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4228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教育学院幼儿艺术教育(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 姓 名 兰丽洁 班 级 幼儿艺术昌平班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目录一、环境创设的原理4(一)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4(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概念41、环境的概念42、教育环境的概念4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4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4(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5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5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5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功能5(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51、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是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5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5(五)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5二、现存的问题5(一)、室内布局的不合理性6(二)、区域材料投放的随意性6(三)、墙饰内容选择的模仿性和成人化倾向6三、解决的策略6(一)、合理分配空间,科学划分区域6(二)、适度投放材料,注重分层指导7(三)、精心选择内容,突出幼儿主体8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8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83、选择易于幼儿参与的内容8四、结合实际创设适宜的班级育人环境8(一)为小班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欢乐自主的游戏环境91、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自主游戏环境。92、整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将之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93、尊重孩子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智能倾向114、不足与思考12(二)结合美术区的特点谈谈中班幼儿园美术区的创设121、培养合作能力。122、培养创造力。133、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14(三)以做中玩、玩中学,为起点创设大班主题环境141、主题环境的创设142、区角环境的创设。143、自然角环境的创设。154、走廊环境的创设。155、家园联系栏的创设。15五、结合实例创设园区整体环境、主题背景环境和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15(一)创设充满野趣与挑战的运动环境15(二)创设书香四溢的文化环境15(三)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161、创设开放性的公共走廊162、创设展示性的楼梯过道163、创设动态的公共信息栏16六、结语17幼儿园环境创设策略与研究兰丽洁北京市南邵中心幼儿园摘要: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环境是优质幼儿教育的重要保障和构成要素。1为此,有必要从班级育人环境、特色教育环境、公共环境等方面入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合理布局园舍、科学配置资源,使幼儿园环境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让每个幼儿收获成功与快乐。然而高质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首先应顺应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与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班级育人环境;其次,应体现园本化,能够根据幼儿园的课程特点创建特色浓郁的教育环境;再次,应体现开放性与动态性,能够整合资源,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引导幼儿在温馨、多元、合作、探究的环境中与环境有效互动,从而快乐健康,幸福茁壮的成长。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班级环境;公共环境一、环境创设的原理(一)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环境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培养塑造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娱乐释放功能、传播整合功能。(二)幼儿园物质环境的概念1、环境的概念 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2、教育环境的概念 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3、幼儿园的教育环境 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化形态的和观念形态的两种,亦即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4、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主要包括: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布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三)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与功能。 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 构成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教学器材、玩具学具、图书声像资料、环境布置、空间格局以及绿化等有形的东西。2、幼儿园物质环境的结构从环境的范围可分为: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宏观环境)、整个活动室的环境(中观环境)、各活动区角的环境(微观环境);从三维空间来看可分为: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空中环境;从性质上来看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从环境创设的目的性强弱程度来看,又可分为预成环境和自发生成的环境;从环境存在的时间维度来看可分为: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3、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功能不同类别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既有共同的,也有特殊的。有的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如自然环境;有的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较大,如微观环境;有的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自发生成的环境。可以说,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其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四)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是最符合现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首先要强调安全和卫生。无论是玩具、建筑材料、家具、设备、场地、水电、门窗,还是这些物品的空间等,都要安全可靠、干净卫生。其次要做到:儿童化,即环境符合儿童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的大小、身高等;绿化和美化,即环境中包含大量的绿色植物,空气清新,富有美的韵味,可以陶冶美好的心灵,培养审美能力等。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适合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丰富性原则平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效用性原则总之,安全、舒适、优美、丰富、有趣、和谐、科学的幼儿园物质环境,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环境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作用1、制约作用:指环境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与导向作用。表现为: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没有相关的环境,就没有相关的能力,如绘画、音乐的环境等。2、启迪与激励作用:环境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探索性。3、平衡作用:即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儿童在成长中所体验到的矛盾与不平衡心态,如主观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矛盾、遭到排斥、失败和压抑的矛盾等。4、补偿作用:指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不良因素可以通过改变环境而得以弥补二、现存的问题(一)、室内布局的不合理性园内各个教室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域空间的划分却是“五花八门”。如有的班级将教室作三大块的整体分割:区域活动一块、集体教育活动一块、进餐或手工作业一块,三大块成“三国鼎立”式,这样的划分对于幼儿人数少的班级来说有较大的优势,即方便进出,又有利于教师的集中指导,然而对于一个班级四十来个幼儿的班级来说,就会出现无论身处何处都会非常拥挤的状况,其混乱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有将娃娃家和阅读区相邻而设的班级,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和小宝宝们兴致勃勃的时候,阅读区的孩子们能否不被打扰呢?答案可想而知。也有两个区域同一个通道的情况,进进出出免不了与人发生碰撞。有的班级主题墙或作品展示区高出幼儿许多,孩子们看的时候不得不抬头仰视。如何做到即节省空间,又方便交流,合理的空间布局值得我们去探讨。(二)、区域材料投放的随意性塑料结构材料因为不易损坏、形态功能各异、变化多端,受到教师和幼儿的青睐,建构区在每个班级都占一定的空间比例,放在里面的玩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多大的变化,孩子们的兴趣也未见减退。而自身变化小、重复使用频率高的小医院、小小理发店等角色扮演区的玩具就没那么幸运了,“缺胳膊断腿”是很平常的事,坏了以后有的老师及时更换掉,也有凑合着用的,开始的时候有些细心的孩子会拿给老师看,如得不到反馈,久而久之也变得麻木不仁了,破玩具照样用,似乎没什么好心疼的。自然角的花花草草细心照料它们的是保育员阿姨。头顶的挂饰开学时挂上去的,到了假期依然没变。随着主题的更换班级需要投入与主题相适应的新材料,教师们常常抱怨自己精心制作的材料要么是缺少实用性,很快便面临被淘汰的结局,要么是光顾的人太多,很快便损坏了,因此很多新材料的选择被排除在外,幼儿的实际需求被“最小化”,选中的往往是方便准备,易于取放的材料。综上所述,如何紧扣教育目标,投放丰富多彩、有益于幼儿主动探索的材料需要我们来研究。(三)、墙饰内容选择的模仿性和成人化倾向主题网络的概念被大家接纳以后,班级比较流行一种做法:将网络图贴在主题墙上,树杈状的主题分支是该主题的课程活动内容,教师发动家长一起收集相关的资料,一般是网上下载的资料居多,图片配上相关的文字解说,有些文字的意思恐怕是要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成人才能看得懂。也有将孩子提出的问题写下来贴在墙上的,问题旁边是各种答案,同样以文字形式出现,很多孩子丝毫不感兴趣。由于同一年级组的教学进度是相同的,于是出现了各个班级主题墙内容完全一致的情况。如;小班主题亲亲一家人,五个班的主题墙上都贴上了用不干胶剪成的心形树,里面是每一位小朋友的照片;大班主题你变我变大家变,各班整齐划一地挂上了幼儿娃娃时穿过的衣物。内容的选择思维局限,缺少个性。如何选择符合幼儿认识特点和心理需求的环境布置内容需要我们来面对并着力去解决。三、解决的策略(一)、合理分配空间,科学划分区域我们认为教师要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室内空间,空间划分不科学要么影响交流,要么影响秩序,这些都是导致室内活动不能顺利开展的因素。我们的教室是综合各种性能的活动室,幼儿要在室内参加集体教育活动、区域活动和进餐活动等,尤其是每次进餐以后,保育员都要进行清洁卫生工作,因此室内必须留有方便进出的通道,我们也无法效仿个别幼儿园将桌子摆放到区域中去,实行“一物多用”的做法,桌子在室内占据了接近一半的空间,而区角的安排既要避开与桌子位置的冲突,又要防止幼儿无遮无挡地频繁穿梭于各个区域。中一班的做法是以建构区的玩具柜为界,一边摆放桌子,一边设置区角,各个区角紧挨在一起,进出多有不便,活动时相互干扰的机率比较大;中三班的做法是半包围式的摆放,将各个区域沿墙面呈U字形设置,相互间隔比较大,活动空间相对宽松。美工区和室内的作品展示区相连,幼儿可以直接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出来,体验成功的喜悦。中三班和中四班连接了南面的阳台,共同设置了体育活动区,在节约场地的同时,促进了两个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中五班选择在较为安静的阅读区边上、室内墙角处用布帘设置了一个“悄悄话角”,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发泄、相互交流的天地,孩子们喜欢躲在里面向同伴倾诉。我们比较中一班和中三班的区域摆放方法,认为中一班的方法容易造成拥堵和混乱,中三班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动静区分、避免干扰的因素,可以提高区域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有的教师还提出在分隔区域的同时,对区域顶部进行装饰,既起到分隔的作用,又能体现区域的完整性。如在高高兴兴主题中,配合迎新年的节日氛围创设,在“娃娃家”的顶部用珍珠板做一个“吊顶”,上面悬挂一排手工制作的灯笼,充分凸显出“家”的温馨。又如配合主题多才多艺的手,设计一串串用小手图形串起来的珠帘,把表演区分割出前台后,既分割出空间,还阻隔了观众的视线,使舞台更具层次感,功能性更明显。当然挂饰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区域划分的辅助作用上,它以其美丽的造型,多变的图案,动态的感觉,成为室内上层空间的主要装饰物。我们通常选择易于悬挂的地方来布置,如窗棂、日光灯等。在红黄蓝绿主题中,教师把幼儿捡来的树叶用塑封纸塑封起来,串接悬挂在窗口,树叶色彩缤纷、形态各异,随风盘旋时有种说不出的美!在香香的蔬菜的主题中,在轻巧的带柄小竹篮里放上手工制作的蔬果,错落有致地悬挂起来,一派丰收景象。(二)、适度投放材料,注重分层指导区域活动材料是支持幼儿学习的支柱,如果活动区域的材料总是一成不变,那么就无法吸引孩子的眼球,满足不了幼儿的需要,无法引发幼儿去想、去操作,从而阻碍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根据材料的功能和性质将它们分为长期性材料和短期性材料。长期性材料主要指随年龄的增长、新旧交替的需要而更换的材料。如积塑;棋类玩具(中班幼儿喜欢的飞行棋、斗兽棋;大班幼儿常玩的跳棋、围棋等);角色区的必备品(小医院里医生穿的白大褂、使用的听筒等器具;娃娃家的小床、部分日常用品等)。短期性材料主要指随季节、节日、主题的变换、幼儿的感兴趣程度及时更换的材料,教师在选择这些材料时遵循的是趣味性、多样性和递进性的原则。我们选择能够引起幼儿操作欲望、探索兴趣的材料,这些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如在观摩主题活动香香的蔬菜时,我们发现五个班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美工区投放各种蔬菜的切片,让幼儿进行形状、颜色、搭配、拼图、造型及印画活动,这些材料倍受青睐是因为它们不仅色彩感觉强烈,而且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随意地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作。不但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更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在自主的操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能力。有的班级提供辅助材料如牙签、彩色纸、线等让幼儿进行蔬菜造型,也有的班级提供了面粉,和上彩色颜料让幼儿塑形用,幼儿两手沾满面泥依然乐此不疲。我们选择留有想象余地、创造空间的低结构材料,这些材料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如在数学区放入大人丢弃不用的扑克牌,幼儿的操作却让我们有了意外的收获:有的按扑克牌的大小排序;有的按形状分类;有的两两合作比大小;有的甚至排算式如在主题亮眼看世界中,我们提供小方镜、玻璃杯等,幼儿可以用它们来观察并了解阳光是用七种颜色组成的;观察两块镜片的夹角不同时产生的反射现象;观察透明纸后面世间万物色彩的变化。如小班教师发现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差异较大,就在美工区内投放了画有直线、曲线以及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的纸,供幼儿有选择的练习使用。我们投放满足幼儿需要、适量的材料。我们就“投放多少材料最为合适?”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观摩中,我们发现中二班益智区投放了拼图,五个幼儿要玩,拼图只有两份,几个孩子便争了起来。中一班的老师在投放娃娃家的材料时放进了足够的碗、盘、餐具、水果等,娃娃家里的小主人光忙着整理餐具了。看来,一味的多投放材料并不见得就好,材料投放的多少要看幼儿活动时所需要的多少,因为材料的多少而影响了活动的效率,这是不可取的。(三)、精心选择内容,突出幼儿主体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室内环境创设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墙面,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如: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们设计了我爱你,幼儿园墙饰,张贴上每个幼儿的照片,对那些有入园焦虑现象的幼儿,教师会指着照片说“幼儿园真好玩”“在幼儿园里很开心”,并在孩子的照片旁系上彩色丝带,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丝带的另一头牵到好朋友的照片旁,我们把它命名为“好朋友手拉手”;大班的墙面以“大手牵小手”为题,让孩子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预先的构思中,抓住孩子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一些环境的预设,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然地生成新的主题并不断地深入和展开。如在中国娃主题中,幼儿被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夸张的图案所吸引,关于“脸谱”的讨论话题也越来越多。我们便留出一面墙,围绕“脸谱艺术”,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及与此有关的问题,并和教师、家长一起制作“京剧脸谱”的海报,作为墙饰内容的主要来源。3、选择易于幼儿参与的内容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有较强的表达自己的欲望,让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过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亮眼看世界时,教师运用提问、暗示等方式鼓励幼儿动脑筋,大胆的设想应该布置一些什么。有的说要画上很大的地球,有的说要贴上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图片,还有的说要画上海洋和陆地,我在尊重幼儿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教育需要确定画面的内容,让幼儿讨论“用什么材料布置”,“怎样布置”等,引导幼儿进一步进行画面设计。幼儿的设计很有潜力,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幼儿对的设计表现出浓厚持久的兴趣。他们常常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这是我想出来的!语气中充满了成功感和自豪感。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实现的。良好的室内环境创设能激发幼儿思维,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促进幼儿认识的发展,幼儿只有在与适合其身心发展需要的环境互动中,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四、结合实际创设适宜的班级育人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不仅要考虑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还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相适应。2为此,幼儿园应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差异,对环境进行常态和动态管理,3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一)为小班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欢乐自主的游戏环境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这一切都阐明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让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为此,我根据二期课改有关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 “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丰富的自主游戏的环境” ,来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创造性的进行多元表征,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1、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自主游戏环境。多元智能教育强调要以“真实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内容,以帮助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所以,学习必须从生活环境和经验中开展,也因此幼儿园环境变成了第一个实验室。我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出发,为孩子创设了与环境互动的机会。其内容主要是教室墙面及活动区的创设,在教室墙面的装饰上注意突破以往的单一的装饰,美化作用,强调教育性、幼儿的参与性。教育性是在墙面设计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的主题活动相联系。参与性是指从环境的设置到作品的张贴都让幼儿参与。例如:开展主题活动“甜甜蜜蜜”时,孩子们对糖果的兴趣非常高,我们就布置了一间超级糖果屋,孩子们高兴极了,看见糖果屋里没有糖果,纷纷带来了家里的各式糖果,还动手用绉纸、报纸、纸盒制作了许多大大小小,色彩鲜艳的糖果加以点缀。在张贴时,我注意降低高度,一米以上为欣赏展示区,由教师孩子一起完成,一米以下为幼儿作品展示区,让孩子将在区域中完成的相关作品展示出来,实现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同样在每次根据主题更换环境时,都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并且能够按意愿张贴自己的作品,教师在这之中考虑的是一种整体的美感,如:孩子在将甜食分类时,教师准备好苹果轮廓,饮料罐轮廓,饼干轮廓等,具体如何摆放就是孩子们的事了,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活动区的创设是家庭式的、墙面色彩淡雅、家庭中的锅碗瓢盆、餐桌和沙发、小床样样俱全,逼真而温馨,里面的游戏材料有与主题相结合的,也有主题以外幼儿感兴趣的。以甜甜蜜蜜主题为例,我们的两个娃娃家,一个以客厅为主,里面提供有关甜品的图书以及一些计算上操作的材料,如:甜食拼图,甜食分家家等。另一个娃娃家以餐厅和卧室为主,放上一些真的糖果,大家一起品尝。在小吃广场里有孩子们动手做的棒棒糖、巧克力、饼干、蛋糕等。活动时,各个区域的活动材料可以共享、流通,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新的玩法和用途,使材料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与整合。 2、整合幼儿的学习内容,将之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幼儿获得连续的、完整的多元化经验,以提升建构知识的能力。 我在环境创设中都蕴含着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契机,结合不同的主题活动将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的一些作品及时的丰富,完善,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记录下已经和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又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提供多元的表达途径让孩子们表达表现,如语言、美术、音乐、舞蹈、动手操作、合作交往等,以催化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如在“我的小手本领大”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有的用画画的方式印画出小手的不同形状、创造出不同的造型,有的是几只小手交错、添上刺变成仙人掌;有的是五指分开,变成鸽子、还有的变成扇子,极大的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孩子在小舞台里利用肢体、手部动作表现小手的本领;还有的在操作区里尽情的显示自己小手的本领。每个孩子的表达途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在主动的、积极的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又遵循以下三个策略: 策略一:追随孩子 自主游戏中,孩子喜欢什么内容,怎样游戏都是孩子的事,但是教师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应该顺应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追随孩子的热点创设环境,这样才能让孩子玩得自主、快乐。 (1)、追随孩子的兴趣点,创设可选择的自主游戏的环境。 开学初,孩子最喜欢的就是娃娃家游戏了,我就和搭班老师为孩子们创设了两个娃娃家,面积相当于教室区域活动的一半,开阔的空间满足了孩子们游戏的需要;为了减少孩子们对游戏材料的争抢,我们投放了相当数量的玩具餐具,引发孩子们的已有生活经验,孩子们在操作摆弄中进行最初的娃娃家游戏,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还开设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区,玩色区,这些追随孩子的活动,使他们在玩乐中较快地稳定了情绪,为接下来的自主游戏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 (2)、追随孩子在游戏中的新趋向,及时调整游戏材料。 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关注到这个问题的同时,就必须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及时地更换材料,补充材料,调整材料,满足孩子自主游戏的愿望,使其顺利进行。如过了一段时间,一部分孩子在娃娃家游戏中已经不满足于摆弄餐具了,有一天,主题活动“认识我的家”时,孩子们说出了家里除了有厨房间,还有卧室,卫生间,客厅有些事情在厨房做,有些事情必须在客厅做。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需要把娃娃家进行扩大,有了区域的分隔,并添置了许多材料,象真的家一样。这样一来,又解决了孩子游戏中另一个矛盾,本来图书角在娃娃家里,孩子们走动比较多,打扰了爱看书的孩子,小书房的出现,使孩子们有了一个温馨的阅读小天地了。还有小菜场、美发店的产生,都是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产生了这样的需要,然后教师适时提供材料而展开的。 (3)、追随孩子的游戏过程,为孩子提供表达表现的机会。 孩子在游戏中需要感受成功,而成功的体验来自于成人及同伴的认同和赞扬,这些都要通过表达表现来完成。刚开始,我根据孩子们的情况,采用让墙面说话,个别交流表扬为主。如及时将孩子的作品贴到教室墙面或室外墙面上,让孩子自由欣赏,个别间相互看看夸夸;让孩子带领大人指认自己的作品,接受大人的夸奖;而我呢也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词,哪个孩子有进步、有出色的表现时我都会大大表扬,送上小奖品。慢慢地,当孩子们愿意自己介绍讲述时,我再开展小组表扬乃至集体表扬,一方面将孩子在游戏中的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形成互动,另一方面,为孩子进一步自主游戏,奠定稳定的心理基础。 我深知追随行为对于孩子自主游戏的价值,牢牢记住在观察、了解孩子的前提下进行追随。 策略二:环境支持 每个孩子都是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探索充分表达、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经验的。我尝试为孩子提供可选择的内、外环境。可选择的外在环境是指游戏内容和游戏材料的可选择性,可选择的内在环境是指游戏的时机和游戏方式的可选择性,即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时机、适合自己的发展进程,选择自己的视角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游戏。在对孩子了解的基础上,我创设的自主游戏环境中既有孩子喜欢的、自带的一些游戏材料,如:玩具车、天线宝宝、绒毛玩具等,又有许多与当前主题相吻合的游戏材料,材料不仅数量充足、色彩搭配漂亮,而且有层次性,供幼儿自由取用、搭配和组合。如在水果宝宝的主题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小不一的各种水果,让孩子为水果宝宝穿衣服,既可以蜡笔涂色,又可以撕贴,还可以皱纸团贴,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能力的孩子取用,并且让孩子在游戏操作中感知区分了大小、颜色。如何体现可选择的内环境呢,首先要理解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有充分的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同伴、时间、方式,速度,在“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游戏环境是开放的,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孩子都可以进入(当然、有一个小小要求,那就是玩好后能物归原处,刚开始对小班的孩子是有难度的,但这是孩子必须养成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几个月的培养,孩子们大部分已经能自觉地完成了)孩子们在选择游戏的内容和玩法时,通常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来进行,比如在美术区里,有的孩子选择半成品、难度小的材料,为的是能较快的体验到成功;有的孩子选择新鲜的、有挑战的材料,以满足自己的探索,即使不成功孩子也会很快乐。例如在主题活动小兔乖乖中,让孩子制作萝卜,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半成品上撕贴或涂色,很快做出了萝卜,有的孩子则看着老师的折纸示意图,自己撕贴制作萝卜,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孩子在自主的可选择的环境中,他们的自主能力会渐渐的养成、提高,作为教师除了提供环境支持,还要清晰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发展现状、不急不躁地孩子创设自主游戏的环境,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策略三:平等共建 当今的各种活动都应是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构建的。在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中也应体现这一点。 (1)、内容的共建,这是教师追随孩子的结果。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孩子不满足与徒手练习,都提议要一个洗衣机,于是,一个有“肚子” 的滚筒式洗衣机诞生了。参观了水果店,孩子们有了开水果店的愿望,这时候我也及时地提供材料。总之,内容的共建体现在教师创设的环境、投放的材料必须是孩子喜欢和感兴趣的,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并且还要具有一定挑战性。 (2)、过程的共建,游戏环境的创设不是一簇而就的,是根据孩子的需要不断变化、丰富的,在这之中,还可以利用社区、家长资源共同构建。例如:娃娃家里的娃娃我们也赋予她灵性,随着季节的变化,娃娃的穿着也需要变化,这时候,热心的妈妈们就主动配合老师,送来了宝宝小时侯的衣物、袜子、鞋子等,使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更高,逐渐提升他们游戏水平。当孩子们对小菜场,理发店等游戏感兴趣时,一方面是发动家长带领孩子实地参观,感受积累相关经验,进行一对一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带领孩子集体参观,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引导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认识与同伴磨合、研究,重新构建自己的认识,并且将之运用到游戏活动中去。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将环境、材料丰富起来。此外, 3岁的孩子特别爱模仿,模仿是他们一种主要的方式,通过模仿成人、同伴的经验和行为习惯来获得发展,那么我在关注到孩子的这个特点时,努力为他们提供能相互进行平行游戏的材料,使每一个孩子能够体验到游戏过程的乐趣,获得成功和提高。 3、尊重孩子自己的经验、兴趣和智能倾向我们应让孩子们在童真、童趣的天地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大胆地表达表现。成人应包容所有孩子智能的个别差异和其最终结果,使教育与智能相互配合,启发孩子们最大的潜能。因此我采取了以下的策略: (1)运用一种媒介,让孩子表达多种想法和情感。这一策略的实施主要落在情感体验上,凡是孩子愿意表达的,能够表达的,就让他们尽情的表达。在游戏活动中,有的孩子好动,喜欢用肢体动作或语言表达,我就为他们创设了语言区,小舞台,动脑屋等。有的孩子好静,我就为他们创设了美工区,私密角。既为孩子创设可以生生互动的,也可以独自享受的环境。 (2)运用多种媒介,让幼儿表达同种的情感。这一策略更关注孩子能力的提高。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努力扮演环境的设计者、学习的观察者,在活动中,观察、做笔记,真实、完整的纪录孩子的发展,以便作为帮助孩子的参考,使其在擅长和不擅长的智能领域能其根据自己的能力表达表现良好的情绪情感。 (3)运用多种媒介,让孩子表达多种想法和情感。这一策略更多关注孩子的创造能力。在游戏区域的划分和材料的投放上都注意这一点。区域之间安排有序,动静分开,区域间隔适当,使之互不干扰,通道畅通,便于教师观察。又例如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玩具的种类少一点,但是同种玩具的数量多一些,满足孩子们游戏的需要;为孩子提供高结构、低结构相结合的材料,满足不同能力的孩子的需要。 4、不足与思考 (1)、家长资源一头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必须注重家园联系与配合,家长和教师应进行良好互动,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开放、关怀、合作、信任、宽容、支持的快乐成长的自主游戏环境。 (2)、幼儿除了在幼儿园里要学习接纳别人、了解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学习与人互动,还应让他们从认识自己扩展到认识社区、社会,进而适应社会。为了让孩子有真实的生活经验,我们不只是简单的带孩子走入社区,也应把社区带进学校,通过参观、参与、实际进入社区,接触真正的生活环境。所以 在“充分利用社区环境资源,使幼儿走出园门,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即而将之所见所闻在游戏活动中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与表现”这一方面可以进行研究与实践。 (3)从孩子出发,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自主游戏的环境,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将已有的经验表现出来,并获得新经验,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但是光有好的环境是不够的,就象一个演员演出的道具、服装都有了,但是真正保证演出成功还是得靠自身的技艺,所以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推动者,我自身的素养、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应不断加强学习、实践与反思,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让游戏在孩子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结合美术区的特点谈谈中班幼儿园美术区的创设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功能,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环境创设也成了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与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我们活动的室中的美术区域环境是幼儿每天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性,个性发展时刻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美术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不容忽视。那么我们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把活动室的美术区域环境创设更符合幼儿的兴趣发展,以促使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为幼儿主动学习,探索提供有效的帮助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以新纲要理念指导,以师生共创为切入口,为求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室环境。使活动室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产生互动,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1、培养合作能力。由于幼儿间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比较接近,孩子最容易从同伴之间获得学习,产生灵感。所以因应自由组合让幼儿合作,搭配,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一幅出色的作品的完成,往往是几个伙伴合作的产物。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授戈特弗里德、海纳指出:倘若把制力作为教育的标准,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教师。一次,我在布置班内环境过程中,发现平时非常喜欢打打闹闹的两个小朋友竟然通过合作,完成了一幅美丽的剪纸。我还表扬了他们俩。通过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明确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更新了理念。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创设的行为易于接受,激励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也为我们制造性美术活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放飞幼儿思维的空间。幼儿的审美能力很重要,所以我们创设过程中,也要介入幼儿的审美能力。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材料,也需要放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美术区域中,我们投放了各种不同的题材的工艺美术品,如:贝雕,名画,工艺盘等,这些作品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最有帮助。可是幼儿对于作品的欣赏往往仅凭自己的喜好判断,无法理解作品深刻的意境,此时,我们就必须介入,以开放性的言语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我们要让每个幼儿研究画法,启发幼儿对比思考,展开联想,诱发幼儿的的艺术直觉和创造潜能,让幼儿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扩展思维的广度,感受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能使他们得到参与艺术体验并获取审美能力的机会。 2、培养创造力。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中班是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的转折期,有了较明显的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应十分注意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培养幼儿有目的的观察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表现通过比较发现各种事物的明显不同点,较完整地观察和把握客观对象的基本特征,在思维方面开始先命名再作画,能为作品的每一个图像命名,尝试围绕一个主题思考如何在画面上表现,但构思不稳定,仍然边构思边作画,极易受环境或情绪的变化转移而偏离主题。手眼一致动作的能力逐步提高,开始能用手腕动作来创造图像,但小肌肉动作上不灵活,在控制力度上尤为困难。我们是以蜡笔彩色画为主,同时还穿插着线描和水粉画,纸工和泥工。中班美术活动的发展有以下几点:(1)、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大胆进行美术表现。每次美术活动我都会围绕主题给孩子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一种跃跃以试的冲动,就可以激励孩子们去画画,甚至画好,愿意用图画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冲动。并且还鼓励他们大胆添画,使画面丰富。(2)、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幼儿都比较喜欢纸工和泥工,虽然有小朋友技巧还不怎么娴熟但至少都是积极参与大胆手操作。并且能在操作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3)、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颜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4)、引导幼儿乐于参加手工活动,学习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帮助幼儿养成独立去放、收拾整理的习惯。(5)、引导幼儿学习用捏、插接等方法,塑造简单的综合体。6、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折、剪贴出简单的物象。在自主操作上,幼儿还不够大胆,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折纸上幼儿练习太少,手指不够灵活,幼儿的耐性也不够。现今的很多幼儿园都很喜欢画画,在画画的过程中,他们能学到很多,也能获得很多快乐。所以,绘画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绘画有助于发展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健全幼儿思维,提高智力素质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绘画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形象思维,所以,幼儿绘画是特点又非常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儿童绘画与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紧密相关;儿童绘画与训练右脑功能及创造性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幼儿绘画具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儿童画的常识、语言等科目密切联系;幼儿把绘画作为自我表现的重要手段;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画画。所以说幼儿绘画是幼儿创新教育的最好手段之一。就绘画而言,幼儿只要真正获得了绘画创新的自主权让幼儿画画重在培养主动自我表现的自信心,而不能把成人的画法强加给幼儿,扼杀幼儿天真的绘画方式,迫使幼儿依赖老师。从而失去主动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剥夺了幼儿想象的自由,扼杀了创造性。这种方法只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如果让他们自己动脑,画出自己内心想到的景色及画面,尊重他们的艺术表现天赋和表现方式,放手任幼儿去想象和创造,这样更能培养他们的能力。3、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有层次性和主动性的材料,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同一年龄的幼儿的认知结构,发展速度及心理特质具有差异性,那么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的表现对各种美术活动的喜好和动手能力的强弱也必定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应该从在投放资料的过程时,投放不同层次。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最大的优势在于兴趣,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知识,适合其发展的活动环境,无论是性格活泼,还是不言语的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要求老师们在资料的提供时注意材料的不同层次,如果只提供同一层次的材料,那么幼儿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远,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或者更换材料,调动孩子积极性,不让他们感到厌烦,这样更能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在教育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非常重要,关系是心理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式,而不是权威式,教师与幼儿交谈的过程中,不能是指挥式。在生活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给幼儿提供材料,而更应该去关心他们的想法,最大限度的缩小与幼儿的距离,教师都应该用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在对待幼儿时。要不指责、不偏爱、不歧视、不放弃,让每位幼儿从心里感到自己是受同伴和老师的欢迎。美术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是幼儿环境的一个部分,在教师创设时,要切身于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智慧,共同创设一个教育目标相互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使孩子更能健康成长,为幼儿的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三)以做中玩、玩中学,为起点创设大班主题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纲要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幼儿园环境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将从主题环境、区角环境、自然角环境、走廊环境以及家园联系栏五个方面来创设班级环境,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尽可能的提供各种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1、主题环境的创设 主题墙饰的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有效地调动幼儿的“三性”,关键在于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的创作者和设计者。在创设主题墙饰中我们注重幼儿自己动手创作,亲身体验,这有利于拓展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幼儿自我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求知欲,从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主题环境是根据我们主题的实施而变化的。在每一个主题开始时,老师、孩子、家长都会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把收集的部分资料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幼儿欣赏和自由讨论,并从中获取知识,激发探索的欲望。在活动中,我们也会把孩子的作品,如剪纸、绘画、折纸等布置在主题上,让幼儿交流、学习,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间的感情,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当然,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美的环境中,幼儿才能身心愉悦,因此在强调幼儿参与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墙饰的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对主题墙版块的设计和适当的修饰。本学期,我班用蓝色KT板作为主题背景墙。2、区角环境的创设。 我班根据大班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兴趣,计划创设五个区域活动角:语言区(爱书吧)、科探区(科探天地)、益智区(小博士智慧屋)、美工区(巧手艺术家)、建构区(搭搭乐)。首先,我们将以形状标记来设计一个总进区牌,让幼儿通过总进区牌来自愿选择区角进行游戏,当然在选择进区牌的同时幼儿要知道自己玩的是什么区。此外,我们会按照总进区牌的形状标记来区分各个区角游戏。其次,在每个区角我们会设计幼儿游戏的规则,以便孩子们能更好的进行游戏。再次,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投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和主题相结合,随着主题的改变而适当的增减材料。3、自然角环境的创设。本学期,我们自然角不但有欣赏类的,还有幼儿自己种植类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从种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图片的形式来记录豆豆发芽、长叶的过程等方式,来掌握种植的方法以及管理的方法,从而了解一些粗浅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他们对种植活动的兴趣。4、走廊环境的创设。走榔墙饰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内容紧扣班级美术活动方面的作品。走廊吊饰主要是用一次性塑料杯子作为装饰材料,以绿色绳子做成风铃形式来装饰走廊,也可借此引导孩子学会变废为宝,做一名环保的小朋友。5、家园联系栏的创设。 在家园联系栏墙饰的布置中,我班以大二班原有KT彩色板作为背景。在联系栏上,我们设计了六个版块:有主题目标、一周活动安排、育儿知识、家园互动、我学会了。其中“生活卫士”、“育儿知识”和“家园互动”版块是一月一换,“一周活动安排”、“我学会了”版快是一周一换,“主题目标”版块以主题实施时间而跟换。基本上环境、材料会随着主题的改变和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而跟换。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五、结合实例创设园区整体环境、主题背景环境和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的第三位教师”。5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强调园本化、个性化,充分体现幼儿园的教育特色。以强调快乐运动与早期阅读为特色的环境创设为例,幼儿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创设充满野趣与挑战的运动环境首先,可以利用园内植被分布的环境特点,设立 “树墩 ”等为幼儿构筑一座假山,“小山坡 ”“石径 ”充满野趣的环境,让幼儿在“山中”攀爬、捉迷藏、玩爬雪山、过草地等游戏,体验运动的快乐。在操场、阳台等地方可以用彩色油漆,画各种图形或图案,开展走、跑、跳等体育活动;还可以制作各式小挂件,挂在走廊或树枝上,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和上肢力量等。其次,可以在墙面上,用吊环、铆钉、木梯、绳子等造价低廉的材料,辅以少量的攀岩石,构筑独具特色的攀爬墙;利用大厅的横梁悬挂绳梯、多功能秋千等,让幼儿开展荡、吊、悬空攀爬、平衡等活动;地上可以摆放廉价的,可以拆装、拼搭、组合的长短不一的木梯、木凳、楼梯凳、木条、木块、梅花桩、圈圈等,以满足幼儿多种运动以及合作、探索的需要。(二)创设书香四溢的文化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幼儿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6为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创设多元的阅读文化环境来实现这一目标。如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建立幼儿图书馆。每周幼儿可以免费从幼儿园借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回家中,与家长共同阅读。大班每周在图书馆开展一次集体共读或自主阅读活动。还可以创设班级阅读角,即在幼儿活动室为幼儿分隔出一个相对较大的、安静的空间作为阅读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适宜的阅读材料。小班和中班上期,一般应投放相同的书多本,由教师或保育员指导幼儿小组共读;中班下期、大班,应有更为丰富的图书和自在、有趣的阅读情境。阅读角里应有便于幼儿取放的小书架、图书插袋,松软舒适的小沙发、小坐垫,便于幼儿记录、创编各种图书的剪刀、纸、笔等辅助材料,以及视听同步的跟读机等。教师还可以创设“好书推荐”“你问我答”“阅读之星”“词语对对碰”等栏目,促进幼儿与图书更好地互动。(三)创设开放共享的公共环境幼儿与家长在步入幼儿园与班级前,映入眼帘的大多数是走廊、过道、门厅及其墙面等公共环境。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只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环境创设,而没有关注这些公共环境,因此这些地方要么被忽视,要么其布置是常年不变的。其实,仅以班级为单位创设环境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幼儿的活动范围较小,幼儿接触交往的伙伴较少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可以设立“公共环境创意小组 ”,7以“开放性、动态性”的理念来创设和布置这些公共环境,以拓宽全园幼儿学习、探索与交往的空间,搭建家园合作共育平台,最终有效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1、创设开放性的公共走廊幼儿园可以根据各年龄班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创设相适应的公共环境。如在小班走廊设置“学习检验区”,投放每月小班幼儿为解决有关生活自理、小肌肉动作发展等方面问题而需要用到的操作材料,让家长进行检验;在中班走廊,可以创设娃娃家、影剧院、便利店、自选商场等,形成颇具特色的“角色一条街”,并打破班级之间的界限开展活动,让孩子与更多的同伴交往;大班走廊则可以被分隔成多个活动空间,例如“科技室”“创意工作室”“图书制作“小鲁班工作室”“民间工艺室”“亲子书吧”“诗歌创编室”“图书医院”“故事表演剧场 ”等,以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与同伴或成人交流信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自由空间。2、创设展示性的楼梯过道在楼梯的一面墙壁上,可以自下而上地创设一组系统的有关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等内容的幼儿活动照片,把楼梯设置成会“说话”的展示长廊,让幼儿每天在上下楼梯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礼仪、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在楼梯的另一面墙上,可以分别展示各班幼儿美术作品及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同时还可以开辟“我与大师在一起”等专栏,每月推选几幅幼儿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以示最高奖赏,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体验成功、找到自信。3、创设动态的公共信息栏幼儿园的门厅是家长们常来常往的公共环境,在门厅的墙面上可以设置办园理念、幼儿特色活动介绍、阳光宝宝评选等栏目,动态地呈现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设置以及孩子成长方面的丰富信息。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园务平台、园内动向、教育沙龙等公共信息栏目,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内容,增强时效性,使之成为联系家长和幼儿园的纽带。六、结语现代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这其中,环境创设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创设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环境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对主题环境的创设越来越重视,在每一个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都要求教师进行主题环境的创设,甚至还会组织观摩评比,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墙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价值呢?答案并不是肯定的。原因在于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环境创设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办园理念。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实现幼儿园室内物质环境对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只有做到:让室内物质环境达到和谐与趣味共存,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并预留一定的行动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多层次、多角度挖掘教育信息,发挥教育价值,培养幼儿自主、自信、积极、努力和创造的精神,促进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不同兴趣得到满足,不同个性得以弘扬和发展。参考文献: 1朱翠平 .幼儿园组织和开展高质量游戏的条件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2杨文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 ,2011,(7). 3江玲 ,王红.幼儿园儿童环境的布置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3,(12). 4吴冬梅 .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5Edwards, C.Gandini,L.G.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195. 6郭丽.建构主义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J.教育导刊 ,2004,(2-3). 7夏洁.与幼儿一起创设公共环境J.幼儿教育(教师版),200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