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第四章.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73371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7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发展经济学第四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实绩 发展经济学教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第二节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第三节生产率与增长核算第四节中国经济的增长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 一 1820年以来各国的增长及其差异二 20ec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 一 1820年以来各国的增长及其差异 第一个千年 第二个千年 1000 1820年 世界人口增长4倍 人均收入只增长50 1820 1998年 人口增长5 6倍 人均收入增长8 5倍 世界人口增长1 6 人均收入没有提高 世界人口增长22倍 人均收入提高13倍 安格斯 麦迪森 世纪经济千年史 1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主要特征 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增长速度差距悬殊 增长的势头变化很大 2 世界各国增长之间的差异 麦迪森将各国分为两组进行了比较 A组包括西欧 西方衍生地区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和日本 B组则主要包括剩下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增长最快的是西方衍生国 西欧居次 其余的依次是南欧 拉美 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 非洲 表1 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表2 二 20ec后半叶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表现 最近半个世纪的世界经济表现优于以往的任何时期 1998年世界GDP水平相当于1950年的6倍 年增长率达到3 9 与之相比 1820 195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 6 而1500 182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仅为0 3 地区发展不平衡 1950 1973 1973 1998年是迄今为止增长表现最好的两个时期 国际关系也因为持续的自由化得到加强 但是总的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开始急剧下降 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表现仍然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 这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仍然存在 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增长也不平衡 1 亚洲 一个奇迹 在从1950年开始的半个世纪中 亚洲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部分 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 以上 超过了所有其他地区 经济增长表现突出的一部分国家被麦迪逊称为复兴的亚洲 在其他文献中这一现象也常常被称为 东亚经济奇迹 1 亚洲经济增长的特征 外向型经济 高投资 低通胀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增长不仅来自于资本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生产率的提高 奠定亚洲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经济上的高度开放 2 东亚经济增长的原因 a 东亚各国正确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b 高度开放自由的经济与适当的政府调节相结合的政治经济体制 c 通过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世界银行 东亚的奇迹 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韩国 新加坡 台湾和香港 3 西亚经济增长的原因 西亚的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蕴藏最丰富的地区 如沙特 科威特 伊朗和伊拉克等 但过去石油财富一直为西方大国控制 未给当地经济带来繁荣 经过长期斗争 1960年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湾地区的石油富国利用丰厚的石油利润建设国家 进入高收入国家行业 而西亚其他国家 也门 黎巴嫩等 则相对较贫困 2 拉丁美洲 一个戏剧 取得了长达30多年的持续经济增长 年均增长率5 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 8 战后通过实施 进口替代工业化 战略 奠定了拉美各国的工业基础 部分国家甚至进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 生产体系和社会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也带来严重弊端 劳动生产率低下 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失业突出 国内产业结构畸形发展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增大 1945 1980年 经济增长时期 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 失去的十年 1973年 拉美右翼政府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延续工业化进程 1979年底 各国开始出现债务困难 但是由于政府担保 拉美国家一直努力依约还债 但是 到了1982年再也无力持续下去了 墨西哥首先宣布无力还债 巴西 阿根廷紧随其后 银行贷款被冻结 利息也无法支付 贷款总额越滚越大 拉美从此掉进了债务危机 在危机爆发的1982年 拉美国家的债务占GDP46 9 在反危机中逐年上升 到了1987 达到66 危机与改革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面临拉美债务危机时的主要政策核心是 保护国际金融体系 债权人的援助以拉美债务国更大幅度地开放金融体系 开放资本市场 开放货币汇率市场为条件 这就是所谓 华盛顿共识 的核心 危机后的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几乎完全融入了美元金融货币体系 2001年 金融危机 2001年底阿根廷率先陷入金融危机 债务激增 投资撤离 并遭遇连续四年的经济衰退 拉美小国乌拉圭直接受害 爆发挤兑狂潮 银行停业 货币比索暴跌 物价暴涨 国家风险指数骤升 上千人聚众哄抢超市和商店 该地区最大经济体巴西随即发生金融动荡 货币雷亚尔7个月中贬值了50 股市暴跌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秘鲁 巴拉圭 委内瑞拉等国也先后受冲击或国内政治冲突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股市动荡 物价上涨 多骨诺米牌效应 3 非洲 一个困境 非洲拥有10亿人口 2009 约占世界人口的15 但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 贸易总额仅占全球的1 5 吸引外资仅占全球的2 制造业出口份额几乎为零 经济增长相对缓慢 年均3 5 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 东非 西非 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相对繁荣的主要是地中海沿岸的5个国家 阿尔及利亚 埃及 利比亚 摩洛哥 突尼斯 以及南非 1 贫困 非洲的标签 贫穷和经济停滞或下降是非洲的主要特征 1980年非洲的人均GNP为770美元 而1998年仅为480美元 成为在过去的20年中人均收入降低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之一 撒哈拉以南地区平均50 的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中 北非只有20 大约30 的非洲人口被归为极度贫困人口 50 的农业人口和43 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困中 2 贫困的表征 饥荒问题 非洲大陆1900万人面临饥荒 埃塞1200万 肯尼亚350万 索马里320万 卫生问题 每年有1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疟疾 20万新生儿因母亲感染疟疾死亡 疟疾每年给整个非洲GNP造成的损失达120亿美元 健康问题 全球3350万艾滋病HIV携带者中的70 生活在非洲 其中2 3集中在撒哈拉沙漠以来地区 资源问题 水资源严重匮乏每年致6000人死亡 约有3亿人因缺水贫困 债务问题 正以每年20 的速度递增 成为几乎不可偿还的天文数字 3 贫困的渊源 先天原因 后天原因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政局混乱 制度缺失 外债沉重 人口暴增 第二节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 一 生产要素严重短缺二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低下三 结构性弱点四 产业结构不能顺利转换五 制度因素六 其他外部因素 一 生产要素严重短缺 2 劳动力素质低下 1 物质资本积累不足 一国拥有的资本 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存在性状 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规模 速度和持久性 二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低下 发展中国家 粗放型 的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 本来就面临生产要素紧缺 投入不足的问题 且要素使用效率低下 劳动生产率不高 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落后 表现在单位产出较低 经济结构失衡 生产或是更多地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上 或是供给结构畸形 三 结构性弱点 工农业发展不均衡生产结构单一外贸严重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国内需求结构畸形投资方向偏差 通货膨胀压力 严重的国际收支困难 四 产业结构不能顺利转换 经济的发展过程或现代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过程 非农化的基础前提是农业部门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 且非农产业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 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处于经济增长中期阶段的国家 往往面临着在农业产值份额持续下降的同时 农业就业比重特别是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不能同步减少的矛盾 五 制度因素 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导向作用 健全的制度为经济增长提供公平的 以规则为基础的环境 1 政治制度 走市场经济道路 但政治体制却不民主 2 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性呈扩大的趋势 3 财产权和契约关系 如国有财产所有者缺位问题 商人合法财产保障问题 如印尼 4 司法制度 软政权 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存在 5 非正式规则 传统价值观 社会精神 宗教信仰等的影响 六 其他外部因素 地理因素环境因素政治因素 第三节生产率与增长核算 一 全要素生产率二 丹尼森的增长核算三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 一 全要素生产率 TFP是指 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其来源包括技术进步 组织创新 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又称为 索罗余值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索罗提出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公式 总量生产函数 Y t F K t A t L t 产出的资本弹性 产出的劳动弹性 索罗余值 劳动增长率 资本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索罗余值 技术进步率 用技术进步率除以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得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技术进步率方程 美国的增长率分解 资料来源 查尔斯 I 琼斯 经济增长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P38 二 丹尼森的增长核算 爱德华 丹尼森 D F Denison 1915 是 增长核算之父 将国民收入增长分解成其构成元素来说明经济增长的原因 影响经济增长因素被分为2大类7小类 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 包括 就业人数与工时 就业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 就业者的受教育年限 资本存量的大小 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 生产率 包括 资源配置改善 规模经济 知识进步 2 对美 日 西北欧和加拿大等11个国家进行估计后 认为在西欧国民收入总增长率的较大部分由要素生产率提供 而美国主要是由要素投入量提供的 1 对美国1929 1948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 认为劳动是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几乎占国民收入总增长率的一半 其次是知识增进 资本投入 规模经济 资源配置的改善 3 对日本经济的增长进行了分析 得出要素生产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要素投入量所做的贡献的结论 丹尼森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1929 1969年 美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3 33 要素投入量增加的贡献为1 81 占总增长率的54 4 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 52 占总增长率的45 6 资源配置改善因素是0 29 占总增长率的8 7 规模经济因素是0 36 占总增长率10 8 知识进步因素是0 92 占总增长率27 6 1948 1969年 知识进步因素对总增长率的贡献又上升到30 9 1983年对美国1948 1981年的经济增长3 2 作了分析 要素投入增长为1 1 贡献是34 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2 1 贡献是66 教育因素的贡献占19 知识进步因素的贡献占47 丹尼森对日本经济增长的核算 丹尼森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分析认为 要素生产率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 他把日本各项增长因素分为过渡性因素和持续性因素 过渡性因素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 最后只有持续性因素起作用 他的研究认为 在1953 1971年间 日本总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达55 1960 1985年间 日本总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达59 日本与发达国家一样总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均在50 以上 但是发展中国家却都在28 以下 三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 相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核算十分缺乏 主要是因为在发展中国家有关数据不易获得 已有的数据又往往不够可靠 不同国家的数据也缺乏可比性 尽管如此 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机构还是对此进行了尝试 主要结论是 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投入的增加 而不是这些投入使用效率的提高 第四节中国的经济增长 一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估计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估计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 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 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大量增加以外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测算 TFP由改革开放前的负值到1978年后变为正值 并一度保持了较高增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3 47 之间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显著提高 反映了体制 激励制度和管理的改进 最典型的例子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以及资本市场的建立等一系列重大改革 都促进了TFP的增长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 二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能源 原材料紧缺结构性瓶颈制约 产品滞销 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增长的标签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计量结果显示 第二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且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正持续增大 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实现工业化起步时期向工业化加速时期转变的阶段 尚未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走向成熟的时期 产业结构尚未达到优化 需通过加大自主创新 技术进步来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