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2841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省教育厅已将我市列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市,为认真组织实施我市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以创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为核心,以“三通两平台”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为重点,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二、工作目标 从2016年起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和任务,用三年时间建设好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公共云平台。力争在“三通”建设上有成效; 在体制机制上有创新;在重点难点上有突破,实现优质资源全市共享,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深度融合。三、主要任务(一)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三通)建设1、重点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按照江西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江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完成对全市中小学校的网络结构调研和改造,进一步升级完善我市教育城域网的基础建设,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维保障等政策措施。积极与三大通讯运营商洽谈合作,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根据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逐步建成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有序管理、资源高效的网络架构。到2017年底,全市600多所中小学应全部接入宽带网络,并逐步建成满足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需要的必备基础设施和校内网络教学环境。2、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进一步加大为全市中小学装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力度,建设以“录播”、“微课”为核心的教育资源数据采集形式,以功能教室(美术、音乐、书法)为辅助的教育视频交流方式,用2-3年时间逐步实现全市100%学校和90%以上的班级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实现每间多媒体教室与校园网联接,通过教育城域网与教育云平台实现与市教育信息中心、县(市、区)教育信息中心对接。实现全校、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3、加快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结合全国和江西省教师继续教育网、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面向教师教学研究、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的个人网络空间;构建面向班主任、学校各类管理人员的工作网络空间;构建面向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成长网络空间;构建面向家长与学校互动的家校网络空间。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专家引领网络教研,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教学的模式,普及和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实现教育公平的路径和模式。计划2018年底前,实现校园网网络及终端设备在中小学的全覆盖,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按要求全部接通网络,配齐教师网上备课设备,基本实现与市级信息中心网络平台互联互通,确保信息资源传输通畅,优质数字资源共享。根据市直学校以及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首批人人通试点校,在市直学校和各县(市、区)各选定2所以上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校,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校校通”、“班班通”的基础上,全面实现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本实现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二)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基本应用建设1、建设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公共云平台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平台建设标准,为尽快与国家、省级两大平台实现对接,重点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公共云平台建设,积极与三大运营商以及社会团体洽谈合作,探讨企业、社会力量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和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利用政、企、教以及社会力量的优势,采取由企业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教育租用和监管的模式,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决策、业务管理、监管监测、评估评价和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支撑。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共享和互通。从而全面实现全市“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为景德镇市教育云环境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计划分三个建设周期:第一阶段,20162017年,开展教育核心业务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制定相关标准及规范,开展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构建景德镇市教育云的主体框架。 第二阶段,2018年,重点建设云档案、云空间等应用服务。 第三阶段,2019年,深化教学与资源应用,提高管理业务服务水平,逐步树立景德镇教育云特色应用,探索、建立教育云运营机制和服务模式。各县(市、区)也要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标准,建设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和平台建设,并与市教育信息中心云平台实现对接。逐步形成覆盖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体系。2、实施在线视频互动系统工程部署建设在线视频互动系统,在2017年底,建设2-5所示范校园虚拟电视台,同时并入市教育云平台。为在线视频互动会议、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教研奠定基础,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通过实施在线视频互动系统,逐步开设和推广在线课堂,提高薄弱学校和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整合教育信息系统资源集中整合现有的公文传输系统,学校教学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平安校园监控系统,招生考试监控系统等教育信息化系统,将行政办公、学校管理、资助助学、校园安全、招生考试等数字化资源统一在全市教育云平台的自动化办公平台上运行、管理、维护。 (三)加强引导教育信息化校本资源和特色管理建设1、实施智慧校园试点工程先期在景德镇一中、景德镇二中实施智慧校园试点工程建设,利用虚拟化方案和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以“三通两平台”为基础,对学校已有平台与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先进、绿色、高效、实用的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重点抓住2018年高一入学学生高考改革这个关键,根据走班制的特点为学校排课学生选课做好基础服务工作。构建课堂教学、远程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与成长、教学管理和评价、家校互通、学校安全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校园环境,建成电子身份“一卡通”工程。形成有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2、实施电子身份“一卡通”工程基于智慧校园平台实施教师、学生、家长电子身份“一卡通”工程,先期推广学生电子身份“一卡通”。学生电子身份“一卡通”是一套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籍管理、学业评价、体质健康、参加社会实践等信息。系统将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生的学籍管理、成长信息记录、体质健康监测、帮困扶贫资助、教育经费保障、抽样统计调查、日常事务管理和教育政策决策等方面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应用管理服务。学生电子身份“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与家长手机终端对接,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免费订阅学生在校园内的重要行为信息,如:学生进出校园的时间,学生在学校食堂、小卖部、超市等场所的小额消费情况,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馆、健身房等公共场所的活动情况,以及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完成情况、学习成绩与学业评价等学生成长信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家校微信群,群成员以班主任为首,包括学校领导、各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资深家庭教育专家、心理教育专家。真正实现让家长、社会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四、保障措施(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发改委、工信委等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景德镇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的领导担任。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学校也成立相应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上下协调共同推进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二)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三通)和重点项目建设(云平台)资金列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建立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运营维护保障经费的机制,市直每年用于教育信息化的资金不少于600万元,各县(市、区)也要按试点要求合理安排好专项资金。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有效方式,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健全学校按需购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机制。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应用、维护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三)建立统筹协调的专家指导机制。成立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专家指导小组,负责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和项目的技术规划、立项论证、技术评估和验收工作,做好有关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四) 加强队伍建设。要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激励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要重点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政管理队伍;二是保障运维的技术队伍和能够开展各类教学创新应用的教师队伍。要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与考核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市、县(市、区)两级设立教育信息中心,配备网络专业技术人员2-3人,具体负责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及网络运行、管理工作。市直各中小学和各县(市、区)乡镇以上中小学设立教育信息中心,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五)建立督导考评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将教育信息化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各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中小学进行督导检查和考评,真正把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和任务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