分。其中第1-40题为A型题,每题0.5分,共20分;第41-60题为X型题,每题1分,共20分。本题与答案不符者均不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BEACBDBBECADEAECCCDE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AADCDABEECDDADDCEBAE41424344454647484950ABDABCDABCDECBCDEAEADCDABDEABCE51525354555657585960ABCDEBDABCEABCDBCDECADEABBCDEAC第卷(非选择题,共35小题满分60分)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分。请解释下列名词,语言尽量全面、准确。英文词汇没有翻译成汉语者,每个扣0.5分,直到扣完为止,其他酌情给分。(标出的地方为主要采分点)61、(共1分)sarcoma:肌节,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是骨骼肌行使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基本结构单位(0.5分)。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0.5分)。62、(共1分)先天性脐疝:消化系统的常见畸形,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肠袢未从脐腔退回腹腔(0.5分)或肠袢虽退回腹腔,但脐腔未闭锁所致。胎儿出生后,肠管可从脐部膨出。63、(共2分)blood-testis barrier:血-睾屏障,其组成包括间质中的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0.5分)、生精上皮基膜(0.5分)和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0.5分)。血-睾屏障可以阻止大分子物质进出生精上皮,既可防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对生精细胞的损害,又能防止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到生精小管外而发生自体免疫反应(0.5分)。64、(共2分)motor end plate:运动终板,来自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运动神经元的轴突(0.5分)到达所支配的肌肉后失去髓鞘,发出许多分支,每一分支终末形成呈葡萄状膨大,与一条骨骼肌纤维(0.5分)形成化学突触连接(0.5分),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0.5分)。65、(共2分)血岛:胚胎发育至第15-16天,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内出现的结构(0.5分)叫做血岛,是间充质细胞密集而成的细胞团(0.5分)。血岛周边的细胞变扁,分化为内皮细胞(0.5分),再由内皮细胞围成原始血管。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分化为原始血细胞,即造血干细胞(0.5分)。三、填空、绘图与简答题:本大题共27小题满分32分。请将答案用简练、准确、全面地语言表达出来。具体评分细则在各小题均已标出。66、角膜上皮无色素细胞和血管;角膜基质内有大量与表面平行排列的胶原板层;角膜基质内的水分适量 (顺序可变,须答出至少2点,每点0.5分;多答者答对不加分,答错1点扣0.5分,扣完1分为止)67、肌质网较稀疏,终池少而小(0.5分),横小管多与一侧终池相贴组成二联体(0.5分) (意思对即可,答不全及未用专业术语者酌情扣0.5-1分)68、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多边形细胞、梭形细胞、扁平细胞(0.5分) (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69、分泌细胞(或Clara细胞)(0.5分) 70、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胆管(0.5分) (顺序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71、绒毛膜、羊膜囊、卵黄囊、尿囊、脐带(0.5分) (顺序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72、十二指肠(0.5分);右(0.5分,答其他答案均不得分)73、心球、心室、心房(0.5分) (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74、(2分) (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75、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0.5分) (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76、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0.5分) 77、降钙素、甲状旁腺素(0.5分)78、23,X或23,Y(0.5分,必须答全,否则不给分);2N(0.5分)79、纤维蛋白(0.5分);血清(0.5分)80、糖蛋白(0.5分);骨钙蛋白、骨黏连蛋白、骨桥蛋白、钙结合蛋白(0.5分,至少答出两个,多答者不加分,但答错一个及以上者此空不给分)81、正中腭突和外侧腭突(0.5分);(前)腭裂(0.5分)82、嗜酸粒细胞(E)(0.5分,填英文也可以);基细胞(0.5分)83、前缘层、虹膜基质、虹膜上皮(0.5分,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睫状肌、睫状基质、睫状体上皮(0.5分,顺序不可变,答错一处及以上者不给分);睫状体上皮内层细胞(0.5分,答“内皮细胞”不给分)84、中央凹(0.5分) 85、肝板之间(0.5分);相邻肝细胞间局部质膜凹陷(0.5分)86、鼻泪沟(0.5分);尿生殖窦、肛直肠管(0.5分,若顺序颠倒此空不给分)87、2009年5月9日(0.5分);受精龄(0.5分)88、(共3分)图略。注明结构: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绒毛、线粒体。(视具体情况进行得分)89、(共2分)答:骨组织中有四种细胞: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0.5分)。骨祖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光镜下,细胞较小,呈梭形,细胞核椭圆形,胞质少,呈弱嗜碱性(0.5分)。电镜下,含少量的核糖体和线粒体(0.5分)。骨细胞是骨组织的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0.5分)。(注:答其他三种细胞也可以,请根据答题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此问满分1.5分)90、(共2分)答:植入后子宫内膜的主要变化有: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血管增生,血供更加丰富(0.5分);子宫腺扩大、分泌旺盛,腺腔内充满分泌物(0.5分);基质细胞肥大,胞质内富含糖原颗粒和脂滴(0.5分);细胞间隙增大,呈“水肿状态”(0.5分)。91、(共3分)答:(人胚第4周末,)心室壁组织局部增生形成一个较厚的半月形肌性嵴,由此形成室间隔肌部(0.5分)。此隔向心内膜垫方向(0.5分)伸展,上缘凹陷,与心内膜垫之间留有室间孔(0.5分),使左、右心室相通。(至第7周末,)由于心动脉球内球嵴的延伸和心内膜垫组织的增生,形成了室间隔的膜部,室间孔封闭(1分)。相关畸形为室间隔缺损(0.5分)。92、(共3分)答:月经周期第13天时,子宫内膜正处于增生期(或卵泡期)(0.5分)。此时受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的卵泡刺激素(0.5分)的影响,卵巢内有若干卵泡生长发育。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0.5分)的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子宫腺增多、增长并弯曲(0.5分);螺旋动脉增长、变弯曲(0.5分)。增生区之末,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子宫内膜随之进入分泌期(0.5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12分。注意:第93题为选做题,考生要从A、B两个小题中自由选择一题作答。第94题为必做题,所有考生必须作答。选做题没有标明题号者,一律按选择A题进行批阅。答案要点不全、未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者酌情扣分。93、(共5分)选做题:从A、B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选做A题)答:小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共同向肠腔内突起形成了许多环行皱襞,环行皱襞增大了黏膜的表面积、延长了内容物在小肠内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0.5分)。小肠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共同向肠腔内伸出的细长突起为小肠绒毛(0.5分),小肠绒毛表面为上皮,中轴为固有层(0.5分)。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组织(0.5分),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及干细胞组成(0.5分)。吸收细胞的游离面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微绒毛,电镜下为纹状缘,可以扩大吸收细胞的表面积(0.5分)。微绒毛的表面有一层厚的细胞衣,内含消化酶,是消化吸收的重要部位(0.5分)。小肠中轴结缔组织中有三种重要的结构,即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和少量纵行平滑肌。吸收细胞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水溶性物质进入毛细血管(0.5分);中央乳糜管为扩大的毛细淋巴管,主要运输甘油、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0.5分);平滑肌可使绒毛伸缩,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及淋巴与血液的运行(0.5分)。小肠绒毛的存在,大大扩大了黏膜的表面积,有效地增强了小肠的吸收功能。(选做B题)答:形成原尿的主要结构是肾小体。肾小体又称肾小球,由肾小囊和血管球两部分组成,分为血管极和尿极(0.5分),血管的出入端为血管极,有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出入,与其相对的为尿极。(1)血管球:是包在肾小囊内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由入球微动脉及其分支形成。是一种独特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网(0.5分)。出球微动脉的管径较入球微动脉的管径细,决定了血管球内的压力较一般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大(0.5分)。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血管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毛细血管(0.5分),孔上多无隔膜,有利于滤过功能(0.5分)。内皮细胞腔面的细胞衣富含唾液酸糖蛋白,带负电荷,对血液中的物质具有选择通透作用(0.5分)。内皮基底面有基膜,在物质滤出中起关键作用,血管系膜侧的基膜缺如,内皮细胞与系膜直接接触。血管系膜(0.5分)由血管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其中系膜细胞可以参与基膜更新,以维持基膜的通透性,系膜基质则有利于液体及大分子物质的滤过。(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囊。肾小囊外层(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内层(脏层)为多突起的足细胞(0.5分),两层之间为肾小囊腔。扫描电镜下,可见从足细胞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继而再分成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次级突起发出的次级突起互相嵌合成栅栏状,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的外面,突起之间有裂孔,裂孔上覆盖着裂孔膜(0.5分)。肾小体犹如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0.5分)。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原尿内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成分与血浆相似。94、(共7分)答: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胎儿主要通过血液循环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血液循环的通路起自脐动脉(0.5分),经绒毛内毛细血管最终汇入脐静脉(0.5分)。在胎盘小叶内,流经绒毛毛细血管的胎儿血与流经绒毛间隙的母体血并不沟通,而是隔着胎盘膜(或胎盘屏障)进行的(1分)。胎盘膜是一层选择性透过膜,最初是由绒毛内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上皮及其基膜,以及两基膜之间的少量结缔组织基质构成的(1分)。随着胎儿的发育,胎盘膜变得越来越薄,主要是细胞滋养层逐渐消失,合体滋养层变薄。胎儿血液循环的具体途径是:来自胎盘的富含营养物质和大量氧气的动脉血,经脐静脉流经肝脏时,大部分血液经静脉导管(0.5分)直接注入下腔静脉,小部分经肝血窦再入下腔静脉。下腔静脉还收集由下肢和盆、腹腔来的静脉血(0.5分),但数量很少。下腔静脉的血液经下腔静脉口入右心房,由于下腔静脉口正对卵圆孔且有瓣膜导向结构,故大部分由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血液,通过卵圆孔直接进入左心房,继而进入左心室(0.5分)。由肺静脉来的血液也由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但数量很少。左心室的血液大部分经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分布到头、颈和上肢,小部分血液流入降主动脉。从头、颈和上肢回流的血液由上腔静脉导入右心房,经右房室口进入右心室(0.5分)。由于胎儿的肺尚无呼吸功能,故右心室内的血液仅小部分入肺动脉,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注入降主动脉(0.5分)。降主动脉血液除少部分供应盆、腹腔器官和下肢外,大部分血液经脐动脉至胎盘(0.5分),这些进入胎盘的静脉血,含有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身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在胎盘内与母体血液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后,在由脐静脉送往胎儿体内。(整体表达:1分)(注意:本题胎儿血液的循环途径用其他方式表达者最多可得3分,不合理处酌情扣分)五、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病例分析,尽量使用专业术语。95、(共8分)(1)WBC和N(0.5分);细菌感染(0.5分)(2)异常项细胞为中性粒细胞,从表中得知机体内此种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染色较深,不易见到核仁(0.5分)。胞质染成粉红色,内有许多细小的、分布均匀的、染成淡紫色或淡红色颗粒(0.5分)。嗜天青颗粒较少,光镜下着色深,体积大;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膜被小体,电子密度较高,是一种溶酶体,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0.5分)。特殊颗粒较多,光镜下呈淡红色,体积小;电镜下颗粒呈哑铃状或椭圆形,中等电子密度,是一种分泌颗粒,能溶解细菌表面的糖蛋白(0.5分)。中性粒细胞的作用机制是:当机体受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受细菌产物与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的趋化作用,穿出血管,聚集在细胞侵犯部位,吞噬细菌,形成吞噬体。(0.5分)吞噬体与特殊颗粒和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消化分解(0.5分)。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自身也死亡成为脓细胞。(3)肥大细胞;组胺、肝素、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肝素 (共1分,每空0.5分。答错两空及以上者不给分)(4)L(0.5分);这两个器官是淋巴结和脾,将其比较如下:器官比较项淋巴结脾被膜薄,有输入淋巴管厚,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小梁薄小梁动、静脉和平滑肌门部输出淋巴管、血管脾动、静脉实质皮质、髓质白髓、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浅层、单层排列动脉周围淋巴鞘一侧窦淋巴窦脾血窦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动脉周围淋巴鞘功能滤过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造血、贮血、滤血、免疫(此问共2.5分,可视考生具体答题情况给予相应分数。)(崔少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