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6873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 第2单元 第3节《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同步练习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训练2洋流及其地理意义基础过关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 B地转偏向力C海水密度差异 D大陆轮廓和岛屿形状2下面四幅图,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洋流中,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A BC D4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回答56题。5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6下列关于a、b、c、d四处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暖流 Bb处为寒流Cc处为暖流 Dd处为寒流7在撒哈拉沙漠的大西洋沿岸存在着这样的奇观,干枯的沙漠和浓浓的大雾并存,造成这种现象的洋流是()A本格拉寒流 B秘鲁寒流C加那利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8根据下列材料及“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由A地到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2)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利用的盛行风为_,所借助的洋流是_,该洋流按洋流成因分类应属_流。(3)C处附近为_渔场,位于_暖流和_寒流交汇处。能力提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9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11有大渔场分布的海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1213题。12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13与图中海岸相比海岸()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14下图是“印度洋(局部)季风(甲)和洋流(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中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成因是_。(2)请说明乙图为何海域、何季节及其大洋环流分布规律。(3)分析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4)推测该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具有什么样的季节变化?15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和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和_。(2)2013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五周年的日子,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_和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4)环节A、B水量较大的是_。(5)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答案1A2B3A4.B5C6.A7C8(1)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而去的,第二次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而去的。(2)西风北大西洋暖流风海(3)纽芬兰墨西哥湾拉布拉多9C10A11.B12D13.B14(1)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2)北印度洋海域;夏季;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3)处海水受西南风的吹动以及大陆轮廓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东南方向流动。(4)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东向西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体上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整体上由西向东流,导致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15(1)蒸发降水甲乙(或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2)地表径流下渗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4)A(5)人类利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水资源受到污染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