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2.4《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524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2.4《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2.4《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1.2.4《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提能演练(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1.2.4 水圈和水循环课时提能演练 鲁教版必修1(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是某地水循环运动中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M表示( )A.形成地下水 B.形成生物水C.形成湖泊水与沼泽水 D.形成冰川等固态水2.该地人们的下列活动,可促使M增加的是( )A.植树造林 B.扩大耕地规模C.修建水库 D.城市化加速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C.cabd D.dabc4.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5.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011安徽文综)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6、7题。6.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7.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2012石家庄模拟)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B.t2C.t1之前D.t2之前9.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预测题)读渗透系统或污水排放系统图,完成10、11题。10.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是( )大气降水蒸发地表径流下渗水汽输送植物蒸腾A. B. C. D.11.图示人类改造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大气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探究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1)试判断图示河流所在的干湿地区、地形及河流的类型,并说出判断的依据。(2)与十年前相比,图示河流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该地的气候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是什么?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是什么?13.(2010四川文综)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1)图中河流与图中河流补给的差异是:河流_,河流_。(2)请在图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答案解析1、2.【解析】1选A,2选A。图中M水量占总水量的50%。结合降水的转化主要是蒸发、地面径流、地下径流,故应是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是由地表径流下渗形成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可增加下渗。35.【解析】3选D,4选C,5选C。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丁间为海陆间水循环,乙丙间为陆地内循环,丁为海上内循环。第4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第5题,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图中丙为河流。6、7.【解析】6选A,7选D。第6题,河流搬运能力与流速呈正相关,而径流量小的时期,流速较慢;根据径流量曲线可知,该河流在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因此搬运能力最弱。第7题, 图中甲河段的上游流域沼泽面积广,可起到调蓄洪峰的作用,因此径流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峰值。【方法技巧】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判读(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节、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节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刚好相反。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由冰川融水补给。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8、9.【解析】8选B,9选A。第8题,根据图中进水流量线与出水流量线关系,可知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在进水流量等于出水流量并开始低于出水流量时,即t2 时。第9题,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小。10、11.【解析】10选D,11选B。第10题,图中未能表示出来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第11题,图示该系统改变了雨水下渗和形成径流的途径。12.【解析】该题是以河流沿岸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图为情境,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第(1)题,从河流的水系特征可以判定该河流为内流河,应分布于内流区、干旱区;等水位线在2 800米以上,说明该河流位于山区。第(2)题,同一地方相比,实线数值偏低,虚线数值偏高。说明地下水水位上升了。水位上升将有利于植被的恢复,按照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整个沿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都将逐渐得到恢复。对于人类活动而言,也将有更多的水资源可以利用。答案:(1)河流所在的干湿区为干旱区,判断依据是河流水系向下游分散,且逐步消失;图示河流所在的地形是山区,判断依据是图中的等水位线在2 800米以上,等水位线距离河流越远则越低;图示河流类型为内流河,判断依据是河流位于干旱区,且向下游逐步消失。(2)地下水位变化:升高。 气候变化趋势:逐步趋向湿润。地理意义:有利于沿岸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源。13.【解析】第(1)题,河为松花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河为锡尔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丙地的河流属于外流河,因此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包括海洋水的蒸发、大气的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答案:(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