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883449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C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谈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文纳特卡制C.道尔顿制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2、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为( )。A.1982年 B.1986年C.2000年 D.2006年3、目前我国普遍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探究课程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5、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设计教学。这一教学理论称为( )。A.教学环境最优化B.教学内容最优化C.教学过程最优化D.教学方法最优化6、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6-12 周岁B、6-14 周岁C、7-12 周岁D、7-14 周岁7、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8、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与问卷法相比( )。A.更具客观性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C.更有利于数据进行编码处理D.更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9、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10、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正确的步骤是( )。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两米左右的上风处倒置灭火器,握紧压把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啊,左手拿着喇叭筒,对准火源根部喷射A.B.C.D.11、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重分数 B.注重起伏C.注重分配 D.注重转移12、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局限在于( )。A 程序不清晰 B 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C 缺乏逻辑性、系统性 D 不重视课程评价环节13、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 )。A、志愿服务劳动B、社会公益劳动c、勤工俭学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14、以美国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5、学习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再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比较顺利。这种迁移属于( )。A.零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正迁移16、下面不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是()。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7、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地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 )。A 预设性 B 生成性 C 启发性 D 随意性18、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它们是( )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兴趣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B、 C、 D、19、儿童道德是从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提出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佛洛伊德20、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2、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3、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一(2)班的林老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 (1)请你回家后把小白免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可以跟家里人交流一下。第二天,林老师刚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围住他,迫不及待的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抢着说:“我好喜欢这个作业哦!”问题:(1)结合材料, 评析林老师的作业设计。(2)谈谈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2、教学一:徐老师课前自己采集了三个典型的土壤样本(壤土、黏土、沙质土)装在塑料袋里,以保持适当的水分。上课时,为了不让泥土弄脏课桌,徐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旧报纸,然后把土壤分给各小组,同时为他们准备了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器具。教学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比较观察三种不同的土壤,学生们通过“看”“摸”“闻”,认识了三种土壤不同的颜色、质感、气味,观察结束后教师及时地组织了反馈。然后学生们又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实验。实验一:把土块放入水中,看到冒出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二:把少量的黑土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请几位学生上讲台看一看、闻一闻加热后的黑土,学生都说土壤变白了.还可以闻到一股臭味。教师指出:这说明土里有腐烂物。完成实验二时,出现了两个意外,一是教师发现,土在水中搅拌后,浑浊物一下子很难沉降下来。为了节约时间,老师请学生将烧杯暂时置于一旁,等第三个实验完成之后.再请学生观察沉降现象。二是由于沉降现象并不像书中讲的那样明显,各小组陈述的结果大多与教师的意图有出入,教师为此很着急,不得不细加提示,终于得出了土壤之中有沙和黏土的结论。最后,教师留出五分钟时间,完成书面作业练习。教学二:刘老师进行土壤的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学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由野外考察土壤和课内分析土壤两部分构成。第一课时,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带上学生自备的用于翻土、取土的工具(如:小锄头,铁铲子、削好的竹木棍等)和老师提供的塑料袋、放大镜以及准备记录用的本子,来到学校附近一块暂时闲置的耕地上。这一次主要是要求学生用感官直接感知农田土壤的颜色、气味、手感,初步认识土壤之中会有哪些东西。所以在真正的田地里取材,进行现场观察非常合适。刘老师指导每一小组自己选择一块两张试卷大小的地面,先清除上面的杂草,然后自上向下逐层观察。对现象和问题要认真记录。内容为:(1)比较干土与湿土在颜色、手感、气味上有哪些不同?(2)土壤中可以发现些什么?(3)观察活动中产生哪些问题?明确了活动目的后请各小组自由行动。随后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一次“考古发掘”,不时传来惊异的叫声,“蚯蚓!蚯蚓!”“怎么会有瓶子呀?”“牛奶包装袋!”。各小组相继发现了土壤之中还有小石头、瓦片、碎树叶、草根、小虫、棉线等;学生还发现,虽然上面土是干的,但是下面依然潮湿;有的小组挖得深,发现黑土下面是黄土,黄土很纯。他们都认真地把小组的发现和心中的疑问一一记录下来(学生能在田地里学习,获得了一种与在教室里学习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既兴奋又充实;身临其境,真正享受探索与发现的快乐)。活动结束前,老师引导学生取一些自己认为不同的土样装进塑料袋带回去用于下一节课的研究。问题:对以上土壤的两种教学方案,从探究教学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根据材料作答。 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的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他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换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 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 子,对着天都山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下列问题:(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2)若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写出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2、【解析】B。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第二次修订版是在2006年。3、A4、A5、C6、答案B解析1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章程中,将队员入队年龄下限由7周岁改为6周岁,提出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故正确答案为B。7、【解析】A。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D9、A10、D11、B12、B13、答案D解析 学生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有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学生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和美化校园等。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包括为自己生活的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属于自我服务劳动。故正确答案为D。14、D15、D16、B17、B18、C19、【解析】B。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研究得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他律到自律的过程。20、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一)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2、答案如下: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以下几点要求: 1.内容与表述第一,要选适当的问题类型,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第二,应回避询问有关社会禁忌、爱好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第三,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同一题中出现,造成题目似是而非。第四,问题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容易回答,避免使用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晦涩的词汇以及方言等。 2.题目的数量问卷的长度要适度,一份问卷作答时间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 3.题目的排列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做到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和合乎逻辑。通常情况下是:第一,在指导语之后,是关于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问题。第二,先简单熟悉的问题,后复杂陌生的问题。第三,先一般问题,后具体问题。第四,先封闭式问题,后开放式问题。第五,先普通问题,后敏感问题。第六,如果问卷含有检验性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分开排列,不可集中排在一起,否则易被识破,影响所获信息的准确性。第七,对于涉及时间顺序的问题,要依据一定顺序排列,如先近后远。第八,对非等级问题选项的排列必须保证是随机的,否则容易造成被调查者的活动定势,不认真作答。3、答案如下:该说法正确。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得镇定、果断正是对于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故题干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林老师的作业无疑是成功的,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效果显著。首先,作业的内容具有代表性,作业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既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容易让学生接受,积极参与。林老师让学生将课文关键内容,课后以讲趣事的方式转述给他人,形式简单,参与度高,无形之中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作业具有一定得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林老师以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探索,与家人一起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 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2、答案如下:(1)两个教学过程显示了问题对于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教学一”虽然采集了土壤样本,提供了学生研究的实物,而且似乎比学生自己采集的土壤更具有典型性,但是它缺少的恰恰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东西-一学生的需要。学生只有极少的一些泥土,同时对土样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学生并不知道。学生进行的是无问题学习。因此,学生只能随教师而动,或是随教材而动,活动的目的不明,动机不强。教学中虽然学生也在动手,也在观察,但研究味太淡,能动性很弱,学习活动变得机械而无生气了。“教学二”则非常关注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教师非常清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教师给了学生产生问题的时空条件-对真实的土壤世界的亲密接触。真切的感知产生真实的问题,形成真的探究动机。更值得注意的是刘老师没有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把学生的问题置于一旁,请学生研究教材中或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黑板上的许多问题,老师与学生一起整理讨论,在分析的基础上,共同确定了可以在课堂上研究的、对于进一步认识土壤又有价值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的研究活动与其问题和需要基本一致,使研究活动进入学生的真实世界。(2)科学课不只是在教室、实验室里,教室外有广阔的科学探究天地。两节课都有土壤实物样本,但“教学一”学生眼里的样本只是样本而已;而“教学二”中学生透过样本,可以看到真实的土壤世界。室外考察中,学生在掘、看、摸、闻中,对不同的土壤进行比较,全身心地感受土壤的生命信息,使得原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突然间变得陌生起来。于是一个个意外的发现被记录下来,一个个不解的疑问产生了。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展开。(3)情感体验是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必要因素,应当融会在活动过程中。“教学二”与传统常识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整个研究活动需要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获得有关土壤的一些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并不是教学的全部。让学生亲身投入土壤的研究活动,让他们亲近科学、体验科学、体验一份独特的感受,这更有意义。而“教学一”显然缺少这种体验。学习活动中,学生缺少真实感受,缺少了解土壤、研究土壤的欲望,感情投入极少,几乎是一系列纯认知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大打折扣的。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