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册子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和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7576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册子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和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册子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和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册子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和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公共政策是(A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权威性的分配。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B系统性。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社会问题。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B目标群体。3.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C全球性。3.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B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2.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C政策方案规划。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B价值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1.D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3.B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2.B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3.C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5.B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1.C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政策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6.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大众传媒。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B个人福利。5.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A财产。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A党政二元结构。1.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D威廉邓恩。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C詹姆斯E安德森。4.自上而下模式是以C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6.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A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2.“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B德瑞。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A社会问题。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C多样性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生产力。5.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C政策目标。1.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枢纽地位。3.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B重视理性。1.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C政策执行2.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执行出版作为标志。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评估准备。1.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政治学。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A经济学。5.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A自然地理环境。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利益。3.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B保罗A萨巴蒂尔。2.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C戴维伊斯顿。5.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公共政策主体。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B西奥多罗威。4.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目标群体。1.从系统论角度看,A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资、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4.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B国内政策环境。6.文化环境不包括D心理文化。1.荷兰经济学家D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4.首选的政策工具是B自愿(自主)性工具。6.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欧文E休斯。4.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6.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A功能论证。4.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A实验理论。5.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D前提。6.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A基础。4.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庇古。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B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C利益纠纷。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诺斯。3.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托马斯戴伊。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C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A实证主义哲学。二、多选题1.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非官方决策者C官方决策者。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1.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2.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5.公共政策环境的特点包括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阶段。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5.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2.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4.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A集体性D规则性。5.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C政府失灵。3.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义务论标准B目的论标准C本质论标准D品德论标准。4.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是A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2.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BCD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国民收入的大小D国民收入的分配。1.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C批判性理论。4.政策的导向是B观念D行为的导向。4.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A相互联系B相互依存C相互影响D相互作用。4.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1.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目标D方案。2.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B“服从”观点C“务实”观点。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的整合性评估。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3.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5.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A官方决策者B非官方决策者。1.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A分配性问题B调节性问题C再分配问题。3.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1.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C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2.国内政策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经济社会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文化环境。3.国际政策环境包括A全球化B信息化C知识化。4.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C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D支持联盟框架。5.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1.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4.利益集团的特征有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2.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适中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1.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1.定量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BCD。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环境因素。3.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B价值因素C政治因素D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1.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3.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利益集团B政治党派C大众传媒D思想库和公民。3.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A全球性B突发性C结构不良性D复杂动态性。4.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问题的要求。1.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2.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3.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性工具。4.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5.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C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D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5.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可能的原因B似然的原因C受控的原因。2.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是A实事求是,面向未来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4.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A现有的政策提案B通用的解决方案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5.初步筛选常用的法有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C初步的预测分析。1.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A解释B组织C实施三者最为重要。3.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ABCD)。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D得出评估结论。4.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3.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杜鲁门C本特利D莱瑟姆。2.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含B事实因素C价值因素。三、名词解释5.思想库或电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1.公共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4.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1.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者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另一方面,公共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的,社会成员或目标群体则构成了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1.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于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4.公共选择决策模型又称为模拟市场决策模型。该理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詹姆斯布坎南和丹尼斯缪勒等人提出,是一种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政治决策过程中传统问题的“新政策经济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5.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3.利益集团是指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 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4.利益选择是指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2.回应性标准是指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1.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5.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2.政府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1.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结果。2.政策方案效果评估主要通过对一个政策方案将会产生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分析,来决定该政策方案的取舍。政策效果既包括正面效果,也包括负面效果;既有经济效果,也有社会效果;既有物质方面的效果,也有精神方面的效果。1.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运用各种政治经济资源,通过建立组织机构,采取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5.政策实验是一项新政策在正式推广之前,根据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适用范围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地区、范围或群体,使用较少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试行政策的办法。2.国内政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包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历史、行政区划、国土与资源、人口与社会、国民经济、人口状况、军事国防、科教文体等,我们把这些总成为基本国情。5.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指国家作为政策主体,影响社会行为者的组织能力。2.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2.社会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境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3.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3.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3.混合型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4.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1.志愿失灵是指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4.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2.类别分析是一种澄清概念的技术,这些概念用来界定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感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分析者必须对他们的经验进行分类。即使是对问题情境作最简单的叙述,也必须以经过归纳整理后形成的经验分类为基础。3.综摄法是指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有助于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综摄法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对于问题之间相同或相似关系的认识将极大地增进分析者解决问题的技艺。4.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5.正式议程又称为政府议程科布和爱尔德认为,正式议程是由那些引起公共官员密切而又积极关注的问题组成的。政府议程是行动的程序,是决策机关和人员对有关问题,依照特定程序予以解决的实际活动过程。3.精英决策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人物的偏好和价值观的反映。精英理论认为,公众对于公共政策是冷漠的,一切信息极为有限,在公共问题的塑造方面精英对于大众舆论的影响远大于大众对精英看法的影响。因而,公共政策实际上就成为精英价值偏好的结果。5.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在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2.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了解组织是怎样工作的,才能理解所要执行的政策以及它在执行中是如何被调整和塑造的。3.顺向规划认为政策执行是决策者利用一定机制和政策工具实现其目标的过程。4.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试图建立能够结合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界定和解释为何政策执行会随着时空、政策、执行机关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可以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4.效率收益净值是指真正的净收入增加(总收益减总成本)。3.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化进行比较,该方法使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通常以货币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成本的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