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894049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题库检测试卷D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2、( )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3、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这两位心理学家的观点说明,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以采用哪种有效途径?( )A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B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C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D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能力4、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C.注意稳定 D.注意转移5、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7、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8、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9、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10、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人际纪律阶段 B.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 D.相互协调阶段 11、对于教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B、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C、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D、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时不需要教材12、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括( )。A观察者自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13、提出普及初级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任务是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记C.教育论D.教育漫画14、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 柏拉图的理想国B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5、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16、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17、高中生曲乌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首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快。曲乌表现出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8、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 )。A、平衡性B、独立性C、闭锁性D、动荡性19、按照学习性质,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 )。A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C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2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 D因材施教21、方华情绪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的,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C.粘液质 D.抑郁质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2、根据皮亚杰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成运算阶段。3、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4、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2、筒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4、为什么教肓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从三个班中将成绩排名后六位的学生抽出来,组成一个l8名学生的班级,心理学家对这18名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发现每一名学生智商都在正常范围。于是要求这l8名学生的任课老师对他们做到以下几点:一、分析他们在学业上失败的原因;二、上课提问时,难度适当;三、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给予鼓励,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肯定并耐心纠正错误;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后来,这18名同学在半年以后学习大有进步,已经不再是差生了。请结合以上材料试用动机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2、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教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课程,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的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D2、D3、【答案】D4、A5、B6、C7、答案:C8、A9、B10、A11、答案:D12、D13、B14、答案:C 15、B16、B17、A18、B19、B20、D21、A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错误。理由: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说法是错误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把人的认知发展划分成顺序不变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教育可以适当缩短每阶段的时间,但是不能实现阶段之间的跨越,因此,题中的说法是错误的。3、错误。理由:十三四岁到十六七岁是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惶失措。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如果管教过严,会使他们出现逆反心理。要尊重、支持和引导少年独立的要求,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想。4、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1)真诚: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开放与诚实(2)尊重与接纳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3)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2、正确答案:(1.客观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系统性原则 )3、(1)共同之处:态度与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态度与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构成。(2)区别之处: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二者价值内化的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4、答案: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学校把改造过的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 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咅种因素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正确指导结果归因;(2)充分利用反馈信息;(3)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4)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2、(1)田老师之所以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从教学规律看,违背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该规律强调既要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经验指导学生,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材料中田老师“师范专业,非常敬业,学习精品课程”,都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教学原则看,违背了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这三个原则,都强调教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好到的经验运用到具体教学中。材料中田老师“观看精品课程”,向他人请教,但都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只是简单的模仿。从效能感角度看,没能及时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材料中田老师“精神饱满,信心十足”,说明其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很高,但很可能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树立学习榜样,培养良好的情绪。(2)给田老师的教学建议包括:根据课程内容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面包括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等。田老师应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田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应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