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备课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实战闯关演练(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9647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备课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实战闯关演练(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备课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实战闯关演练(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备课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实战闯关演练(新人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三章 第一节 实战演练轻松闯关 新人教版选修61“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够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度和纬度解析:选C。传感器是遥感的关键装置,飞机、卫星等是搭载传感器的航天器,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IS技术的简要程序是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数据处理即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和属性;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值。(2012仙桃一中期中)遥感技术和GIS的应用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完成23题。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3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 )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A BC解析: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作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答案:2.D 3.C 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多发,加强地质灾害防御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据此回答45题。4我国西南地区山崩、滑坡、泥石流灾害比中南地区更为频繁多发的原因有( )地壳运动更为强烈 降水强度更大 地形更为复杂崎岖 植被覆盖率更低A BC D5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有( )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 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 恢复植被,实施护坡工程 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A BC D解析: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崎岖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会破坏地表结构,加剧灾害的发生,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不切实际。答案:4.C 5.C6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A BC D解析:选C。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7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读“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1)从“各类自然灾害对农业损失面积比例”图上看出:危害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和_,形成这两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每年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严重,请从防灾减灾方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议。解析:从图中看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其次是洪涝灾害,我国旱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我国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农业发展的出路从水利设施的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答案:(1)干旱 洪涝 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容易引起旱涝灾害。(2)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开发抗灾能力强的新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一、选择题2011年第04号热带风暴“海马”,6月22日10时位于北纬20,东经114.1,最大风速20 m/s,中心气压992 hPa,其于6月3日上午在广东阳江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8.9级。结合下图回答13题。1获取台风“海马”图像信息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2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信息高速公路3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 D海洋环境监测网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RS、GIS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应用,监测台风利用的是RS,预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利用的是GIS,对台风进行监测利用的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的气象监测网,而非海洋环境监测网。答案:1.A 2.B 3.A (2012漳州一中月考)在“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一文中,提出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新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研究,加强新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据此回答47题。4关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来监测的B只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的作用C可以对大气圈中的热带气旋、干旱、寒潮进行监测D监测平台既有空中的,也有地面上的解析:选B。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议方案等作用。5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已经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是( )A气象监测网 B地震监测网C水文监测网 D资源监测网解析:选D。我国已利用现代化科学建立起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有气象监测网、地震监测网、水文监测网和海洋环境监测网。6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监测对象的是(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气象雷达 基层社区A BC D解析:选A。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中,监测对象是各种自然灾害,气象雷达为监测手段,基层社区为监测主体。7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程的是(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C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D完善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全社会的减灾行动解析:选D。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二、综合题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日本东海岸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日本政府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海啸引发洪灾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材料2:下图是日本震区前后的遥感影像。(1)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 )A目标传感器地面系统成果B传感器地面系统目标成果C目标地面系统传感器成果D目标传感器成果地面系统(2)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3)从材料2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4)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工作环节是教材中的基础内容。第(2)题,运用遥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但是既不能够分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更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第(3)题,比较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地震后河道出现间断,大面积的滑坡等。第(4)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可对灾情实况监测,并且在灾后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答案:(1)A (2)BC (3)地震后海啸淹没大面积土地。 (4)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9(2012丹江口一中质检)读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_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我国主要的_区、_区、_区和_区。(2)我国最大的防护林工程是_防护林体系,其主要功能是_;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生态作用在于_。(3)库容大于10亿m3水库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地区,原因是_。(4)地面沉降治理城市分布在_地区,简析地面沉降的原因_。(5)中国防护林体系属于_防御措施中的_(方式),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防灾减灾工程的分布与作用。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有水源林、防风林、海防林、护田林等类型,覆盖我国的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及台风区等。答案:(1)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 盐碱 台风(2)“三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东部季风平原 降水集中,地势低洼易出现洪涝灾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一旦出现洪涝,损失严重(4)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为疏松沉积物沉积而成;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过量开采地下水;高楼大厦林立,地表重量增加(5)工程性 改变地表环境10读我国某区域七月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图示区域剧烈的风沙灾害的自然成因。(2)试列举该区域防治风沙灾害的措施。(3)对风沙灾害的监测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解析:第(1)题,要从自然成因方面分析风沙灾害的形成,包括天气与气候、风力、地表条件等。第(2)题,采取措施要结合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第(3)题,获取信息,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答案:(1)较大的昼夜温差、干旱的气候、强劲的风力和松散的地表条件。(2)措施主要有建设砾石沙障、防护林带、人工草地和灌溉工程等。(3)遥感技术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