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如东实验中学李凤).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4465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如东实验中学李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如东实验中学李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如东实验中学李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痕”语文:我的教学主张江苏省如东实验中学 李凤“乌托邦远在地平线上,我靠近两步,它就后退两步;我前进十步,它就向更远处退十步。无论我如何迈进,永远够不着它。那么,乌托邦为什么存在呢?它存在的作用就在于让我们前进。”(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无痕”语文,我的“乌托邦”。二十八载扑朔迷离的寻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在走向“无痕”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时“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那种感觉犹如站在高山之巅,海潮般的愉悦和满足感心灵深处释放、延展,伴随着高峰上的洁净、安详,和谐席卷了我。我品尝到自己的生命与文本、孩子的生命相融的永恒与无限,没了阻隔,忘了自我,精神顿悟,心灵共舞,思想饱满而充实。它成为我自由、自信、幸福、快乐的精神源泉,照亮了我的语文人生。一、缘何提出“无痕”语文教学主张我的数学启蒙老师很严酷,对学生动辄大声呵斥、辱骂,拎耳朵,罚跪,用教鞭抽打。上他的课大家总是噤若寒蝉,如坐针毡。那时,正热播地雷战,同学们在他到校的必经之路上挖坑、灌水,躲在桑树林里看他摔得人仰车翻。“仇”报了,但他彻底坏了我们学数学的胃口。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教育影响孩子,影响未来,教育伟大,教师责任感厚重。语文,是精神的母体,文化的脉搏。我希望用如水的柔情营造安全的课堂,让学生身心自由愉悦,兴味盎然,用语言、文字、文化的美润泽其心灵,此其一。第二,当今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人们的趋利动力远远超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追求。语文教学功利性、实用性愈演愈烈。联合国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令人为之振奋的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语文老师必须守望精神家园,回归语文教育本身,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所有的生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而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实际上,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 (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想起马克思质问普鲁士当局的一席话:“你们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形式呢?” 语文老师不能循着考试分数来教,而要因素养之别而为。分数的蜗居里看不见知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意义世界”。同时拥有两个世界的人,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语文素养,很多时候是通过“熏陶”“浸染”完成的。“无痕”语文,讲究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实践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理想的语文素养实现方式是“教学相长”:教学交融中学攀教栏,越攀越高。其三,教学主张关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它就是生命度过的方式。“无痕”不仅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更是渗透在我的全部教育生活中,生存状态中。我和学生生命共度,喜乐相伴,休戚与共。享受生活离不开享受语文,享受幸福的语文就是享受生活。来自语文与孩子本身的巨大吸引力让我无法抗拒。心存善良,心滚烫,情火热的我邂逅语文,在爱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享受被爱的幸福。率真而为、亲和力强、童心洋溢是我的真性情。我和学生的关系亦师亦友,我不想控制他们,只是尊重他们,倾听其心声,与乐拔苦,于是我少了一般老师的琐屑的烦恼和莫名的痛楚,多了份潇洒与从容。我引领孩子们到文字深处漫步,并经由作品的桥梁去和作者进行心灵会晤,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幸福上路”载着幸福归来。第四,“无痕”语文是契合教育本真的科学路径。无痕语文能够做到低耗高效,促进全能发展,因为它遵行身心发展规律,契合教育本真,依据年龄特征,让心灵共勉。初中生正处于向独立性转变,从少年向成人转变的过程中,这一群体不宜生搬硬套,没有明显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抑制抵抗衍生情感障碍。孩子在其中感觉不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越好,这就是无痕教育的真谛。二、“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内涵“无痕”语文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教育理想。庄子、孔子时代的不言之教,就是无痕。让人去参悟,也是无痕。在近代,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说白了就是倡导无痕教育。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无痕”教育主张也是源远流长的。柏拉图、亚力士多德倡导教育要协调心灵,形成性格力量,要利用让人觉察不到的方式自己观察,自己体会,让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心底升出一道活流。语文无痕教育最贴近的理论,首推保加利亚的暗示教育。他认为教学应该利用亲和氛围、语调色彩、人格魅力等诸多外部因素,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接受知识,开启智慧,促成发展。“无”,不是什么都没有,“无”是潜在的“有”,“有”是显现的“无”。“无痕”语文教学,即尽可能隐藏教学意图和目的,淡化教学痕迹,在伙伴化关系,生态化情境中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自由,自主,自然,本真,和谐,灵动,共生是“无痕”语文教学的特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生成知识,涵养智慧,锻造精神,教学走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胸中有剑而手中无剑”的无痕境界。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一种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教育智慧,是语文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三、“无痕”语文教学主张的实践成果(一)以人为本,乐享幸福的语文生活教学双方感到幸福与否,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也是检测教学“生态”状况的一条标准。“无痕”语文的核心追求是以人为本,从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师生生活的幸福感出发,以人性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度过每一堂课,师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心灵舒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慰,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想象。五月初读散步,作者莫怀戚先生的父亲在1985年清明节前不幸辞世,这时候,母亲最需要子女陪伴,于是便有了那一次初春田野上一家三代人的“散步”。作家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散步的情形,给读者奉献出那种背负起“整个世界”的责任感和幸福感。就在这年春天,我与家中老人一同漫步于故乡的山野江滨,亲历“尽孝”的人生体验。这样,我与所教课文便具有了深层的“对话”。然后,我将这种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引入阅读教学,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了学生的心灵。整堂课,孩子们被教师与课文双重的真挚情怀感染着,激发着,在美好的阅读氛围里幸福地漫步,体验真善美的人生真谛和文学风采。人在生活中,也便在语文中。“无痕”语文强调和谐性,即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而是疏导,让学生主动融入,自主的体验和感受。早春,读世说新语,请学生说说“撒盐空中差可拟” 与“未若柳絮因风起”那句更能状“白雪纷纷”,有学生误以为柳絮类似于棉絮而闹出笑话。我当即决定带大家去对岸的公园会柳絮。孩子们移步换景,惊喜过望:那似花非花的柳絮,因风而起,飘忽无垠,漫天舞蹈。课堂中不解的意象就在眼前,有人伸出手遮挽,有人鼓起腮帮吹风,有人追着柳絮奔跑,甚是浪漫。“您一直都是人气指数最高的老师。我每上您的一堂课,便是一次享受。哪怕是一次考试、一次默写。您不像那种循规蹈矩的老师,那样的话,上的课也只会无聊、乏味。虽然您的面容不如英语、数学老师年轻,但在我们眼里,您是一位活泼、可爱、常爱和我们嬉戏的小姑娘!我感到了您那股强烈的爱,让我温暖、感动。全班同学一定都感到了这点!”(学生蒋陈鸣) 教学的过程中伴随着让我们感怀的诸多细节,我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与它们相与、想恋、相爱。由是,我的爱,爱上了语文,我的心,交给了孩子。零距离使人融,使人亲切,使人幸福,使人与人产生爱的火花,使心与心产生情的雨露,产生真实可掬的美妙感觉。(二)以文化人,乐享丰厚的精神大餐有人说,“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求别人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文化。”成尚荣先生认为,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教师和儿童既是文化的体验者、享受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所以,文化使者教师对儿童的引领,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无痕”语文主张教师以文化的、人文的、道德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语文学科背后是一个广博的领域,这里有足够多的美,足够多的智力历险,足够多的探索发现,吸引每一个学生。顺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兴趣爱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潜移默化,聚沙成塔,善莫大焉。 听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寻找流行元素的文化根脉,苏轼的卜算子,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自然进入孩子们的视野;受张艺谋意象系列启发,教学中我们的“白鹭意象”“杨柳意象”“荷花意象”“枣核意象”渐成序列。细雨如水,相融无痕。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无痕对接,使课堂丰盈多姿,精彩纷呈。课堂教学与生活在我们是“联通公司”,在这个公司里我们拓展了许多业务,从这家公司里走出去的业务员们,语文素养自然胜人一筹。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敢发言、敢思考、有个性的氛围,对学生的赏识的语言和口头评价充满机智和幽默,让学生备受鼓励。这就是一个课堂的文化。口技 “妇梦中咳嗽”。问及为何咳嗽,众说纷纭: “妇抚儿乳”“妇拍而呜之”,冻了; “微闻有鼠做作索索”,用咳嗽吓唬老鼠,不想起身对付,她带孩子,累了;“梦中咳嗽”,不是吓唬老鼠,她睡得很香,是自然咳嗽,我也有过。咳嗽无意识,而老鼠被吓着,因此更有趣,敲山震虎,巧了; “忽一人大呼火起”,在此之前,妇人感觉到起火后的烟雾,所以咳嗽,呛了;以动写静,为救火场面到来蓄势,引渡,妙了我们的课堂时常如此,火了!严清主任如是说:李凤追求的是“无痕语文”,这里的“痕”,其实指的是“雕凿”,是板着面孔的教化和符号系统的理性压迫力。李凤试图在她的语文课堂里,引领学生去作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愉快之旅。她希望这种“旅行”尽可能让学生轻松一些,在不知不觉中对语文“美的历程”完成“幸福徜徉”。近年来,我撰写的“无痕”语文教学实践的数篇文章见诸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践行“无痕语文”教学思想的公开课及讲座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反响。(三)以智启人,乐享绚丽的创新之花“认知教育总得要传授知识。但有一样东西比知识模糊,不过它比知识更伟大,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人们把它叫做智慧。也许你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但未必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智慧。”(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是靠内心生成的。要让学生有智慧,就要打开心灵之门,让他敞开,让他快乐,让他自由。在我班上,孩子们享有充分的自由。有时,我把讲台让给他们,有时他们主动请缨“借讲台一用”。孩子们质疑的人物“妹仔”,关注的细节“金盏草” ,留意的“没有风。”后面的句号等成为课堂中不曾预约的精彩。我用铅字记录它们,感谢他们。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创新。阅读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一同学提出“小姑娘为什么夜里去给妈妈找水”的疑问,其他同学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文本,我们的课堂便成了心灵的对话:白天小姑娘要照顾病重的妈妈,晚上可能妈妈睡着了,她才悄悄跑出去找水;文章一开始就说了,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哪儿都找不到水,可小姑娘不抛弃不放弃,仍出来给妈妈找水,可见她的爱心之可贵;一般说来,我们小姑娘都是怕黑的,走夜路很恐怖,一个女孩子晚上出来需要太大的勇气,要是我,真的不敢,难怪小姑娘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小姑娘人小,白天即使找到水,也有可能被别人抢去,晚上出来有道理;白天找水有阳光晒,身体吃不消,晚上因为有露水,挥发量也小;因为是晚上出来找水,几次让水,感天动地,才有后文的七颗钻石升到夜空天上变成七颗行星:大熊星座,如果是白天就看不到它们 我在阅读教学的设计上创新,在教材的深度开掘与重组编排上翻新,在课堂的结构上求新,倾听不同的声音,奖励挑战教师与文本权威之举,因此,绚丽的创新火花时时迸发。“无痕”语文的提出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丰富的教育实践支撑。师者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如容纳百川之江海,欣喜地和着孩子们潺潺而来的鲜活的涓涓细流,一起涌动,奔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