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教案: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98143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教案: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教案: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2教案: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2、过程与方法:利用生产流程图,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二、重点和难点:结合中国国情,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结合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实例分析循环经济的意义。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图片展示,充分认识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已超过13亿,中国以占世界约7%的耕地面积要养活占世界约21%的人口。);自然资源短缺(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深刻的环境危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破坏现象及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结论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活动 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过渡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有哪些理论指导?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转承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循环经济活动 如何理解“循环经济”。提问 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回答 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分析生产流程,思考问题。知识扩展 绿色食品知识(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过渡 而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何实现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案例分析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后讨论分析,及绘出“桑基鱼塘”的循环示意图。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日能做什么?小结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庞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附: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范例生态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集约经营的综合农业生产系统,旨在协调区域内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对农业及农产品的需求,同时又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就是在鱼塘周围的塘基上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即蚕屎)和蚕蛹喂鱼,这些饵料先被水体上层的鱼儿吸食,上层鱼产出的粪便被水中的深游生物吸收,而深游生物又是中层鱼的食物,鱼的排泄物沉到塘泥中,又成为桑树的肥料。桑基鱼塘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因其生产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而出名。珠江三角洲由东、西、北三江汇合冲积而成,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土壤肥沃,是盛产蚕桑、塘鱼、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内河网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当地人民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这种塘基的修筑可谓一举两得。 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方式“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见下图)“果基鱼塘”是把低洼的土地挖深为塘养鱼,堆土筑基,填高地势,相对降低地下水位来种植果树(如栽植荔枝、柑橘、龙眼等果树)。后来由于国际贸易对丝绸需求的扩大,种桑养蚕的获利大大超过了水果的收益,不少地区从原来的果基鱼塘生产形式大量改为桑、塘专业性生产。果基鱼塘的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鱼塘里养鱼,塘基上种桑树的桑基鱼塘,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低洼地积水内涝的问题。人们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充分地利用土地的空间与轮作的时间,以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互相帮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洼地水涝之憋,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桑基鱼塘的主要特点:1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联系。2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3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