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4539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恻(c)隐 怜悯(mn) 庖(bo)代 创(chung)伤B绯(fi)红 娴(xin)熟 驾驭(y) 消弭(m)C蚌(bng)埠 龌(w)龊 饯(jin)行 揩(ki)汗D腼腆(din) 癖(p)性 荫(y)庇 冗(rng)杂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B )(2分)A纳粹 诘责 顷家荡产 痛心嫉首B杀戮 惬意 万恶不赦 惟妙惟肖C驽钝 凄怆 遍稽群藉 翻天复地D尴尬 熙攘 不可思义 百无聊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2分)A那位警察队长老谋深算,终于带领全体刑警,逮住了那几个狡猾的盗窃犯。B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仅仅五年的时间,这里的情景已今非昔比。C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友好相处,相安无事。D我们要有韬光养晦的精神,要敢于给世界上大的跨国公司当帮手、打工。4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C )(3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B威尼斯商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D林冲是水浒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安分守己,但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候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成代的感情。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A BC D6古诗文默写。(第小题每空05分,其他各小题每空1分,共8分)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诗人的奇特想像,反映作者博大胸襟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 。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 , ”;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 , ”。 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 ,奉命于危难之间”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诗圣杜甫,忧国忧民。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钦佩于他“安得广厦千万间, ”所表现出的崇高理想与济世情怀。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共8分) 材料一 中新网泌阳4月5日电 4月5日,农历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海内外华人祭祖扫墓的日子。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香客云集河南泌阳县盘古山,自发的来祭拜始祖盘古。当日,以“同根同脉、共铸和谐”为主题的中国泌阳第九届盘古文化节拜祖大典在泌阳县盘古山北麓隆重举行,祭祀、祈福,规模之大,撼人心魄。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盘古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蕴涵着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材料二 大河网2011年4月5日 炎黄子孙聚河南,寻根问祖拜轩辕。4月5日。农历已丑年三月初三上午,春意融融,春风和畅。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隆重举行。今年大典的主题是“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来自海内外的各界嘉宾近两万人齐聚祖根圣地,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共同祈福华夏繁荣昌盛。共同祝愿世界和谐和平。(1)材料一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1分)修改意见:在结尾加上“的胆识”或“的精神”。(2)请为材料二的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2分) 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3)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新郑与泌阳两地的拜祖大典的相似之处。(2分) 大典的主题相似;参加大典的人数众多;都体现了对先祖的敬畏和对中华民族的祈福(2分,每点1分,写出2点即可)(4)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带领游客们参观完泌阳盘古山后,要继续参观新郑黄帝故里,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串联词,注意两地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3分) 示例:从泌阳盘古山我们体验了盘古文化,领略了盘古精神。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为何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呢?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新故黄帝故里。(能找到两地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串联起来1分,过渡自然1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一12题。(共15分)行进的午餐 宋木匠骑着一辆吱扭吱扭的自行车,从弯弯的土路上拐拐拉拉来到村头。早在这里等候的女儿、儿子,立刻撒开脚丫子跑上前,一左一右扯住他,拥着父亲往家走。 这是宋木匠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每天收工回来,宋木匠的车把上都挂着两串狗尾巴草串起的大蚂蚱,女儿和儿子各抢了一串,戴在脖子上,很像是花环或者璎珞。他们欢叫着:煎蚂蚱吃,煎蚂蚱吃! 这是宋木匠用一个晌午头逮来的。他做活的工地在城边儿,过了那条小河就是弥漫着青草味、庄稼味的田野,田野里蹦跳着数不尽的大蚂蚱,任你捉任你捕,宋木匠晌午头总要来逮个痛快。其实起初他来“捕猎”并不全是为给孩子们弄点“肉”吃,解解馋,主要的还是躲避工地上的午餐。他们这帮匠人来自四乡八村,不少人离家远,施工单位特意置了锅灶,中午这顿饭提供馒头和菜。菜也就是大锅豆腐菠菜汤或者粉条小油菜,一元钱一份,大伙儿一人端着一只大铁碗,凑在树阴下,一边吃一边说笑,忘掉了一上午的劳累,这也算一种享受吧。然而这一享受却与宋木匠无缘,因为这份莱他不能吃,虽说每天发几十元的工钱,拿出一元钱不算啥,可对他来说却不同,他上有爹娘、爷爷奶奶,老婆是个药罐子,八九张嘴都大张着等他弄回食物,他得把一分一厘攒着换粮食。所以每天他都是自备午餐:三个粗面饼子和一块咸水萝卜。头两天工友们打了菜都喊他尝尝,或者你夹给他一筷子,我舀给他一汤匙。他可不好老这么“蹭”着吃,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谎称孩子喜欢吃煎蚂蚱,当爹的能不替他们逮?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便手里攥着粗面饼子和咸菜疙瘩去了田野。 白花花的阳光铺天盖地,田野里像燃起无边的熊熊烈火,近处烤得人不敢睁眼,远处蒸腾着团团雾气。虽然是天天来,乍一进去宋木匠还是有点头晕目眩四肢发懒,但他有粗面饼子和咸菜疙瘩,吞下几口,立刻抖起了精神。他就这样吞着粗面饼子,嚼着咸菜,去追捕那些大蚂蚱。可怜大蚂蚱们也被汹涌的热浪蒸得萎靡不振口干舌燥了,大的小的都飞不高,跳不远,这帮了他的忙,他不怎么费事就能扑住它们,而且尽拣大的肥的。不过宋木匠毕竟是受过伤的人,在部队参加夜行军不小心一步踩空从山坡滚下去,从此落下残疾两只脚呈倒“八”字形,走起路来不灵便;夏天雨勤地暄,一脚一个深坑,这也耗力气;一上午干活没住住手,双腿咋就这么沉?他慢慢气喘吁吁了,可他不停下,猛吞两口干粮,身上又有了劲儿,又变成一个勇士了。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时辰,干粮吃完了,蚂蚱也串了两大串,可以松口气了,但就在这时一只很大很大、模样酷似战斗机的红头蚂蚱竞迎着他飞过来掠过他的头顶,翅膀还发出哗啦啦的金属质的鸣响 这不是向他挑衅吗?A他下意识地攥紧拳头,朝那只大蚂蚱冲去,他的腿一瘸一瘸,油亮的黑膀子一晃一晃,而当取得胜利时,他简直像战场上擒了个大官俘虏一样兴奋,得意 清风拂动墙头的南瓜花,吹来丝丝凉意。宋木匠坐在北屋门槛上,卷了一根纸烟,大口地吸,好舒坦。妻子在饭棚煎蚂蚱。说是煎,实际没有油,只是放在烧热的鏊子上干烙。但这一烙,空气里也飘满了香味,这香味就给一个贫穷的农家带来了许多温馨和欢喜。B小儿子抓起烙好的蚂蚱就吃,擎着一把快活地在院子里兜圈儿。懂事的女儿给父亲送半碗来,父亲只摘下一条蚂蚱腿咬在嘴里,然后眯着眼看他们大饱口福。 被子们很快吃完了,缠着父亲:“爸爸,明天再逮两串大蚂蚱。”父亲含笑点头:“好,明天再逮。” (李登建文,选自2010青年文摘(红版)8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谈谈题目有何含义和作用?(4分) “行进的午餐”指的是中午父亲在田野里一边吃干粮,一边为孩子捉蚂蚱(2分,时间、人物、做法缺一扣1分)。题目大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父爱的伟大、艰辛、无私。(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含义和作用各2分)9通过阅读第段,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与主人公有关的信息? 请至少提炼出来两点。(2分)示例:宋木匠带回家的蚂蚱是从城边田野里捉的。宋木匠在城边工地上干活。宋木匠捉蚂蚱起初是为了逃避工地上的午餐。宋木匠家境惨淡,他省下了每天的一元午餐费。宋木匠谢绝了工友的关爱,每天中午带着干粮去田野里捉蚂蚱。(本题考查对主人公信息的提取能力。共2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10第段与第段的第一句都属于什么描写?其表达作用有何不同?(3分) 环境描写(1分)。第一处:描写中午时分烈日当空田野里的酷热,衬托了宋木匠边吃干粮边捉蚂蚱的艰辛(1分)。第二处:描写傍晚时分的清风和优美的景色,渲染了温馨的家庭气氛,烘托出宋木匠内心的幸福与满足(1分)。(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共3分,答出描写方法1分,每处作用各1分,围绕烘托人物的品质或心理回答,意近即可)11本文注重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请你对文中画线的A、B两处细节描写,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示例:A处:对宋木匠烈日下捉蚂蚱的艰难动作和捉到蚂蚱后兴奋神情进行细腻描写,突出了父爱的艰辛与无私。(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要围绕内容和人物形象具体分析。共3分,描写的内容1分,突出的人物形象1分,语言表达1分)12读完本文,请联系自身实际,用一个排比句,写出你对“父爱”的独特感悟。(3分) 示例: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中,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共3分,排比修辞1分;围绕父爱,感悟积极1分;语句通顺1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3一16题。(12分)谈谈感恩教育 11月25日是西方的感恩节。据报载许多学校以“感恩父母情”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其中有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件力所能及家务等。学校通过借“感恩节”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感恩教育更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做人最起码的品质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上“感恩”的例子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余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就是在今天,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一名32年前唐山地震的遗孤和幸存者,如今担任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张祥青,累计为汶川灾区捐款l亿元。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只是平静地说“我们亲身经历过,对那种惨状感同身受。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怀!”感恩是美德,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似乎受到一定冲击并正被淡忘、曾有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的事情。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lO名是大学生。然而当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后,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上门探望了!或许“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然而“忘恩负义”却始终是违背社会道德的可耻行为。为人们所不齿和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 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更要帮助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校应建立长效机制,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主体教育之一。教育形式应多样丰富,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影响,从而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同时,老师和家长们也要身体力行,给孩子们做出榜样。总而言之,要少一些形式作秀,多一些引导感化。真正能逐步地培养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如今,在全社会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让“感恩”举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每一天。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感恩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一天。14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举例论证(1分);列举佘家义士和张祥青的事例(1分),有力地论证了“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观点(1分)。1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4分) 开篇由感恩节的活动引出中心论点(1分);接着依次从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危害(影响)、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论点(2分);最后总结,再次强调论点(1分)。16请联系第段,谈谈青少年怎样做才算是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3分) 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3分,不完整者适当扣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11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威王问:“闻先生善琴,寡人愿闻至音。今抚弦而不弹,岂琴不佳乎?抑有不足于寡人耶?”邹忌对日:“臣以琴为事,则审于为琴;大王以国为事,岂不审于为国哉?今大王抚国而不治,何异臣之抚琴而不弹乎?臣抚琴而不弹,无以畅大王之意;大王抚国而不治,恐无以畅万民之意也。”威王愕然曰:“先生以琴谏寡人,寡人闻命矣!”遂留之。明日召见,与之谈论国事。威王大悦,拜忌为相国。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2)岂琴不佳乎(难道 )1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2)明日召见,与之谈论国事。第二天,召见邹忌,与他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情。19从以上两文来看,“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国君?(2分) 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知人善任。20两文中的邹忌采用的进谏的方法有何相同之处?邹忌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3分)都采用了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1分)。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4分)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写出了潼关的雄伟气势;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表现了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的感慨。22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不管封建王朝的兴还是亡,带给老百姓的都是苦!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四、作文(50分)23任选一题作文。(50分)(1)题目:让 永驻心中 提示:空白处可填“友情”、“感动”、“幸福”、“善良”等,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2)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在它的8个驱动轮前各塞一块1英寸见方的木头,它就无法动弹。当它时速达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被它穿破。要求;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字左右; 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