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杜甫诗三首 登高3 (2)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267697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杜甫诗三首 登高3 (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专题:杜甫诗三首 登高3 (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专题:杜甫诗三首 登高3 (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小传,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背景材料,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诵读提示,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读出。,尾联,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风,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意境,凄凉,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品味语言,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沉郁,高昂,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品味语言,下,来,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方法总结,意象分析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移情入境法:,鉴赏杜甫,蜀相,的思想内容。,蜀相,描写了武侯祠的位置和景色。诗人感物思英雄,情溢言表,以深沉之笔歌颂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叹惋他的壮志未酬,寄托了诗人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有人说:,蜀相,意在写人(蜀相),而颔联两句却写了武侯祠之景,走题了,是一处败笔。你是怎么理解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不同意。,蜀相,旨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叹惋他的壮志未酬,从而借古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而颔联两句:阶前碧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复一年,可为谁而绿?隔叶的黄鹂叫声动听,可有谁听呢?一,“,空,”,字和一,“,自,”,字,写出了祠的凄凉、冷落,蕴含了作者无尽的感叹。两句情景交融,为后面的咏叹营造了氛围。,迁移训练,自,空,谢谢!,达标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 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达标检测,(,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达标检测,(,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学 海 导 航,P5-1,近体诗知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诗歌鉴赏指要,学 海 导 航,P5-2,近体诗知识,2,律诗,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参课本,P60“,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式”)。,诗歌鉴赏指要,学 海 导 航,P5-3,近体诗知识,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韵律与律诗,相 同,只是不一定,对仗。,诗歌鉴赏指要,学 海 导 航,P5-4,近体诗知识,诗歌鉴赏指要,1.,基本要求,鉴赏诗的内容、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学 海 导 航,P5-5,近体诗知识,诗歌鉴赏指要,2.,基本要领,朗读吟诵,整体感受。,披词入情,激发感情。,展开想象,探究意境。,何谓“意境”?这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感受韵律,品味语言,。,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E,级),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形象,“,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语言,关键词句的理解,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考题有两种形式:,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感受情趣,领悟旨意,修辞手法的判断,一般看来,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考查形式:,修辞的艺术效果,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抒情手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赋、比、兴(创作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表达技巧(,),典故,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豪放,/,婉约,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意境,诗人的“情”与“理”,事物的“形”与“神”,思想内容,思想感情,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内容主旨,涉及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