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8134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笔记导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2 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以总体方式把握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理论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不是自发的而是通过自觉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学会的。3 为什么人们的世界观都不一样: 第一,在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由于实践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 第二,人们的经济地位,根本利益的不同,社会的分工不同,导致对社会的发展,人生追求和看法和态度不同。 *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只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的理论表现。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并为该阶级的利益服务的。4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但科学和文化也起了不可忽的作用。(1) 资本主义刚发展时,一些哲学家把哲学困难成是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2)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解决了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A 对象: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从整体上和运动中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船内容和普遍形式。B就知识形态说来: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知识是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的认识和把握。C 哲学作为世界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这是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它不是各类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其中最普通、最一般的本质的关系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的结果,是关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二者来自实践,这是它们的共性;但具体科学同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哲学则相对地比较间接,这又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相关。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自身生长的土壤;而具体科学则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们在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的。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哲学和具体科学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交织汇合成人类认识真理的长河。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1 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本质的方面,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方面:A: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其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另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意性问题,即世界可否为人所认识,人的认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属于认识论范畴,涉及的是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实现和可能性问题。历史上大部分是肯定回答。但也有些哲学家作否定回答,我们把他们称为不可知论者或怀疑论者。2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是不容割裂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哲学家对世界可知性问题的回答,其确定性的内容是由他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所决定的,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实际发生过程来说,都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以后才能回答认识论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否定本体论的哲学家,在他们解决认识论问题的基本倾向和态度中,也总是包含着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所以,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当然,本体论也不可能离开认识论。不仅人们对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本身就是认识的结果,而且人们之所以提出并回答本体论的问题,其目的也在于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人们观察、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确立根本的出发点。三哲学形态的历史演变1 哲学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都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不过是精神的产物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如果把它们进一步偶像化、神化,就会陷入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世界上的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他们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把人的思想看作是在人们头脑中所固有的、主观自生的。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性只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朴素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立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成分,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存在着直观性的缺陷,而且缺乏科学的论证,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也不能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有不可抹煞的功绩,它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准备,是同近代科学相联系的、富有成果的资产阶级哲学。但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不彻底性。这是由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与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在哲学史上,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同时,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以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这种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使唯物主义发展到了更高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充分表明了哲学史这一革命变革的意义和实质。一 哲学史上的革命1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史时代。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加深。2 无产阶级作为对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形成为一支独立的自觉反对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3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巨大成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的结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已经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科学”逐步转变为“整理材料的科学”。4 这一时期涌现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5 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的社会经历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1 马克思对实践的全新理解实践以缩影的形式反映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2 实践观点形成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所以,现存世界的整体化就是通过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对现存世界的诸关系、结构的规范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是现存世界的深层结构,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因此,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它本身就是对人类实践活动中各种矛盾关系的种理论反思。从哲学史上来看,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原则,创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世界观。旧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最终陷入唯心主义。1相对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2相对于一切旧哲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四批判,开放,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开放,发展的学说。1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是以新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对事物、现实,而且对自己的学说也是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态度的。它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而是看作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开放性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分不开的。批判不仅要求吐旧,同时也意味着纳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正是由于以实践和科学发展中的新鲜空气和新鲜血液不断滋补、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永远保持生命之树长青,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道路。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学说,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思想精髓。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 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是以往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结晶;同时,又总结了现代实践斗争的经验,概括了科学发展的积极成果,是现代“文明之灵魂”。哲学与时代是相互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通过对自己时代的作用而体现出多方面的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反思、概括、批判和预测的功能。1 反思功能。从辨证唯物主义立场看,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多思 。在思维的进程中,对象意识的反复必然导致自我意识,反思思维是反复思维的深化。反思具有反复思维与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意识到和贯彻着反思的原则,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概括了自己时代的本质和规律。2 概括功能。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功能,是这种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立足于对事实和科学的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纯思辨的哲学思维区别开来。3 批判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满足于概括地描述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而是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这种关系做出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地为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现实活动建构起合理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前提和价值观前提,同时又不断对这些前提进行哲学的自我审视和批判,实现对这些前提的重构。4 预测功能。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对于包括人在内的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自觉认识,作为建立在当代实践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的人类智慧的结晶,当然更具有预测的功能。二人生的根本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最科学的世界观,它内在地包含着对人和人生的科学理解,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价值、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以及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哲学理论的现代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什么是人生观?简单说来,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贯彻。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和世界关系的本质,从宏观上揭示了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阐明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人类掌握世界的根本途径等。这样就不仅为人们处理自己间外部自然界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正确的理论前提和方法论前提,而且为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理想和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如何评价人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科学标准。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思考题:一、基本概念: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二、思考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3、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4、马克思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5、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6、马克思哲学的功能。7、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 物质的定义及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个物质定义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第,列宁的物质定义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锐利武器。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从而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所有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二 运动,时间和空间1 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动的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而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1)定义:运动是标准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A 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B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C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3)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回陷入形而上学错误;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2)运动和静止是有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割裂二者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3时间和空间(1)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其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既时光一去不复返。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物体具有长宽高三度。 (2)时间空间与物质的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离开了时空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时间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性表明了时空的客观性,表明它们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也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3)割裂时空与运动的关系:认为时空可以离开物质运动而存在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回犯形而上学的错误;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主观形式,是先验的是理念的产物,就会犯唯心主义错误。第二节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一 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1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的飞跃。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演化的前史。人类社会的产生,决不是神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2 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含义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包括两重含义:A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自然界本身有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B 指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它同自然界有质的区别,但它的存在和发展,仍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二 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1 人是自然的产物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历史上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关键在于劳动。因为人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界自发的发展结果,所以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迷。2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 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劳动。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日呢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是“人猿区别”的标志,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第一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第二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自然界在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是个决定性条件:劳动不仅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离开来,同时有把二者联系起来,即劳动毫不间断的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使人类社会能继续存在西去。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 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物和植物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2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首先,人口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即一贯国家属于那种社会性质,社会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都不能用人口说明。其次,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3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说: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着个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总之,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性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正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构成了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和其他各种生活过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一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产生既是自然历史过程又是社会历史过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历三个决定性环节:其一,由一般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特性。其二,由刺激感应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其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由一般反映特性到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起源史上的质的飞跃。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其次,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再次,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并随劳动日趋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巨大飞跃。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反映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服从于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物活动的需要,而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则服从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需要。3 人的意识同动物心理的区别一 动物的反映以具体形象的感觉即感性形象出现,人的意识则以抽象的概念即理性形式为主要特征;二 动物的反映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的意识则在劳动基础上形成了自我意识;三 动物的反映能力是生物遗传的,人的反映则是社会历史性的;四 动物的反映是动物大脑的属性,意识则是人的属性。*理解这一区别的关键是意识的社会性。意识从来都是社会的人的意识。二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离不开物质,但又不同于物质而具有精神现象的特征。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懂得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1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2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仅仅把意识理解为大脑的机能,并不能完全说明意识本身。因为人脑只是思维的器官,并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种,没有外界的信息输入,就不会有意识的产生,但人的大脑并非只是对外界作机械的应答,而是要用主观的反映形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对外界信息进行能动的改造,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是外界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列宁认为:“感觉是客观世界、即世界自身的主观映像。”“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都是从意识与存在的关系上对意识本质的科学规定。3 意识活动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从意识的表现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党、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部属于人的主观世界。但是,无论感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外部现象还是理性认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本质,都是客现存在的。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主体的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或者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都可以从物质的过程得到说明。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像只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但是,这种歪曲虚假的主观映像,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三 意识的结构和功能1 意识的结构从总体上看,意识并不等于认识,因为意识包含知、情、意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意识作为人类知、情、意的精神结晶,也就不同于一般心理,而是高度理性比和理想化的心理,这就使它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从意识活动的各个层次上看,又可以作各种区分:首先,从意识的活动主体看,意识可区分为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人意识。其次,从意识的自觉性程度看,意识又可划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再次,从意识的发展角度看,意识可区分为传统意识、现实意识、未来意识。2 意识的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第一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第二 意识活动能动的创造性。第三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四 意识和人工智能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就起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信息的模拟。有两条路走:一是结构模拟,是现代科学暂时作不到的,二是功能模拟,是对人脑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只不过是类似于人的思维的“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2 机器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区别其一,机器人毕竟是机器,电脑只是人脑的模拟物,它只是电子元件和线路所组成的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而人类智能却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其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电脑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探求任务本身的社会意义,它只是执行命令而不顾后果。人类智慧却具有社会性,人在行动时,一般都考虑到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其三,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电脑可以储存巨大的“记忆”容量,但是它不会自动地提出问题,而且它对任务的解决是机械的。人类思维则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进行发明创造。人类记忆也有一个不同于机械装置的能按意义去进行记忆归纳系统,无需回忆全部信息就可以找出所需要的答案。其四,电脑以它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运算速度、精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是,它只能接受人脑的“指令”,必须由人预先把思维过程加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一定的信息输入电脑,它才能工作。二者的程序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电脑的功能在后。可见,思维模拟并非思维本身,人工智能是本来意义的人的智能。第四节 世界物质形态的同源性和同构性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物质世界同源性基础上的多样性,物质形态的层次性是物质世界同构性基础上的层次性,整个世界的同源性和同构性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一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一个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的世界,而这一多样性是物质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它们有着共同的起源、共同的演化机制和共同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是辩证的统一,多样性是同源性的多样性,离开了同源性,多样性就失去了基础和根据;反过来,同源性又是多样性的同源性,离开了多样性,同源性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说,物质世界只是僵死的单一性。同源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证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这种多样性统一的根源则在于世界的物质性,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产物。二 物质形态的层次性与同构性如果说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同源性,属于复杂性与简单性,即多与一的关系,那么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则属于高级与低级,及其内在的致性问题。物质形态的层次性以及新层次的产生,表明物质形态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各有其特殊性,因而不能把各个层次、各个结构系统简单等同起来。但是,从最低级的层次到最高级的层次,从最简单的结构到最复杂的结构,又存在着同构性,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有着相同性和相似性,它们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普遍证明。 关于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结构的同构性,从最一般的哲学角度分析,大体说来有三大特点;1、 任何结构都具有不均匀的共同特征,即有核心与非核心的构成。就是说,事物要素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必定不是绝对均匀的,有稀密与简繁之别,较密集复杂处是其结构核,较稀散简单处,则是其非结构核部分。2、 任何结构都具有旋转(周期,节奏)的共同特征。3、 任何结构的有序态的维持都具有共同的“母结构”。这里所说的“力”;并非只是指物理学、化学中所讲的“力”,而是使诸要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力。三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无限多样的、多层次的世界,有其同源性和同构性,它表明世界的统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一切变化、运动、发展的载体,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只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表现形态,物质世界本身具有内在的冲动力和活力,自己是自己的原因,不存在物质世界自身原因之外的任何形式的原因。唯物主义一元论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二元论介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企图调和二者对立否认世界统一性,把物质与意识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1、他肯定精神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这本身就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它显然承认物质是独立的本原,但在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时,又把精神说成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力量,并用神把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结合起来。所以,坚持二元论的观点,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不仅在逻辑上自相矛盾,而且必然倒向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在世界本原上也坚持物质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精神一元论,但对于物质统一性的理解不同,旧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具体物质形态-原出物质,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样就太机械,呆板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才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如实反映。 物质世界多样性统一的原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就是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重要的结论。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世界被二重化了,成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现实践观是统的。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一 实践:人类的存在方式1 实践含义的发展过程实践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学的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但是,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众多的哲学家们并没有科学地解决实践的本质、结构和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以及实践的地位和意义等问题。在欧洲哲学上,(1)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到哲学中,并提出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通过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进而使人达到自由。康德的“实践”没有脱离伦理实践的范围。(2)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如提出“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这就把生活、实践看成是理论的根源,反映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论本质。但是,费尔巴哈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活动,认为“生活”不过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 (3)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并把它作为达到和实现“绝对理念”的一个必经的环节,认为理论理念的任务是消除主观性的片面性,即接受存在的世界,使真实有效的客观性作为思想的内容;而实践理念高于理论理念,它的任务在于扬弃客观世界的片面性,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并改造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黑格尔以这种抽象思辨的形式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特征,不但指出了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区别,而且涉及到实践在改造世界,从而创造人类历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但是,黑格尔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尽管他提出了实践、特别是劳动对人的解放具有积极意义,但究其实质,还是把实践限制在精神、观念活动的范围,“抽象地发展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的方面”。 (4)旧哲学之所以没有正确解决实践的本质问题,除了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各自的主观原因以外,还有客观原因,即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活动,本身就具有矛盾的特征:一方面,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它含有人的主观因素,受人的理性、意志的支配,体现了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另方面,实践又是作为物质实体的人通过工具等物质手段与作为物质对象的世界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客观过程。不能全面地把握实践这种内在矛盾,是造成唯心主义和旧物主义各执一端、争执不下的认识论根源。2 马克思对实践含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对实践本质的这一理解和规定,包含了两层相互联系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首先肯定了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以世界上任何事物为对象(客体)的现实活动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的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的自主性表现在,人通过实践不但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而且能够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为人所用,从而使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达到物被人所掌握和占有的目的。同时,实践还具有创造性,它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率几乎等于零的事物。在实践中,人按照对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去改造事物,把它塑造成适合人占有和利用的形式,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人在实践中自觉地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具有了主体意识。实践的发展,既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和弘扬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是指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用以区别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等等。在这种区别中,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所谓直接现实性,指实践是人把自己作为物质力量并运用物质手段同物质对象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这种“感性的”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现实的实在性。3 实践的特征无论把实践作为同动物本能相区别的活动,还是把它作为同理论(认识)相区别的活动,都不能否认实践具有某些共同性的特征。其中,有三种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实践首先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诸要素和前提的,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外在世界)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后果即通常所说的“事实”,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又是能动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是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二是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这两个不同的方面是紧密相联、互相促进的。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实践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总是受着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4 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实践)。人类只有首先通过生产实践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才可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最早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根本的、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 第二种基本的实践形式:是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即人类的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社会实践)。既然生产实践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发展的,那么同生产实践相伴而行,就必须维持和巩固那些适合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或根本改变那些不适合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因此,处理社会关系活动也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被生产实践所决定,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实践。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社会关系主要是通过阶级关系表现出来的,因此,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第三种基本形式:是以观察、实验和科学研究为内容的科学活动(科学实践)。科学实践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是同近代科学的产生相联系的。(实验)是科学实践的重要形式。科学实验是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是为成功地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因而也是一种准备性活动。科学实验同一般实验活动的区别在于,它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指导,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三者关系:在现代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紧密相联。其中,(生产实践)仍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生产实践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实践活动。那种把精神生产等专业活动排斥在实践之外,把从事这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斥责为“脱离实践”的观点,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中部是有害的。 #实践的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1)实践构成了人类的存在方式: 人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人的本质,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肉体组织发展出意识和自我意识能力,从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话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又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自觉能动性,因而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成为“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2)劳动即物质生产实践创造了人:劳动每天都在不断地重新创造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所以,实践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也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般来说,主体: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1,实践主体 (1)实践的主体是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他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改造实践客体,从而驾驭和控制实践活动的多种任务。实践的主体首先具有(A)能力结构,在主体的能力结构中存在着三种基本要素:第一、“人本身的自然力”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物质基础。第二、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体所实际掌握、运用的知识和经验,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力技能因素第三、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是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它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实践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B)实践的还有自己的社会结构。从社会构成来看,实践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和人类主体四种形式。个人有相对独立的实践范围和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指以一定的集体、团体、群体形式进行主体活动时所形成的主体。社会主体指一定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社会整体。人类主体只指发展着的人类整体。(2)对主体社会结构的分析表明,在实践活动中,具体的主体不但同一定的客体发生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发生相互、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具体的实践主体,一方面:要受到整个人类历史和其他主体的制约和影响。 另方面:又以其能动的活动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影响历史。 2,实践客体(1)在实践活动中,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领域,并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因此,对于实践的客体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方面。不但客观事物在成为客体之前就具有客观性特征,而且进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结构以后,这种客观性特征也仍然保持着。另方面,客体不是与客观物相等同的概念,客观事物只影响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作为主体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对立的东西时才成为客体。这是因为: 第一、哪些客观事物能够成为实践的客体,不仅取决于这些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程度和水平。换言之,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实践的客体,既取决于客观事物具有哪些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又取决于实践的水平能否利用客观事物的这些性质。 第二、客体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历史地规定着的,也就是说,客观事物不是一下子和从一切方面整个地成为人的活动的客体的。不但就整个自然界来说客观事物放纳入到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要有一个过程,即使是已经进入主体和客体关系结构的客观事物,人们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发现客观事物的新的属性和结构,从而以新的方式改造和利用它们,用以满足人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三、客体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表示客体本身发生了特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本身就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通过客体的变化发展可以透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客体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践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2)客体也是历史的范畴,被纳入个体对象性活动范围的客体是不断扩大和变化的。客体因此也就具有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联系的多种形式。其中有三种基本类型,即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u 自然形式的客体是客体的基本形式。在人类最初的、最基本的实践中客体是自然。这种客体既包括自然物,也包括人工自然物。u 社会形式的客体首先指已经对象化了的现实的社会结构,如经济制度等,同时也包括体现在物上的社会关系。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必须同时把在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认识印改造的对象,这时社会关系就成了社会形式的客体。u 精神形式的客体指的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精神客体都有自己“物化”的形式,但人们所注重的不是它们的物质形式,而是这些物质形式所体现或携带的精神内容,精神客体是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们同时是人们继续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3,实践的中介系统(1)中介: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但仅仅有主体、客体还不能形成现实的实践活动。在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一个将这二者现实地连结起来的中介,这就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工具、手段是适应主体和客体实际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情节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就实物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和手段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从手工工具、畜力使用,到近代以至现代的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都属于这种实践工具。这部分实践手段的共同特点是强化人的某一方面的体力,放大人实际作用于客体的果一方面的功能,从而作为主体相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利导体而发挥作用。另一类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从传统的望远镜、显微镜到现代各种自动探测器、遥感装置,从机械计算器到电子计算机系统等等,都属于这种实践工具。它们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放大,它的制造和使用突破了人的感官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接收、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实践活动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科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实践的工具、手段则是把主体与客体连接起来,使二者之间的相了作用得以实现的条件的中介。u 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具体地说,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我们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般的物质性,除人以外的一切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无意识的、盲目的,都不能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形式出现。而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一般物质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这就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台、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主体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就被确定下来。也正因为如此,在实践过程中,主体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主体的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生产活动是劳动者运用自身的力量并运用工具改造天然物的过程中,对象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发生了结构和形式的变化,产生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种种对象物。这种对象物是在与外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也就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活动转化为静止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即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因此,主体的对象化也就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即主体客体化。 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非对象化的过程,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生产活动中,主体一方面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改变着客体,同时主体也需要把一部分对象作为直接的生活资料加以消费,或者把物质工具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之中。这些都是客体向主体的渗透和转化,即客体的主体化。实际上,人通过改造对象的活动消化精神产品,使之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也是客体非对象化。 主体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个体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非对象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则不断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从而提高着主体能力,使主体能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因此,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总是不断地在新的基础上进行。 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或者说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解决着现实世界的矛盾。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