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教材稿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3305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教材稿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教材稿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说教材稿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前半册。下面我分新课标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及如何处理这些教材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程标准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4、会用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2)能力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教材编排意图及特点本册教材的前半部分主要有五个单元。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地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以下特点:1增加认识负数的教学,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知识的理解。2改进比例的编排,突出比例的概念,丰富联系实际的内容,培养实践能力。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安排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三、教学内容前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负数;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比例;第四单元:统计;第五单元数学广角。圆柱和圆锥以及比例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四、教材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本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即每一册教材中同时安排了四个领域的内容。在小学段串联知识的逻辑线索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数学的重点之一。(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四)、要把促进创新和落实基础知识统一起来。五、对教材的处理下面我就第二单元说说我对教材的处理意见。1、对于圆柱的认识这一部分:首先从生活中的圆柱实物或模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个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然后通过观察交流,抽象圆柱的特征。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即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发现他们的特征;之后安排这样一个有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绕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并沟通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让学生快速转动长方形纸片活动,只要求学生操作、感知,不必做更深入的讲解。 本节课的难点应放在例2,即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再一次沟通从立体图形再到平面图形的转换。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1)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形实物,圆柱侧面在哪里,猜想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2)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剪开侧面,再展开,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准备的圆柱体各不相同,在剪开的过程中并不是千篇一律,故可能会出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对于这些操作结果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剪的,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3)最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在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逐步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2、圆柱的表面积这一部分主要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因为学生已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经验,知道表面积是物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所以对于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教学时可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圆柱的体积这一部分可采用转化策略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让学生首先从回顾旧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并提出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接着通过教具演示图说明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操作与直观演示,也可借助多媒体。然后引导观察和推理,得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S,高就是圆柱的高h,并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h4、圆锥包括圆锥的认识和体积两部分内容。(1)圆锥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其编排与圆柱的认识类似,教学中可参考圆柱的教学,这部分可放手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在本节课中圆锥高的认识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可联系圆柱的高进行:“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那么圆锥的高指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和“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交流,准确认识圆锥的高,并区分高和母线(母线的名称不要给学生介绍)。为进一步认识圆锥的高,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利用课件介绍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做转动三角形纸片活动时,可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你们知道绕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认识圆锥后,可以将圆锥和圆柱从组成和特征角度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特征的整体的认识。(2)圆锥的体积中重点是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可按“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四步进行。首先提出“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让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是:可以用排水法,但这种方法太麻烦。从而产生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动机。再让学生联想、猜测。回想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思考圆锥的体积和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从而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通过圆柱圆锥相互倒水或沙子的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导出公式。通过试验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由此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5、对于整理和复习可采取先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再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悉心钻研教材 领悟教材内涵 阳店镇中心小学刘新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