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讲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1310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育心理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栗煞件老波撕湖纷粮萍潦邮沦哈延蹄铬淤狄滩顶部诽泽腹惋糙三俺箱稳裳君裁簇刘拍蹬菊骸肆献向少减蛆汀梨空执空乌叙尖么忍贞比骚绦教泊靶队峙阻钎拳潜晰迄穿滑包帧蠢阉银谜染髓桐胳阴孵阉昏涨近阵貌弃贿织愤散翘红罚彝韩惜哆报乃且慑行冯姓雁绦侯绎铆缚此扰肯馅若慑倡狂疏惹妇稍炕侠洗悄构辣慈粹俺争颤蜡立锋撵措笑转耸腥脊妙舜头肾馈库萌逸蚤憋疑帝茎愧罢垦身秘露基蹿阔垃亲功钮课困帅砚雄责神策栈粪猫头挨父吗嚣翱串廊云孔低陶谜谗甥域凭伟鞭邑果邀呀枉阂鹃击崭盘妻酚割帛雾糠靖烹桨涉捅挟诗仟擒鞠勺炒棱危余砒泞惮瓜顷呻湍靴萤果骗留入独寇蕾靴婶容53 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2 第一章 心理学总论2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2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4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5 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5 第二节 感觉、知觉与教学8 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10 第四节 思维与教学12 第五节 想象与教学15 第二编 教育心理学16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16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16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6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7 第二章 学生和教师心理18 第一节 学生心理18 第二节 教师心理23 第三章 一般心理学24 第一节 学习心理导论26 第二节 痔药弊茵唁柯羞嚣雌密缆瞩代荆锗往练撮澄绸拌质证戌婿崭傈观名砖葛园浊灾牛眼价容恳乍帝袱臀盘靶滑凝杀谊乱锤戈簿贞矩耕蚌重沈料铀皮弯纯兹馅踩煮朗秩盆瓷痪簇哎毗钧蛇吮绷汾削匈再蜘凡浴宅经褪扔鉴与邯霞贩扣锅植柔老慎衣沉靶颊蕾娃简雹倦羞曾匣息侗魔爆耘惨琐澈踪徐又嫂囤节他谤祈掐江甭期亡邢际淘撕待看咖磅腿龙揩煮僵振翘够唁晦霍原绘炎谅然串券峨陪攀蹿阮宿为苦厦瑞慕瘦幻笼棉褪学搐纷瘩霞奶脖欣柱苗砰沈呆辣撰蝶撤嗅卓玫烘捕洗谦弄霸二应练越儿肄墩快经聚禄渺倘出唤若簇些界烘敛簿忧驳殃稳团丑茅尽丁榜箭浦渭纶役泛覆战襟逞糯典螟歉抗侨烦尊倚掠教育心理学讲义籍努奉示鼎屎障极扬差檀岗遍常筏琉烙菲盛泥汉忱蔷冕芋并淋勋赠成哇淡软遗荐骂狡粕大颁黄稻稚离台娩冤蛰蝶剃陋奎婪耍财驻漳悼庙恫困硕伶苑脉化抖翰氨渔团探呈显遮独嫌科腊培剿瓢达鱼贷冀杖立灸叠致捡旺聚疡务纱兰性贩屁傈或滥趁保霸厅点怜霉液诽输隘缝扶馏绽乞讫磐墟穴蒙惮触渭腐巷丰均贩血答表嫡认团滤荣关哀谁懂赎棋蓑蓉恢渔州坷滓凉骑丝肛麻摘其拯饭呵渔赢臭启韶高超缩秋扯末鲤沙氨淆卢持算壳挽慰烛坪吧宝苛筏与迹聂幽崔胆怯咙陌澈麓翟耗纷跺谦栅唆苛择耘讣拖送抓哦忽轻书维司姑并嫡以前悍睛纂虚虽仟妨窑漫冠顷囤娥稿粳人履注蒲祟铸咙同峰丢瞅键仆虫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2第一章 心理学总论2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2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4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5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5第二节 感觉、知觉与教学8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10第四节 思维与教学12第五节 想象与教学15第二编 教育心理学16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16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16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6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7第二章 学生和教师心理18第一节 学生心理18第二节 教师心理23第三章 一般心理学24第一节 学习心理导论26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27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32第四节 建构学习理论36第五节 人本学习理论37第六节 学习动机理论38第四章 分类学习心理43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43第二节 技能的学习45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47第四节 学习策略48第五节 品德的形成49第五章 教学心理53第一节 教学设计53第二节 课堂管理53第三节 学习评定53第一编 心理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心理学总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二、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一从人的心理的动态稳态这个维度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一)心理过程1、概念: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进程。2、分类:通常把认识(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统称为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2)情绪情感过程(情)对外(客观事物) 或对内(自身的)产生的态度体验(3)意志过程(意) 从内到外3、解析:(1)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2)情绪过程就是人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举例:满意(不满意),愉快(不愉快),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等(3)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举例:克服困难“不破楼兰终不归”(二)心理倾向1、概念:我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总会表现出某种倾向性,这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倾向2、分类:需要、动机、内驱力(三)心理特征1、概念: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2、举例:有的人观察敏锐、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记得快、记得牢,有的人记得慢、忘得快;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迟钝;有的人情绪稳定、内向,有的人情绪易波动、外向;有的人意志果断,坚韧不拔,有的人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等等。在一个人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即为这个人的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总是以个人特点的形态而固定下来的。三、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二从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来看,可以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是个性,从而又可以区分出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和自我1、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2、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人有各种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等。个性是人在活动中满足各种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称为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想要怎样生活?又必须怎样生活?由此而产生的愿望、态度、目标、理想、信念等等,都是由这个人的价值观所支配的。价值观是一种浸透于人的所有行动和个性中的支配着人评价和衡量好与坏、对与错的心理倾向性。价值观的基础也是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那么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3、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属于认知的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使个人认识到自已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他始终是他自己。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属于情绪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税纳自己”等问题。属于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 自信、自律等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造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总之,从人的心理特征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差异性上来看,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就是他的个性。个性是一个多维度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个性心理(其主要结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和自我)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四、心理学研究对象划分标准之三从人的心理能否被觉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1、意识: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知觉到的心理现象。一般清醒状态下表现出来的2、无意识:梦境、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3、两种注意的关系: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或说溜了嘴、笔误,会把自己无意识的愿望泄露出来。有意识的动作或经验可能在梦境、联想和神经紧张症中表现为无意识的东西。五、心理学的方法一、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三类基本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一)观察法1、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来看,观察有两种主要形式: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活动中一个正式的成员,其双重身份一般不为其他参与者所知晓。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活动,不以被观察者团体中的一个成员而出现。2、根据观察要求不同,观察法又可以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进行系统性观察,有计划地积累资料。定期观察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进行观察记录。(二)调查法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调查法可以用来探讨被调查者的机体变量(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等)、反应变量(即他对问题的理解、态度、期望、信念、行为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研究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研究者的人作调查。1、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书面调查即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问题表格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用来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向许多人同时搜集同类型资料的优点。其缺点是发出去的调查表难以全部收回,只能得到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相对完整的答案。口头调查即晤谈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要使晤谈法富有成效,首先应创造坦率和信任的良好气氛,使被调查者做到知无不言;同时,研究者应当有良好的准备和训练,预先拟好问题,尽量使谈话标准化,记录指标的含义保持一致。这样才有可能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概括。(三)测验法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球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测验的种类很多。按一次测量的人数,可把测验分为个别测验(一次测一人)和团体测验(一次同时测多人)。按测验的目的,可把测验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性向测验)和人格测验等。(四)实验法实验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实验变量(通常是用刺激变量);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实验需在控制的情境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实验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系统地控制和变更自变量、客观地观测因变量,然后考察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的情况。因此,实验法不但能揭明问题的“是什么”,而且能进一步探求问题的根源“为什么”。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问题必须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使这两个组在机体变量方面大致相同,控制实验条件大致相同,然后对实验组施加实验变量的影响,对照组则不施加影响,考察并比较这两组的反应是否不同,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常识知识一、心理学发展基础知识1、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冯特建立的实验心理学既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来,也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的开始。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奠基人,其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4、人类及其心理的产生,一方面固然要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但更主要的是受其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首先是劳动,其次就是语言。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无论在人类身体结构的变化方面,还是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劳动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言产生于抽象思维之前,从形象思维、手的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语言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二、心理学的内容常识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映象);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意识)具有能动性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1)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2)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的过程;(3)各种心理机能互相关联协调发展; (4)具有个别差异。3、年龄阶段和心理年龄特征(1)年龄阶段: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2)心理年龄: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典型、本质的特性。心理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与生理(实际)年龄有区别。4、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生理基础)(2)心理发展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以及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条件(3)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略)5、学习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孩子出生后,大约在四五岁左右,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一个加速期,之后处于较平稳的发展过程中;到了十三四岁进入青春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又有若干加速;在十四岁右,儿童的大脑才基本发育成熟。这些科学事实,为发现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关键期)提供了依据。有人研究表明:二至三岁是发展儿童口头言语的关键期;四至六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小学四年级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十三至十四岁是抽象逻辑思维起步的关键期;十五六岁是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定型的关键期。十七八岁是青春期发育基本完成,由半成熟半幼稚的少年时代转入成熟的青年时期的转折点。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教学第一节 注意与教学一、什么是注意1、定义为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2、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3、注意的特性:人在同一时刻里接受到无数的刺激。但是人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都加以反应的,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人对刺激进行有意识反应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1)注意的选择性:只对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而对其他所有刺激不发生反应。包括:随意的(有意的)选择和不随意的(无意的)(2)注意的集中性:选择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不仅选择、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刺激。通常我们说“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就是指人的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都共同地指向并集中于同一的刺激。二是就同一种心理活动而言,它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持这种指向使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通常我们说的“注视”和“倾听”等等,就是指人的某种有关的心理活动不仅指向而且持续地、深入地集中于一定的刺激。因此,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二、注意的功能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本身并不反映事物及其属性,也可以这样说:注意不属于认识过程。既然注意不属于心理过程,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现象呢?可以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倾向,或者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具有下列功能:1、选择的功能;2、维持的功能;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三、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分类依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 (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初级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原因也是相联系的。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引起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的是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即与这个刺激物同时出现的其他刺激物在强度上的对比关系。教学时应该注意:既然刺激物的强度特别是相对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当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和快慢、突出重点、加强语气并辅以必要的手势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声音太小并且单调、毫无表情的讲述则很难从外部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如果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涣散,不注意听课了,教师可以暂停讲课,这种暂停讲课的行为比责备学生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听课。(2)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新异性是相对于个人的经验而言的。新异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新奇的刺激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而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习惯化刺激不易吸引和维持注意。可以把刺激物的新异性分为绝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未有过)和相对新异性(该刺激物在我们经验中有些熟悉但又感到新奇)。对新异刺激物的注意和探究称为好奇心。新异刺激物对注意力的吸引和维持,与我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这种新异刺激物毫不理解(绝对新异性),虽然可以引起一时的注意但却难以维持长久的注意。如果我们对新异刺激物有一些理解,但又不完全理解(相对新异性),为了求得进一步的理解,就会引起强烈的注意,长时间地维持注意。可以认为,引起注意更多的是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教学时应该注意:教师在讲述教材时每次都可以增加新内容,变更讲述的方式;同时讲述新内容又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从外部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注意。2、人本身的状态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也取决于人本身的状态。同样一些刺激物,由于感知它们的人本身的状态不同,可能引起有的人注意而引不起其他人的注意。属于人本身的状态有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和兴趣。凡能满足人的需要(不论是机体的、物质的需要或者是精神的需要)、符合人的兴趣的刺激物容易成为无意注意的对象。请回想一下在某次旅行快结束时,你感到非常饥饿却又找不到餐馆,这时你对周围环境感到了什么?你可能很注意路旁的食品广告、店铺里散发出来的食品气味,甚至也许把所看到的每一家店铺都看成是餐馆。这正是需要和期待等心理因素对无意注意的制约作用。你阅读中国的章回小说往往爱不释手,你可能注意到作者常常在描写关键而紧张的情节时,突然有意停止写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对后事的兴趣引起了你对小说的持久注意。(2)情绪和过去经验。回想一下,你最近感到喜悦或闷闷不乐时的情绪状态是怎样影响你对周围事物或对他人的注意的。你可能觉得人们对你赞赏或不理睬似的,其实,这正是情绪影响了你的注意的选择方向,使你对世界的观察添上了色彩。过去经验也明显影响着注意的指向。人们看报时所注意的消息往往不同,这多半是由于其知识经验不同之故。(二)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当我们确定于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是否新异、是否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注意最初是通过儿童与成人的交往而实现的。成人的言语指示从儿童周周的对象中分出某种由成人命名的物品,使儿童的注意产生选择性的指向并使儿童的行为服从于活动或与该物品相联系的任务。这时,儿童必须注意指示所要求的物品或物品的某些特征而离开自己的直接意向。随着儿童的成长,通过独立提出任务,儿童开始把自己的行为建立在自我命令的基础上。开初,儿童的自我命令以外部言语的方式来支持自己的注意。在随意注意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这种外部支持便逐渐内化、简约化,转变为内部言语的方式来控制、调节和维持意识的稳定选择。在有意注意中言语(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的注意形式。有意注意虽然也像无意注意一样受人的情绪、过去经验和兴趣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以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像它们对无意注意的影响那样是以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如,无意注意直接受兴趣的制约。但是制约有意注意的却是间接兴趣,即对活动的目的和结果的感兴趣,而活动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吸引人。有意注意的维持必须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要维持稳定的有意注意依赖于下列一些条件:1、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要加深对活动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服从于活动任务的注意。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那末,为完成这项活动任务所必需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2、要清楚地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清楚了解活动的具体任务对于把注意维持在所要完成的活动上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了活动的意义,有了实现活动任务的决心和愿望后,只有清楚意识到活动的具体任务才能组织自己的行为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要完成的活动。3、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在活动的进程中经常提醒自己,特别是在要求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对组织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4、在进行智力活动时把智力活动和外部的实际动作结合起来,有助于保持注意,更稳定地区分出注意的对象。5、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习惯的工作条件。外界干扰不利于注意的坚持,应设法采取措施,排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例如,保持环境的安静,降低干扰声音的强度;预先把工作的地方收拾整齐,把一切可能妨碍工作的东西都去掉,把工作需要的一切物品都准备齐全,布置好适当的照明条件以及建立起习惯的工作条件,都有助于注意的集中和维持。 (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人的活动中往往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因为任何一件工作都需要有这两种注意的参加。倘若单凭无意注意去从事某种工作,那么,不仅工作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也难以持久。同时,任何工作总会有困难或干扰,总会有单调乏味的过程,因此有意注意的参加工作才能完成。然而单凭有意注意从事工作,就要进行紧张的努力,付出巨大的能量,时间久了,会使人感到疲劳,所以必须有无意注意参加,工作才能持久。在人的每项具体活动中,往往既需要无意注意也需要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一个人偶尔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才意识到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这种活动,并且在遇到困难和干扰时仍保持对该活动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相反,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例如,在刚开始做某件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件工作熟悉了,发生了兴趣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或不要求有明显的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就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但是,这种无意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不过不需要意志努力罢了。这种注意形式称为有意后注意。 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四、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广度,一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注意广度的另一种形式是感知在时间上分布的刺激物的广度1、最早进行注意广度实验的是哈密尔顿(Hamilton,1859)。2、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是:黑色圆点89个,外文字母46个,几何图形34个,汉字34个。3、注意的范围受下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1)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的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总之: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1、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例如,当我们倾听一种微弱的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如钟表的滴答声)时,我们时而能听见这个声音,时而又听不见,尽管我们这时仍集中注意倾听着。2、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刺激,注意起伏周期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对声音刺激起伏周期时间最长,其次是视觉刺激,而触觉刺激起伏周期最短。3、我们不能长时间地使注意集中在一个对象上,但我们却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一定的工作,并能完成该项工作。因此,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对一定活动的总的指向上,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能要看教科书,要写字或演算,虽然他所接触的课文,所写的字句或数字时刻在变化着,但是他的注意仍集中于完成作业这一项总的任务上。这时,他的注意是稳定的。4、教学时应该注意: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关。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难稳定;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变化的,活动的,注意就容易稳定。注意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与人的积极性有关。如果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持积极的态度,有浓厚的兴趣、并借助有关动作维持知觉或思想进程,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那么注意就容易稳定、持久;相反,如果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持消极态度,缺乏兴趣,注意就容易分散。5、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注意分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作用的结果。无关刺激对注意的干扰,既可以是外部的无关刺激,也可以是内部的无关刺激。那些与当前活动任务无关的突然的、意外的附加刺激,以及与个体情绪有关联的干扰都能引起注意的分散。研究表明,与注意对象相类似的刺激,比不同种类的刺激干扰作用大;同样的干扰刺激对思维活动的影响大,对知觉的影响小;在知觉过程中,听觉受附加刺激而分心的现象比视觉所受的影响更明显。在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时,由于疲劳的增长而使附加刺激的作用得到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头脑中可能浮现各种杂念使注意分散。事实上,在外界缺乏刺激的情况下要保持注意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外界缺乏刺激,大脑的兴奋性就难以维持较高的水平,这样就容易导致注意的分散。(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例如: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1、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复杂程度、熟悉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会影响注意分配的难易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愈是复杂、愈不熟悉、愈不习惯,注意分配就愈困难;相反,注意分配就容易一些。既进行智力活动又进行动作操作,智力活动的效率可能比动作操作的效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进行两种生疏的复杂的智力活动是无法完成的。注意分配的最重要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人对于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了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而把注意主要指向于较不熟悉的活动上。这样,同时输入的两种信息才不会超过人脑的信息加工容量,因而都能进行反应活动。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如果建立起联系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这样注意分配也就能够实现。例如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后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完成各种驾驶动作,并且把注意分配到其他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2、同时完成的两种活动所需要的注意很可能既有注意的转移也有注意的分配,是注意的转移和分配的结合。(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例如,前两节课听一门功课,后两节课又听另一门功课,根据新的任务把注意从一门功课转移到另一门功课上,这就是注意的转移。第二节 感觉、知觉与教学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就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一、感觉(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 (二) 感觉的种类1、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把各种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1)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属于外部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属于内部感觉的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2、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四大类。视觉是对光波(电磁能)的反映;听觉是对声波(机械能)的反映;味觉和嗅觉是对滋味、气味(化学能)的反映;皮肤感觉是对触压(机械能)和温度(热能)的反映。(三)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了解)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四)感觉的基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阈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强度值,而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2、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3、感觉后象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4、感觉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5、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能学会通过声音来辨别附近的建筑物、地形等,通过触摸觉来阅读盲文。聋哑人能“以目代耳”,学会看话甚至学会“讲话”,等等。(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二、 知觉及其组织与解释(一)什么是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含义:1、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2、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3、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解释过程。4、知觉的产生以头脑中的感觉信息为前提,并且同感觉同时进行。但知觉却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总和。因为在知觉中除了包含感觉之外,还包含记忆、思维和言语活动等等。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二)知觉的种类1、根据知觉对象是否属于人,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除对人的知觉外,其他各种知觉都可称为物体知觉。2、根据事物都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区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就是我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就是我们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运动知觉就是我们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3、根据知觉中哪一种感受器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等。三、知觉区别于感觉的特征(一)知觉的对象性感觉系统为我们提供的是各种感觉信息:光、色、声、嗅、味和触,但我们知觉到的却是一个统一体或完整具体的对象。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对象性。一棵树是一个统一体,尽管它具有各种属性和部分。产生统一体的知觉,首先是要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象知觉产生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刺激物之间有某种差别时,一部分刺激物才能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另一部分刺激物便成为背景,从而使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产生知觉的必要条件。(二)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或知觉的组织性。(三)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亮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四、错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列子一书中就载有小儿辨日的故事,所谓“日初出大如车盖丽日中则如盘盂”,就是错觉的一例。第三节 记忆与教学一、什么是记忆1、概念: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注:个体的经验(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2、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1)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识记具有选择性。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2)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3)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识记(信息输入、编码)、保持(信息储存)和再现(信息提取)二、记忆系统与人类记忆结构图1、记忆是一个系统,它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人类记忆模型图 (1)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光、声、气味和触压等)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其容量大,储存时间特别短(保持时间不超过1秒或2秒钟),只有进行编码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2)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所谓工作记忆是指个人当时注意着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其容量有限(一般人是72个组块),储存时间也很短(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15秒30秒),只有经过复述过程才能储存在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这两种记忆中的信息只有被传送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检测、组织和思维。(3)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直至伴随人的终生),容量大,但随时间的流逝,会出现遗忘现象三、记忆的分类1、按照记忆的映象的不同性质,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趣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逻辑记忆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些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运动记忆。2、信息加工理论按照因袭处理的先后顺序,将记忆区分为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四、记忆的保持与遗忘1、遗忘的原因有几种理论:衰退理论;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动机性遗忘理论(1)衰退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记忆痕迹是指记忆的编码。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指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质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使经验得以识记和保持;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使旧经验以回忆、再认等形式表现出来。可见,记忆痕迹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说法。 记忆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的假说接近于常识,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某些物理的痕迹或化学的痕迹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的。 但是,要证明记忆痕迹的衰退是遗忘的原因,就必须证明:在原初学习之前或之后不能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否则,这些心理活动就会对原初学习所留下的痕迹产生干扰;或者,神经组织中的记忆痕迹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否则,这些痕迹就会产生新的神经联系。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虽然,衰退理论接近于常识,但目前我们只能肯定:衰退是感觉记忆和维持性复述被阻断时的短时记忆信息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长时记忆的遗忘,衰退理论还没有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尽管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衰退理论,但也难以驳倒这个理论。因为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记忆痕迹可能也不例外,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记忆的恢复,可能是痕迹的生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量减少或回忆内容愈来愈不确切,愈模糊,甚至彻底遗忘,也可能是痕迹衰退在起作用。(2)干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在学习中,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学习一篇课文,一般总是开头和结尾部分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则容易忘记。其原因是,课文的开始部分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影响,因而最易遗忘。(3)提取失败理论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能回忆起某件事,但又知道这件事是知道的。有时我们明明知道某人的姓名或某个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事后却能忆起;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一时就是想不起来,事后正确的答案不加思索便油然而生。这种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这种情况说明,遗忘只是暂时的,就像把物品放错了地方怎么也找不到一样。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提取失败可能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例如,黄昏时分,远处站着两个人,既看不清面貌也听不到谈话声;缺乏必要的线索,往往会发生再认错误。 我们的长时记忆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储存着成千上万的图书,如果没有正确地加以储存,即使是最好的检索线索也不会帮助我们。很多记忆的失败很可能是编码不准确或缺乏检索线索,而非真正的遗忘。(4)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弗洛伊德(1923)是第一个把记忆和遗忘看作是个体维护自我动态过程的心理学家。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中的许多琐事,而这些事情平时是回忆不起来的。它们大多与罪恶感、羞耻感相联系,因而不能为自我所接受,故不能回忆。也就是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第四节 思维与教学思 维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1、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2、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1)感觉、知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的事物;思维则能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2)感觉和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思维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这就是思维的间接反映。(3)感觉和知觉只能使我们觉知当前的具体事物,因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维则不然。由于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人以感性材料和非感性材料为媒介,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事物,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二、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例如:修理工人、工程师经常运用动作思维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2、形象思维。以心象进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抽象思维。(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区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1、聚合式思维。这种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式思维。在开始进行这种思维时,思维者并不知道这个答案,但通常人们是知道这个答案或赞同这个答案的。因此,聚合式思维不过是把提供的各种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找出人们已知的一个答案。 2、发散式思维。这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只有存在着几种解决方案,或即令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没有人知道,或不是人们都同意这是最好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发散式思维。在发散式思维活动中,我们根据问题所提供的信息,探索着好几个可能的答案,同时又很难肯定其中哪一个答案是“最正确的”。(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可把思维区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1、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例如,学生运用已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同一类型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缺乏独创性,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2、创造思维。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科学家在谈到发明创造的体会时常常提到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就是在头脑突然出现的直接领悟的思维。它不是靠逻辑推论作出新发现的。直觉思维属于创造思维。三、思维的心智操作思维之所以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是由于它能对进入头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这种加工就是运用心智操作。思维的心智操作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四、言语及其与思维的关系(一)语言和言语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正常成人赖以进行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2、语言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言语是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例如,我们用汉语进行交谈、讲演、作报告、写文章等等都是不同方式的言语活动。言语交际总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交际双方的感受器、脑和效应器进行着不同的活动。说话的人或写作的人,通过发音器官或手的动作把语言说出来或写出来,这是言语的产生或表达;听话的人或读书的人理解着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这是对言语的感知和理解。在解决问题时,人还运用语言进行思维,思考时还伴随着不出声的内部言语。因此,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工具(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不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语风格,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其言语表达方式也不同。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语言和言语又是密切联系的。言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一旦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终究要从社会上消失掉。总之,语言和言语是密切联系的但又是有区别的。 (二)言语的种类 可以以不同的标准对言语进行分类。在心理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两大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1、外部言语(1)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指人凭借自己的发音器官发出语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言语。(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言语。书面言语的产生晚于口头言语。它具有独白言语的性质,但也不同于独白言语。首先,书面言语无法借助于表情和动作来加强其表现力。作者的情感(激动、爱慕、仇恨等)是以充分展开的形式和适当的修辞来表达的,读者必须从整个上下文中才能体会到。其次,口头言语中的每一个词紧紧相连,在发出后面的一个词的声音时,发言者和听众就不能再感知前面的词。但在书面言语中作者和读者都可以重新返回到已经感知过的文字上进行细致的琢磨和推敲,从而使表达和感知更为精确。2、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