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9413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吉林省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吉林省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图书馆 长春市城市展览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一、 规划部分 雪都长春,一座年轻而富有魅力的城市,一座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眼睛”位置的城市我们的设计目标一个城市轴线上的地标一个开放与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一个富有城市个性、体现城市名片的建筑群体我们的理念雪映长春魅力之都;点睛中国聚焦世界个性-雪睛;多元聚合“上工守神,下工守形”,方案造型以抽象的建筑形态再现长春特有的城市个性与魅力。雪都长春具有多元文化,素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科技文化城等美誉;而雪花具有独特的六边形结构,其向心性有如多元文化的聚合体;独特的雪花造型将成为长春市特有的城市名片。造型-两核六边形;简洁有力两 核:两个单体成为一个既分且合的整体,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六边形:建筑界面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浑然一体;城市展览馆与南面的市政府形成相应的轴线关系,在总体环境和城市空间整合之下展示自身的魅力。场所-城市地标、活力开放建筑造型逐层悬挑架空,与前广场形成开放的城市灰空间;贯通南北的公共空间,城市公共步道与景观水体自然融合,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市活动场所。表皮-取样雪花、效法自然 建筑体量的表面覆盖细密而不规则的表皮肌理。肌理生成于雪花的图样,也令人联想起大自然中花瓣的植物肌理,用时代性的建筑手法展现城市的特点和地域信息。设计生成-场地总平分区场地整体布局形成“一带两核”的空间结构。东南侧为长春市城市展览馆,西北侧为吉林省图书馆,场地周边为景观水体相接,两馆形成一个既分且合的形体。两核中间为城市公共空间,贯通南北广场;建筑周边通过广场路径等方式组织可穿越基地的步行体系,临近景观水体设置休闲带,巧妙结合建筑组织各个不同标高的场所空间。流线组织人流:基地北侧为两馆主入口广场,面向城市主干道,引导展览馆和图书馆的主要人流。基地西侧为图书馆次入口,疏导办公及后勤服务人流。基地南侧为酒店、会议中心及综合管理主入口,为独立对外使用部分,分别疏导相应的使用人流。 车流:主要车行可通过基地南面和西面靠近城市道路设置的出入口进入基地及地下停车场,同时组织少量的地面停车设施。消防车道消防车可在主入口广场、沿街面,以及两馆周边的基地内部道路围绕建筑进行扑救,满足相关的消防规范。景观设计基地引入一个共同的景观水体层次,绿地公园、景观水体、城市公共通廊与两馆空间浑然一体;同时,方案巧妙地通过层次丰富的景观步行带解决了场地南北的高差问题,进一步优化突出了基地的地理特征。二、 建筑部分长春市城市展览馆 一形体构成展览馆以雪花的六边形结构形成大气、凝练的整体造型,如同大地景观雕塑一般,以具有轴线感的建筑态势与南面的市政府取得呼应对话,成为长春市的画龙点睛的标志性节点。二功能分区城市展览馆包含展示、综合管理、经营三大功能,北侧为展览部分,以大模型为参观核心,首层布置临时及定期定向展区、二层历史博物展区、三层城市规划展览区;南侧为综合管理、会议及经营部分,朝向良好,对外联系密切,为市政府提供便利服务。三流线组织交通流线:展览部分采用“放射状”结构,以共享中庭为核心,展厅围绕周边布置;综合管理和经营部分则采用单双廊布置房间,并围合庭院的流线系统。两套系统相对独立、互不干扰。展览流线充分结合建筑造型布局特点,采用环绕上升的立体参观流线组织方式。1 流线节奏从入口广场开始:入口大台阶点明主题,渲染气氛序曲面宽68米的入口门厅,与紧邻建筑的长春城市主轴线相互呼应,纵深的空间让观众预感到非凡的参观体验从正中入口进入一层展厅观看大模型的平台重要展品的全方位接触,虚拟与真实的体验交织时光隧道-历史场景的再现、体验从历史走向未来二层展厅历史博物展区,历史信息的传达,全面感受长春独特的人文和历史互动观景平台独特的空间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总览城市整体模型。三层展厅城市规划展览展区,自然光线弥漫的展览空间,展现辉煌成就、城市未来尾声-从扶梯或电梯返回达入口门厅,参观临时展览离开,流线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2 流线长度控制在1.5小时之内优化流线,减少迂回;综合管理及经营部分流线组织酒店及会议中心入口布置在首层建筑南侧,两者结合布置,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位置相对独立,利于经营。车流与物流主馆南侧广场设有小车及大巴停车位,同时设出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首层建筑西侧设展览物流入口,直接对外,高效便捷。 四自然与人工艺术结合的光线处理城市总体模型共享中庭屋顶,以双层玻璃夹水平百叶调控自然光,非主题时间可采用自然光线满足普通观看需求,人工光源仅用于主题演示和辅助照明。展览区域对光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分为游廊、人工照明与自然光线结合区,核心人工照明区三种不同光效,空间层次清晰。五环保节能建筑布局呈六边形,以较小面积外墙围合出同样规模空间,有效减少冬季热损失。逐层悬挑架空的造型,既利于夏季形成遮阳,又便于冬季争取日照。双层玻璃夹自控水平百叶的中庭屋顶,有效遮阳,调控光线,节约能源。中庭顶部采用可调节通风系统,夏季开启,形成拔风,冬季关闭,节省能耗。吉林省图书馆一、 形体构成以六边形为母题,以中庭大厅为核心,犹如人的瞳孔,象征向世界打开一扇窗,把知识汇聚于图书的殿堂,传达知识的文化内涵。主馆形体分东、西、南三翼体块相互搭接而成,交接处为服务及交通核心,构成了独特的六边形结构。建筑平面按9米柱网布置,规整实用。藏阅合一,大开间、大进深,遵循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统一层高的设计原则。二、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叠加公共活动、辅助服务、报告厅等人流量大、对外联系程度高的功能安排在建筑首层;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借阅区,在建筑二层及三层围绕中庭展开布置。特藏、善本书库布置在地下一层,藏书区在主馆的西北翼,连同后勤服务用房形成上下贯通,运书便捷。业务及技术用房与行政办公科研用房布置在建筑顶部,同层分区,可分可合。后勤保障和停车场布置在地下一层南翼。三、流线组织人流各种流线通过不同的交通核到达各自楼层,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公众借阅通过中庭扶梯直上二层的中心大厅,便捷到达各层阅览空间。公众教育、参观人流、会议人流可通过首层中庭到达各培训室、展厅和报告厅,并设有对外出口便于独立运作及人流疏散。图书馆次入口设在建筑西部,办公、业务人员可便捷到达顶层的办公及业务区。物流西侧次入口北侧设专用图书货流入口,首层南翼设会展理货区,直接对外出口,方便物流。 车流主馆西侧广场设有停车位,建筑南翼利用场地高差设计了景观水面平台,平台下是半地下停车库,最大化利用场地空间。三、 空间营造城市空间到中庭空间的过渡方案巧妙地使馆内动静分离,形成了城市广场公共集散门厅中央检索大厅的开放动静空间的过渡,体现现代图书馆的“大开放”理念和一贯的空间特质,在喧闹的城市环境中营造肃穆安静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空间视觉意向以中庭空间为核心,运用退台空间,下沉绿化,天棚采光等手法,营造图书馆室内空间公共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视觉意向。从下至上呈现出由厚重到轻盈的空间感受。五、节能与环保建筑南侧的低层公共活动和阅览部分以大面积的玻璃窗为主,夏季主导风经由景观水面自然引入室内,冬季借助建筑自身有效的阻挡北风。层层悬挑的入口区,夏季形成一定的阴影区、冬季争取到最多的日照。建筑合理优化开窗面积比,深凹槽的开窗方式结合大片的印花玻璃,形成独特的外观形象和一定的遮阳效用。雪映长春、魅力之都,我们力求用最简洁的建筑语言,展现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以一个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的标志性建筑点睛中国,聚焦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