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学校7.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2313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家长学校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家长学校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家长学校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材教案(7、8课)第七课 有了苦恼会倾诉 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一、引:如今,“郁闷”竟成为不少孩子的口头禅。在衣食早已无忧的今天,他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幸福,体会不到快乐?在通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孩子们为什么依然感到孤独和郁闷?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朋友们思考的问题。案例1:我为什么总是不如他案例2:考试综合症我们孩子是不是也存在不乐观的问题呢?我们来检测一下:二、测: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有乐观的情绪:请打开书让第92页,我们对照书中的12道自测题进行检测:1.在校运动会上你的孩子所在的班取得了好成绩,孩子的表现是( )。很高兴 高兴 无所谓2.你的孩子对学习成绩()。很在意 在意 无所谓3.对于发生在学校的事情,你的孩子()。常主动向你提起 问起才说 从来不说4.如果孩子心爱的玩具不慎被摔坏,他()。虽然心疼但并不十分在意 毫不在意 暴跳如雷5.孩子与你( )。经常说悄悄话 不怎么说悄悄话 从不说悄悄话6.孩子如果一次考试没考好,他( )。会难过几天 无动于衷 会难过很长一段时间7.在家庭生活中,对于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你( )。总能自觉克制 有时能够克制 真情流露,从不克制8.对于孩子带小朋友到家来玩,你的态度是( )。支持和欢迎 不太欢迎 非常反感9.当孩子向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 )。认真倾听 告诉孩子你很忙,没时间听他唠叨 训斥他没事找事10.对于孩子。做家务劳动,你的观点是( )。非常赞同,很有必要 只要学习好,其他无所谓 没必要,还是自己干好11.对于孩子的一些物质要求,如买小食品等,你的态度是( )。区分合理性,适当满足 不予满足 无条件满足12.当孩子生气时,你的反应是( )。对他说:“我知道你在生气,告诉我原因好吗?” 不理他 告诉他:“你给我高兴点。”上面的小测验可前后分别计分,得分较高说明孩子有比较良好的情绪反应,而家长也有较正确的教育理念。反之,则说明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良,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待改进。需要引起家长的关注了。三、议: 得分低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不够乐观,请您说说您的困惑。 得分高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乐观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欲言)四、点: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乐观的做法,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会苦恼,会不乐观。主要是:1、学习单调;2、课业繁重;3、家庭沉闷;4、不会倾诉等。我们就以最最常见的学校恐惧症来说,几乎每个孩子在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这种恐惧反应。这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其成年时期发生适应不良、精神疾病和违法犯罪。所以家长务必要重视起来。策略:既然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么大,我们该怎样消除孩子的苦恼情绪,帮助孩子形成乐观的情绪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有气氛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有气氛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点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 在此之前,贾容韬夫妻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俩人还去过民政局闹离婚,只是因为贾容韬的一个离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说起离婚后的生活的时候,说是“如狼似虎”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一届不如一届,家庭才没有解体。为了给孩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贾容韬下决心和妻子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为此,贾容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他在床头写了一句话:“愤怒过后是后悔!”每当他要对妻子发火时,就赶紧往屋里跑,对着床头大声吼:“愤怒过后是后悔!”坚持一段时间后,贾容韬的脾气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宽广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理解妻子,甚至发现她很美丽。一天,妻子试穿新买的红色毛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贾容韬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条,在红毛衣的衬托下,脸若桃花,看上去温柔妩媚。他红着脸“吭哧”了半天说:真好看!结婚十几年,妻子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称赞,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天晚上,妻子一口气给贾容韬做了四个拿手的好菜。贾容韬吃得很高兴,说:以后天天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自此,夫妻俩又找到了初恋的感觉。也从此,十几年的家庭烽火岁月结束了,一双儿女星期天都愿意回家来,他们一进门就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不光夫妻间要讲和谐,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和颜悦色,使孩子感到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不要经常厉声厉色地斥责孩子,以免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老是处于不舒畅的紧张状态。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从尊重孩子的愿望出发,以理服人,要让他们自然滋生出积极的情绪。例如,孩子迷恋于看电视,但睡觉时间一到,家长便马上把电视机关掉,责令孩子立刻睡觉。开始时,这种简单的方法激起孩子的大哭大闹。后来,家长以商量的口气对孩子说:“ 再看5分钟,你就上床睡觉,好吗?”这就给孩子留有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也就渐渐适应成人的要求了。2.有活动在家庭生活中,应该经常有孩子喜爱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孩子经常处于愉快的精神氛围中,情绪自然开朗、活泼。比如,吃饭时、 睡觉前,全家人听听轻音乐;茶余饭后,带孩子散散步,与孩子一块讲讲故事、唱唱歌;节假日可带孩子搞一些手工制作,开展一些打球、下棋、书画等陶冶性情的娱乐活动。这样,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欢乐愉快的情趣,可保持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心态。有这样一个故事:轻松、愉悦创造神话拉斯洛波尔加,一个普通的匈牙利心理学者,他和太太对三个女儿的教育,至今已成为犹太教子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他的三个女儿苏珊、索非亚和朱蒂,是三位国际象棋史上的世界冠军!由波尔加三姐妹所组成的匈亚利国家队,在1988年的第十三届国际象棋女子团体赛中,夺得了世界冠军,结束了苏联队垄断30年的国际象棋霸主地位!什么样的家庭,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和神话?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拉斯洛波尔加认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二女儿索非亚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玩象棋排局。一次,大家都睡了,拉斯洛先生却发现索非亚还呆在浴室里。这孩子在干什么呢?拉斯洛先生走了过去,发现索非亚在膝盖上摆弄着小棋子儿。拉斯洛先生幽默地对女儿说:“你怎么还不让小棋子儿休息一下呢?”女儿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要是它们休息了,我就变得孤独了!”又有一次,拉斯洛先生正和一位记者谈工作上的事,索非亚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到拉斯洛先生的膝前,坐在了他的腿上,非要他看她的棋局。拉斯洛先生没有生气,他顺着索非亚的话题,向客人夸奖了她的进步,而且真的让索非亚展示了她的“作品”,然后,再继续他和记者的工作。正是在这样一种和谐、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下,波尔加三姐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她们幸福地学习并成长为出色的人才,他们的家庭也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共同的神话!3.要经常引导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在满足于吃、穿、用时才产生喜悦的情绪,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心情。尤其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应注意这一点。有这样一位孩子,已经6岁了,家长仍舍不得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他同邻居的小伙伴一块 玩耍。孩子不高兴时,家长就让他吃好点心,玩高档玩具,可孩子仍是默默无语,经常发脾气。后来,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帮助家长做些简易的家务劳动 。这样,孩子的生活内容充实了,在完成各种任务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愉快感,孩子的情绪也得以转化,变得乐观向上了。4.孩子一旦有了不愉快的事情,家长要设法尽快消 除其不良情绪,恢复其愉快的心境。俗话讲:“悲伤心,怒伤肝,不悲不怒活神仙。”倘若孩子长期情绪不佳,就很可能引起某种神经性病变。所以,家长一定要设法使孩子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利于身心健康。假如孩子做了错事,家长可以严厉地对其进行批评教 育,但要速战速决。当孩子认识了错误并表示改正时,家长应马上收起指责的态度,使孩子 尽快恢复正常的情绪。又如,当孩子受到委屈而不高兴时,家长应设法转移孩子情绪,即用一种孩子喜欢的事物去吸引他,使孩子注意这一事物而忘掉不高兴的事情,转忧为喜,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要吃晚饭了,8岁的儿子却说想吃羊肉串!”妈妈说:“不行,饭做好了,不能吃那个!”孩子仍坚持要吃,爸爸说:“羊肉串不卫生,就不能吃;不好好吃饭我揍你!”于是,孩子大哭。奶奶说:“乖乖别哭!吃个羊肉串怕啥?奶奶给你钱!”爷爷说:“你俩跟孩子发什么火?走,爷爷带你吃羊肉串去!”父母的“教育”都无济于事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在具体方法上,父母们可学习借鉴古代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家教也有“兵法”,不可乱了阵脚。针对上述这个例子,家长应相互配合,可以参考下列做法。1.调虎离山。爸爸应和颜悦色,找个借口,立即带孩子出门,使孩子暂时脱离情绪对抗的情境,也避免爷爷奶奶的“保护伞”过度的呵护。2.声东击西。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淡化其物质需求。爸爸可以说:“你看,为了保护环境,街上卖羊肉串的都没有了。你看,那个人那么胖,走路都喘,咱们吃多了羊肉串,也变得那么胖,多难看”3.暗渡陈仓。妈妈也可告诉孩子,自己学会了做羊肉串,可在家里自己做炸羊肉串,既卫生又好吃。家中其他成员都应持同样观点,充当不同的角色,共同在孩子眼皮下做戏,以缓解冲突。4.以逸待劳。让孩子尽情发泄,但家长不对他的要求做出任何回应,以冷漠说明自己的反对,沉默是金,岿然不动,家人照样都吃饭;孩子自己闹得没劲了,再给他一个台阶下:“你饿了吧,快吃饭,吃完要看精彩的动画片了!”家长们就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以淡化冲突。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无论是父母对孩子强制命令而造成的亲子关系的对立,还是老人缺乏原则地对孩子的迁就,都犯了同一个毛病,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家长被孩子所控制了;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或愤怒,或无奈,缺乏科学有效的办法。5. 保有一颗平常心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塞翁失马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分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用:我们回去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呢?1、讲故事,解读乐观。讲拿破仑的故事姜太公钓鱼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 等让孩子知道乐观的态度对成功的重要影响。2、订计划,培养乐观情绪按照书上99页大作业中的步骤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拓展阅读:拿破仑的故事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 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 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姜太公钓鱼 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 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 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 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溪边垂钓。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 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 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 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 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 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故事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够乐观的了吧!第八课 班级是我快乐的家培养孩子的合群性一、引: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多,即便不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也很重要,家长的过度呵护造成了一些孩子的孤僻、自私、暴力等不合群的倾向。有这样一个案例:小英在班上是年纪最小的孩子,而且比较木讷内向。有时候她会被别的同学戏弄,比如总有同学把她的橡皮擦铅笔等文具藏起来,让她找不到。妈妈心疼之下,这么教育小英: “以后别理他们了。”“如果别人推你,你就立刻打回来!”慢慢地,那个被欺负的小英变成了一个“欺负人”的小英。如果有人不小心得罪了她,她会一言不发一拳头打过来,小英越来越不受欢迎,越来越孤独。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呢?我们先来检测一下:二、测: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孩子在合群方面做得怎么样:请打开书第106页,让孩子对照书中的16道自测题进行检测:1.我经常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我有许多经常交往的小朋友。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我讨厌集体活动。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与别人在一起的时候。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见到陌生人我总是感到紧张。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我在众人面前讲话,感到大方、自然。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7.我认为同学们不喜欢我。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8.我乐意为班集体做些事情。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9.在与别人相处时,我会发现他很多地方不如我。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 10.我发现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时,能够向对方道歉。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1.我不喜欢和别人聊天。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2.我见到老师或同学总是先打招呼。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3.我觉得赞美别人的话很难说出口。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4.我经常主动到同学、朋友家串门。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5.我不习惯借别人的文具,也不希望他们借我的。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6.我经常主动帮助别人。非常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以上奇数题如果孩子选的多,说明孩子的合群性较差,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提高交往能力。如果偶数题选的多,说明孩子比较合群,善于交际。三、议: 奇数题孩子选多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合群性较差,有些行为让您头疼,请您说说您的困惑。偶数题孩子选多的家长请举手,说明您的孩子在合群方面做得不错,我们找代表来谈谈你的做法;(让家长畅所欲言)四、点:刚才家长们都说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合群的做法,我在这里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不合群。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可能是: 1. 心理压抑 父母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孩子孤僻性格不愿接受人。 2. 依恋成人 一部分家庭把孩子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成人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平时不和孩子们玩耍,情愿一个人,适应学习生活比较困难。尤其是放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老人为了让孩子不要乱跑,常编一个被坏人带走或被可怕动物吃掉的故事,结果老令孩子睡觉做噩梦,害怕外出,以致变得离群、孤单,对其心理发育造成不利影响。3. 环境束缚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串门。由于孩子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显得很胆怯,见以陌生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这些因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父母应激发孩子活泼的天性,让他有一定时间和伙伴们玩耍。一般说来不合群的孩子社会性发展差,群体性弱,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更难以和他人友好相处,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友情。即使本人有一定的能力和远大理想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严重者则形成孤僻、怯懦、抑郁的不良人格。 怎样教育孩子合群呢? 策略:1.创条件家长应该创造条件促使孩子与同伴交往。 让孩子从一个玩伴开始孩子不合群总是独来独往,不懂交往能力。可以尝试着让孩子从一个玩伴开始锻炼交往能力,让他懂得去享受交朋友的乐趣,慢慢地,孩子就会自然融入了。开始时,家长要主动地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作客,并带着孩子热情地招待小伙伴,鼓励孩子把糖果、玩具拿出来和伙伴分享。家长应逐渐要求孩子自己找伙伴玩耍,还要教育孩子在与同伴接触中主动地招呼同伴,接近同伴,帮助同伴。当外出游玩时还要嘱咐孩子与同班小朋友结伴同行。 2.做榜样家长应该做孩子交友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家长要用自己对邻居和周围同志的真诚感情影响孩子,还要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邻居和朋友家去作客,使孩子体会到和别人交往是件愉快的事。故事: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以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3.肯吃亏家长应该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怕吃亏。 如新的玩具、图书等应让孩子请自己的同伴先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要求,不纵容包庇。当自己的孩子有拔尖的表现时,应该启发诱导、教育孩子多听听伙伴的意见、当自己的孩子和伙伴发生争吵时,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要进行调解;当自己的孩子对伙伴表现出宽厚、谅解时,应该予以肯定表扬。总之,要使自己的孩子懂得和同伴应该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故事:院子里有3个孩子正在玩奥特曼的游戏。松松也想跟他们一起玩,可明显这3个孩子并不希望多来一个队员。其中一个说:“你不会玩!”妈妈想带松松离开,可是松松舍不得走。只见松松站在3个男孩中的“头目”身边,不吭声,但在等待加入的机会。过了一会,“大古队长”随手推了他一下:“你,去查一下电脑!看看怪兽在哪里!”松松立刻假装敲键盘,然后汇报说:“怪兽在A地区!”“冲啊”胜利队队员们,包括松松,都向“A地区”冲了过去如果妈妈当时把松松拉开,孩子将丧失一次多么宝贵的解决社交矛盾的锻炼机会。而坚持留下来,并最终用自己的人际智慧得到了进入集体的机会,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得到了多么大的鼓励! 4. 重合作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1)、接受他人。 所谓接受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而不是被逼无奈的忍受。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一个人总能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同伴间的不同,包括性别、个性、能力、兴趣、爱好、成绩、家庭背景等,对这些不同能够合理地评价并接受。比如鼓励孩子说些这样的话:“他太好动,不过挺有趣,常常有好点子。” 教会孩子从小会欣赏他人,愿为别人喝彩,这样会使他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合作伙伴。 2)、多参加有利于产生合作关系的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玩一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这就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3)、学会分享。 假若孩子凡事都只考虑自己,那么他就注定难以与别人进行很好的合作。因此,父母有必要让孩子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大方,体会到分享的乐趣。这里面有些父母值得注意的原则和技巧问题,比如要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分享他所喜爱的玩具,但此时一不要强迫孩子,二不要讲一些让孩子一头雾水的大道理。不妨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玩一会儿,让他玩一会儿,你们俩都高兴高兴,不是很好吗?”父母正确地引导孩子,多给他鼓励,他就会感到分享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快乐。如此,孩子便逐渐学会了互惠与信任。 5. 亲自然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交际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购门票,假如父母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用:我们回去之后具体该怎样做呢?1、讲故事,解读合群。讲两驴吃草山羊过河小和尚挑水等让孩子知道合群即团结协作是美德,自私自利很可耻。2、结合作业,训练培养孩子合群。按照书上113页的大作业,训练培养孩子的合群性。拓展阅读:给孩子讲的小故事:两驴吃草两驴吃草画的是两头驴,被一根绳拴住了,它们的两边各有一堆草。它们反向走各去吃自己这边的草,可是绳子不够长,两头驴吃不到各自方向的那堆草。经过思考,它们共同协作先吃一边的草再吃另一堆草。它们能看到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作,如果它们互不相让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将谁也吃不到草。 秋战国时期,赵国优秀将领廉颇以英勇善战闻名立下无数战功,地位很高。蔺相如当时是一位赵王身边宦官的门客,被推荐完成送和氏璧换取秦国十五做城的任务。当时秦国强大,大家都知道送去和氏璧也得不到秦国的城池,不送又怕得罪秦国,蔺相如肩负国家利益和荣辱,冒生命危险以聪明才智和胆识完壁归赵,得到赵王赏识和封赏。不久秦赵两国国君在滇池相会,蔺相如又立大功为、找国挽回面子。赵王封他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蔺相如不满,觉得自己在沙场上为赵国拼命,攻下无数城池立下汗马功劳,蔺相如动动嘴皮字就比自己功劳还大,很不服气。蔺相如得知廉颇对自己有意见处处忍让,别人说他是怕廉颇,他却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能怕廉将军?现在秦国不敢入侵,因为赵国有得力将相,一旦我们不和,就会削弱赵国力量,秦国趁机入侵怎么办?我不论功争权,为的是国家大局,将相的共同利益!”此话传到廉颇耳里,廉颇也是身明大义之人,主动负荆请罪。将相和的佳话流传至今。如果两人争权夺利,只顾自己利益,国家都有可能因此灭亡,更别提两人自己的利益了,所以说团结协作使他们将相都吃到了“草”。 山羊过河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羊过河的寓言。写的是两只小羊在一座只能走一人的独木桥中间相遇,它们互不相让最后一同掉进河里。本来只要有一只羊肯协作,两只羊都可以过河的。可是它们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只能是没“草”吃,眼睁睁的“饿”死。 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道德品质。它体现了人们的智慧,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线把人们都串起来。如果没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可能会什么事都做不成。学生要和老师协作,工人要和管理人员协作 总而言之,在一个人曲折漫长的生命之路上,少不了遇到坎坷,这时就需要和别人团结协作才能渡过难关吃到你眼前的“青草”。 一个和尚挑水喝, 二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不负责任,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是团结合作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