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技术方法笔记.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5831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师技术方法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环评师技术方法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环评师技术方法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第一章概论第1页第二章工程分析第3页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第10页第四章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第41页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44页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1页第七章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防护第53页第八章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6页第九章生态环境影晌预测与评价第59页第十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第64页第十一章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积影响评价方法第69页第十二章清洁生产评述第72页第十三章环境污染控制与保护措施第75页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第88页第十五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与调查第91页第一章概论第一节有关环评法律、法规规定一、有关规定、环评定义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规划的环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篇章和说明的情形“一地三域规划”、“十个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时编写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情形(非书)“十个专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在规划草案上报前审批、建设项目的环评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很小,不环评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还要坚持两个制度环保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制度二、环评分类、按评价对象分规划的环评、建设项目的环评;、按环境要素分大气、地表水、声、生态和固废的环评;、按时间顺序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三、环评技术原则(略)第二节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工作程序一、建设项目环评的基本内容(一)编写环评大纲编写时机:充分研讨有关文件、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后进行(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一般原则根据项目地区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现状调查的范围,筛选调查参数原则上,调查范围大于评价区域,有重点污染源时,还应扩大调查范围、调查方法遥感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三)环境影响预测预测原则预测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按相应环评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当地环境要求而定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预测阶段、时段三个阶段:建设、生产运营、服务期满(退役)阶段二个时段: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范围(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很多二、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程序确定环评工作等级、分一、二、三级、划分工作等级的依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法律法规规定、建设规模第二章工程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表现不同分:污染型、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第一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作用(了解)二、工程分析的方法即导则中的查内务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是根据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等技术资料进行的,当可研阶段提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还可以采用3种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用经验排污系数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M 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定额产品总产量AD=BD(aD+bD+cD+Dd)(2)物料衡算法物料衡算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总物料衡算计算通式如下:G投入=G产品+G流失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有: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资料翔实或生产工艺熟悉,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理论上讲,该方法最精确。(3)资料复用法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环评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方法简便,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三、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工工污清环总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污染物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统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清洁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环保措施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措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1.工程概况(了解)(1)工程一般特征简介(2)项目组成分析环境问题,列成项目组成表(3)物料及能源消耗定额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掌握)环评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的产污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等。污染工艺流程内容包括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有化学反应发生的要列出化学反应式和副反应式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准确位置3.污染物分析(1)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污染源分析调查及污染物排放量按建设、运营过程进行,分专题绘制污染流程图,列表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和数量;达标排放以项目最大负荷核算;废气按点、面、线源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排放高度、存在问题;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废液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危险物等问题;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浓度、是否危险废物等问题;噪声和放射性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新建项目按废水、废气分别统计污染物排放总量。其中固体废弃物统计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还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实测,实测有困难,可用年均消耗定额进行物料平衡推算。对于新建项目算清“两本帐”:生产过程中污染设计排放量、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削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最终排放量设计排放量-治污削减量对于技改扩建项目算清“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工程中和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2)物料平衡、水平衡水平衡式:取水量物料带入水量耗水量排水量漏水量。取水量建设项目工业取水量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其中生产用水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锅炉给水,即: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注意两点:一是间接冷却水回用指冷却系统用水;二是污水回用指工艺用水及锅炉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包括指标国家规定指标,项目特征污染物,单位为t/a控制指标要满足以下要求:达标排放、符合环保要求、技术上可行。()无组织排放源统计主要指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排气系统,通过厂房、天空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工程中无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米的排放源为无组织排放源。确定方法有: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非正常排污源强统计两种非正常排污都要重点说明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发生频率和处置措施。一是正常开、停车或设备检修时排放;二是设备不达标等非正常工况时排放。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熟悉)两个层次:对项目治污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和运行可靠性评价;提出改进完善建议,包括替代方案。分析要点如下:(1)分析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2)分析污染处理工艺的排污达标可靠性;(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额比例;(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废水应分析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合理性;废气分析集中、收集、净化、利用的可行性;固体废物分析能否妥善处置。.总图布置方案分析(了解)(1)分析厂区与周围保护目标的卫生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分析卫生防护距离、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绘制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保护目标的内容与性质。(2)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掌握)一、工程分析基本内容公是生猪替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影响和潜在影响,能够量化的要给出量化指标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介绍工程名称、地点、性质、规模和工程特性,给出工程特性表。2)施工规划介绍工程施工规划,详细介绍与生态环保有重要关系的规划内容、施工进度。3)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4)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源强。5)替代方案主要分析替代方案的生态环境影响强度,分析工程选址选线推荐方案的合理性。二、工程分析技术要点公众三分析1)工程组成完全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一般工程组成: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主要辅助工程:对外交通;施工道路;料场;工业场地;施工营地;弃土弃渣场。2)重点工程明确以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为重点工程,明确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运营方式等。重点工程主要有两类:一是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其影响范围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二是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虽然规模不是最大,但是环境影响比较大。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有个:隧道、大桥、特大桥、互通立交桥、高填方路段、深挖方路段、服务区、取土场、弃土场。重点工程确定的方法 要特别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研读设计文件,结合现场踏勘确定;类比调查,核查设计文件确定;通过投资分析确定;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再反推工程确定。3)全过程分析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期(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期)、建设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等。5)其他分析如分析不同施工方式、运营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存在的环境风险等问题。多数生态影响型项目污染源强小,影响小,评价等级为三级,以利用类比资料,充足的污染防治措施为主。、燃煤锅炉取二氧化硫、烟尘为污染控制因子;、车辆扬尘量一般用类比法计算;、生活污水排放量按人数的计,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生化需氧量;、工业场地废水中,砂石料清洗取SS,机修取COD、石油类。例题:1.项目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重复利用水量=1600+400+600=2600 取用新水量=100+200+200+200=700所以2600/3300=78.8%2.项目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600 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200所以600/(600+200)=75%3.项目污水回用率=污水回用量/(污水回用量+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污水回用量=400 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90+380=470所以400/870=46%第三节事故风险源项分析环境风险源项分析指识别建设项目的潜在危险及进行事故概率计算,筛选出最大可信事故,估算危险化学品泄漏量,进行后果分析,确定项目风险度,评价能否达到环境可接受风险水平。一、源项分析的步骤1、划分功能单元将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储运系统、生产辅助系统、环保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不同功能系统划分为不同功能单元,每个功能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危险性物质的主要贮存窗口或管道,每个功能单元与其他单元通过单一信号控制的紧急自动切断阀分开。2、筛选危险物质,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列出各单元所有容器和管道中的危险物质清单。3、事故源项分析和最大可信事故筛选可采用事件树、事故树、类比分析法等方法来筛选。4、估算各功能单元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和泄漏率二、泄漏量计算1、泄漏设备分析泄漏分析是源项分析的主要对象。主要有10种泄漏重要源:管道、挠性连接器、过滤器、阀、压力容器、反应槽、泵、压缩机、贮罐、贮存器、放空燃烧装置,放空管2、泄漏物质性质分析主要是泄漏物的相、压力、温度、易燃性、毒性等。3、泄漏量计算妈妈的,公式谁记得啊液体泄漏速率气体泄漏速率两相流泄漏泄漏液体蒸发分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蒸发总量为三种蒸发之和。三、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懂球不起不一定是概率最大的事故,但一定是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概率,常用事件树分析法确定事故概率。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根据项目地区的环境特点、环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筛选调查参数。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一)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熟悉,与导则明显不同,导笔第7页)项 目内容地理位置建设项目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地质状况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以及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地形地貌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周围地貌类型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形地貌情况气候气象建设项目所在地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天气特征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状况,地表水各部分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表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表水的污染来源地下水环境当地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土壤与水土流失项目周围地区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土壤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上流失现状及原因等动植物与生态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现状环境现状调查方法(熟悉)-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获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问。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资料往往不完全,不能完全符合要求。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工作量大,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遥感法可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弄清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不使用直接飞行拍摄的办法,只判断和分析已有的航空或卫星相片。(二)社会环境调查的内容项目内容社会经济人口与交通运输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项目所在地区公路、铁路或水路的交通运输概括,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工业与能源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现有厂矿企业的分布状况,工业结构,工业总产值及能源的供给与消耗方式农业与土地利用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文物与景观文物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景观具有一定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地理区域或现象人群健康状况根据环境中现有污染物及建设项目将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选定指标第二节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大气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四方面内容。一、大气污染源调查、调查分析对象一、二级评价项目1)项目所有污染源(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2)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未建项目污染源;3)有区域替代方案,还调查所有拟替代的污染源。三级项目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污染源调查分析方法新建项目用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或设计资料确定;在建、未建项目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资料;现有和改、扩建项目利用有效数据或实测;分期实施项目利用前期工程最近年内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实测;评价范围内拟替代污染源参考污染源调查方法。)现场实测法)物料衡算法利用物料衡算公式计算。对排气筒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例如S02,氮氧化物或颗粒物,用公式计算:S02排放量煤重量1.6(系数)煤的含硫率;烟尘排放量煤重量灰分含量烟尘占灰分含量(1-除尘率);污染物源强废气体积流量实测质量浓度值10)排污系数法利用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源调查内容(清单见导则教材39、40页)一级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1)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满负荷排放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扩建项目三本账现有工程排放量、扩建工程排放量,以及现有工程改造后污染物预测削减量,并按上述三个量计算最终排放量;毒性较大污染物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按季节、月份、星期、日、小时等,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0-1。2)点源调查内容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海拔高度(m);排气筒几何高度(m)、出口内径(m)、烟气出口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温度(K);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毒性较大物质非正常排放量(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3)面源调查内容面源坐标,面源海拔高度(m);面源初始排放高度(m);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g/s.m2),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4)体源调查内容体源中心点坐标、海拔高度(m);体源高度(m)、边长(m);体源排放速率(g/s)、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h);初始横向扩散参数(m),初始垂直扩散参数(m)。5)线源调查内容 线源几何尺寸(分段坐标);线源距地面高度(m),道路宽度(m),街道街谷高度(m);各种车型污染物排放速率(g/km.s)、平均车速(km/h),各时段车流量(辆/h)、车型比例。6)其他调查内容建筑物下洗参数:建筑物引起空气扰动,导致地面局部高浓度的现象。根据所选预测模式需要确定调查内容对估算模式,只要调查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宽度。颗粒物粒径分布:颗粒物粒径分级(最多不超过20 级),颗粒物的分级粒径(m)、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g/cm3)、各级颗粒物所占的质量比(0-1)。二、三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二级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内容参照一级评价项目执行,可适当从简。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污染源排污概况,并核实估算模式中的污染源参数。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调查资料来源三种途径:)环境资料:收集近三年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资料;)项目资料: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现场监测、分析现有监测资料)分析达标情况长期浓度(年均浓度、季均浓度、月均浓度),短期浓度(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达标情况;)若监测结果超标,应分析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超标原因;)分析评价范围内的污染水平、变化趋势。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因子1)常规污染物;2)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在TJ36 中有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3)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但毒性较大,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监测制度监测期数规定1)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2)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3)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时间1)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 天有效数据,2)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3)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时,小时浓度监测值应遵循的原则:一级项目:获取当天早、晚2、5、8、11共个小时浓度值;二、三级项目:获取当天早、晚2、8共个小时浓度值;)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监测时间须满足所用评价标准值的取值时间要求。、监测布点调整监测布点位置的4个原则:环境功能区、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监测布点数量根据项目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环保目标布局考虑数量:一级项目:包括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二级项目:点位不少于6个,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大、环保目标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三级项目:若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年监测资料,且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规定,能满足要求,可不监测,否则设置24个。监测布点原则及方法一级项目:以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0,至少在00、450、900、1350、1800、2250、2700、3150各设个监测点;二级项目:至少在00、900、1800、2700各设个监测点;三级项目:至少在00、1800各设个监测点。监测方法均采用极坐标布点法。监测点位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周边环境应符合技术规范,即:监测点周围空间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夹角小于30度;监测点周围有270度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影响,原则上20米内无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1520米内无绿色乔木、灌木等;注意监测点可达性和电力保证。4、监测采样环境空气监测中的采样点、采样环境、采样高度及采样频率的要求,按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如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年平均:每年144个日均值,每月12个日均值;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加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每日18采样时间,每时45分钟采样;TSP、MP10、铅年平均:每年60个日均值,每月5个日均值;TSP、MP10、铅加BaP日平均:每日12采样时间;铅季平均:每季15个日均值,每月5个日均值;氟化物季平均:每季70%的月均值;月平均:每月15日以上; 日平均:每日12采样时间;1h平均:每时45分钟采样。 5、同步气象资料6、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分析内容:1)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2)列表统计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情况;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100%3)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地面、风速等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的关系;4)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四、气象观测资料调查、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原则1) 影响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因素:与项目评价等级有关,还与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2)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 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3) 各级项目,都调查评价范围内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4)一、二级评价项目,还调查逐日、逐次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基本要求:1) 评价范围50km: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补充调查必需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2) 评价范围50km: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 年内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理特征不一致,还要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其中,一级评价,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时间为连续1年;二级2个月,三级不观测。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 年内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不同点:调查时间为近3 年内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内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内容1) 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2) 收集每日实际逐次观测资料3) 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时间、风向(以角度或按16 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风向的360度划分法以北方为0度,顺时针旋转4)选择调查内容:湿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降水类型、海平面气压、观测站地面气压、云底高度、水平能见度等由于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每天24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于每日实际观测次数不足24次的,可对原始资料进行插值处理,方法有:连续均匀插值法(日4-8次)、均值插值法(日8次以上)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内容1)观测时次:根据所调查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的实际探测时次确定,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1 次(北京时间08 点)2)观测高度:调查距地面1500m 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3)常规调查项目:时间(年、月、日、时),探空数据层数,每层气压、高度、气温(干球温度、露点温度)、风速、风向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内容要求: 参考前页内容。4、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温度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温廓线反映温度随高度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通过温廓线分析,可以知道逆温层出现时间、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一、二级项目温度统计量统计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绘制年平均温度月变化曲线图一级项目还对污染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温廓线分析,并分析逆温层出现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风速风速随时间和高度变化,有两种表达方式:数值和字母C(C表示静风)一、二级项目风速统计量统计月平均变化和季小时平均日变化,并绘制月变化曲线图,还要统计不同时间的风廓线图,一级项目还对污染严重项目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做风廓线分析,并分析不同时间大气边界层内风速变化规律风频指某风向占总观测统计数的百分比风向玫瑰图指收集的多年地面气象资料中16个风向出现的频率一、二级项目,需统计月、季及长期平均风向风频变化情况,其中,各风向出现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在极坐标中要标出各风向的频率大小,绘制季、年平均风向玫瑰图主导风向一般是连续2至3个风向角范围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一般在连续45度左右,以16个方位角表示时,一般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范围,主导风向风频之和应30%,没有主导风向,应考虑全方位影响风向、风频静风为C,C0.5m/s附录:1、等效排气筒污染物排放速率计算公式:QQ1Q2即:等效排气筒某污染物排放速率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某污染物排放速率之和。2、等效排气筒高度计算公式:H= 式中:h等效排气筒高度;h1、h2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高度。3、等效排气筒的位置等效排气筒的位置,应于排气筒1和排气筒2的连线上,若以排气筒1为原点,则等效排气筒的位置应距原点为:x=a(QQ1)/Q=aQ2/Qx等效排气筒距排气筒1距离;a排气筒1至排气筒2的距离;Q1、Q2、Q指排气筒排放速率。确定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1、内插法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QQa+(Qa1Qa)(hha)/(ha1ha)低排气筒表列限值的最大值+(高排气筒表列限值排放速率-低排气筒表列限值速率)*(企业排气筒高度-低排气筒高度)/(高排气筒高度-低排气筒高度)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a比某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Q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值;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例:某企业100米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70千克/小时,90米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30千克/小时,企业排气筒实际为95米,问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多少?130+(170-130)*(95-90)/(100-90)150千克/小时2、外推法第一种情况:某排气筒高度高于本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高值 QQb(hhb)2表列排气筒高度对应排放速率*(排气筒高度/表列排气筒高度)2式中:Q某排气筒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b表列排气筒最高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h某排气筒的高度;hb表列排气筒的最高高度;例:某企业100米高排气筒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速率为170千克/小时,企业实建排气筒高度200米,示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70*(200/100)2680千克/小时第二种情况:某排气筒高度低于本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低值, QQc(h/hc)2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c表列排气筒最低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h某排气筒的高度; hc表列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例:某企业100米高排气筒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速率为170千克/小时,企业实建排气筒高度80米,求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170*(80/100)2108.8千克/小时第三节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环境水文与水动力特征(了解)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径流形成与水体污染 、基本概念 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蒸发为水气,经上升、输送、冷却、凝结,降落到地面的过程。 水循环分两类:在海洋和陆地之间进行的,称为大循环;在海洋或陆地内部进行的,称为小循环。降水: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地面径流:较大的降雨经植物的枝叶截留、填充地面洼地、下渗和蒸发等损失以后,余下的水经坡面漫流进人河网,汇入江河,最后流人海洋,称为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从地表下渗的水在地下流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逐渐渗人河道,这部分水为地下径流河川径流: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河川径流的表示方法流量Q: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径流总量W:在T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W=QT径流深 Y:YQT/1000F,F为流域面积,单位km2径流系数:某一时段内径流深与相应降雨深P的比值,=YP径流模数M: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M=1000/F、水文现象的变化特点河川径流的主要变化有:年际变化、年内变化、地区变化(一般北方地区河川径流在时间上的变化比南方剧烈)河流年际变化大江大河多水年比少水年水量多倍,小河流达倍,甚至倍年内变化丰水季比枯水季(多水月比少水月)多几几十倍日流量变化最大日流量比最小日流量大几百、几千倍地区变化北方雨季短,年降水量少;南方雨季长,年降水量多)湖泊受河流制约)感潮河段受上游来水量影响,还受潮汐制约,与河川径流差异大)研究水文现象的三个途径成因分析、数理统计、地区综合水文现象都有确定随机两种基本规律确定反映物理成因关系;随机服从统计规律(二)河流的基本环境水文与水力学特征 、河道水流形态的基本分类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恒定流与不恒定流急流、临界流、缓流水流的佛洛德数分别大于、等于、小于1、年最枯时段流量枯水流量的选择一般分为两种情况-固定时段选样、浮动时段选样年最枯时段流量设计频率一般为,、河流断面流速计算a实测流量资料多,绘制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关系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相应的断面平均流速b实测流量资料较少时,通过水力学公式计算c用公式计算、河流水体混合混合是流动水体单元相互掺混的过程,包括:分子扩散;紊动扩散;剪切离散等作用)分子扩散流体中由于随机分子运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现象,分子运动服从费克定律)紊动扩散流体中由水流的脉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现象)剪切离散由于脉动平均流速在空间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分散现象天然河流,常用横向混合系数,纵向离散系数描述河流混合特性系数比值通常在.40.8,河道0.6,河道收缩0.3,河道扩散0.9只需要记住哪个大概是哪个公式就行了。(三)湖泊、水库的环境水文特征、任一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关系式:来水总量=出水量十蒸发溢漏损失量蓄水量增减值、湖泊、水库的动力特征)湖水、水库的运动分4种振动,如波动、漾动;前进,如湖流;混合水;增减水湖流:湖、库水在水力坡度力、密度梯度力、风力等作用下沿一定方向流动)水流形态主要受风、太阳辐射、进出水流,地球自转力等外力作用,其中风最重要)湖流按成因分为风成流、梯度流、惯性流和混合流湖流经常成环状流动,分为水平环流、垂直环流和兰米尔环流(在表层形成的螺旋形流动)湖水混合分:湖、库水混合的方式分为紊动混合(由风力和水力坡度作用产生)和对流混合(由湖水密度差异引起)波浪主要是由风引起的,又称为风浪波漾:湖、库中水位有节奏的升降变化,称为波漾或定振波、水温容积和水深较小的湖泊,没有温度垂直分层容积和水深较大的湖泊或水库,水温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称为温跃层。通过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判别其是分层型、混合型年流入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小于,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大于,湖泊、水库为混合型小于二分之一,洪水不影响水温分层,大于,大洪水时为临时混合型此外,还以湖泊、水库平均水深H判定H大于米,不受影响,下层水温保持在度,为分层型H小于米,可能为混合型、水量判定以年水量变化频率判断:多水年,中水年,至少水年(四)河口和近海水文及水动力特征、河口、海湾、陆架浅海环境特点、河口海湾的基本水流形态潮流:内外海潮波进人沿岸海域和海湾时的变形而形成的浅海特有的潮波运动形态在河口海湾等近海水域,潮流对污染物的输移和扩散起主要作用。二、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现状调查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必要的环境监测。(一)调查范围包括受项目影响较显著的地面水区域确定调查范围的原则:考虑接纳污染物的天然水体的使用功能质量标准及评价等级;考虑下游附近的敏感区(二)调查时间确定原则(熟悉)、确定能代表丰、平、枯水期的季节和月份、不同等级调查时期表、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也应调查丰水期。、冰封期较长水域,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三)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一般在枯水期进行、河流、感潮河口、湖泊、水库都根据评价等级、河流规模决定调查、测量内容。、降雨调查(四)污染源调查(掌握)、污染源分类污染源:凡对环境质量可以造成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持久性污染物(重金属等不易降解的污染物);水体酸碱度(以PH值为表征)非持久性污染物(有机物、易降解的污染物);热效应(造成水体水温变化)按排放方式分:点源、面源按污染性质分:、调查方式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必要时现场调查、现场测试、点源调查)调查原则调查的繁简程度,根据评价等级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评价等级高,且现有污染源与建设项目距离较近时,详细调查。)调查内容污染源排放特点污染源排放数据用排水情况废水、污水处理状况、非点源调查)调查原则一般采用资料收集法,不实测)内容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其他非点源污染源山林、草原、农地、城市等(五)选择水质调查因子、常规水质因子pH值、DO、高锰酸盐指数或COD、BOD5、TN(总氮)或氨氮、TP(总磷)、酚、氰化物、砷、汞、铬、水温等,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等适当增减。、特殊水质因子能代表项目外排污水的特征污染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和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选择、其他因子被调查水域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调查水生生物(包括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牛物群落结构等)和底质(包括相关易积累污染物)等(六)河流水质采样(掌握)即案例说的水环境现状监测、河流取样断面布设原则:05年案例考题调查范围两端;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处)附近;水文站附近,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取样断面类型: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断面。、取样点的布设a确定垂线数量依据河宽设置小河在主流线上设条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米,距两岸边三分之一处,设条垂线;河宽大于米,在主流线、距两岸不小于.米处,设条垂线;特大河视情增加B 确定垂线上的取样点主要依据水深水深大于米,在水面下.米,距河底.米,设个点水深米,只在水面下.米设1个点水深不足米,距水面不小于.米、距河底也不小于.米,设个点三级评价的河流,不论水深多少,只在条垂线上选个点,取个样一般在水面下.米,距河底不小于.米处取点,即每条垂线只个点C 取样方式 评价等级不同而不同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即垂线混合;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即将断面上各处所取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即断面混合三级评价:原则上只取断面混合水样D确定河流取样次数按需调查水期,每个水期调查次,每次天;要测水温时,小时次,并计算日平均水温(七)河口水质的取样取样断面布设原则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其上游设置的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与河流相同河口取样次数a在规定的不同规模河口、不同等级的调查时期,每期调查一次,每次调查两天,一次在小潮期,一次在大潮期B 不预测水温时,只在采样时间测水温;在预测水温时,可采用每隔46h测一次的方法求日平均水温(八)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取样垂线设置大、中型湖泊、水库污水排放量50000m3时,一级评价每12.5km2一个,二级评价每1.53.5km2一个,三级评价每24km2一个;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一个,二、三级评价每47km2一个小型湖泊、水库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0.515km2一个,二、三级评价每l2km2一个;污水排放量50000rn3/d时,各级评价均每 0.51.5km2一个、垂线上取样点布设大、中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且距底0.5m处设1个取样点;平均水深10m时,先查明水文有无分层现象,如有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和水深斜温层以下,距底0.5rn处各取一个水样,共2个;小型湖泊、水库平均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且距底0.5m处设1个取样点;平均水深10m时,在水面下0.5m,且距底0.5m处各设一个,共2个取样点、取样方式大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水样均不混合小型湖泊水库水深10rn,1个水样(本来就只1个);水深10m,取1个混合样(即2个样混合),上下层水质差异大时,可不混合、取样次数规定时期,每期一次,每次调查34天,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九)水质取样的特殊情况(掌握)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排洪期和用水期水量流动大时,按河流处理;用水期水量流动小时,按水库处理河网地区应按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十)水样采集、保存和分析(了解)河流、湖泊、水库水样保存、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按GB 3838-2002河口水样盐度3者,同河流、湖泊的原则与方法;盐度3的,按海湾执行(十一)现有水质资料的收集、整理(了解)主要从当地水质监测部门收集,对象为有关水质监测报表、环境质量报告书及建于附近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等技术文件中的水质资料三、水环境现状评价方法(掌握)(1)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推荐采用标准指数法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说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和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一般水质因子水质浓度增加,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特殊水质因子溶解氧、PH值(两端有限值)计算标准指数公式说明:一、一般水质因子标准指数实测值/标准值单位mg/l二、特殊水质因子、溶解氧实测值标准值时标准指数(饱和溶解氧浓度实测值)/(饱和溶解氧浓度标准值)DOj(实测值)DOs(标准值),SDOJ=(DOfDOj)/(DOfDOS);饱和溶解氧浓度/(31.水温)实测值标准值时标准指数实测值/标准值DOjDOf,SDOJ=109DOj/DOs、PH值标准限值为:上限,下限实测值小于等于标准指数实测值实测值大于标准指数/2(实测值)(2)实测统计代表值的获取极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于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化大的情况均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化较小的情况内梅罗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的情况内梅罗值计算公式:内梅罗值mg/l根号下(实测极值的平方算术平均值的平方)/2C=一般实测极值取最大值;溶解氧实测极值则取最小值。第四节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地质学基本概念、地球化学成分铁、氧、硅、镁产;-铁养龟梅、地壳元素氧、硅、铝,铁,镁-养龟李铁梅二、地下水基本知识(一)地下水分带包气带、饱水带、地面以下,潜水面(地下水面)以上,为包气带,分:自上而下土壤水带(毛细管悬着带)、中间带、毛细水带(毛细管支持水带)、地下水面以下,为饱水带(二)地下水定义与分类、广义地下水存于地面下岩石中的水。、狭义地下水饱水带中的水。、地下水几种分类物理力学性质分毛细水、重力水含水介质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埋藏条件分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几个概念)毛细水在岩石细小孔隙、裂隙中,受毛细作用控制的水)重力水岩石颗粒间,结合水层外,不受颗粒静电引力影响,在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水,如井水、泉水、基坑水等)包气带水地表面以下,潜水面以上,包气带岩土层中的水,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基岩风化壳中季节性水主要特征:受气候控制,雨量季节变化大,雨季多、旱季少)潜水地表以下,第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