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本概念及知识.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79637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50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基本概念及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安全基本概念及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安全基本概念及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防范事故能力 安全基本概念及知识 基本概念 P5 1 安全 安稳而无危险的事物 泛指没有危险 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 T28001 2001 对安全的定义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不发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一种状态 当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合理的 在经济 身体 心理上是可被接受的 即可认为处在安全状态 当风险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 则形成不安全状态 即危险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 是人们对生产 生活中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 安全条件 在生产过程中 不发生人员伤亡 职业病或设备 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安全状况 不会因为人 机 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 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的状况 2 危险与危害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 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 必须指明具体对象 如危险环境 危险条件 危险状态 危险物质 危险场所 危险人员 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 即 R f F C R 危险度F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 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危害 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职业病 财产损失 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为了区别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 通常将其分为危险因素 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和危害因素 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对危险和危害两者不加以区分 统称危险 危害因素 客观存在的危险 危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 设施和场所 都可能成为危险 危害因素 3 事故在生产过程中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 伤害 职业病 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该事件具有随机性 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 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 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定义 未遂事故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但由于其偶然因素 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未遂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其发生 发展过程与某个特定的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是完全相同的 只是由于某个偶然因素 没有造成该类严重后果 海因里希法则 1 29 300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调查了5000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 在330起类似的事故中 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 29起引起轻微伤害 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严重伤害 轻微伤害 没有伤害 1 29 300其中的300起无伤害事故 如同时又没有造成财产及其他损失 即为 事故 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 一般情况下 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 造成轻微伤害的情况稍多 而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容易忽略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海因里希法则提醒人们某人在遭受严重伤害之前 可能已经经历了数百次没有带来严重伤害的事故 在无伤害或轻微伤害的背后 隐藏着与造成严重伤害相同的原因因素 在事故预防工作中 避免严重伤害应该在发生轻微伤害或无伤害事故时就分析其发生原因 尽早采取恰当对策防止事故发生 而不是在发生了严重伤害之后才追究其原因 采取改进措施 1 29 300表明事故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质 或者说其后果的严重度取决于机会因素 因此 一旦发生事故 控制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为了防止严重伤害的发生 应该注意平时对无伤害事故的预防 海因里希法则也指出未遂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 但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极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或重大事故 因而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 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消除事故原因或斩断事故发展过程 达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 在同类事故中 未遂事故和轻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比严重伤害事故大得多 只要我们关注未遂事故 研究未遂事故 就有可能控制严重事故的发生 这也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一些未知因素较多的系统 如采用新技术 新设备 新工艺 新材料 新产品等的系统更应该如此 日本曾经掀起 消灭300 运动 其目的就在于此 美国有关学者也曾进行过类似的研究 在某企业对两组执行同样操作的员工做了一次对比试验 对其中的甲组进行正常管理 对乙组则要求及时上报未遂事故 经专家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 一年后的统计数据表明 乙组的事故率比甲组有明显的降低 研究未遂事故有很多困难最主要的问题 人们不重视 只要事故的发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许多人认为只是虚惊了一场 事故之后我行我素 依然如故 员工如此 管理层如此 政府部门也是如此 未遂事故数量庞大 进行调查 统计 分析研究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 有些情况下 这种投入令人难以承受的 界定困难 在大量的各类突发性事件中 哪些属于未遂事故 在有些情况下是模糊的 界定会因人们理解的程度 观察事物的角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为我们只关心那些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的未遂事故 但在大量的未遂事故中筛选出这类事故 要依赖于人的经验和直觉 二次事故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外部事件 指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与本系统无直接关联的事件 二次事故可以说是造成重大损失的根源 绝大多数重 特大事故主要是由于事故引发了二次事故造成的 2000年12月25日晚9时左右 洛阳东都商厦王成太等四名无证上岗的电焊工在焊接分隔铁板时 电焊火渣点燃可燃物引发火灾 王成太等人扑救无效后未报警即逃离现场 致使309入死亡 数十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275万元 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事故调查表明 受害者均系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而死 2000年全国十大火灾之一 1994年6月16日16时30分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纺织城 与港商合资兴办 A座厂房因工人违章使用冲击钻 将电线接头拉脱短路引燃棉堆发生火灾 控制火势后 消防人员与职工在库存内翻包扑灭残火 17日14时10分 厂房因经火后强度大大降低而坍塌 造成93人死亡 156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9500余万元 1994年全国十大火灾之一 从两起事故可以看出 如果我们能正确地认识二次事故的危害性 完全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如设置报警装置 逃生设备 防毒面具等或经过适当的分析和评价之后才允许进入现场等 避免上述二次事故发生 或者使损失减至最小 我国还有哪起重大事故属于二次事故 非工作事故员工在非工作环境中 如旅游 娱乐 体育活动及家庭生活等诸方面活动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这是对于企业安全管理者来说 另一类值得关注的事故 虽然这类事故不在工伤范围之内 但由于这类事故引起的员工缺工 对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有很大影响的 因失去关键岗位的员工所需的再培训对于企业的损失将会更大 所以对这方面也要给以更多的关注 事故的分类1 按照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2 按事故类别分类 P205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 1986 按照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3 按伤害程度分类 P206 在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 1986中 把受伤害者的伤害分成3类 轻伤 损失工作日低于105天的失能伤害 重伤 损失工作日等于或大于105天的失能伤害 死亡 发生事故后当即死亡 包括急性中毒死亡 或受伤后在30天内死亡的事故 死亡损失工作日为6000天 4 按造成事故的责任不同划分 P215 责任事故 指由于工作人员的违章和渎职行为而造成的事故 非责任事故 指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或目前科学无法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5 依照事故造成后果不同 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伤亡事故 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非伤亡事故 只造成生产中断 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6 按照事故监督管理的行业划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 包括煤矿 金属与非金属矿 建筑施工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 特种设备等 火灾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 水上交通事故 铁路交通事故 民航飞行事故 农业机械事故 渔业船舶事故等 1 6危险源及危险源的分类1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 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 区域 场所 空间 岗位 设备及其位置 危险源是能量 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 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根据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 潜在危险性 存在条件 触发因素 潜在危险性 指一旦触发事故 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 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存在条件 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 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触发因素 虽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 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2 危险源的分类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 把系统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1 产生 供给能量的装置 设备 2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 3 能量载体 4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 设备 场所 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5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 设备 场所 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6 危险物质 如各种有毒 有害 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 7 生产 加工 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 设备 场所 8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能量越多 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 第一类危险源包含的危险物质的量越多 干扰人的新陈代谢越严重 其危险性越大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 必须采取措施约束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 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或限制 不会发生意外释放 即不会发生事故 但是 一旦这些约束或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 故障 则将发生事故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 物的故障 人的失误 环境因素 1 物的故障物的故障是指机械设备 装置 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的现象 从安全功能的角度 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物的故障 物的故障可能直接使约束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 2 人的失误人的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 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 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属于人的失误 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 包括温度 湿度 照明 粉尘 通风换气 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 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或人失误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 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也就无所谓事故 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 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 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 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 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1 7重大危险源及辨识标准1 重大危险源从广义上讲 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源自重大工业事故 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工业事故密切相关 重大危险源是导致重大工业事故的根源 但可能导致重大工业事故的设施 并不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 174公约 对重大危害设置 我国称为重大危险源 的定义 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 加工 搬运 使用 处理或储存超过临界数量的一种或多种危害物质 或多种危害物质类别的设置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重大危险源由两个因素构成 一 危险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二 该物质在现场的存贮量 目前国际上根据危险物质及其限量来确定重大危险源 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的国家 1974年6月弗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发生后 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 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 1976年首次提出建议重大危险源的标准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 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 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 列入国家 八五 科技攻关项目 1997年原劳动部选择北京 上海 天津 青岛 深圳和成都六城市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0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0 2009年5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第4号公告颁布 更名为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9 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 普查工作时 将重大危险源分为7大类 1 易燃 易爆 有毒物质的贮罐区 贮罐 2 易燃 易爆 有毒物质的库区 库 3 具有火灾 爆炸 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 4 企业危险建 构 筑物 5 压力管道 6 锅炉 7 压力容器 3 重大危险源与灾难性事件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 就会伴随着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 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形成灾难性事件 危险化学品是最常见的一类危险物质 生产 使用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行业最易造成灾难性事件 如 印度博帕尔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 印度博帕尔泄漏事件1984年12月3日凌晨 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农药厂 由于装有45吨液态剧毒异氰酸甲酯 MIC 的储气罐阀门失灵 使甲基异氰酸酯泄漏 这次人类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中毒事件 导致2500余人丧生 20余万人中毒 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 在侥幸逃生的受害者中 孕妇大多流产或产下死婴 有5万人永久失明或终生残疾 余生苦日无尽 2009年11月19日 印度新德里郊区诺依城博帕尔事件的幸存者以及社会活动家们在道氏公司的门口反对道氏公司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 位于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猛烈爆炸 反应堆机房的建筑遭到毁坏 同时发生了火灾 反应堆内的放射物质大量外泄 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 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 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 造成了核电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事故 2008年4月26日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切尔诺贝利死难者纪念碑前 妇女们手持亲人遗像寄托哀思 4 事故隐患1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 不安全的 有缺陷的 状态 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 如 人走路不稳 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 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 内容或方式上 如 检查不到位 制度的不健全 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事故隐患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的根源 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 规章 标准 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中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 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 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 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 事故隐患的分类事故隐患的分类与事故的分类有密切关系 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 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 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 考虑事故起因 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 即火灾 爆炸 中毒和窒息 水害 坍塌 滑坡 泄漏 腐蚀 触电 坠落 机械伤害 煤与瓦斯突出 公路设施伤害 公路车辆伤害 铁路设施伤害 铁路车辆伤害 水上运输伤害 港口码头伤害 空中运输伤害 航空港伤害 其他类隐患等 5 安全生产指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 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 消除或控制危险 有害因素 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 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 环境免遭破坏 形成良好劳动环境与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指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应用有效的资源 发挥人们的智慧 通过人们的努力 进行有关决策 计划 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 物料 环境的和谐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 安全生产法制管理 行政管理 监督检查 工艺技术管理 设备设施管理 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减少和控制危害 减少和控制事故 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 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 企业的员工 涉及企业中的所有人员 设备设施 物料 环境 财务 信息等各个方面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策划 安全培训教育 安全生产档案等 6 本质安全指设备 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包括 失误一安全功能故障一安全功能 失误一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 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 即设备 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故障一安全功能指设备 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 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本质安全的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 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 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 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由于技术 资金和人们对事故的认识等原因 目前还很难做到本质安全 但可以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总方针 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和政府 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共同方针 2002年颁布颁布实施的 安全生产法 规定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明确 安全生产方针为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 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行 安全优先 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努力实现生产的其它目标 预防为主 就是按照系统化 科学化的管理思想 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虽然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 但只要思想重视 预防措施得当 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综合治理 就是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 实现治标的同时 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 综合应用科技手段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从发展规划 行业管理 等12项治本之策着手 解决影响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性 深层次问题 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 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 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 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 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2005年12月21日 在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专题会议上 确定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12项治本之策 1 制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 2 加强行业管理 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 3 增加安全投入 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 4 推动安全科技进步 落实项目 资金 5 研究出台经济政策 建立 完善经济调控手段 6 加强培训教育 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 7 加快立法工作 8 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 9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 10 严肃查处责任事故 防范惩治失职渎职 官商勾结等腐败现象 11 倡导安全文化 加强社会监督 12 完善监管体制 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安全发展理念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提出 坚持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六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 把 安全发展 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 安全发展 的含义 以人为本 必须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 前提和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坚持安全发展 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展效益 降低发展风险 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根本落脚点是认真切实地贯彻落实好安全生产法规 制度和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上世纪五 六十年代 按照 三大规程 五项规定 的规定模式管理 上世纪的八 九十年代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实行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 的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是 政府统一领导 部门依法监管 企业全面负责 社会监督支持 政府统一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据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做统一要求 无论何种所有制形式或经营方式的生产经营单位 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都是相同的 无一例外 都必须保障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物质条件 保证安全生产的要求 部门依法监管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要依法履行综合监督管理和某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责 目前在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方面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 企业全面负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企业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切实保证本单位的安全生产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为职工的职业活动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对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健康负有领导责任 企业职工必须遵守一切符合国家法规的企业规章制度 社会监督支持 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生命 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包括各个层次 各种方式的监督 既有行政手段又有法律手段 社会舆论 新闻媒体等等方面的监督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 P14 系统原理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 运用系统理论 观点和方法 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 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即用系统论的观点 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 整分合原则 反馈原则 封闭原则 1 动态相关性原则 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 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显然 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 就不会发生事故 2 整分合原则 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 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运用该原则 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 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 在考虑资金 人员和体系时 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 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成功 高效的管理 离不开灵活 准确 快速的反馈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 所以必须及时捕获 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 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 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 管理手段 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在企业安全生产中 各管理机构之间 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 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 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 管理才能有效 人本原理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 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 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面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管理活动中 作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 都是需要人掌管 运作 推动和实施 三大原则 动力原则 能级原则 激励原则 1 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 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对于管理系统 有3种动力 即物质动力 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2 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 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 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形成管理的能级 在管理系统中 建立一套合理能级 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 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 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 激励原则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激 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科学的手段 激发人的内在潜力 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 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预防原理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 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 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 事先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 四大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 预防和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预防是在有可能发生意外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场合 采取事前的措施 防止伤害的发生 善后是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处理工作 显然 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 积极的 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 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 除了自然灾害以外 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而造成的危害 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 探索事故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对策 原则上说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 1 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发生的后果 人员伤亡 健康损害 物质损失等 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 都是随机的 是难以预测的 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 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 偶然损失原则提示 无论事故损失的大小 都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 因果关系原则指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 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 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 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 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 3 3E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 第一 技术原因 包括 作业环境不良 物料堆放杂乱 作业空间狭小 设备 工具有缺陷并缺乏保养 防护与报警装置的配备和维护存在技术缺陷 第二 教育原因 包括 缺乏安全生产的知识和经验 作业技术 技能不熟练等 第三 身体和态度的原因 包括 生理状态或健康状态不佳 消极或亢奋的工作态度等 第四 管理的原因 其中包括 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不重视 人事配备不完善 操作规程不合适 安全规程缺乏或执行不力等 针对上述4方面的原因 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 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对策 教育 Education 对策法制 Enforcement 对策 3E原则 技术对策 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 改善作业环境条件 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 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教育对策 提供各种层次的 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 使职工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 的思想 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法制对策 利用法律 规程 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 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 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3E原则的应用应该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四种原因 综合地 灵活地运用三种对策 而不片面强调其中某一个对策 工程技术措施 教育训练 法制 改进顺序 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 工程技术对策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首选 4 本质安全化原则 本质安全化原则来源于本质安全化理论 是指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 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 设施 还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 甚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 使个人的活动 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 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 强制就是绝对服从 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安全管理需要强制性是由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人的 冒险 心理以及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所决定的 1 事故损失的偶然性企业不重视安全工作 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时 由于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具有偶然性 并不一定马上会产生灾害性的后果 这样会使人觉得安全工作并不重要 可有可无 从而进一步忽视安全工作 使得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继续存存在 直至发生事故 悔之已晚 2 人的 冒险 心理 冒险 是指某人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甘愿冒受到伤害的风险 持有 冒险 心理的人不恰当地估计了事故潜在的可能性 心存侥幸 在避免风险和获得利益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里 利益 的含义包括 省事 省时 省能 图舒服 爱美 逞能逞强 提高金钱收益等等 冒险心里往往会使人产生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3 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安全管理需要强制性的根本原因 事故损失一旦发生 往往会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尤其是人的生命和健康 更是也无法弥补 在安全问题上 经验一般都是间接的 不能允许当事人通过犯错误来积累经验和提高认识 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1 安全第一原则 在进行生产和其他工作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 要以安全为主 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 2 监督原则 在安全工作中 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 标准和规章制度得到落实 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 检查和惩罚的职责 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督促问题的解决 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