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88423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需求相似论,1,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B.Linder)在1961年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中提出需求相似论,又称偏好相似论。,2,假设条件: 要素禀赋理论之前都以两国间需求偏好相同为基本假设。事实,各国需求变化不同且不停变化。在此基础上,林德(Staffan B. Linder)放宽该约束条件: (1)假定收入水平决定消费偏好。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偏好不同,高收入阶层偏好奢侈品,低收入阶层偏好必需品。 (2)假定若收入水平相同,则不同国家或地区消费偏好也相同。,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3,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基本观点 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决定产品是否进行生产 两国需求结构越相似,则贸易量越大 代表性需求和重叠需求是各国间部门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 该理论主要适用于工业产品或制成品,4,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基本概念 代表性需求 同一类商品可以分成不同的档次,两个国家即使对同一类商品有需求,但如果他们的人均收入不同,他们所需求的档次也会存在差异,而另一个国家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平均档次就叫这个国家的代表性需求。 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代表性需求档次越高;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则代表性需求的档次越低。 例如汽车 重叠性需求 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对某种产品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5,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基本内容 不同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需求偏好也不相同。各国的需求结构状况决定了其贸易格局。 要素禀赋理论仅适用于初级产品贸易,制成品贸易需要从需求方面研究。 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往往以满足国内需求为首要目的 (1)企业家信息的有限性。 (2)商品生产的复杂性,即商品生产需要多次试制。 一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1)高收入国家偏好于消费技术水平高、加工程度深、价值较高的商品; (2)低收入国家偏好于购买低档次的商品,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6,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图形表示,A国收入水平,B国收入水平,C国收入水平,收入,A国需求和生产,B国需求和生产,C国需求和生产,产品,7,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基本结论 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人均国民收入越接近,需求偏好越相似,相互需求越大,贸易量也越大; 世界上国家间人均国民收入的参差不起成为阻挡国际贸易的障碍; 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具有相同或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间更易于开展。,PS.需求相似论决定了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贸易方向。,8,评论 需求相似论的意义 从需求的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了分析,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 对解释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做出了贡献。 需求相似论的不足 过分强调人均收入在决定消费结构中的作用。 消费结构的决定因素很多,如气候、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宗教法律、消费嗜好等,需求相似论 Theory of Demand Similarity,9,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10,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中提出了技术差距(也称技术缺口)理论。 核心观点: 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术优势所获取的垄断利润的消失会促使其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创造出新一轮的技术差距。,11,假设条件 H-O理论以各国或地区技术条件相同为基本假设。 波斯纳(M. A. Posner)认为技术差距是比较优势甚至是垄断优势形成的重要原因。,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12,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技术创新在少数企业率先实施,获得超额利润,众多企业加入模仿行列,该行业的繁荣,刺激投资 带动相关行业,激发社会的投资热情,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经济繁荣,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过程,13,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模仿企业增多,超额利润减少,需求萎缩 投资减少,经济进入衰退期,超额利润趋于零,经济跌入谷底,直至新一轮创新的出现,14,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仿效时滞(Imitation Lag):从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终止的全过程;分为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时期:,15,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需求时滞(Demand Lag):创新国开始生产到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两国收入水平差距 市场容量差距,16,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反应时滞(Reaction Lag):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前期为需求时滞: 若后进国自行生产效益不大,反应时滞就长,创新国可以长期保持出口优势。因此,反应时滞取决于: 规模效益; 贸易壁垒; 后进国收入水平和市场大小;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风险意识; 运输成本,17,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基本概念 掌握时滞(Mastery Lag):其他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进口为零的时间。 取决于: 创新国的技术转移意愿; 后进国的国内需求强度; R&D经费; 技术基础; 生产条件,18,基本内容 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优势,可出口技术领先产品;(需求时滞,反应时滞) 当一国的创新技术为外国所模仿时,外国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出口市场,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掌握时滞) 新技术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将持续到模仿国能够生产出满足其全部需求为止。(掌握时滞) 在动态的经济社会,科技发达的国家是不断会有再创新再出口出现。,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19,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各国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不一,技术创新国发明出外国尚未掌握的新产品或新工艺,产生国际间的技术差距(technology gap),创新国有了技术的垄断优势,后进国对该产品有需求,需求时滞,创新国出口该创新产品,在产品国际移动 的同时存在技术溢出,后进国开始模仿该产品,后进国逐渐掌握该技术,技术差距消失,反应时滞,掌握时滞,仿效时滞,20,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图形表示,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过了t1,B国模仿A国消费,A国出口、B国进口新产品,且需求量逐渐增加。t2是由于新技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模仿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技术差距消失。,21,技术差距论 Technical Gap Theory,结论 模型中,技术差距的大小决定了贸易基础(技术差距),贸易方向(创新国与模仿国)、贸易规模(取决于需求时滞、模仿时滞)以及贸易所得 模仿国的优势在于低工资,22,以x国为例,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居于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主要就是得益于诸如美国拥有雄厚的总体经济实力、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国际竞争能力强劲的大型和特大型公司企业、充足的科技投入和庞大的科技队伍、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等一系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有利条件。这就是美国经济中独有的制度性内生变量。这些因素或者从需求的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或者从供给的方面保证了技术创新的现实可能性。如人均国民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费就越是倾向于能带来较高层次的多重满足的高科技新产品,因而刺激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23,同时,全社会较高的工资水平又使这些高科技新产品能够较为顺利地进入市场,并通过市场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再如实力雄厚,队伍庞大的科技人员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大军以及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使技术创新的机会不断萌生。同时,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大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另一方面,随着各行业公司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利润的积累,它们也有能力增加投入,从事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进而使技术创新转化成为一系列的高科技新产品,并使之商品化。可以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制度性的内生变量的作用,才使美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祥地。,24,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5,x国经济学家弗农(R. Vernon)与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先提出,后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L.T.Wells)和赫系(S. Hirsch)等人加以补充和完善。,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26,在技术差距论的基础上,弗农将市场营销学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理论,将新产品生命周期分以下三个过程: 1. 产品创新时期(The Phase of Introduction) 技术领先的创新国拥有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条件和吸纳新产品的国内市场,它们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垄断权。因此,该类国家率先开发新产品并在国内生产,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出口到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 该时期,创新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企业竞争的关键也不是生产成本,同时,国外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当地对该新产品的需求完全靠创新国家的出口来满足。 *技术密集型,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27,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2. 产品成熟时期( The Phase of Maturation) 随着技术的成熟与扩散,生产企业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企业而言,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变得愈益重要。同时,随着国外该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出现大量仿制者。这使创新国企业同时面临国内原材料供应相对或绝对紧张的局面,而且还面临着产品出口运输能力和费用的制约、进口国家的种种限制及进口国家企业仿制品的取代等情况。 此时,为保持和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占领必须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即建立国外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在不大量增加其他费用的同时,由于利用了当地廉价资源,减少了关税、运费、保险费的支出,因而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巩固和扩大了市场。 *资本密集型,28,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3. 产品标准化时期( The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 该时期,技术和产品均实现标准化,参与此类产品生产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此时,企业通过对各国市场、资源、劳动力价格进行比较,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从事产品的生产活动。 发达国家即创新国相对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的最佳地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国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29,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x国工业制成品生命周期 x国垄断新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段 外国厂商开始生产并取代该产品的进口阶段 外国厂商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30,图形说明,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技术创新国美国,欧、日等,其他国家,t0,t1,t2,t3,t4,t5,美国创新并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垄断优势,向欧日等发达国家出口,欧日等自行生产,其他国家进口商品,美国出口逐渐减小、欧日等参与出口竞争,美国本土开始进口,其他国家开始仿效,出口,进口,31,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威尔斯(Louis T. Wells)、赫希哲(Hirsch)等发展了该理论,出口,出口,进口,进口,消费,生产,消费,生产,技术创新国,技术模仿国,T,Q,32,产品生命周期说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案例分析 彩电业发展中的产品生命周期,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彩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50,1960,1970,1990,1970年12月26日,1996年,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