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3883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建筑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建筑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China shu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舜耕华府一期项目(5#、6#、7#、8#、14#、15#、16#、17#、22#、23#、24#、25#、配套商业2#、配电房、西区地下室)工程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 年 9 月 30 日目 录1、编制依据32、工程概况33、基坑支护结构及排水设计64、总体施工部署85、施工准备96、施工计划107、主要施工方法108、基坑监测199、质量保证措施2210、安全保证措施2411、应急预案2512、文明施工4613、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4614、计算书501、编制依据1.1、舜耕华府一期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设计图纸。1.3、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1.5、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 1.5.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1.5.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1.5.3、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1.5.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5.5、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2007 1.5.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1.5.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1.5.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1.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1.5.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5.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1.5.1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 29-202-2010 1.5.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5.14、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 YBJ 225-2001 1.5.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16 1.5.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5 1.5.17、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舜耕华府一期项目( 5#、 6#、 7#、 8#、 14#、 15#、 16#、 17#、 22#、 23#、 24#、25#、配套商业 2#、配电房、西区地下室)工程工程地址:淮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南新区),玉兰大道东侧、惠民街南侧。建设单位:淮矿地产淮南东方蓝海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上海民防建筑研究设计院勘察单位:合肥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安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质监单位:淮南市质量技术监督站施工单位:中舜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目标:合格工程总建筑面积:83831.372.2、建筑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83831.37,地上总面积65239.02,地下建筑面积18592.35,住宅建筑面积55712.46。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70年,建筑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层数最高为8层,建筑高度23.850M,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550。2.3、结构概况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主楼基础形式5#楼、7#楼、14#楼为砼条形基础,6#楼、8#楼、15#楼、16#楼、17#楼、14#楼、22#楼、23#楼、24#楼、25#及地下室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基础持力层为3层粘土,承载力特征值280Kpa。2.4、地质概况2.4.1、地质土层简介本工程土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即、层,现将各土层的特征及其分布分述如下:层耕填土(Qml)层厚0.505.20米,层底标高53.5658.77米。褐黄色、黄褐色、杂色,湿,松散稍密状态,分布大部分场地,以粘性土组成为主,底部为耕植土,含少量植物根茎、有机质等。部分地段为原民居拆迁场地,上部有大量建筑垃圾及少量生活垃圾。此层土属于高压缩性土。层粉质粘土(Q4al+pl)层厚0.602.10米,层底标高6.6817.90米。褐、黄褐色,稍湿,可塑状态,含深褐色铁锰氧化铁及高岭土等,摇震无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此层局部场地。此层土属于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层粘土(Q3al+pl)层厚1.206.70米,层底标高3.5516.94米。褐、黄褐色,稍湿,硬塑状态,含深褐色铁锰氧化铁及高岭土等,摇震无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一般为11.014.0击/30cm,平均为12.3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偏低压缩性土。-1层粘土(Q3al+pl)层厚0.801.70米,层底标高48.6651.04米。褐、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含深褐色铁锰氧化铁及高岭土等,摇震无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此层土属于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层粘土(Q3al+pl)层厚3.1011.50米,层底标高41.7148.67米。褐黄、灰黄色、向下为灰白色、褐黄色,稍湿,硬塑状态,不均匀分布有大量深褐色铁锰氧化物及少量青灰色高岭土团块,柱状裂隙较发育。该层夹有薄层硬塑状粉质粘土及姜石。摇震无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值一般为12.016.0击/30cm,平均为14.0击/30cm。此层土属于中等偏低压缩性土。2.4.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报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一般,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为层耕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层粉质粘土、粘土、-1粘土、层粘土为相对隔水层;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中含孔隙水及裂隙水,为弱承压水。第1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及地表迳流补给,沿地势由高向低径流,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及水量受大气降水、季节、气候以及地形的变化较大,无稳定地下水位且分布不连续。勘察期间,连续降雨,根据部分钻孔揭露的第1层地下水位约0.003.50m,水位标高约10.6017.00m。根据我院近年来在本地区勘测资料,该场区水位随季节变化,冬春季节水位低,夏秋季节水位高,地下水变化幅度在1.502.50m。2.5、周边环境条件根据目前舜耕华府一期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北侧现有围墙紧邻地下室外墙(围墙紧靠北侧用地红线之上),最小距离仅为0.5m,且东北角临近农田灌溉水系,拟建地下室外墙距水沟距离最近处仅为2.8m,因此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东北角存在土质受水浸泡隐患及边坡支护的需求。基础开挖前应先将北侧地下室范围内围墙外扩5米,(需提前做好相关土地租用手续),做好东北角水系引流改造,基坑开挖时应进行必要的支护措施,结合场地周边环境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北侧地库外边线与围墙、水系关系图如下所示:3、基坑支护结构及排水设计综合分析本基坑特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及开挖深度(平均4.8m),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划定本基坑安全等级及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根据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基坑平均开挖深度(开挖深度取值4.8m)、基坑土质条件、地下水情况、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条件以及各类支护结构选型的适用条件,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北侧地下室范围增加土钉墙(放坡比例1:0.75,C20喷射混凝土,厚度120mm),其余部分在基坑开挖周边采用的自然放坡,放坡系数1:1,坡壁采用60mm喷射混凝土。通过以上支护形式尽量避免地基土质受到影响导致强度减弱,同时保证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的安全性能。3.1、土钉墙: 根据本工程基坑深度、工程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情况,从安全、合理、可行的角度出发,地下室范围基坑北侧,放坡采用1:0. 7放坡,坡面采用6200钢筋网片,间距2000mm梅花桩布置25钢筋固定(钻孔大小40mm,锚钉采用1:1水泥砂浆注浆固定),长度2000mm,外喷120mm厚C20砼,支护面上返2000mm,下返200mm,上部距基坑200mm设置240*300C20素混凝土挡水墙。土钉墙1支护剖面图钢筋大样图3.2、其余部分:剩余部分采用1:1放坡开挖,坡面采用60mmC20喷射砼支护。3.5、基坑排水在土方挖至基坑设计标高时,在基坑底外进线1.5米处修一条排水明沟,每50米设置1000mm1000mm1000mm集水井,明沟宽300mm高300mm(净空),采用砖砌体,Mu1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面批 1:1水泥砂浆。集水井采用C15的素混凝土垫层10mm厚,Mu10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用潜水泵(不少于10台)将积水抽至基坑面排水沟,并经过滤后排入场内排水管道。4、总体施工部署 (1)根据本工程情况,基础部分划分为上3个流水施工区域,即A区(5#楼、6#楼、14#楼)、B区(地下室)、C区(7#楼、8#楼、17#楼、25#楼),总平面布置图如下:(2)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按照三个区域流水组织施工,整体施工部署为A区B区C区。(3)各工序施工顺序为:基坑第一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基坑第二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随开挖随支护。5、施工准备5.1、施工技术准备5.1.1、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和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准确掌握施工图纸细节和施工质量标准。5.1.2、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位和工序,提出针对性措施,实行指导工作。5.2、作业条件准备基坑开挖线定位准备,每层支护施工的土方下口灰线准确;地上、地下的障碍物的拆除;施工现场的平整;测量放线;临时道路、临时供水、临时供电等管线的敷设;临时设施的搭设,现场照明设备的安装。5.3、劳动组织准备5.3.1、组织劳动力进场,做好施工人员入场教育等工作。5.3.2、做好后勤工作安排,以便进场施工人员进场后迅速投入施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5.4、材料进场准备5.4.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备料、进料工作,做好材料的进料计划。5.4.2、在地库场地南侧区域设置进场材料临时堆放区域。5.5、施工机械准备5.5.1、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为需进场的机械做好进场准备。5.5.2、机械设备进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和方式布置,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工作,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运转。5.6、施工场外协调 对外协调交通、环卫、市容的关系,做好扰民、民扰处理的前期准备工作。6、施工计划6.1、施工进度计划(以总进度计划编制,具体实际现场微调)工序名称施工时间地下车库第一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2017.10.4-2017.10.15地下车库第二层土方开挖边坡支护2017.10.14-2017.10.267、主要施工方法7.1基坑支护主要采用锚喷结构进行支护。1)材料准备(1)本工程所用水泥强度为42.5R,并经过进场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网片坡面采用6.5200200,喷射120(150)厚C20混凝土。(3)钢筋帮条焊接及搭接焊接采用E4303型号焊条。2)主要施工机具如下表所示机 械 类 型数 量(台)混凝土喷射机2制浆机2潜孔机2电焊机3钢筋切断机1空压机23)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边坡修整坡面初喷一道混凝土网片固定筋安装钢筋网片制作及安装面层钢筋网铺设喷射混凝土洒水养护4)施工方法及控制要点本工程基坑支护为临时支护,支护高度平均为4.8m,基坑支护采用固定钢筋网片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1)修整工作面机械开挖后的土质边坡,必须经过人工坡面修整,清掉坡面虚土及保护土层。基坑边坡按要求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削坡。在修整好的边坡上初喷一道混凝土面层。(2)挂网、上加强筋钢筋网片用6.5的盘条加工而成,网格规格为200*200mm,允许误差10mm。可采用焊接或绑扎而成,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将钢筋网片焊接在14的网片固定筋上,使面层网片、固定筋构成一个完整的土钉骨架。(3)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为C20,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水灰比不宜大于0.5。a严格配比计量和搅拌时间,搅拌机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分钟,人工拌合的遍数不得少于3次。b混合料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喷射混凝土的喷射顺序自上而下,喷头与喷面距离控制在0.81.5m范围内。c为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钢筋(6)作标志。每次喷射厚度为3050mm,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作业时,清除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潮湿。d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采取连续喷水养护57天。e喷射混凝土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边墙为7cm10cm,后喷一层应在先喷一层凝固后进行,若终凝后或间隔一小时后喷射。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喷射时,喷头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前进,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保证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7.3土方开挖及回填 1、施工准备1)、测绘场内方格网,并经过多方确认。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每位施工人员对本工程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方面有深刻的了解,理解土方开挖流程、开挖要求注意事项等。另外每天做到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了解挖土期间天气情况及时防范做到信息化施工。3)、在基坑内修筑临时道路,确保汽车运行线路通畅。4)、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建筑总平面设置现场永久性坐标桩,为施工过程中的投测创造条件。 5)、依据基坑平面布置图及复核后的基线,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放坡系数确定外墙边线,坡底线及坡顶线,并用白灰线标出。6)、施工道路是确保开挖工作顺利,不受阻碍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和实际施工所需的工作面,考虑到挖土时车辆进出自重较重且出入频繁,在施工场地中部设置1条临时出土道路引伸3条到各开挖区。7)、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确定挖土位置的地下管线及基础埋设物的位置及深度,有废旧的排水管应先处理好排水措施。8)、按照基坑开挖方案图放好基础灰线,经质量员验收无误后作为基坑开挖的依据。 2、土方开挖施工 场地平整 本工程进场施工时,首先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将现场的施工临时道路及外围全部平整到位,作为现场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场地。然后将建筑物的开挖线放射到位,并将开挖线内的场地地貌标高在监理的旁站下测设并绘制成百格网图,作为土方开挖量的原始依据。土方开挖顺序及注意事项(1)明确开挖路线,根据业主要求的工期节点,土方开挖顺序为:施工区域A(5#、6#、14#)施工区域B(地下车库部分)施工区域C(7#、8#、17#、25#),自西向东,挖掘机随挖随退。 (2)修坡时,人工用铁锹或锄头开挖土方,并将修整边坡时挖下的土方及时散开,不要堆积在一起或将排水沟堵塞。 (3)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标高等的变化经常进行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如发现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需及时报告监理及设计单位,经设计及监理工程师研究处理完成后,方可开挖。 明确开挖深度,基础采用分区分层域开挖,基坑内部临时坡体应不大于1:1,挖土过程中挖土高差不得大于2m,防止因土体的侧压力造成主体结构桩位移偏倒。开挖出来的土方,除留够需要回填的部分土方;多余的土要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开挖至距设计底标高200mm厚处停止开挖,采用人工清底,以保证地基原土不被扰土。 确定开挖方法,分区段进行作业面土方开挖,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现场测量跟踪,防止超挖。开挖时应在基坑边缘做临时排水沟及排水井,保持开挖土壤的干燥性。基坑作业面土方开挖应遵循“分层开挖、杜绝超挖”的原则进行,分两次开挖(如图一)。坡面土方经机械挖除后,应结合人工进行平整。开挖至电梯基坑位置处,提前观察天气情况,应避开雨水天气。 图一 开挖顺序如图二土方开挖线路 3、土方回填施工 回填准备工作及条件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上,回填土应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基坑基底的垃圾、建筑废料、泥土等已清除干净,所有准备工作己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按规定程序办好验收手续。基础、地下外墙、地下防水层、保护层、防白蚁工程及各预埋水、电管道等已检查完毕,并办好隐蔽验收手续,且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基坑内回填士时,应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进行。 施工措施施工顺序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回填土质分层铺土分层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基坑底地坪上清理:填土前,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垃圾、钢管、木方等各种建筑废料以及其它杂物处理完毕,清理干净。若基坑底有积水,应先将坑内积水及含水率过大的泥土清除后才能回填。检验回填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不允许的杂物,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回填土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时,可预先湿润,增加压实遍数。分层铺土:回填前,在地下室外墙上每隔0.25m用墨黑实线做出标记。回填铺土时派专人监督检查,严格将每层的铺土厚度控制在0.25m以内,不超出每层的控制黑实线标记。回填铺土按每20m分为一段。如下图所示:分层夯打密实:填土时以20米为一段按每层0.25m厚度进行人工夯打铺填密实,每层之间按阶梯形铺填,两层之间应错开1.2m。每层分段夯实,夯打压实遍数不少于4遍。检验密实度: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采用环刀取样,基坑每层按每一分段20m长度取一组试样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只有当控制干密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层铺土。修整找平验收:土方回填前,由专业测量人员按低于室外建筑标高0.6m测出土方回填标高控制线,并将其在地下室外墙上用红实线标出。土方回填完成后,表面按标高控制线拉线找平,超过标高控制线的地方依线铲平;低于标高控制线的地方,补土找平夯实。 质量标准基坑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的工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所取试样的干密度测定值必须有90以上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规范计算值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应分散不集中。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0、50水准仪测量2表面平整度202m靠尺、锲形塞尺、尺量检查 回填土施工注意事项回填施工时,对标准水准点、轴线控制标记、定位标准桩等,在填运土方时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回填施工完后,对这些控制点位、标记等应复测检查其标识是否清楚,位置是否准确。夜间回填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每层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将土直接倒入基坑内。每层回填土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密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下一层土。测定结果应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记录清楚,注明土类、实验日期、结论及实验人员签字。对测定未达要求的土层制定专门处理方案,并做好记录。对回填过程中因土太湿夯不密实而出现的“橡皮土”,应先将其挖出,重新换上好土再予以夯实。回填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才能用机械回填和夯实。 4、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粉尘控制措施 场地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化部位,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和在仓库内进行。 严禁向现场围墙外抛掷垃圾,所有垃圾装袋运走。 现场主出入口处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离场上路行驶;对于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扫道路及冲洗,保证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噪音控制措施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建筑施工作业的噪音可能超过建筑施工现场的噪音限值时,我公司在开工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报,核准后方能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不在夜间进行产生噪音的建筑施工作业(晚上10时至第二天早上6时)。因施工不能中断的技术原因和其它特殊情况,确需中午或夜间连续施工作业的,我公司将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申请,取得相应的施 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5、安全保证措施: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应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应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任何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空越过。 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车辆进出门口的人行道下,如有地下管线道必须铺设厚钢板,或浇捣混凝土加固。 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切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的质量。 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依据地勘报告,本工程所在场地土层主要为粘土,部分杂填土。粘土遇水后可能造成坍塌,因此在基坑周边1.5m以外设拦水措施,遇雨雪天边坡采用彩条布覆盖,避免雨水浸入边坡土层内。照明灯具、线必须架设,2.4m以下严禁拖地。必须设有漏电保护开关,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 现场专业工程师向挖掘机手及运土车辆驾驶员交待现场施工作业环境并进行安全作业技术交底。 夜间施工基础开挖处及现场车辆运输道路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基坑四周设红色警示灯,并由专人察看坑边是否有坍塌迹象。 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措施,保证基坑坑壁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 从开挖好的基坑处搭设下人走道。 基坑验槽完毕,采用直径DN48钢管、扣件搭设走道架,宽度2.5m,满铺钢架板,两侧上下设两道0.61.2m高护栏,并设0.18m挡脚板,架板均用12#铁丝绑扎牢固,基础浇筑完毕,走道架逐步拆除。 走道搭设时应注意安全注意事项:走道架搭设须经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搭设完毕须经安全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做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走道架需拆除某处防护栏杆时,施工完毕后即要重新搭设补齐。不可随意拆除挡脚板,防止手推车跌入基坑伤人。走道架拆除不可分段拆除,应由一端向另一端拆除,架杆应随拆随堆放,在堆放时,必须应距基坑边2m处码放整齐,不可留置基坑内。基坑四周4m以内严禁堆放任何东西。 基坑2m外搭设1.21.5m高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采用密目网围护,防止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意外伤害。8、基坑监测本工程的监测内容主要为支护结构的变形及道路地面沉降、地表裂缝、边坡裂缝、掺水、坑底管涌及地下水位的观察。8.1、坡顶水平位移和坡顶沉降沿基坑坡顶设置观测点20个,分别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监测。测量频次:施工中每天测两次,若边坡不稳定,则每隔2h观测一次,其他时候每3天测一次。以第一天测量数据为原始数据,以后的读数与前读数之差,即为该次测读的位移值或沉降值。每当支护一层后6-10h边坡顶部位移和沉降不再增加时,则边坡是稳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应立即增加支护或采取其他措施。8.2、周围道路观察在基坑施工阶段应结合地面沉降观测密切注意地面沉降的关系和变化情况,以保证施工影响范围内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8.3、观测注意事项 8.3.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8.3.2、观测期间选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8.3、3监测仪器设备、测点布设及频次8.4.1、基坑坡顶采用20个观测点,本工程基坑监测点以20m范围布置一个点,沿基坑布置,局部沿基坑边增设点,共计20个点,以经纬仪观测位移偏量,以水平仪监测沉降偏量。8.4.2、观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8.4.3、采用现有的RTS-112SL全站仪做经纬仪使用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平仪观测垂直位移。8.4.4、基坑开挖期间每开挖一层观测2次,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每天观测一次。8.4.5、雨天或有异常情况时加密观测。8.6、监测报警 8.5.1、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符合基坑工程设计的限值、地下主体结构设计要 求以及监测对象的控制要求。8.5.2、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 制。 8.5.3、因围护墙施工、基坑开挖以及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地层位移应按下列条件控制:(1)、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 (2)、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地下工程的正常施工; (3)、不得影响周边道路、地下管线等正常使用;(4)、满足特殊环境的技术要求。8.5.4、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应根据监测项目、支护结构的特点和基坑等级确定,可参考表 8.0.4。 注:1h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f 设计极限值。 2. 累计值取绝对值和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3. 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 3 天超过报警值的 50%,应报警。 8.5.5 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的限值应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如无具体规定, 可参考表 8.0.5 确定。 8.5.6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8.6、监测数据的反馈成立监控测量班组,在现场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施工监测。具体负责测点埋设、日常量测和数据处理工作,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辅助制图,测量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及时准确,全面数据采集。现场测量要专人保管,原件埋设前必须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检测,以保证量测质量,指导施工。监控量测系统控制图各种检测数据及时整理,绘制成变形随时间变化的时态曲线,如图:对曲线要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以预测各个时期可能出现的最大变化值并掌握他们的变化规律,结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预测基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采取的安全措施,反馈设计、优化设计,使工程施工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9、质量保证措施9.1、材料检测试验措施 9.1.1、检测试验组织机构本工程的所有材料的检测试验均委托具备试验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认后报监理、业主认可。项目部设专职实验员,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场、检验、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 9.1.2、试验程序取样 送实验室安排试验 标准试验 出具实验报告 下发施工现场。 9.1.3、过程检验9.1.3.1、检验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9.1.3.2、检验程序:项目工序完成后,操作人员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检验,合格后提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9.2、技术保证措施 9.2.1、确保质量的措施质量目标:争创淮南市优质工程。 9.2.1.1、精心组织、严格按照图纸及国家规范要求施工,自觉接受甲方、监理单位的监督。 9.2.1.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贯彻整个施工过程。 9.2.1.3、实行质量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9.2.1.4、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定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以确保岗位责任制度,组织学习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9.2.1.5、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种材料的计量检验制度。 9.2.2、质量管理标准9.2.2.1、建立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各工序质量动态制。9.2.2.2、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监督实施及各专业班组负责执行的组织机构,实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负责人、专业班组负责人三级技术管理责任制。9.2.2.3、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对参与人员的素质、原材料的质量、所有机械设备的状况进行动态追踪。9.2.2.4、加强对施工阶段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三控: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10、安全保证措施10.1、安全组织机构10.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始之前,分析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办法和预防控制措施;10.2.1、现场要建立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自项目经理以下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10.2.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新进场的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对改变工种重新上岗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度。10.2.3、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员向班组,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层层交底,交底要有文字资料,内容要求全面、具体、针对性强。10.2.4、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定期做安全检查,平时做不定期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10.2.5、雨季施工时要经常听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大风及大雨天气预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10.3、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10.3.1、中小型机械应在操作场所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操作人员不得将自己的机械交他人使用。10.3.2、对钢筋机械转动部分要有防护罩。10.3.3、电焊机一次线接机处,要有防护罩,电线不得任意布放,放置露天有防雨装置。10.3.4、现场电器设备要有漏电保护器,电缆应设可靠绝缘,电源线的搭接应符合安全要求,电路操作必须有专人负责,禁止非专业人员进行电路操作。10.3.5、各种机电设备均应设专人负责管理,电工持证上岗。 10.4、其他技术措施10.4.1、全体人员应认真执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以防高空坠物伤人及其他意外情况。10.4.2、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要服从安全员的指挥和监督。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符合有关劳务人员用工的有关规定和条例,证件齐全。10.4.3、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三级用电,二级保护。10.4.4、夜间施工,工地应有足够的照明。10.4.5、土方开挖后,按现场安全防护要求在基坑的周边搭设安全保护栏杆,避免人员跌入坑中。10.4.6、施工时,挖掘机严禁碰撞支护结构。10.4.7、施工中如遇地下障碍物(包括各种管道、管沟、电缆及人防等)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上报。10.4.8、注浆、喷射混凝土工人作业时,必须戴防护眼镜,以防因高压喷射造成的人体伤害。10.4.9、在需要搭设脚手架的施工部位,脚手架应搭设牢靠、稳固,以防止倒塌伤人。11、应急预案11.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面积超大,基坑支护施工存在一定难度,为了避免施工中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规范要求特编此应急预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11.2、应急策划 11.2.1、基坑支护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合理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项目部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充分领会设计方案的意图和原理。同时针对支护工程的重点地段、危险地段的设计方案开专项的讨论。 11.2.2、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序号危险源事故特性是否重大危险源1支撑体系的强度破坏。基坑变形坍塌Y2无序开挖、超挖基坑变形坍塌Y3支撑不及时、支撑安装质量不合格基坑变形坍塌Y4明沟排水不到位基坑变形坍塌Y5地下水降排不到位基坑变形坍塌Y6基坑临边堆载过大基坑变形坍塌Y7基坑位移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基坑位移达到报警值或极限值后没有采取应对措施基坑变形坍塌Y 11.2.3、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项目部人员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法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救领导小组组建抢救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进行评审、修订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实施应急预案定期评审 未发生 发生 11.2.4、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分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务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11.2.4.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辨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基坑支护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是基坑坍塌引起附近建筑物、围墙、道路、变压器、电线杆等沉降、倾斜、倒塌,雨污水管破裂,从而影响地下室的正常施工。 11.2.4.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建筑物的基础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11.2.4.2.1、材料准备: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为防止污水管破裂出水,准备10台抽水泵,随时应急。 11.2.4.2.2、降雨量过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预防措施: (1)、基坑的周边采用向坑外找坡排水方法,作为通常情况下的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沙包,紧急时对基坑周围施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内。 (2)、配备足够的水泵,确保基坑底无积水。 (3)、及时获取天气信息,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4)、在进行现场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 11.2.4.2.3、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及监控要求: (1)、监测前编制系统的监测实施方案并报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监测。 (2)、监测基准点,必须可靠、稳定和牢固。 (3)、基坑坡顶位移测量采用全转仪进行,要求仪器精度符合基坑监测要求。 (4)、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特殊情况下加密监测。 (5)、特殊情况指以下情况: 桩顶或坡顶的水平位移达到开挖深度的3; 坡顶水平位移突然加大; 土钉杆体应力突然增大或松弛; 土钉拉力超过设计拉力。 11.2.4.3、应急资源分析 11.2.4.3.1、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项目部成员。 11.2.4.3.2、应急设备、物资设备:现场灭火器、医疗设备、救护车辆充足,药品齐全,各施工小分队配有对讲机。 11.2.4.3.3、上级救援机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地方可用的主要应急资源是救护车。11.3、应急准备 11.3.1、机构与职责 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项目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救领导小组。组 长:项目经理(李龙泉); 副组长:生产副经理(宫建),技术负责人(王金峰);成 员:安质部、工程部、物资部、技术部、综合办公室;职 责: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项目部应急小组人员配备图总指挥:李龙泉副总指挥:宫建副总指挥:王金峰副总指挥:宗涛副总指挥:汤明珠安 全 保 卫 组善 后 处 理 组事 故 调 查 组后 勤 保 障 组抢 险 组事故发生启动应急小组,抢险救助 11.3.2、应急指挥机构人员配置 以项目经理和项目部主要骨干组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项目经理为总指挥,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为副总指挥,成员为项目部技术部、安全部、工程部、物资部的有关负责人,负责应急时人、机、料的组织实施。 11.3.3、指挥部成员所属各职能部门职责 总指挥:组织指挥本工程范围内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11.3.3.1、技术部: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11.3.3.2、工程部: a、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监测工作。 b、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11.3.3.3、技术部: a、协助办公室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b、负责抢救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c、负责接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接待、安抚慰问工作。 11.3.3.4、物资部: a、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中开、停车的调度工作。 b、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11.3.3.5、安全部: a、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b、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c、负责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d、必要时代表总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11.3.4、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11.3.4.1、抢险组:组长由现场经理担任,以工程部为主体。成员由安全总监、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班子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11.3.4.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安全总监担任,以安全部为主体。成员由保卫部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11.3.4.3、后勤保障组: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以综合办公室为主体。成员由项目物资部、行政部、商务部、食堂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11.3.4.4、善后处理组:组长由副经理担任,成员项目领导班子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怃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 11.3.4.5、事故调查组:组长副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由项目安全总监、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11.3.5、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表2: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现 在何 处备 注1小型挖掘机辆1WY4.2斗容量0.2m3现场2挖掘机辆1PC200斗容量1.6m3现场3机动翻斗车辆2FC1斗容量0.75m3现场4液压汽车吊辆1QY2525T现场5电焊机台2BX500现场6卷扬机台2JJ2-0.5拉力现场7对讲机台10GP88S现场8发电机台175KW现场9车 辆台1现场 11.3.6、教育、训练 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应急预案指导,必要时,协同项目部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11.3.7、互相协议 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如遇险情通往最近的医疗机构的路线如下: 从惠民街出发,沿淮舜南路主干道行驶5公里,左转弯到达淮南市新康医院,全程5公里。 11.4、基坑坍塌事故预警监控及预防措施 11.4.1、坍塌事故预警监控措施 基于基坑坍塌事故可能带来的严重性后果,预防基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坍塌事故是安全工作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密切的监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作出预警预报。具体监控措施见下表3:表3:预警监控及措施要点序号坍塌事故预警监控、信息报告责任部门措施要点1支撑体系的强度破坏。工程部停止开挖,复加应力2无序开挖、超挖情况严重工程部停止开挖,进行回填3支撑不及时、支撑安装质量严重不合格工程部停止开挖,支撑加固4雨天时,明沟排水严重不到位工程部停止开挖,完善排水5地下水降排出现异常工程部停止开挖和降水6基坑临边堆载过大安全部停止开挖,转移堆载7基坑位移监测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基坑位移达到报警值或极限值后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测量班停止开挖,复测、采取对策 项目部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测量班应当加强对以上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有可能引起基坑失稳、坍塌的重要险情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重大危险,同时将相关信息向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报告。当险情持续发展、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项目经理应及时决策、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公司应急状态机构小组报告情况。应急状态启动后,应急状态机构各职责人员均应驻守现场,随时待命,不得擅自离开。基坑坍塌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分级管理的程序逐级上报。坍塌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项目部负责人汇报,项目部负责人向项目部公司和局负责人汇报。紧急情况下,也可越级上报。坍塌事故造成3人以上被掩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