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A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51920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册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在2016年中考体育测试中,相关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50m跑”测试中大多数同学所用时间约5sB . “篮球运球投篮”测试中使用的篮球的重力约1NC . “跳绳”测试中质量为50kg的同学跳一下做的功约1000JD . “100m游泳”测试中质量为50kg的同学排开水的质量约50kg2. (2分)一说到杜鹃,你首先想到的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动植物界同名现象并不少见,它们虽同名但结构却差异很大。杜鹃花没有而杜鹃鸟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B . 组织C . 器官D . 系统3. (2分)温州雁荡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的岩石主要以火山活动形成的岩浆岩为主。火山活动是( )A . 地表风化的结果B . 地表流水侵蚀的结果C . 冰川移动的结果D . 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4. (2分)下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 ) A . 卵生B . 用肺呼吸C . 体温恒定D . 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5. (2分)一支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 A . 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 .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 . 质量减小,密度减小6. (2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 A . 形态特征B . 内部构造C . 生理功能D . 生存环境7. (2分)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8. (2分)下列哪副图可以正确表达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和叶绿体等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9. (2分)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小明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猜想。为验证此猜想而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较合理的是( ) 选项烧杯水量/毫升孑孓/只温度/ 光线A甲40020大28光照下乙30020小20黑暗中B甲40020大28光照下乙40020大28黑暗中C甲30010大10小20光照下乙30010大10小28黑暗中D甲30020小28光照下乙40020小28黑暗中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B .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淡水、海水中都有分布C . 藻类植物都靠根状物固着D . 藻类植物都属于自养生物11. (2分)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 . 珠江三角洲B . 杭州西湖C . 柴达木盆地D . 喜马拉雅山12. (2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B . 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C . 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D . 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13. (2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整理的“错误操作”和对应的测量结果。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测量细铁丝直径时,细铁丝绕在铅笔上,排列不紧密偏大B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时,皮卷尺拉得很紧偏大C测量物体的质量时,用了磨损的砝码偏小D测量液体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4. (2分)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 .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 .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D .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15. (2分)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如图所示。图甲中的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 ) A . A方向B . B方向C . C方向D . D方向16. (2分)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cmB .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 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长度约为15.00cmD .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线圈的圈数17. (2分)2019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携带迷你生物圈至月球,迷你生物圈内有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亳升水,以及上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其中有棉花种子发芽(如图),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蛳、酵母属于消费者B . 建立迷你生物圈需遵循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定律C . 棉花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D . 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好18. (2分)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中细胞质先平均分成两份B . 经过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 . 过程是细胞生长,过程是细胞分化D . A,B,C代表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19. (2分)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 . 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B . 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C . 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D . 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20. (2分)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厘米、 2.43厘米、 2.42厘米、 2.44厘米 、2.64厘米,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 . 2.242厘米B . 2.428厘米C . 2.43厘米D . 2.47厘米二、 填空题(共 10 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共10题;共26分)21. (3分)用托盘天平测量某铜块质量时,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称量过程中,如果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减少适量砝码或将游码向左移。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横梁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_g。 22. (1分)做机械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23. (2分)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秋思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 (3)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_ 24. (2分)每年6月左右,坦桑尼亚大草原的斑马(如图)为了食物,会长途跋涉3000多公里,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可很好的防止小飞虫叮咬和狮子等捕捉,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_结果而逐渐形成的。黑白色的条纹还可调节身体的温度,形成自然的空调系统,因为白色可反光、降温,黑色可_。 25. (2分)依据下表各种动物所描述的特征,并根据表中的分类方法,请将下列脊椎动物填在表中合适的空格处。动物:蛇.青蛙.狐狸.鲤鱼.鸽子 26. (3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_。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_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3)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_。 27. (3分)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细胞_的过程,表示细胞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_组织构成。大脑的结构层次为_,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组织。 (3)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_。 28. (2分)工业上制取氧气是用_和_方法,是属于_变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_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_反应。29. (5.0分)如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填“A”或“B”) (2)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些细胞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_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_ (4)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 30. (3.0分)地震和火山是地球的_作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_是岩浆的发源地。 三、 实验探究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共6题;共34分)31. (4分)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小塑料瓶,B 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 A 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 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 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测量次序123456温度 t()171921232527水柱高度 h(厘米)30.225.019.814.69.44.2(1)根据表中水柱高度h与温度t的关系,若对应的水柱高度为45.8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将变小。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 (3)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_。(写出一点即可) 32. (4分)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阻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 (2)步骤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 (6分)为便于运输,果农们往往在柿子未完全成熟时就进行采摘,怎样才能使买来的柿子早点成熟呢?小明做了下面的实验:选择20只大小与成熟度相近的同种柿子,分成二组,每组10个,分别放入二个相同的纸箱中,同时在第一个纸箱中放入两个成熟的苹果。将二个纸箱放在同一个地方,通过观察柿子的颜色和软硬来比较是否成熟。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操作方法达到成熟所需时间第一组另加2个成熟苹果7天左右第二组不做处理将近22 天(1)小明同学设计上述实验,基于的假设是_。 (2)实验中,第二组的作用是_。 (3)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 34. (6分)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测量原理是_。(2)图甲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填字母)。(3)由图甲(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g。(4)将小石块放入盛有4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kg/m3。35. (8分)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图1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1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2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 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 移至视野中央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A . 一一B . 一一C . 一一D . 一一(3)图3表示二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_。(填序号)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大液泡(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 36. (6分) 20 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 1915 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请回答:(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 . 火和地震B . 宇宙的起源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 . 高上有海洋生物化石(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_。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共 10 题,每空 1 分,共 26 分) (共10题;共26分)21-1、22-1、23-1、23-2、23-3、24-1、25-1、26-1、26-2、26-3、27-1、27-2、27-3、28-1、29-1、29-2、29-3、29-4、30-1、三、 实验探究题(共 6 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共6题;共34分)31-1、31-2、31-3、32-1、32-2、32-3、33-1、33-2、33-3、34-1、34-2、34-3、34-4、35-1、35-2、35-3、35-4、36-1、36-2、3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