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体会.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2853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体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新授课、练习课,使学生把新知识学的扎实、牢固,又要注重适时的复习课,使所学的知识及时得到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与平时教学是相辅相承的,如果只注重平时授课而不注重复习课,学生就不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网络,更谈不上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只注重复习课的教学,而不注重平时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那么复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好。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以把数学复习课分为单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期中复习课、期末复习课和毕业复习课等阶段性复习,目的就是对本阶段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弥补知识上的不足。我认为复习课的要求:首先复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要使复习有效地进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目标,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根据平时教学中的传授知识、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中了解到得情况,归纳一下哪些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哪些问题是全班共性存在的,哪些问题是个别学生存在的等待,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复习目标,在目标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整理知识时注意系统性。知识的系统性指的是知识内容上纵向的梳理归类和横向沟通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在纵向方面,教师可以把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等进行梳理;在横向方面,主要进行四则运算和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口算、笔算和简便运算之间的联系,量与量之间的联系等。 其次、有针对性地练习和布置作业。练习必须以布置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习题为主,适当布置突出教材重点、难点的问题,也可布置体现知识系统性的习题,习题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重点应帮助学生熟悉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熟悉常见的数量关系,这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布置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在上复习课时,切忌大量布置作业,不搞题海战术,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布置综合练习。 第三,注意做好知识之间的查缺补漏。教师把平时教学时了解到的情况,在复习时,应当重点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典型的错例分析,对易混易错的概念、法则及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比较,把没有能够及时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消化、夯实,得到强化、弥补学习的不足。如在进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的学习中,多加少减的问题,有的学生对何时加、何时减模棱两可,判断不准,教师应引导学生判断正误,找出并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弥补缺失。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我们工作中有没有因“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总担心学生无法建立班级秩序,我们建立的班规;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我们做出的榜样;总担心学生违规,我们的苦口婆心;总担心学生春游出问题,我们放弃了学生寻找春天的渴望;这些“爱”,有的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有的会使他们心灵碎弱,有的会使他们逃避责任!太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无法面对现实。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十、班主任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知缘斋主人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我批改作业的方式 批改作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了解、评价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一、改变了作业的批改的地点 在办公室里,我经常看见同行埋首于批改作业中,而无暇于精心备课及教研。而我,不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作业,都喜欢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点: (1)可以缩短作业反馈评价的时间;(2)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学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家庭作业,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晨会时间,让每一个学生把做好的作业翻开,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读,教师巡回批改。 (2)对于课堂作业,则在课内最后10至15分钟,让学生做作业,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后交与组长检查、收齐。 实践证明,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改革批改作业的符号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一般来说,错了的打“”,对的打“”我觉得那个红色的“”是学生永远都无法订正的“错”,学生每天做作业,面对以前那个“错”,会挫伤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做错的题,我采取的是“_”这个符合或干脆不批改,而用口头提示、及时指出的方式。 例如:学生计算 (1)2395=1155 (2)3676=61 对于第(1)题,我用手指指着十位,对学生说:“要加上进位来的4!” 第(2)题,我则指着横式问:“这道题有余数吗?” 由于教师指出错误的明确具体,学生订正在准确无误了,订正时,学生可以擦除错处,不留痕迹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再让我批改一个“”,并跟他打上一百分,这样可以极大地保护潜能生的自尊,同时,也可以帮助他树立信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生活每天对他都是新的! 三、改进评价作业的方式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习惯于对全对的作业,用“一百分”或“”予以鼓励,对中等生一般不评,则写上“更正”两个字,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评语对优生来说,固然高兴,但对于潜能生来说,就未必。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可以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一边笔批,一边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语评。例如:对作业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老师可以说:“你很认真!”“你真快!”抑或是一个简单的“好!”也胜过那个无言的“”;对中等生,老师就可以鼓励说:“如果你速度再加快一点,字写得更好点,就太棒了!”对潜能生,老师可以边摸摸他的头,一边激励说:“嘿,不错,有进步!”“把这道题更正了,就真的是一个进步大的学生了。”“教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试问:有什么书面评语能胜过老师面对面的亲切语言亲切的爱抚?!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潜能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老师的爱,从而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这两者从“分数”内涵的角度看,有什么区别? 作者: 陈伟 (小学数学 甘肃庆阳四期环县小学数学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63 / 59 发表日期: 2011-08-09 17:31:46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是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个学段学习。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进行教学,第二学段进一步认识分数,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进行教学。 “分数初步认识”中“初步”的主要含义:一是单位“1”只有一个物体组成;二是出现的分数都是真分数且分母比较小。三是不出现分数的定义; “分数的意义”是第二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知识,知道单位“1”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并且总结出分数的定义。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数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之前,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还学习了用除法来求平均分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具有了平均分物体的操作能力。但是,分数的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学生学习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习惯。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五年级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则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与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所以三年级教学分数初步认识时,不能盲目地提高教学要求。我们知道,数学讲究的是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把握好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要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全面系统的传授数学知识,做到前后照应,要有全局观。后续的学习应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现在的知识夯实到何种程度,拓展到什么程度,使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才能做好铺垫。“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都是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从同一物体出发的不同分法,体会平均分在一个物体中的含义,初步理解从一个物体中取出的一部分-几分之一. “分数的意义”则把一个物体拓展为一些物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小学数学概念的有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对于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暂不给出定义或者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要经历一番把感性材料在脑子里来回往复,从模糊到逐渐分明,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或属性,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直观,以解决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地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作者: 胡小霞 (小学数学 甘肃庆阳四期环县小学数学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58 / 110 发表日期: 2011-08-05 13:44:36 给作者发送信息 | 推荐此文章 | 添加到收藏夹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五年级数学下册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1.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小节,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三节内容的逻辑联系跃然于表间: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2.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如,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块大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例3中,以观看少儿节目为背景,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学习。又如,第2节中,以处理当今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活垃圾为背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样选材,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于学生较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本单元内容在安排上有两个特点: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含义。如例(1)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中,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由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即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降低了认知难度,简化了学习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长久起作用的计算方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如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又如第2节中,例1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怎么计算吗?”又一次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算法多样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在本单元的编排中,教材又一次地突出了这一课改理念。如:第1节中例3的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又如,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一个是第112页的“你知道吗?”,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的重要性。 另一个阅读材料是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如,第2节中的例1(1):1/4+3/10=5/20+6/20=(5+6)/20=(5+6)个1/20 上述过程中,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扣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 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 3. 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流。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1/8+3/8”、例2计算“3/4-1/4”、例3计算“4/15+1/15+7/15”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又如教学第2节例1(1)计算1/4+3/10,例1(2)计算3/10-3/20时,首先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行吗?试一试。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4. 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埃及分数(分子为1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练习二十二中,第12*题的结果“6/8=1/2+1/4”就是埃及分数的有趣性质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又如“1可以表示为项数很多的埃及分数的和。”如:1=1-1/2+1/2-1/3+1/3-1/4+1/4-1/5+-1/n+1/n(n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1-1/2)+(1/2-1/3)+(1/3-1/4)+(1/4-1/5)+(1/n-1-1/n)+1/n=1/2+1/6+1/12+1/20+1(n-1)/n+1/n 5. 本单元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育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一、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出幕走向舞台一样,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二、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课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国外的毕达哥拉斯算题、丢番图和墓志铭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三、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个,足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只。少了多少足? 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只兔子,只鸡。四、要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矗。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做有思想的老师佚名 有一个教研员,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九问”,有反思习惯的老师,可以听听他的建议: 一问:您有一本教学心得吗?您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错题跟踪簿吗?您经常写教后记吗?(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诊断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体验感受式,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灵感的火花、新的教学设想和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等。不拘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感受,可一课一记,也可多课一记。您不想试一试吗?) 二问:您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课堂练习本吗?学生对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一样认真吗?您上课关心了后三排学生吗?学生会记课堂笔记吗? 三问:您在备课时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了吗?常和同事一起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写吗?您考虑学生的个性了吗?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吗?这样讲学生容易理解吗?学生有兴趣听吗?还有其他的讲解方法吗?(备课应是终身的感悟,而不应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应是写在纸上供人查验的吃饭家什;备课应是形式和内容俱佳的美文,而不应是徒有外观的花拳绣腿。) 四问:您能做到下面的事情吗?自己没有研究透的绝不讲给学生听,不懂可以查资料、求同事、问学生,绝不糊弄过关;不备课绝不进课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 五问:您上课考虑过用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吗?考虑过用彩色粉笔吗?用得正确吗?自制过教具吗?让学生充分动手了吗?凡是要求做的实验都克服困难做了吗?考虑过课堂效率吗?您愿意课改、敢于课改、喜欢课改吗? 六问:您每道题目讲完后,师生能共同探讨解题的启迪和感悟吗?为什么要讲这道题?为什么要这么讲?换一种方式如何?教学中您有创新意识吗?能异想天开、标新立异、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吗?您想改变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的状况吗? 七问:您上课能少讲一些,让学生多练一些吗?允许学生发表见解甚至不正确的意见吗?您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您能真心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学生学吗?八问:您能从起始年级就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吗?您告诉过学生自己的解题失败经历吗?教学中您做到重结果更重过程了吗?您经常让学生评价你吗?九问:您喜欢读书、经常翻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杂志吗?能经常写文章吗? 我们不一定每次教学的过程中都做这样的9问,但是,这样的反思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提倡的。我们不但要教学后反思,而且要在教学前、教学中反思;我们不但要对教学技巧反思,而且要对隐藏在教学细节中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进行反思。有了这样的九问精神,一个教师就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备注:本文摘自本班学员马彩云作业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展街小学 李玉梅教了两学年的小学教学,时间虽短,感慨颇多。想想人们对数学的印象,总是大量反复的做题。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实在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当数学老师,不应该布置那么多的作业,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用数学本身的美去感染学生以提高兴趣,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把小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给孩子们童年的欢乐,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二、创设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益处。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数字8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的知识:8名学生围着7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学生们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7比8少1,8比7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7”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片,伴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5组成7;3和4组成7中,“2“和”“5”是一组好朋友,3和4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三、创设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在数学情境之中。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情景、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白兔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花猫一大早就送来了2个大萝卜给小白兔。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白兔早就闻到萝卜的清香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山羊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3个桃子给她。小鸡也赶来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4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38 541,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创设紧张积极的学习环境大量实事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很多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希望自己能受到教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是一种劳动,学习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并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认真、努力的学习,变“苦”为“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五、创设幽默风趣的学习气氛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的趣味数学时:有头9个,足00只,问鸡兔各几何?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9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98只。少了多少足? 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只兔子,48只鸡。六、建立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快乐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批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钻研教学理论上多动脑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和小树一起长的教学反思 我和小树一起长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植树节”去植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从中渗透环保意识。其次,我根据教材原有的内容,增添了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二班种得比一班多一些”和“12棵、43棵、 98棵”等信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再次,本节课我还充分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首先一开始在“一班植树的情境”出示后,我就提出“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一班种的棵数;紧接着,在三个班种的棵数知道之后,我又提出“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接下来当我出示第二幅情境图时,对于图中的几个信息,我也不再引领着学生一一阅读,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很多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这节课里,我采用不同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刚开始是两人小组,接下来是三人小组,最后才是六人小组的讨论形式。学生从一对一的交流,到小范围的讨论,再到多人参与的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多次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在每一次的讨论过程中,由于人数的增加,对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与人合作的要求也一次比一次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遗憾的地方。比如,在学生讨论之前,我还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可以先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的看法,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在学生有了思考的过程之后,我再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更能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落到实处。有效课堂纪律管理之我见永昌县河西堡第一小学 吴生财一、用好课吸引学生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我们可以想一想:学生是否有权利拒绝听老师的课?想一想这个答案,我们可能出一身冷汗。当学生行使自己不听课、或者不听你的课的权利时,都不举手时,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当然,从发展趋势看,老师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时代应该过去,而且正在慢慢地而且必将过去,我们挽不住也不能挽这必然逝去的夕阳。二、课堂纪律与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把课堂规范和制度管理过程作为规范和制度教育的过程。三、纪律管理中的其他注意事项1避免人为添乱。有些课堂上的乱是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考虑不周到而带来的,教师自己添了乱。比如在一节数学可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一位同学代表小组上台竞赛。本来老师希望学生振奋精神,关注竞赛内容,但提出的要求却是:“为本组学生加油,”小学生立即来了劲:“某某某,加油!”“某某某,加油!”再控制纪律就比较难了,教学陷入了长时间停顿。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很多老师不仅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老师的体态语指引着学生的行动。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刚才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老师很不满意。”“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4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羁绊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中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纪律的课堂评价用语一定要针对学生的行为,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侮辱学生。一般而言,如果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学习,是你期望的,你就给予肯定,而且必须明确那一类行为是你肯定的;相反,如果学生的行为是不利于学习,不是你期望的,就应该给予批评,但批评也一定要指向具体的行为。6注意纪律要求的变化。比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你这样做很乖”可能巩固某些行为,但三年级,就需要从“我希望你怎么”到“你应该怎么”转变,从“你乖”到“你懂得规则”的转变,有利于将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谋求老师的赞赏转化到认可和接受纪律的要求。请你结合一节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设计一个有效的评价活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 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方法, 利用具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能够使师生感到评价是实实在在, 有章可循。教师利用评价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形成对教学的反思, 提出帮助学生的对策;学生可以利用评价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 形成习惯, 获知一定的学习策略, 从而发展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因此评价的设计非常重要, 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助于师生的教和学, 有时甚至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表现性评价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结合是交际性语言教学法发展的产物, 当然, 设计科学、合理、方便、实用的评价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寻找现成的评价工具, 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修改。下面是笔者使用的一些评价方法。(一)教师观察 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诸多方面, 比如,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作出反应, 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与合作, 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观察,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 学生喜欢哪些活动等。观察之后教师一定要有日常记录, 即把学生的日常语言行为和学习活动记录下来。教师的日常记录促使教师反思教学行为, 长期坚持, 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而且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二)语言行为表现评价表 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具体知识、技巧、过程、能力和态度。评价表的设计并不容易, 但好的评价表可以反复使用, 并使学生明白完成任务的标准, 自己离最好还差多远。笔者常用的评价表有:口语评价表(主要用来评价学生的小演说)、课文预习自我评价表、课外英文阅读评价表读,小组合作评价表等。(三) 学习档案袋学生的英语学习档案应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英语学习有关的重要资料, 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发展与进步等。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 反思学习过程, 并不断改进它们, 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习档案也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到学期末, 学生可以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一段时期内的最佳成绩。学习档案不是一个杂物包,要有重点。笔者指定学生的档案内容包撬小演讲稿件和评价, 每单元课文预习自我评价表、每单元学习后测试分析和反思、课外英文阅读评价表、小组合作评价表、小组项目和演示、活动记录材料和读写教材的课文章节录音等。 我在教九年级第14单元的时候,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一周规划”,教师先提供一份本周的工作计划单,然后要求学生仿照此计划列出自己的本周计划,表明哪些计划已经完成,哪些有待完成。在评价时,我是这样安排的:(1)邀请一位同学给全班提供一个小组活动范例。(2)同桌相互询问对方计划的设计情况以及对方计划的落实情况。(3)小组活动,学生相互询问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在表格相应的位置做记录。(4)小组内推举一位代表向全班做汇报。(5)其他同学在听报告的同时开展评价,并在报告结束后选出本次活动的前三名。 参考评价项目:(1)Loudness(声音大小1分)(2)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语音语调1分)(3)Coherence(连贯性、逻辑性1分)(4)The usage of target languages(目标语言运(5)Perormance(表演发挥1分)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我认识到,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每一个教师要认识到这些差异并设法超越差异、缩小差异。我们的教育要“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那么,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好这一点呢?一、全面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人才早熟也有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上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因此,教师首先应因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其次,应多用心观注学生,观察他们的行为,并监控他们的发展过程且适时纠偏。因为学生的行为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模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哪一种行为的偏差都会对一个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必须关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最后,作为老师,应该了解“鼓励和强制”这两种手段中哪个才是使学生“乐知”的法宝。因为有的学生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但这类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鼓励和强制一并实施起作用的,即使是逼迫着进入了知识的殿堂,但他日后终究会尝到知识的美味,待那时自然水到渠成地成为“乐之者”了。 二、精心备课,驾驭课堂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明确所要教学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把宏观教材与微观教材统一起来,而不能孤立地、割裂地看待任何一部分知识。而备课,就是要钻研教材,掘其内在的思想、意义,恰当地设置教学目标。并且不仅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学策略要有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很多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来适应不同学生的爱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热情。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可运用图式来讲解概念;对于好动并乐于表现的学生,可以设置些讨论的环节。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环节,都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训练点,以及一个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要知道这个环节是为何而设。所以,每一节课,教师一定要结合目标抓住一个切入点,由这个切入点结合学生的特性,展开具体的学习,这样,既能使课堂简洁,也能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