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楼建设工程建议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8503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楼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传染病楼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传染病楼建设工程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概述.1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4第三节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9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10第五节 研究过程和研究范围15第二章 市场分析17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19 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址选择.19 第二节 建设条件.19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建设方案.20 第五章 消防、环保、节能、安全.24 第六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31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2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第九章 社会效益分析.35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39第一章 总 论项目名称: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楼建设工程建设地址: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建设单位:磴口县医院项目负责人:许志勇联系电话:4211735 13948183288申报电话:内蒙古磴口县计划经贸局申报日期:2004年9月10日第一节 概 述一、磴口县概况磴口县位于巴盟西南部,地处东径1060910710,北纬40094057,东北与杭锦旗接壤,西南和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相邻。西北与乌拉特后旗接壤,西南与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隔河相望。全县土地呈长方形,东南高,西北低,东南最长约92公里,西北最宽65公里,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辖4镇、2乡、2苏木、47个自然村,另外巴盟农管局的五个农牧场及林科院的六个实验分厂也在境内。总人口15万,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人口密度36人/平方公里。磴口县地处蒙古高原西部,海拔10302046米,由山地、沙地、平原三种地形构成。其中山地占23.2%,沙地占68.4%,平原占8.4%.磴口县深处内陆,属中温带大陆季节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少,气候干燥,风沙多,无霜期短,温差大,四季鲜明,年平均气温7.6。一年之中,1月份温度最低,平均气温零下10,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3.9,年平均日照数为3209.5小时,平均无霜期139天,年平均降雨量142.7毫米,年平均风速3米/秒。全年日照总时数3300小时以上,太阳总辐射153.68千卡/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75.39千卡/平方厘米,10的积温3222.23489,是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昼夜温差大,49月份温1420,极宜于各类农作物干物质和糖份的积累。全年无霜期144天,适应于多种作物的生长。磴口地处黄河灌区上游,农田排灌配套,地下水源充足,适应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宜于开垦的土地达200多万亩。磴口名优特产华莱士、苹果梨、啤酒花、甘草、枸杞、二狼山白山羊绒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盛产小麦、玉米、油葵、甜菜、蕃茄、南瓜等农作物,并正积极种植速生林作为造纸原料。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20多种矿产资源有待开发。工业以食品加工为主。畜牧业发展迅速,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磴口县处于钢城包头市和煤矿乌海市之间,北部为高耸巍峨的狼山,南面是孕育大地的“母亲河”黄河。京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磴口县距银川市的机场240公里,距正在建设中的乌海市的机场90公里。程控电话网和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磴口县成为中国西北重要的粮油、畜牧、药材、矿产、化工等多种土特产品生产基地。2002年由于外方直接参与管理的开发区中国内蒙古磴口国际商务区在磴口的诞生,使磴口的经济快速发展出现好势头,建成了保健食品农业园、科发集团超高压瓜果汁、日健公司苹果梨浓缩汁、盘古集团杨木切片、北京同德化工和蒙牛生产基地等全面铺开,标志着磴口县对外开放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03年月1-5月,GDP完成2.05亿元,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990.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36元,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12元,预计到6月底GDP将达到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817万元,县城经济正在摆脱非典的不利影响,呈现出总量不断增加,速度明显加快,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磴口县医疗卫生服务:磴口县共有2个医院、8个卫生院,1个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共拥有病床332张和专业技术人员392人。磴口县医院建于一九五三年,是服务磴口县及周边地区近18万人的一所基础设施良好、医疗设备先进、专业设置完整、科室布局合理、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急救、护理、预防、保健和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现有建筑面积7810平米。医院设置病床170张,设有临床科室15个,分为20多个医疗专业组。全院职工2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102人)。医院拥有大型德国产螺旋CT、日本产彩色B超和美国产B超、美国产双导电脑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美国惠普胎儿监护仪、500MA隔室遥控X光机、脑彩超、脑电地形图、意大利康强综合麻醉机、自动呼吸机、产科无痛分娩助产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磴口县医院是全县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是目前全县唯一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验收的二级乙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建院五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历程。几十年来为全县及周边地区,特别是农牧区人民的身心健康做出了卓越成绩,为全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从21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对卫生事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客观要求。一、“九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回顾1、卫生事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2、卫生改革全面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九五“时期,是我国卫生改革力度最大、带有全局性改革政策措施出台最多的时期。3、卫生法制建设取得进展,各项卫生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4、城乡居民需求发生变化,呈现新特点。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与1993年比较,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率增加6.9%,显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加;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有较大程度上升,成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在城市分别上升53%和32%,在农村分别上升128%和36%;疾病危害程度增加,全国居民患病总日数增加24.5亿天,劳动力人口平均每人每年休工天数增加1.8天,因病伤失能总人数达8500万,需要社会和他人帮助的残障总人数达1600万人。5、西部地区农村卫生建设继续得到加强。为了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中央和地方卫生部门发挥多方面积极性,认真组织和实施多个卫生扶贫项目。各地也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基础设施,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了西部及贫困地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6、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一,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卫生资源重复配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问题严重。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成本高,卫生服务利用效率低,缺乏竞争和活力。第二,受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变化的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农村卫生工作面临新挑战。二、“十五“期间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和相关背景1、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随着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对卫生保障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2、人口老龄化成为“十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对现行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进行调整。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10%,标志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安全平衡地渡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减轻由于老龄化造成的医药费用庞大支出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巨大压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3、农村卫生医疗投入严重不足,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农村卫生医疗工作面临新形势,任务艰巨。第一,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覆盖率不足10%。一些农民难以承受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第二,单一的公有制办医形式造成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模式单一,缺乏竞争和活力,已不适应农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第三,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由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带来新的威胁。 由于近些年来资金困难日益严重,我国原有的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已经不再发挥作用,多数农民缺医少药,许多农民家庭由于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陷入贫困,更多的农民由于缺乏资金,长期不看病,农村因病死亡人口大大增加。4、防病治病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我国鼠疫、霍乱呈活跃之势,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也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难;一些曾经得到较好控制或者相对稳定的疾病,如性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又重新抬头,且有蔓延之势;由于卖淫、嫖娼、吸毒活动的增长,我国面临着艾滋病大面积流行的潜在威胁;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发病人数多,危害严重,已成为近年来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主要病种;与环境、营养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地氟病、地甲病、大骨节病等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病已成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精神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各种由职业危害所致的急、慢性职业病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广大劳动者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疾病控制工作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形势,承担着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调整战略和改革疾病控制工作体系。5、春季非典型肺炎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在处置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方面机制不健全,传染病房设置不规范,抢救设备不完善,应急准备不充分,不能应对突发事件及众多患者,致使非典疫情曾在一段时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今后必须完善应急机制,做好应急储备,即:设施、设备、物资、技术与人才的储备。只有做到这一点,遇有突发事件才能“居惊不慌,百战不殆”,才能应对各类卫生事件的发生。6、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卫生机构应对现代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带来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公共卫生监督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期间,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性污染等环境、生态问题,以及城市人口密度过高、住房和交通拥挤、生活空间缩小、工作竞争压力加剧等社会问题。这些将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以及家庭和社会稳定的新问题。7、体制改革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上医疗服务咨询、购药成为可能,同时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医用设备、药物、基因技术将广泛应用。这一方面使群众看病更加方便,一些疾病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筛选,提高治疗和预防效果;另一方面,新技术、新药物的昂贵价格也会导致医疗成本不断增加和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8、中国加入WTO的可能影响。我国加入WTO后,对卫生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医疗领域将在更大程度上开放,竞争加剧将促进国内医疗机构的改组与改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其次,由于人们崇尚自然,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加大,以及一些化学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等不利因素,使天然药物成为创新药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医药发展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总之,进入2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要求卫生工作必须具有新思路、新战略,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保证卫生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第三节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发布)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于2003年5月12日公布)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十五”卫生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计社会20021006号);5、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编制“十五”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专项建设规范的通知(计社会20012559号)6、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二、基本原则1、要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 2、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常备不懈,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重视和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3、要保证传染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有足够的防治条件和抢救场所,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真正做到在大疫情、大事故来临时依靠科学,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措施果断。4、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5、建立突发性卫生事件长效机制,提高应对能力,把医疗设施建设和高新设备与医疗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6、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第四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一、项目的建设是实施“我国卫生事业第十个计划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十五”卫生专项规划的有力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十五”期间卫生发展总目标是: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卫生体制,使群众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到2015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体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缩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健康状况的差异,增加全体居民健康生活时间,国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国家机关发展计划委员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计社会20021006号关于下达“十五”卫生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本项目的实施是党和国家卫生事业政策的具体体现。二、项目的建设符合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服务体系的影响下,卫生资源条块分割、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效率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需求。在城乡配置上,卫生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低下,质量不高,部分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在区域配置上,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卫生医疗机构重叠严重,自成体系,盲目发展,资源过剩和浪费的问题突出。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重医疗,轻防保的问题。一些符合大众利益,具有更大社会效益的基础仍然薄弱。在医疗设备配置上,忽视常规设备投入,重复购置大型设备,造成有限资源的闲置浪费。卫生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目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平均每名医生每天承担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较低,部分机构人浮于事。近年来,全国县级以上医院病床利用率持续下降。1997年仅为61.7%,平均住院日13.8天,效率明显偏低。医疗服务利用相对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城市大医院承担了大量基层医院可以较低成本诊治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工作;基层卫生资源闲置,得不到有效利用。这种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既不能适应我国疾病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卫生服务需求,又难以提供费用低廉和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更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配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三、项目的建设是可有效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和西部卫生事业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卫生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客观上要求卫生部门必须首先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为西部经济建设营造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同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提出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措施,也为发展西部卫生事业,防治当地重点传染病与地方病,加快卫生基础建设和卫生人力开发等工作带来历史性机遇。本项目的实施,是从配合国家扶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改善西部人口健康素质和保护劳动力、保证西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认真组织实施“十五”卫生专项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必要条件,重点改善西部和贫困地区的卫生基础设施、服务条件及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能力,提高西部和贫困地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切实为改善西部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办实事,做贡献,切实为西部开发做好服务和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四、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磴口县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磴口县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举措。多年来,磴口县医院克服边远地区条件艰苦、医疗设备简陋陈旧等重重困难,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凭借雄厚的医疗技术力量,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创新发展,为磴口县各族人民身体健康和磴口县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荣获上级卫生部门表彰,是目前全县唯一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验收的二级乙等医院和爱婴医院。磴口县医院是全县唯一的一所设置传染病房和具有基本防治各类传染病能力的综合性医院。由于地区的自然资源贫乏,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不良,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尤其是各类传染病又有了抬头和流行的趋势。医院原有的传染病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简易病房,内部设施简陋,布局不合理,无三区划分和隔离设施,不能有效地收治各类传染病,特别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发,原8间传染病房远远不能满足106名非典及疑似、留观病人的救治,无奈将医院所有的病房都进行应急改造来满足救治需求,非典疫情控制后又将隔离部分拆除。这样既造成财力资源浪费,又导致全县15万人民群众中一般普通病人不能就医,严重影响了全县人民的健康需求。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将对应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类传染病的救治是非常必要的,可行的,对全县人民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做为担负全县近15万人民预防保健医疗救治任务的磴口县医院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医疗条件在全盟范围内较其它旗县还处于滞后状态。由于底子薄、资金紧、困难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治病的需求。检验设备不能更新换代,跟不上医学的发展水平,大型设备、电子胃镜、中央心电监控、多导联型心电图机及分析系统还属于空白,很多业务不能开展,没有电脑工作系统,财务、资产、病历、信息及药品的管理还不能电算化。这一现象已引起了我县县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高度重视,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把新建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大楼列入政府年度大事之中,使磴口县医院再度发展看到了曙光,为磴口县人民的医疗救治带来了福音。五、项目的建设是解决磴口县及周边地区农牧民看病难,降低农牧民因外出就医的医疗费用,减轻农牧民医疗成本的有效措施。磴口县深处内陆,地广人稀,农牧民看病就医非常不方便,再加上路途遥远,农牧民的医疗成本非常高。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楼工程建成后,解决了农牧民就近医疗的问题,既不耽误病情,又降低了农牧民看病的成本。对于降低农牧民医疗成本是十分有效的。总之,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大楼的建成,对于加快磴口县医疗事业的发展,提高磴口县医疗救治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地区人民身体素质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生活,加快磴口县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保障地区稳定繁荣,配合全县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节 研究过程和研究范围一、研究过程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我们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现状进行了调研,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医疗卫生情况进行了比较,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楼建设项目建议书二、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为:1、项目建设的背景;2、项目建设的意义的必要性;3、市场分析;4、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地点选择;5、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建设方案;6消防、环保、节能、安全;7、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社会效益分析;10、研究结论和建议。第二章 市场预测分析磴口县位于巴盟西南部,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辖4镇、2乡、2苏木、47个自然村,总人口15万人,有蒙、汉、回、满、藏、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人口密度36/平方公里。农牧民看病非常不方便。磴口县医院是全县医疗急救中心,除承担着全县4镇、2乡、2苏木、47个自然村及周边地区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外,在2003年四月非典流行期间,成为全县唯一的收治SARS病人的定点医院,在现有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住院病人高峰期达到79人/天,全院在非典前后共收治非典及疑似病人106人。随着国家对传染病重视程度的增加,加大了基础设施和传染病预防的投资力度,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被动治疗转向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和不同病员不同病种要求一人一室单独隔离的质的转变。这就要求医疗服务和医疗设施不断更新完善。根据这一发展趋势,传染病房建设势在必行,以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改善救治条件。本项目实施后,将彻底改变传染病救治环境,特别是遇有突发性传染病流行时能立即反应,妥善安排,及时救治。随着条件的改善,预计磴口县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人数在短期内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在收治传染病和及时控制疫情蔓延方面将沉着应对,有条不紊。医院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第三章 建设地址选择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建设地址选择本项目建设地点为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巴彦高勒镇是磴口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二节 建设条件1、交通较为便利,磴口县处于包头市和乌海市之间,京包兰铁路和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横穿县境。磴口县距银川市的机场240公里,距正在建设中的乌海市的机场90公里。从县政府所在地到各乡、镇、苏木均有县级公路相连。 2、通讯条件优越,程控电话网和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县,可随时接通国内、国际电话,可使用国际互联网。 3、能源供给有保障,现由电网供电,燃煤由就近供应。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建设方案第一节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拟新建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楼一座,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50床。结构形式为二层砖混结构,内设“三区”、“二通”、“六室”。病房全部为高间单室、单卫生间和特需病房及科室业务用房。整个病房设计合理,布置温馨宁静。配套有护士站、医办室、值班室、中心氧气站空气净化装置、ICU、CCU急救、临床检验室、X光室诊断室。第二节 工程建设方案 一、建筑(一)、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二)设计要求、本工程建筑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还应合理的应用实用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原则设计。同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及措施。、病房楼的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宜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行业特点,并符合患者生理、心理和当地的民俗特点。、病房楼主要建筑物围护结构及层面,应符合建筑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有推(床)车通过的门和墙面,应采取防碰撞措施;有患者通过的门和走道,宜采用“无障碍设计”。、传染病房楼卫生间要有配套设施,单独消毒处理,对垃圾、粪便和污水等污染源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饮用水水源附近禁止设计建设污水池和污水坑。、病房楼等医疗业务用房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烈、易燃、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轻质板材;装饰材料不应使用壁纸;踢脚板与墙面平;、内墙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清洁、耐腐蚀的相宜材料并装修到顶;、除特殊要求外,有患者通行的楼地面宜采用防滑地板铺装;、所有卫生洁具、洗涤地,应采用耐腐蚀、难沾污、易清洁的建筑配件。、设计参数(1)、新建筑物面积1500平方米,防火等级二级。(2)、墙体、外墙厚370mm,内墙厚240mm,建筑物外墙采用防水涂料。(3)、房屋门窗工程为双层铝合金门窗。(4)、标准构件优先选用当地标准。二、结构1、 设计依据及要求:最大冻土深度:1.2m抗震设防度:8度2、 设计要求:(1)、结构受力明确,整体刚度好。(2)、为便于施工机械化和构件标准化,尽量采用预制构件。(3)标准构件选用国家标准图和华北地区通用图。3、 本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标准:(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4、 结构设计:病房楼结构为二层砖混结构,基础采用片石条基,屋面采用混凝土保温。5、 三大主要建筑材料消耗量估算:钢材60吨,水泥490吨,木材90立方米。第五章 消防、环保、节能、安全第一节 消 防一、编制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4、其他有关有规范和标准二、编制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努力提高消防能力,做到消灭特大火灾,减少重大火灾,限制一般火灾的发生。2、建设完善的消防报警、转信、高度等有线和无限通信设施。 3、确保人员疏散及消防通道的畅通。 本项目中各子项目的消防工程建设要与城市消防系统建设相一致,并纳入统一管理之中。 三、防火措施1、建设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2、在总图布置中充分考虑防火案例距离和消防通道,确保疏散通道的畅通。在建筑物室外设消火栓,消防水量大于25L/s,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3、建筑物消防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要求进行设计。4、建筑物内设专门的疏散用楼梯,防火墙和防火门,安全出口数目不少于两个,最小疏散通道不小于1.4米。5、对重点防火环节如汽车库、仓贮库、设备室等还需增设灭火器(选用MP88型贮压式干粉灭火器)。6、根据消防要求,设置消防系统,楼内配备消防管,每层安设一消防水栓。楼内装设重大火灾及时报警设施和温控烟控装置,道路考虑布设9米宽的消防通道。7、从安全角度考虑,所有房间门都向外开,楼内设计消防安全出口及楼外安全楼梯,楼梯扶手要牢固安全。楼内电路都要有安全自动控制设施,电线符合用电负荷标准,使用安全电源插座。第二节 环 保一、编制原则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方面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环保措施,实施综合治理,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本项目的建设原则和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环境保护实行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控、防、治、管并施,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二、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151996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传染病废弃物、排泄物、污染物处理的国家法律、法规7、医院污水排放标准三、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与保护。本地区为生态脆弱区,建设时要注意减少建设垃圾,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医院为较高密度人群集中地,也是各类传染病流行易感区。医疗用品垃圾量大,废水较多,所以需自设传染病科专用的无公害化处理的垃圾站、焚烧点及空气、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加大环境清洁管理力度。为减轻大气污染,锅炉尽量使用东胜精煤,锅炉房采用麻石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90%以上。炉渣用于在所区内铺路垫坑。2、污染源本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建筑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如长期堆放将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市容市貌。施工机械会产生噪音,其噪音源主要来自于施工机具(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搅拌机、振动棒等),其声音强度高达80-100dB(A)。这些噪音如不加以控制将会影响到人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项目建成后,运营期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煤渣、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四、治理措施1、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定期由专用的封闭垃圾车运往城市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存放和处理。2、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建设过程中声源强度较大的施工机具必须避开人们正常的休息时间,对于噪音特别大的设备产生的噪声可在施工过程中在噪声源上采取一系列消声、防振措施加以解决。并栽种乔、灌、草立体绿化带,以减轻噪声、粉尘对周边区域的影响。3、垃圾经过分检,按照市政环卫部门的要求,设置全封闭容器式垃圾箱(桶)。定时、定点将垃圾送到指定垃圾转运站交市政环卫统一处理。4、医院所排的污水采用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必须经过预处理,消毒处理后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排水管网。5、污水消毒也应参照现行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6、增加绿化面积,开辟绿化带,加设生活区域、工作区域间的隔离网,提高绿化率,绿化率不小于35%,把磴口县医院建成花园式医院。第三节 节 能一、 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国家对节能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节约能源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容忽视。因此,在本报告的编制中采用了相应的节能措施。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条例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的标准。二、 节能措施综述如下:1、节约用电(1)室内照明均采用高效节能型日光灯。 (2)道路等室外照明,采用高压钠灯。 2、节约用水:选用节水型管件、阀门及节水洁具等,防止跑、冒、滴、漏,以降低损耗。 3、加强节能管理:加强节能管理,合理开动用能设备,确保满负荷运行,降低无功损耗。采用采暖智能控温阀,减少热能耗费。 4、加强能源计量监测:确定能源定额,监督能源使用。 5、建筑节能:参照国家1996年起实施的新的节能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进行节能设计,应在能耗水平上做到建筑物节能率和供热系统的节能率指标大幅度降低。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尽量减少能耗,并提倡利用太阳能。大楼应采用采暖建筑节能设计,以达到夏季防热,冬季保温,窗户防晒,自然通风。1)大楼为主要能耗建筑物,因此设计时应注意体形系数不宜过大,控制在0.3以下; 2)门窗是耗能的薄弱环节,建议使用双层玻璃、铝合金窗户和保温门; 3)墙体采用保温复合材料;屋顶采用刚性防水; 4)选用传热效率高的采暖锅炉; 5)采暖管道全部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现场制造,增加保温效果。第四节 安 全 本项目在建设和建成运行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劳动安全的规定进行操作。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以保障医患双方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动作秩序。为此项目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施工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设立安全网,电力及传动设备设防护罩,并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进行重点防范,工程重地闲人免进。 2、项目建成后,对各项医疗器械和医院设施做好安全检查,以杜绝安全隐患。必要时利用警牌提醒医患人员注意,以确保安全。对于特殊急性、烈性传染病要有防止病人出走的设施。3、本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是高、中、初级卫生医务专业技术人员,都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4、其它安全问题,本项目的安全设施都能保证。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为了确保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楼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成立了有分管县长任组长的项目执行领导小组,成员由计经局、卫生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选址、设计、招标后确定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责任人,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各项工程技术质量规程,与施工单位签订详细的施工合同,确保工程质量。竣工后,依据工程验收报告单,对整个工程到位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利用情况进行单独审计。第七章 项目进度实施计划项目实施将分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项目被批准立项起,建设期为1年。详见下表: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表7-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项目实施计划2004 年2005年1011123456789101112编制可研报告可研评估、初步设计土建施工附属设施内外装修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磴口县传染病楼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根据磴口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下达“十五”卫生专项建设规划的通知的精神与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而编制的。建筑工程参照内蒙古自治区同类工程实际造价及单位造价进行估算的。其他费用参照有关规定和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二、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50万元,传染病房楼主体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按每平米造价1200元计算,主体工程需180万元,加上三区、二通的连接、中心供氧装置、负压急救装置、空气净化装置、污水污物处理装置、分泌物、排泄物无公害化处理装置等配套设施、院落硬化、美化等附属设施需55万元,其他费用及预备15万元。总投资250万元。表8-1:项目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合计一工程直接费23523511500m2病房楼1801802其他辅助建筑553专用仪器设备5050二其他费用991建设单位管理222勘察设计费用443工程监理费224招投标费11三基本预备费66四建设期利息总 计23515250三、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十五”卫生专项规范建设资金100万元,磴口县地方财政扶持150万元。表8-3:投资计划与资金来源表序号项目名称第1年第2年第3年合 计一投资计划2502501建设投资2502502建设期利息二资金来源2502501地方财政扶持1501502国家专项资金100100 第九章 效益分析一、磴口县医院是一个由政府创办经营的具有完整的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担负着全县近15万人口的医疗急救保健工作。多年来,为磴口县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区域环境及自身条件有限,还不能为我县各方面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医疗保障和支持,医院的办公、办医条件的根本改善,将极大地促进全县医疗卫生工作的整体提高。传染病房楼的建成,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地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尤其对暴发性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的监控救治能力。有效地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降低因耽搁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生命财产经济损失。随着就医条件的改善和防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的发病率将会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护更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使其更好地投身于生产第一线,促进经济发展。整个项目建设的建成不仅有利于磴口县的经济开发,而且将更有利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的危机应急机制的建立,同时对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而且还会带来间接的难以估量的巨大经济效益。二、由于医院疾病防治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相关传染病(尤其是像非典这样的传染病)和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病的发生,使广大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得到改善,减轻因患者就医造成的经济负担,减少社会负担,对磴口县的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改善疾病治疗机构的服务条件,能够有效地落实国家卫生事业“十五”规划,从而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增强人民群众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增加社会劳动力资本,提高生产率,减少各类传染性疾病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的破坏打击,为推动全县经济持续地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三、有利于实现国家提出的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更有效地发挥县级医院的地位和辐射作用,确保广大农牧民能够及时得到适宜、价格低廉的基本卫生服务,形成一支应急反应敏捷,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医疗卫生队伍。四、通过建设,为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促进各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巩固祖国北部边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由于该项目覆盖面大,受益人口广,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享受到公平平等的健康保障,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五、医院在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维系生命健康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建成后,还可进一步提高磴口县医院科研、培训和传染病防控救治水平,从而提高医疗卫生工作对社会的综合服务能力。既可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水平,降低因职业关系造成的医护人员做为各种传染病高危易染人群的感染发病,树立我县医疗卫生形象,又能使住院患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使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有效控制得以保障,可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会效益相当显著。六、项目的预期效益1、床位使用率可提高30%。2、区间独立,防护有力,避免院内交叉感染。3、专科特色明显,救治及时规范,直接效益、间接效益显著。4、床位周转率达到二级乙等医院传染病收治的标准要求。5、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3天。6、抢救成功率提高5-8%。7、转院转诊有望降低。8、治愈好转率有望提高。9、传染病分类上报疫情监控更加准确规范,符合标准要求。10、磴口县医院传染病房楼的建成,是对综合医院功能的完善和加强,在保证各类传染病人救治的同时,不影响普通病人的诊疗和常规工作的开展;是对医院每年以20%的业务收入递增长远规划的有力保障;也是由二乙向二甲晋升的坚实基础。第十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随着医院传染病房建成和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及高新科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将会促进磴口县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磴口县的十五万广大人民群众也将会享受到高新科技带来的优质服务,享受到名医专家带来的优质服务,享受到清新优雅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安心。对这一项有助于社会的公益事业,请上级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扶持,及早实施,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