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0704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政(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政(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第一章1.外部性:是指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2.纯公共产品: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3.财政: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4.社会公共需要:政府向社会供给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5.公共财政:政府为市场供给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6.财政职能: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职责与功能。7.资源配置:广义,社会总产品的组合,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方式和配置过程;狭义,生产要素的组合,即生产要素分配于不同的使用方向。包括:市场配置、政府财政配置、第三部门配置8.收入分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在价格、税收、政府支出等工具的作用下,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割。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核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10.经济稳定: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调整,对生产、消费、储蓄和投资发生影响,以达到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第二章1.私人需求:由单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并满足的个人需要。2.公共需求: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特征:整体性、集中性、强制性3.私人产品: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产品。特征:可加和性、排他性、竞争性4.公共产品:那些不能排除非购买者享受其收益并且由大量消费者分享其收益的产品。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受益的非竞争性5.准公共产品: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教育;拥挤性的公共产品,拥挤的桥梁;公共资源类公共产品,公共草地、公共湖泊6.庇古模型:个人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的边际负效用。 环保税7.公共部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和由选举产生的以及受选举产生的人的委托而运行公共机构的私人部门和组织。职责和特征:供给公共产品第四章1.财政支出(政府支出或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各项开支,包括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内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2.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等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3.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4.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构成)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说,财政支出结构就是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5.财政支出效益是指一国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以最小的财政支出或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6.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根据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建设目标的方案,详细列出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全部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7.最低费用选择法(最小成本法),是指通过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的评级方法第五章1.财政投资性支出是指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投资来源的一种投资活动2.教育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维持和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3.科学研究支出是指财政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专项支出4.卫生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两方面的全部资金投入5.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卫生服务6.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7.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军队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支出8.政府投资性支出(财政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9.基础产业投资是指其他部门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的产业,或者说是那些由于它们的供给能力不足,导致国民经济增长机会损失的产业10.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第六章1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有多种原因而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2.社会保障支出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3.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4.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5.完全基金制是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6.部分基金制是指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受保人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保障的需要7.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第七章1.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依据政治和经济权力,主要从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那里取得的由政府支配的一切收入2.财政原则是指财政收入应当以满足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的需要为主要目的,或者说财政收入应当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3.受益原则是指政府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从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收益相联系4.支付能力原则是指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5.财产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在数量上的总水平。它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大小的重要指标6.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项目组成及各项收入在财政收入总体中的比重,它包括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所有制构成和部门构成等。第八章1. 税收是国家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直接税是指税负难转嫁的税种;间接税是指税负易转嫁的税种3.从量税是指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税方法课税;从价税是指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税方法课税4. 税收原则就是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一国某一时期税收制度优劣的基本标准5. 税收稳定原则指的是运用税收的杠杆作用来调节和干预宏观经济,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税收作为国家稳定经济的重要杠杆6. 税收制度是指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按一定的税收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7.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8.法人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定义务的企业、单位、团体等社会经济组织9.税率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10.比例税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只按一个比例的税率征税11.全额累进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应的税率计算税额。12.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每个等级分别按该等级的税率计征13.累进税是按瞌睡对象数额的大小,将课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并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反之则然14.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他人的经济现象15.税负的归宿是指税负的最终落脚点16.税收资本化是指应税物品在交易时,买主将物品可预见的未来应纳税款,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现值,从所购物品价格中做一次性扣除17.税收中性是指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18.税收效应就是指国家征税对纳税人经济活动和经济决策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19.税目是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它将征税对象具体化20.税基,又称计税依据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21.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22.平均税率是指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23.边际税率是指在征税对象的一定数量水平上,征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所纳税额的增量与征税对象的增量之间的比例24.税收负担是指因国家征税而相应地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给纳税人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或使其承受的经济负担。25.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即降低了个人福利水平 26.替代效应指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政府课税导致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致使纳税人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所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第九章1.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税收组成体系及各种征管法令、制度等的总称2.商品课税是泛指所有以商品和劳务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的总称3.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4.消费税是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5.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其征税对象主要是劳务6.关税是指对进出一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7.进口关税是指针对输入国境或关境的商品征收的关税8.出口关税是指对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9.过境关税是一国针对经过本国口岸停留后,再转运到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的关税10.财政性关税是指关税的征收仅是或主要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11. 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税产生于1799年的英国12.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公司)为纳税人,将其生产经营的所得额或利润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收,在国外一般称为“公司所得税”13.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14. 资源税是一种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一般包括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水、矿藏以及生物资源等15. 财产课税是对所有以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统称,主要包括土地税、房产税、不动产税、一般财产税、遗产税等税种16. 行为课税是以某些特定行为及为实现国家特定的政策目的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17.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18.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19.反补贴关税是进口国家针对出口国为促进商品的竞争能力而设定的种种补贴措施而征收的附加税第十章1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是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资金。2.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或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向受益者或管理对象所收3规费是公共部门向个人或企业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时收取的手续费或工本费4.行政性收费是国家行政部门在履行职能,进行社会与经济管理时依法收取的费用。5.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规定的实行事业管理的单位或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对劳务服务的部分补偿6.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7.平均定价法是指政府在保持企业收支平衡的情况下,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法8.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第十一章1. 政府债券是指政府举债的债务,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2. 政府信用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取得的信用或以债务人的身份提供信用及其信用活动3. 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是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4. 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而按期偿还,而且还要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即利息5. 内债是指政府面向本国的企业、组织(团体)和居民个人发行的债券或借款而形成的债务6. 外债是指政府面向外国企业、团体和居民个人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外国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债务7. 国债规模又叫国债的数量界限,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国债的数量界限8. 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搭配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9. 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情,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10.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11. 国债市场是指政府债券市场,它是以国债券(并不一定是实物券)为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即国债发行和交易的场所第十二章1. 政府预算是经法律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公共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2. 单式预算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3. 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4. 基数预算是指在安排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数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5.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情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状况或基数6. 预算年度(财政年度)是指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7. 部门预算即要求各部门将本部门所属各基层单位所需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综合为统一平衡的部门预算,体现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8.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监控的制度9.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10. 收支两条线是指执收执罚单位将依法收取或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财政部门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支出按财政部门批准的计划统筹安排,从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中核拨给执收执罚单位使用1.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加以明确界定和划分,从而使各级财政都在法律规范的体制框架之内行使职责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第十四章1.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间接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运作,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种经济稳定政策2.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3. 补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4. 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力的政策5.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须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6.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财政政策本身没有自动稳定的作用,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7.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财政政策。(减税、增支)8.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增税、减支)9.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